期刊文献+
共找到329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内外母语教育高峰论坛”在南京师范大学成功举行
1
作者 杨金月 候玉莹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70-70,共1页
2015年10月30~11月1日,由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和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联合主办,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承办的“海内外母语教育高峰论坛”在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成功举行。来自海内外高校的50多位语文教育专家、代表以及... 2015年10月30~11月1日,由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和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联合主办,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承办的“海内外母语教育高峰论坛”在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成功举行。来自海内外高校的50多位语文教育专家、代表以及《课程·教材·教法》《中学语文教学》《语文教学通讯》《语文学习》等多家专业杂志主编、编辑出席了会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师范大学 高峰论坛 母语教育 《中学语文教学》 成功 《语文学习》 四川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知识观与现代大学的功能转型 被引量:6
2
作者 杨一鸣 朱小蔓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7-20,共4页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日益临近 ,一种新知识观正在逐步形成。在此背景下 ,作为现代知识生产链条上的核心环节的高等教育迫切需要重塑发展理念。为此 。
关键词 新知识观 经济性功能 文化性功能 批判性功能 高等教育 功能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大学生的孤独感及其应对 被引量:8
3
作者 薛桂英 赵小云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0-143,共4页
通过对国内有关大学生孤独感的研究回顾,发现中国大学生孤独感的流行率较高,且孤独感的存在会对其身心的健康发展构成威胁。基于此,文章结合国内已有的研究探讨了引起大学生孤独感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就减轻大学生孤独感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 大学生 孤独感 应对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无为而治”的大学治理理念 被引量:5
4
作者 余承海 程晋宽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7-111,共5页
"无为"是老子管理哲学的最高原则,"无为而治"的治理理念蕴藏着丰富的治理智慧,为大学治理开启了另一扇"芝麻"之门。大学特有的组织属性、大学治理中领导功能的有限性、管理人员认知的局限性使得"无... "无为"是老子管理哲学的最高原则,"无为而治"的治理理念蕴藏着丰富的治理智慧,为大学治理开启了另一扇"芝麻"之门。大学特有的组织属性、大学治理中领导功能的有限性、管理人员认知的局限性使得"无为而治"的道家治理理念更契合大学这样的文化组织。要践行"无为而治"的大学治理理念,我们需要顺其自然、保障充分的自由、注重权力的运用与分享、以非线性思维理解大学的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为而治” 大学治理 治理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学术性”与“师范性”之争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22
5
作者 张正锋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9,共3页
“学术性”和“师范性”之争是师范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的问题。文章从教师观念和教师的专业性两个方面分析入手 ,指出争论存在的原因就是教师职业具有一定的替代性。最后作者提出了几点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的建议。
关键词 学术性 师范性 原因 专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学科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问题 被引量:13
6
作者 彭拥军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5-98,共4页
不同学科基于学科立场的差异,会对大学生就业问题做出不同阐释。教育学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个与高等教育质量真实下降或虚假下降相关联的问题;历史学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个大众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过程性问题;政治学视角... 不同学科基于学科立场的差异,会对大学生就业问题做出不同阐释。教育学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个与高等教育质量真实下降或虚假下降相关联的问题;历史学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个大众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过程性问题;政治学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个权力和权利能否实现的问题;社会学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个大学生进入何种阶层而实现阶层重构的问题;经济学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个投入的合理回报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视角 大学生 就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师范院校教育学科的发展问题 被引量:6
7
作者 杨启亮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2期44-49,共6页
在高等师范院校的学科建设与发展中,教育学科是其师范性的支撑学科,学术性的特色学科。但本学科发展目前存在着许多问题和误区,社会价值的理解肤浅,主体价值的建设贫乏。同时,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也尚未摆脱由文化隔离导致的困境。积... 在高等师范院校的学科建设与发展中,教育学科是其师范性的支撑学科,学术性的特色学科。但本学科发展目前存在着许多问题和误区,社会价值的理解肤浅,主体价值的建设贫乏。同时,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也尚未摆脱由文化隔离导致的困境。积极的改革对策,应确立优先建设、超前发展的观念,重视内涵提升,立足中国教育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 教育学科 价值 误区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教育中应注重培养大学生的灵感思维 被引量:6
8
作者 王亚南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03-105,共3页
由于灵感的神秘性 ,人们似乎对灵感难以捉摸 ,以致在人才培养中对灵感重视不够 ,其实灵感是有章可循的 ,它有其独特的发生机制与产生的条件。在当今创新教育中更需要灵感 ,因此把握灵感的本质。
关键词 创新教育 灵感 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领导学的中国千年纲领 被引量:3
9
作者 张新平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3-55,共3页
从领导学角度看,《四书》之一的《大学》,整体上可视为一部对话研讨领导问题,特别是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的领导者修已安人的领导学著作。作为领导学的中国千年纲领,首先,《大学》所订立的"明德亲民至善"领导宗旨,成为千百年来... 从领导学角度看,《四书》之一的《大学》,整体上可视为一部对话研讨领导问题,特别是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的领导者修已安人的领导学著作。作为领导学的中国千年纲领,首先,《大学》所订立的"明德亲民至善"领导宗旨,成为千百年来中国领导旨向的根本"宪法";其次,"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成为《大学》着力强调的领导素养,其可整理为三个方面:一是提升认识领导现象及其本质的能力,二是充实、完善自身的情意世界,三是培养社会治理的能力;最后,《大学》发展了若干值得千年坚守的领导原则与方法,这主要包括在体悟"关系"中做事、在协调"德财义利"矛盾中立事、在平衡"好恶"中成事等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 领导宗旨 领导素养 领导原则方法 千年纲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大学教师的社会批判论略 被引量:4
10
作者 高田钦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1-33,共3页
现代社会,作为"学术精英"和"社会良心"的大学教师,虽然心理上有着知识分子的角色归属,但实践中却难以担负起社会批判的历史责任,其根源在于现代大学教师"学术自主性"和"人格独立性"的缺失。真... 现代社会,作为"学术精英"和"社会良心"的大学教师,虽然心理上有着知识分子的角色归属,但实践中却难以担负起社会批判的历史责任,其根源在于现代大学教师"学术自主性"和"人格独立性"的缺失。真正践履社会批判的使命,大学教师必须具备这一前提条件,并采取适切的路径选择,即批判要理性清明、"通向根基",且以自持和内敛的品性保持对社会介入的恰当距离和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教师 知识分子 社会批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大学创造教育的误区反思 被引量:3
11
作者 朱华伟 李小平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86-88,共3页
本文分析了我国目前大学创造教育普遍存在的几大误区 ,即创造性认识上的“人力化”、创造性培养中的“物性化”以及创造性发展中的“功利化”等 ,对这些误区的基本特征和表现进行了论述 。
关键词 大学生 创造性 偏差 超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造力的脑结构与脑功能基础 被引量:27
12
作者 沈汪兵 刘昌 陈晶晶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420-1429,共10页
从脑结构和脑功能两方面对创造力的脑神经基础进行了评述。就创造力的脑结构而言,尸体脑解剖研究表明创造力可能与顶叶与角回有关;活体脑结构成像研究则显示,创造力主要与额叶、扣带回以及皮下白质或灰质浓度有关。就创造力的脑功能而言... 从脑结构和脑功能两方面对创造力的脑神经基础进行了评述。就创造力的脑结构而言,尸体脑解剖研究表明创造力可能与顶叶与角回有关;活体脑结构成像研究则显示,创造力主要与额叶、扣带回以及皮下白质或灰质浓度有关。就创造力的脑功能而言,任务取向研究表明创造力任务主要激活了额叶和顶叶及少数其他皮层区域;而个体差异取向研究则表明创造力被试激活了右侧额叶、大脑皮层以及小脑的某些区域。未来研究需在加强脑结构影像研究基础上,注重从被试抽样和筛选等方面细化任务模式和个体差异模式的创造力研究,以获得更一致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造力 认知神经科学 神经基础 领域特异 脑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积极心理学运动是一场心理学革命吗? 被引量:68
13
作者 任俊 叶浩生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56-863,共8页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兴起于美国的一股重要心理学力量,也是当今心理学舞台上比较活跃的一个领域,对于它的出现,有人认为这是一场心理学革命或心理学研究范式的转变。该文仔细分析了积极心理学与传统主流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关系,...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兴起于美国的一股重要心理学力量,也是当今心理学舞台上比较活跃的一个领域,对于它的出现,有人认为这是一场心理学革命或心理学研究范式的转变。该文仔细分析了积极心理学与传统主流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关系,并对心理学发展中的革命性和非革命性变化的特点做了概括,最终得出结论:积极心理学从目前来看不是心理学发展史上的一场革命,其本身并不存在研究范式上的根本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积极心理学 西方传统主流心理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 心理学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绪状态与身体健康研究的新进展 被引量:65
14
作者 乔建中 王云强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704-706,698,共4页
关键词 情绪状态 身体健康 免疫系统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堂文化重建的研究重心:学习力生成的探索 被引量:87
15
作者 吴也显 刁培萼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9-24,共6页
学习力是现代人基础性的文化素质,具有学习力的人就是善于学习,智慧学习的人。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与终极目标是重建课堂文化,让智慧走进课堂不失为一种理想的选择。课堂文化重建的目标之一就在于用智慧统率知识,促进师生学习力的共... 学习力是现代人基础性的文化素质,具有学习力的人就是善于学习,智慧学习的人。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与终极目标是重建课堂文化,让智慧走进课堂不失为一种理想的选择。课堂文化重建的目标之一就在于用智慧统率知识,促进师生学习力的共生,以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师生的角色地位。课堂文化重建的过程就是师生自主参与、共同学习、相互创生的过程。学习力的生成效率应作为衡量教与学的共同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力 课堂文化 生成 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学生的认知风格研究 被引量:20
16
作者 颜延 余嘉元 +1 位作者 夏元 王亚南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1期81-86,共6页
认知风格是指个体在信息加工过程中表现在认知组织与认知功能方面持久一贯的特有风格。本研究以美国心理学家OLtman等人设计的隐蔽图形测验(GEFT)为工具,对中国中小学生的认知风格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学生的认知风... 认知风格是指个体在信息加工过程中表现在认知组织与认知功能方面持久一贯的特有风格。本研究以美国心理学家OLtman等人设计的隐蔽图形测验(GEFT)为工具,对中国中小学生的认知风格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学生的认知风格呈现出与西方儿童不同的特点,除了年级差异以外,中国学生的认知风格不存在性别与文理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风格 隐蔽图形 心理测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生涯适应力研究述评 被引量:157
17
作者 赵小云 郭成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503-1510,共8页
生涯适应力是个体因应生涯角色变化并与之保持平衡的能力,被视为个体在快速变化的现代社会中获得生涯成功的关键能力,是国外近年来生涯心理学领域的一个新理论生长点。在综合国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生涯适应力的缘起、概念内涵、理论... 生涯适应力是个体因应生涯角色变化并与之保持平衡的能力,被视为个体在快速变化的现代社会中获得生涯成功的关键能力,是国外近年来生涯心理学领域的一个新理论生长点。在综合国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生涯适应力的缘起、概念内涵、理论建构及实证研究等方面对生涯适应力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以便人们更深入地体会其丰富的理论内涵和实践价值;最后,该文指出未来生涯适应力的研究应继续注重理论建构的丰富和完善、注意概念的文化适应性、关注其在生涯咨询实践中的应用以及加强对有生涯困境群体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涯成熟度 生涯不确定 生涯适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积极心理学运动存在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98
18
作者 任俊 叶浩生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87-794,共8页
积极心理学运动是当代心理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但它并不是对传统以问题为核心的病理性心理学的取代而只是一种补充。积极心理学强调心理学不仅要研究人或社会所存在的问题,同时还要研究人的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由于积极心理学运动兴... 积极心理学运动是当代心理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但它并不是对传统以问题为核心的病理性心理学的取代而只是一种补充。积极心理学强调心理学不仅要研究人或社会所存在的问题,同时还要研究人的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由于积极心理学运动兴起的时间较短,因而在其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包括:表现出一定的话语霸权、研究对象不够全面、缺少有说服力的纵向研究、和早期心理学的一些相关研究存在一定的脱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 病理性心理学 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幸福感:生活质量研究的新视角 被引量:45
19
作者 苗元江 余嘉元 《新视野》 CSSCI 2003年第4期50-52,共3页
生活质量研究有经济、社会、心理三种视角。心理学视角评价生活质量使用的是主观幸福感概念。主观幸福感试图解释人们如何评价其生活状况,涉及人们的生活满意度以及人们的积极情感。幸福感研究为现代生活质量评估提供了新的视角,提供了... 生活质量研究有经济、社会、心理三种视角。心理学视角评价生活质量使用的是主观幸福感概念。主观幸福感试图解释人们如何评价其生活状况,涉及人们的生活满意度以及人们的积极情感。幸福感研究为现代生活质量评估提供了新的视角,提供了新的指标,目的是促进人类与社会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幸福感 生活质量 心理机制 人的发展 社会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抑制的心理加工模型与神经机制 被引量:23
20
作者 王琰 蔡厚德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20-229,共10页
反应抑制是指抑制不符合当前需要的或不恰当行为反应的能力,也是执行控制加工的重要成分。解释反应抑制的心理加工模型有两种:反应与抑制相互独立的赛马模型和交互作用的赛马模型。近年来对反应抑制神经机制的研究表明:额叶-基底神经节... 反应抑制是指抑制不符合当前需要的或不恰当行为反应的能力,也是执行控制加工的重要成分。解释反应抑制的心理加工模型有两种:反应与抑制相互独立的赛马模型和交互作用的赛马模型。近年来对反应抑制神经机制的研究表明:额叶-基底神经节系统内的超直接通路和间接通路可能共同负责对优势反应的抑制,而额下回、辅助运动区/辅助运动前区和前部扣带回皮层等脑区可能是抑制控制的关键脑区;反应抑制与反应选择、工作记忆和注意的神经加工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它们的激活脑区既相互重叠,又相互区别;右背外侧前额皮层的激活可能反映与抑制任务相关的注意和工作记忆的加工。未来的研究需要将脑损伤、神经功能成像和经颅磁刺激等多种技术结合起来,进一步阐明上述脑区在反应抑制中的相互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抑制 赛马模型 额叶-基底神经节模型 反应选择 工作记忆 注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