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BXW7在成人T细胞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突变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郭星 张闰 +5 位作者 葛峥 许景艳 李敏 乔纯 仇海荣 李建勇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12-618,共7页
背景:F-Box和WD40蛋白7(F-Box and WD40 domain protein 7,FBXW7)是E3泛素连接酶复合物的组份,控制NOTCH1,c-MYC和Cyclin E等多种蛋白的降解。目的:研究成人T细胞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中FBXW7基因突变。方法:通过对54例成人T-AL... 背景:F-Box和WD40蛋白7(F-Box and WD40 domain protein 7,FBXW7)是E3泛素连接酶复合物的组份,控制NOTCH1,c-MYC和Cyclin E等多种蛋白的降解。目的:研究成人T细胞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中FBXW7基因突变。方法:通过对54例成人T-ALL患者FBXW7外显子5-12进行扩增、克隆和测序,分析FBXW7突变的发生率、突变位点和类型、与NOTCH1突变的相关性及其临床预后意义。结果:本组成人T-ALL中FBXW7突变率11.1%,共发现4种点突变(R465H,R465L,R479P和R505C)和1个插入/缺失突变,FBXW7突变全部位于WD40结构域。研究还发现,FBXW7突变患者中83.3%同时存在NOTCH1突变,与FBXW7突变并存的NOTCH1突变均发生于HD结构域,包括点突变(L1574P,L1596H和L1600P),和缺失/插入突变。此外,研究还显示,FBXW7单独突变组患者的总生存时间比无突变组延长(P=0.049)。结论:FBXW7突变可能在NOTCH1介导的TALL发病机制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BXW7 NOTCH1 成人 T细胞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清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致敏供者淋巴细胞输注对嵌合状态及GVHD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陈宝安 张琰 +8 位作者 丁家华 毕延智 赵刚 高冲 孙耘玉 孙雪梅 王骏 陈宁娜 程坚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期102-106,共5页
本研究目的是探讨经受者皮肤致敏后的异基因供者淋巴细胞输注(DLI)是否能在促进形成完全供者嵌合(CC)的同时减轻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以C57BL/6小鼠(H-2b,B6)为受者,于第0天接受60Coγ线全身照射(TBI),总剂量为5.5Gy,照射当天移植经... 本研究目的是探讨经受者皮肤致敏后的异基因供者淋巴细胞输注(DLI)是否能在促进形成完全供者嵌合(CC)的同时减轻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以C57BL/6小鼠(H-2b,B6)为受者,于第0天接受60Coγ线全身照射(TBI),总剂量为5.5Gy,照射当天移植经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后的BALB/c小鼠(H-2d,BA)外周血干细胞(2×107个),移植后第2天腹腔注射环磷酰胺200mg/kg,并分别于移植后第28天输注致敏/未致敏的供者淋巴细胞2×106。结果显示,致敏后DLI的受鼠(黑色)无1例出现GVHD,60天时转变为完全供者嵌合,表型明显呈现为供鼠(白色)特征,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在DLI后早期下降,半月后有所升高,但仍低于正常水平;未致敏的DLI受鼠出现不同程度的GVHD,嵌合率稍有上升,仍表现为混合嵌合体(MC),CD4+/CD8+比值在DLI后早期升高,后期降至正常水平。结论:经受者皮肤致敏后的DLI在诱导CC的同时降低GVHD发病率,CD4+/CD8+比值与GVHD发病率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清髓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供者淋巴细胞输注 嵌合体 移植物抗宿主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X5基因在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突变和表达特征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林忠琨 张闰 +9 位作者 葛峥 许景艳 刘娟 郭星 李敏 吴雨洁 乔纯 仇海荣 张建富 李建勇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06-1211,共6页
PAX5是paired-box(PAX)家族重要转录因子。本研究旨在深入探究PAX5基因在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cytic leukemia,ALL)中的突变、表达特征及其临床意义。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基因组PCR、克隆和测序技术等检... PAX5是paired-box(PAX)家族重要转录因子。本研究旨在深入探究PAX5基因在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cytic leukemia,ALL)中的突变、表达特征及其临床意义。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基因组PCR、克隆和测序技术等检测101例成人ALL患者PAX5基因片段缺失、PAX5基因外显子(exon)2-10的突变;采用定量PCR方法检测PAX5基因表达特征;并研究PAX5突变和表达与临床特征、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及其预后意义。结果显示,本组成人ALL患者PAX5突变率7.9%,均发生于B-ALL;共发现PAX5突变类型9种(缺失突变4种、点突变4种和插入突变1种);PAX5突变组年龄≥50岁患者数显著多于无突变组(62.5%vs 21.5%)(P=0.031);PAX5高表达与低表达组之间的B细胞亚型、初诊血小板计数和免疫表型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首次诱导治疗完全缓解率在PAX5高表达组高于低表达组(86.7%vs 62.5%)(P=0.030),6个月总生存率PAX5高表达组高于低表达组(75.0%vs 50.0%)(P=0.034)。结论:PAX5基因在成人B-ALL患者中存在缺失、插入和点突变等多种类型突变和异常表达,并与临床参数相关联,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X5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成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非清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供者淋巴细胞输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张琰 陈宝安 +8 位作者 毕延智 丁家华 孙雪梅 曾冬香 高冲 赵刚 高峰 王骏 程坚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835-839,共5页
目的:探讨受者皮肤致敏后的供者淋巴细胞输注对受者嵌合状态的影响及供者嵌合比率与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和受者重建的T细胞亚群间的关系。方法:受鼠C57BL/6小(H-2b)第0天接受X射线全身照射,4小时内移植经rhG-CSF动员后的BALB/c小鼠(H-... 目的:探讨受者皮肤致敏后的供者淋巴细胞输注对受者嵌合状态的影响及供者嵌合比率与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和受者重建的T细胞亚群间的关系。方法:受鼠C57BL/6小(H-2b)第0天接受X射线全身照射,4小时内移植经rhG-CSF动员后的BALB/c小鼠(H-2d)外周血干细胞2×107个,第2天腹腔注射环磷酰胺200mg/kg,并分别于第28天输注致敏/未致敏的供者淋巴细胞2×106个。结果:移植后第21天模型组小鼠PCR检测结果均呈混合嵌合(MC)状态;致敏后DLI的受鼠60天时转变为完全供者嵌合(CC),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早期下降,60天时有所升高,仍略低于正常水平,MLR呈现供者特异性低反应性;未致敏的DLI受鼠嵌合率虽稍有上升,仍为MC,CD4+/CD8+比值早期升高,后期降至正常水平,MLR供者反应性亦有所下降。结论:经rhG-CSF动员后可以成功建立非清髓性allo-PBSCT小鼠MC模型;经受者皮肤致敏后的DLI能够诱导稳定的CC,高比率嵌合与供者CD4+/CD8+比值下降及MLR的特异性免疫低反应性间具有良好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清髓造血干细胞移植 供者淋巴细胞输注 嵌合状态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EF1在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突变和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娟 郭星 +8 位作者 葛峥 张闰 许景艳 李敏 吴雨洁 乔纯 仇海荣 张建富 李建勇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12-1216,共5页
淋巴增强因子1(1ymphoid enhancer factor 1,LEF1)是Wingless-type(Wnt)信号通路中的重要转录因子。本研究旨在探讨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cytic Leukemia,ALL)中LEF1基因突变、表达特征及其临床意义。采用基因组DNA扩增... 淋巴增强因子1(1ymphoid enhancer factor 1,LEF1)是Wingless-type(Wnt)信号通路中的重要转录因子。本研究旨在探讨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cytic Leukemia,ALL)中LEF1基因突变、表达特征及其临床意义。采用基因组DNA扩增、测序和荧光定量PCR等方法研究131例初发成人ALL患者中LEF1基因突变和表达,及其与临床预后参数和生存时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本组131例成人ALL患者中LEF1突变率3.1%(4/131),均为点突变(位于外显子2和3);初诊时外周血中位白细胞计数和中位原始幼稚淋巴细胞百分比在LEF1高表达组明显高于低表达组(70.6×109/L vs 26.2×109/L,P=0.010;81.0%vs 57.0%,P=0.014);费城染色体阳性ALL和高危患者比例LEF1高表达组显著高于低表达组(66.7%vs 36.5%,P=0.038;79.2%vs 56.2%,P=0.044)。结论:LEF1高表达在成人ALL的发病机制中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F1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BI和环磷酰胺选择性去除同种异基因反应供者淋巴细胞的研究
6
作者 陈宝安 董伟民 +11 位作者 丁家华 孙雪梅 邓晓静 张琰 毕延智 赵刚 高冲 孙耘玉 王骏 程坚 Schmitt M Schmitt A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2期332-336,共5页
本研究用全身照射(TBI)和环磷酰胺(CY)选择性去除同种异基因反应的供者淋巴细胞,为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发生探索新的手段。以(BALB/c×C57BL/6)F1雌性小鼠(H-2d/b)为受鼠,于第0天接受亚致死量的60Co-γ射线全身照射,总剂量为... 本研究用全身照射(TBI)和环磷酰胺(CY)选择性去除同种异基因反应的供者淋巴细胞,为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发生探索新的手段。以(BALB/c×C57BL/6)F1雌性小鼠(H-2d/b)为受鼠,于第0天接受亚致死量的60Co-γ射线全身照射,总剂量为4Gy,第1天接种P388D1白血病细胞,第2天输注由C57BL/6雄性小鼠(H-2b)为供鼠提供的MHC不匹配的供者脾淋巴细胞,在造血干细胞移植前诱导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GVL)。第6天腹腔注射环磷酰胺(CY)200mg/kg或再次TBI9Gy,选择性去除同种异基因反应供者淋巴细胞,第7天输注(BALB/c×C57BL/6)F1雄性小鼠(H-2d/b)提供的骨髓造血干细胞。结果显示:以CY和TBI选择性去除同种异基因反应供者淋巴细胞组的小鼠无白血病和GVHD的发生,生存期超过了210天,于移植后第21天出现完全供者嵌合,然后嵌合率下降,第90天表现为混合嵌合体(MC)。对照组的小鼠出现了白血病和GVHD,出血、感染明显,生存期短,为20-36天(P<0.01)。结论:同基因骨髓移植前输注不相匹配的供者脾细胞诱导GVL效应,然后再通过TBI和CY选择性去除同种异基因反应的供者淋巴细胞来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发生是可能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同种异基因反应供者淋巴细胞 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 移植物抗宿主病 全身照射 环磷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伴骨髓三系细胞增生异常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转化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临床分析
7
作者 许景艳 谢品浩 +1 位作者 范洵楠 欧阳建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9年第6期518-519,共2页
 目的 探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伴骨髓三系细胞增生异常(AML/TMDS)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转化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MDS)间的差异。方法 对103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及89 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  目的 探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伴骨髓三系细胞增生异常(AML/TMDS)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转化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MDS)间的差异。方法 对103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及89 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进行血常规、骨髓像形态学观测和临床分析,检出13 例AML/TMDS和10例AML/MDS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前者发病年龄轻,初诊时间短,血小板及外周血原始幼稚细胞数高(P< 0.05),化疗敏感性高,生存期长。结论 AML/TMDS是AML的一种亚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急性 TMDS MDS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探高危白血病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抢救护理(附二例报告)
8
作者 陈湘玉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65-166,共2页
初探高危白血病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抢救护理(附二例报告)陈湘玉*(南京市鼓楼医院血液科,南京210008)关键词高危白血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一种非心源性肺水肿,死亡率高达50%~... 初探高危白血病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抢救护理(附二例报告)陈湘玉*(南京市鼓楼医院血液科,南京210008)关键词高危白血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一种非心源性肺水肿,死亡率高达50%~60%[1],而高危白血病(即白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急性 呼吸窘迫综合征 抢救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种移植构建小鼠人急性白血病模型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郭嫣婷 李娟 欧阳建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55-559,共5页
构建小鼠人急性白血病模型的方法包括人白血病细胞异种移植、逆转录病毒转导/移植、小鼠转基因、化学诱变、插入诱变等。通过异种移植构建小鼠人急性白血病模型是当前研究急性白血病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就免疫缺陷鼠、预处理及细胞因... 构建小鼠人急性白血病模型的方法包括人白血病细胞异种移植、逆转录病毒转导/移植、小鼠转基因、化学诱变、插入诱变等。通过异种移植构建小鼠人急性白血病模型是当前研究急性白血病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就免疫缺陷鼠、预处理及细胞因子、细胞接种、模型评估及模型应用方面,介绍异种移植构建小鼠人急性白血病模型的最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缺陷鼠 异种移植 急性白血病 小鼠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