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64排螺旋CT扫描数据基础上的门静脉和肝静脉三维解读及其解剖变异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唐敏 杨尚文 +3 位作者 马一鸣 栾炜 何健 朱斌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338-340,356,共4页
目的:利用计算机辅助肝脏CT影像解读分析系统对肝内门静脉和肝静脉进行三维解读分析,观察分析门静脉和肝静脉解剖和变异。方法:收集200例行上腹部64-MSCT增强扫描并排除存在可能改变血管解剖结构的病理状态检查者。利用IQQA-Liver肝脏C... 目的:利用计算机辅助肝脏CT影像解读分析系统对肝内门静脉和肝静脉进行三维解读分析,观察分析门静脉和肝静脉解剖和变异。方法:收集200例行上腹部64-MSCT增强扫描并排除存在可能改变血管解剖结构的病理状态检查者。利用IQQA-Liver肝脏CT解读软件对门静脉和肝静脉进行三维定量分析、显示及分支标记,并对其解剖和变异进行分析。结果 :IQQA-Liver分割及标记门静脉和肝静脉耗时短,且个体化门静脉和肝静脉3D定量模型形态逼真,立体感强,真实反映了门静脉和肝静脉的解剖结构和变异。正常门静脉解剖71.5%(143/200),解剖变异28.5%(57/200)。148例(74%)肝中、肝左静脉合并汇入下腔静脉。大于3 mm右后下肝静脉的显示率为36.5%(73/200)。大于5 mm的引流SⅧ段至中肝静脉的属支静脉的显示率为30%(60/200)。结论:肝内门静脉和肝静脉变异并不少见。IQQA-Liver三维定量分析及显示可真实反映门静脉和肝静脉的形态结构,为肝脏的虚拟手术设计提供了可实时交互的血管解剖变异各种3D模型,为上腹部脏器介入插管治疗提供了活体解剖学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 肝静脉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肾神经母细胞瘤的CT表现 被引量:6
2
作者 王全永 龚健 +1 位作者 陈念东 秦国初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04-305,共2页
目的:探讨成人肾神经母细胞瘤的CT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成人肾神经母细胞瘤的CT征像。结果:CT表现为不规则肿块,边界不清,呈混杂密度7例,其中囊变5例,钙化6例,呈散在或弥漫分布斑点样钙化... 目的:探讨成人肾神经母细胞瘤的CT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成人肾神经母细胞瘤的CT征像。结果:CT表现为不规则肿块,边界不清,呈混杂密度7例,其中囊变5例,钙化6例,呈散在或弥漫分布斑点样钙化5例,不规则形钙化1例。血管包埋、推移5例。6例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增强。结论:成人肾神经母细胞瘤的CT表现有一定特征,有助于临床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 肾脏 神经母细胞瘤 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CT重建对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的指导价值 被引量:5
3
作者 常莹 胡毓亮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6期424-426,共3页
目的探讨三维CT重建对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的指导价值。方法准备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的24例患者,术前行病变椎体的三维CT重建。结果根据三维CT重建结果,11例患者为手术禁忌而放弃行PKP治疗,其他13例患者经测量得到相应数据,为手术... 目的探讨三维CT重建对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的指导价值。方法准备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的24例患者,术前行病变椎体的三维CT重建。结果根据三维CT重建结果,11例患者为手术禁忌而放弃行PKP治疗,其他13例患者经测量得到相应数据,为手术者提供了精确的定位。结论螺旋三维CT重建对PKP有着较高的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三维CT重建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素替代治疗对113例绝经后妇女乳腺密度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吴洁 胡毓亮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15-616,共2页
目的:探讨激素替代治疗(HRT)方案对绝经后妇女乳腺密度的影响。方法:113例绝经后妇女分为4组:①组1 每天口服结合型雌激素(CE)0.625 mg和安宫黄体酮(MPA)4.000 mg;②组2 每天口服 CE 0.625 mg和MPA 2.000 mg;③组3 隔日口服7-甲异炔诺酮... 目的:探讨激素替代治疗(HRT)方案对绝经后妇女乳腺密度的影响。方法:113例绝经后妇女分为4组:①组1 每天口服结合型雌激素(CE)0.625 mg和安宫黄体酮(MPA)4.000 mg;②组2 每天口服 CE 0.625 mg和MPA 2.000 mg;③组3 隔日口服7-甲异炔诺酮2.500 mg;④组4 每天口服CE 0.625 mg(子宫切除者)。服药前和服药后6个月由放射科医师进行乳房X线检查,乳腺密度采用Wolfe标准分类。结果:组1、组2的乳房相密度增加分别为33.3%和25.8%,明显高于组3(8%)和组4(10.5%);组1乳房相增加也明显高于组2(P<0.05)。结论:不同的HRT方案对乳腺显示不同的作用效果。结合雌孕激素治疗比单用CE和7-甲异炔诺酮有较高的危险性;应用低剂量HRT方案和7-甲异炔诺酮对某些病人可能较为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替代治疗 乳房相 乳腺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不同高压注射方式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显影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汪洋 朱斌 张臻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7期504-506,共3页
目的讨论使用高压注射器两种不同的增强方式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显影效果。方法全部病例(100例)均使用Lightspeed 16排多层螺旋CT和Medrad的Stellant D型高压注射器。对比剂剂量均按4.0ml/s注射,对比剂总量80ml,分为甲,乙两组行增强扫... 目的讨论使用高压注射器两种不同的增强方式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显影效果。方法全部病例(100例)均使用Lightspeed 16排多层螺旋CT和Medrad的Stellant D型高压注射器。对比剂剂量均按4.0ml/s注射,对比剂总量80ml,分为甲,乙两组行增强扫描。甲组50例,使用单管注射,不注射生理盐水冲洗。乙组50例,随即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评价方式:采用双盲观片法。结果甲组50例中40例有伪影,阳性率80%;乙组50例中26例有伪影,占52%,(P<0.05)。结论有生理盐水冲洗的高压注射方式对显示大血管内部结构方面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注射 夹层动脉瘤 对比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盂移行细胞癌的CT诊断
6
作者 冯骏 秦国初 丁一波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2年第6期507-509,共3页
目的 :评价CT对肾盂移行细胞癌的分期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32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肾盂移行细胞癌患者术前均经CT扫描。根据CT表现分为Ⅰ~Ⅱ期 (病理Ⅰ~Ⅱ级 ) :肾盂壁增厚或肾盂内肿块 ,肾盂外脂肪清晰 ;Ⅲ期 (病理Ⅲ级 ) :肾... 目的 :评价CT对肾盂移行细胞癌的分期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32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肾盂移行细胞癌患者术前均经CT扫描。根据CT表现分为Ⅰ~Ⅱ期 (病理Ⅰ~Ⅱ级 ) :肾盂壁增厚或肾盂内肿块 ,肾盂外脂肪清晰 ;Ⅲ期 (病理Ⅲ级 ) :肾盂内肿瘤侵及肾盂外脂肪或肾实质 ;Ⅳ期 (病理Ⅳ级 ) :肿瘤侵及肾外 ,淋巴结肿大或有远处转移。 结果 :CT诊断Ⅰ~Ⅱ期 7例 ,Ⅲ期 2 0例 ,Ⅳ期 5例。而术后病理证实Ⅰ级 1例 ,Ⅱ级 5例 ,Ⅲ级 2 1例 ,Ⅳ级 5例。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 肾盂移行细胞癌 CT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CT血管造影在血管外科等方面的应用
7
作者 冯骏 刘长健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1年第6期520-521,524,共3页
目的 :评价螺旋CT血管造影 (SCTA )在血管外科等方面疾病诊断中的作用 ,并比较SCTA各种成像方法的价值。 方法 :对 43例患者进行了SCTA成像 ,分为两组 :即血管性病变组、肿瘤及其他病变与相邻血管的关系组。造影剂和扫描技术参数根据... 目的 :评价螺旋CT血管造影 (SCTA )在血管外科等方面疾病诊断中的作用 ,并比较SCTA各种成像方法的价值。 方法 :对 43例患者进行了SCTA成像 ,分为两组 :即血管性病变组、肿瘤及其他病变与相邻血管的关系组。造影剂和扫描技术参数根据受检病变的性质、范围、部位而定。采用最大强度投影 (MIP)、表面成像显示 (SSD)以及多平面重建 (MPR)的图像重建技术。 结果 :SCTA可获得良好的血管成像 ,能满意地显示血管形态和病变 ,如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动脉栓塞等 ;能准确地诊断肿瘤与相邻血管的关系。 结论 :SCTA三维及二维重建成像的联合应用 ,可较准确地诊断多种血管性疾病 ,以帮助和指导手术 ,在一定程度上可替代常规X线血管造影 (或DS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烛泪样骨质增生症临床X线诊断分析
8
作者 卜月菊 周荔乔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1996年第2期122-124,共3页
烛泪样骨质增生症临床X线诊断分析卜月菊,周荔乔本病为营养障碍性骨病,十分罕见,多以个案报道,其特征为单肢骨的一侧骨皮质过度增生,呈波浪性的骨膜下骨皮质增生,宛如溶化的烛油向下流注。本文收集有完整资料共8例,报告如下。... 烛泪样骨质增生症临床X线诊断分析卜月菊,周荔乔本病为营养障碍性骨病,十分罕见,多以个案报道,其特征为单肢骨的一侧骨皮质过度增生,呈波浪性的骨膜下骨皮质增生,宛如溶化的烛油向下流注。本文收集有完整资料共8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文8例中男5例,女3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增生 烛泪样骨质增生 X线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