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下消化道微小血管瘤出血的外科处理五例分析
1
作者 包善华 刘仁庆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5年第3期626-627,共2页
报告5例微小血管瘤引起下消化道出血。此病临床少见,术前诊断率不高,术中也不易找到病灶。作者介绍了术中找到微小血管瘤病灶的体会。
关键词 微小血管瘤 外科手术 下消化道 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CT血管造影在血管外科等方面的应用
2
作者 冯骏 刘长健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1年第6期520-521,524,共3页
目的 :评价螺旋CT血管造影 (SCTA )在血管外科等方面疾病诊断中的作用 ,并比较SCTA各种成像方法的价值。 方法 :对 43例患者进行了SCTA成像 ,分为两组 :即血管性病变组、肿瘤及其他病变与相邻血管的关系组。造影剂和扫描技术参数根据... 目的 :评价螺旋CT血管造影 (SCTA )在血管外科等方面疾病诊断中的作用 ,并比较SCTA各种成像方法的价值。 方法 :对 43例患者进行了SCTA成像 ,分为两组 :即血管性病变组、肿瘤及其他病变与相邻血管的关系组。造影剂和扫描技术参数根据受检病变的性质、范围、部位而定。采用最大强度投影 (MIP)、表面成像显示 (SSD)以及多平面重建 (MPR)的图像重建技术。 结果 :SCTA可获得良好的血管成像 ,能满意地显示血管形态和病变 ,如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动脉栓塞等 ;能准确地诊断肿瘤与相邻血管的关系。 结论 :SCTA三维及二维重建成像的联合应用 ,可较准确地诊断多种血管性疾病 ,以帮助和指导手术 ,在一定程度上可替代常规X线血管造影 (或DS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单次完全可逆缺血/再灌注心肌顿抑模型的改进 被引量:12
3
作者 李敏 孙明 +2 位作者 左国平 张小慧 韩群颖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25-327,共3页
目的:改进和完善大鼠单次完全可逆缺血/再灌注心肌顿抑的模型。方法:采用成年SD大鼠28只,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用操作简单、损伤小、出血少的手术方法阻断大鼠左冠状动脉的前室间支,15min后完全恢复其血流,再灌注2h。同时检测大鼠心电图... 目的:改进和完善大鼠单次完全可逆缺血/再灌注心肌顿抑的模型。方法:采用成年SD大鼠28只,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用操作简单、损伤小、出血少的手术方法阻断大鼠左冠状动脉的前室间支,15min后完全恢复其血流,再灌注2h。同时检测大鼠心电图的变化并进行组织学检查。结果:实验组阻断左冠状动脉的前室间支后,心电图出现异常,表现为S-T间期延长,T波倒置,而光镜下组织结构正常。结论:该模型符合心肌顿抑的特点;该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可靠,可重复性强,是一种建立在体大鼠单次完全可逆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可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顿抑心肌模型 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T2000定量分析单纯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后关节稳定性变化 被引量:4
4
作者 刘亮 蒋青 +2 位作者 陈东阳 徐志宏 翁文杰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073-1075,共3页
目的:评估内侧副韧带损伤后对膝关节前后稳定性的影响并介绍一种新的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的诊断和疗效评价方法。方法:2003年1月~2008年1月,对收治的42例单纯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患者,使用KT2000 Knee Ligament Arthrometer分别测量... 目的:评估内侧副韧带损伤后对膝关节前后稳定性的影响并介绍一种新的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的诊断和疗效评价方法。方法:2003年1月~2008年1月,对收治的42例单纯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患者,使用KT2000 Knee Ligament Arthrometer分别测量健患侧膝关节,得出其在15磅、20磅、30磅应力时胫骨股骨之间的移动距离,运用配对t-检验进行分析。结果:患侧与健侧在15磅、20磅时胫骨前移存在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30磅时胫骨的前移,15磅、20磅、30磅时胫骨后移均有非常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后膝关节前后稳定性有所降低,且KT2000作为一种新的辅助手段用于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的诊断和疗效评价,方法简单,结果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损伤 膝关节 内侧副韧带 诊断 KT2000 KNEE LIGAMENT Arthromet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的抗肿瘤活性 被引量:3
5
作者 尹卫民 陈怀仁 杨建忠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5年第3期555-558,共4页
对原发性肝癌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进行了研究。用中性红摄入法测其对靶细胞的杀伤活性,APAAP桥联免疫酶标法测TIL的亚型。结果表明:经IL-2体外诱导的PHC-TIL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且较LAK细胞明显强,PHC-... 对原发性肝癌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进行了研究。用中性红摄入法测其对靶细胞的杀伤活性,APAAP桥联免疫酶标法测TIL的亚型。结果表明:经IL-2体外诱导的PHC-TIL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且较LAK细胞明显强,PHC-TIL对自体肿瘤的杀伤活性明显高于对同种异体肿瘤的杀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有丝分裂因子 淋巴细胞 白细胞介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70例下肢肿胀患者能量多普勒超声和静脉造影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炜 刘长建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491-1493,F0004,共4页
目的:探讨能量多普勒超声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70例患者,进行能量多普勒超声和静脉造影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肢型血栓64例,占30.92%,髂股静脉血栓86例,占41.55%,股浅静脉血栓12例,占5.80%,腘静... 目的:探讨能量多普勒超声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70例患者,进行能量多普勒超声和静脉造影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肢型血栓64例,占30.92%,髂股静脉血栓86例,占41.55%,股浅静脉血栓12例,占5.80%,腘静脉血栓18例,占8.70%,腓肠肌静脉丛血栓27例,占13.04%。能量多普勒超声与金标准静脉造影的结果显示差异无显著(P>0.05)。结论:能量多普勒超声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提供了无创和具有高敏感、特异性的检查方法,可以作为早期诊断、预后判断和随访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多普勒显像 深静脉血栓形成 静脉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颞下入路手术切除小脑幕裂孔缘区肿瘤 被引量:3
7
作者 吴念曾 臧人和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51-52,共2页
关键词 小脑肿瘤 幕裂孔缘区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指肠空肠吻合术治疗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8例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包善华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4期304-305,共2页
目的探讨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的病因和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十二指肠空肠吻合术治疗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8例。空肠与十二指肠端侧Roux-Y吻合3例,空肠与十二指肠侧侧吻合5例。结果采用十二指肠空肠吻合术8例均治愈,其中仅1例术... 目的探讨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的病因和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十二指肠空肠吻合术治疗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8例。空肠与十二指肠端侧Roux-Y吻合3例,空肠与十二指肠侧侧吻合5例。结果采用十二指肠空肠吻合术8例均治愈,其中仅1例术后近期效果不好,经支持治疗1个月后方治愈出院。结论十二指肠空肠吻合术是治疗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的既简便易行、又效果可靠的常用术式,但该手术围手术期的营养支持和对症治疗同样也不可轻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上动脉 综合征 十二指肠空肠 吻合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五加对大鼠胰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周建峰 谢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3204-3206,共3页
目的:探讨大鼠胰腺不同血运阻断时间的损伤程度,确定合适的没有明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大鼠胰腺热缺血时间,研究刺五加能否减轻大鼠的胰腺热缺血再灌注损伤。方法:通过钳闭大鼠腹腔干和肠系膜上动脉,建立大鼠胰腺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目的:探讨大鼠胰腺不同血运阻断时间的损伤程度,确定合适的没有明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大鼠胰腺热缺血时间,研究刺五加能否减轻大鼠的胰腺热缺血再灌注损伤。方法:通过钳闭大鼠腹腔干和肠系膜上动脉,建立大鼠胰腺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并通过刺五加腹腔保留灌注预处理,了解其对胰腺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对不同血运阻断时间的胰腺组织进行光电镜检查和相关血清丙二酰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淀粉酶(AMS)等生化指标检测。结果:不同热缺血时间的大鼠胰腺组织的病理变化和MDA、SOD、NO、AMS等指标均存在显著的差别,胰腺热缺血10min无明显缺血再灌注损伤,热缺血20min出现明显的缺血再灌注损伤,热缺血30min有显著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刺五加预处理组的再灌注损伤明显减轻。结论:胰腺的血运阻断时间不能超过20min,最好不超过10min,刺五加对胰腺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灌注损伤 胰腺 刺五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贲门癌血清T_3、T_4含量的动态观察及临床意义
10
作者 翁品光 张青海 +2 位作者 张杨 施国林 包文杰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S1期27-28,共2页
1991年以来对食管、贲门癌患者40例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检测人血清T<sub>3</sub>、T<sub>4</sub>以探讨其甲状腺功能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分对照和观察两组,各40例。对照组选健康人:男35例,女5例;年龄36~70岁... 1991年以来对食管、贲门癌患者40例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检测人血清T<sub>3</sub>、T<sub>4</sub>以探讨其甲状腺功能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分对照和观察两组,各40例。对照组选健康人:男35例,女5例;年龄36~70岁(平均50.9±8.63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贲门 T3 T4 癌血清 贲门癌患者 放射免疫分析 弓上吻合 颈部吻合 弓下吻合 开胸探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指肠损伤32例处理体会
11
作者 包善华 谢敏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17-418,共2页
十二指肠损伤是一种严重的腹内脏器损伤,由于十二指肠解剖上的复杂性及生理功能上的重要性,故一旦损伤则诊断困难,处理复杂,死亡率较高.我院1980年1月~2002年6月共收治32例十二指肠损伤患者,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十二指肠损伤 外科手术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重症腹腔感染大鼠血清微量元素含量变化及硒锌的治疗作用
12
作者 沈坤堂 张志德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5年第1期74-76,共3页
采用盲肠结扎十穿刺(CLP)动物模型,观察大鼠腹腔严重感染24小时内血清中微量元素(Cu、Fe、Zn、Se)的变化规律,以及外源性Zn、Se的治疗作用.结果显示重症感染早期(CLP3h),血清Zn、Fe迅速下降,18小时达最低点,Cu、Se无变化;皮下注射亚硒... 采用盲肠结扎十穿刺(CLP)动物模型,观察大鼠腹腔严重感染24小时内血清中微量元素(Cu、Fe、Zn、Se)的变化规律,以及外源性Zn、Se的治疗作用.结果显示重症感染早期(CLP3h),血清Zn、Fe迅速下降,18小时达最低点,Cu、Se无变化;皮下注射亚硒酸钠可明显降低CLP大鼠血清、肝、肾组织中脂质过氧化物(LPO)及肺泡灌洗液中(BALL)蛋白含量,保护肝细胞的超微结构免受自由基(OFR)损伤,而注射硫酸锌元明显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 腹膜炎 微量元素 大鼠 过氧化脂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硝唑-丁胺卡那液腹腔内灌注治疗穿孔性阑尾炎
13
作者 包善华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7年第5期503-505,共3页
报道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穿孔并发弥漫性化脓性腹膜炎56例。随机分为腹腔灌注组和腹腔未灌注组,两组间除腹腔灌注甲硝唑-丁胺卡那液与否外,其临床表现、手术方式、术者经验、术后处理等无明显差异。结果表明,两组间的并发症的发生... 报道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穿孔并发弥漫性化脓性腹膜炎56例。随机分为腹腔灌注组和腹腔未灌注组,两组间除腹腔灌注甲硝唑-丁胺卡那液与否外,其临床表现、手术方式、术者经验、术后处理等无明显差异。结果表明,两组间的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患者的恢复情况有显著性差异(P<0.05)。认为术中灌注甲硝唑-丁胺卡那液可加强对腹腔内感染的控制,降低切口感染率及腹腔残余脓肿形成,加快患者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阑尾炎 腹腔灌注 甲硝唑 丁胺卡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小脑扁桃体位置与后颅窝容积关系的影像学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吴涛 刘臻 +4 位作者 朱泽章 孙旭 朱锋 钱邦平 邱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13-217,共5页
目的:比较特发性脊柱侧凸(idiopathic scoliosis,IS)患者与年龄匹配的非脊柱畸形患者后颅窝容积的差异,探讨IS患者后颅窝发育异常与小脑扁桃体生理性下疝的关系。方法:从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我科收治的500例IS患者中选取70例年龄16~2... 目的:比较特发性脊柱侧凸(idiopathic scoliosis,IS)患者与年龄匹配的非脊柱畸形患者后颅窝容积的差异,探讨IS患者后颅窝发育异常与小脑扁桃体生理性下疝的关系。方法:从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我科收治的500例IS患者中选取70例年龄16~20岁、Risser征5级、术前行站立位全脊柱正侧位X线片及颈枕部MRI检查的患者为研究对象(A组),男48例,女22例,侧凸平均Cobb角51.2°±14.1°。选取年龄匹配的58例非脊柱畸形患者作为对照组(B组),男27例,女31例。测量两组研究对象头颈正中矢状位MRI中小脑扁桃体下缘超出枕骨大孔连线(AB线)的距离(d值)、枕骨大孔前后径(AB)、斜坡长度(AD)、枕上长度(BC)以及后颅窝矢状径(CD),比较两组小脑扁桃体位置及后颅窝容积差异。根据MRI表现,将IS组患者分为伴生理性小脑扁桃体下疝组(A1组)和不伴生理性小脑扁桃体下疝组(A2组),分析后颅窝容积与小脑扁桃体生理性下疝间关系及主弯Cobb角与小脑扁桃体生理性下疝程度的相关性。结果:A组d值和枕骨大孔前后径明显大于B组(P<0.05),而AD、BC以及CD均明显小于B组(P<0.05)。A组患者d值与主弯Cobb角无显著相关性(P>0.05),其生理性小脑扁桃体下疝发生率为22.9%,A1组患者BC显著小于A2组患者(P<0.05),AB、AD、CD两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IS患者小脑扁桃体位置低可能与其后颅窝枕骨大孔增大而斜坡、枕骨发育受限有关,IS患者成骨异常可能也影响到了其后颅窝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脊柱侧凸 小脑扁桃体 生理性下疝 后颅窝容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准肝切除围手术期病人肠内营养治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陈政 仇毓东 +3 位作者 周建新 张维 周铁 冯伟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66-268,271,共4页
目的:通过精准肝切除术病人围手术期口服肠内营养(EN)制剂,研究早期EN对病人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接受精准肝切除术病人54例,采用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分为两组。EN组病人术后早期口服EN液,对照组未口服EN液。比较两组病人... 目的:通过精准肝切除术病人围手术期口服肠内营养(EN)制剂,研究早期EN对病人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接受精准肝切除术病人54例,采用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分为两组。EN组病人术后早期口服EN液,对照组未口服EN液。比较两组病人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肝功能恢复情况、静脉输液量、蛋白补充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住院时间。结果:两组病人术后肝功能恢复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EN组肠功能恢复加快,蛋白补充量、静脉输液量减少,术后住院时间缩短(P<0.05)。结论:精准肝切除术后病人早期给予EN治疗,对术后康复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切除 肠内营养治疗 加速康复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莫地平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疗效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鲁礼华 吴念曾 杨尚柱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67-168,共2页
目的 :探讨尼莫地平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择伤后 6h以内入院的成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 2 0例 ,接受尼莫地平等综合治疗。另2 0例按规综合治疗作为对照组 ,分析比较死亡率、致残率和GCS、GOS等神经功能指标变化情况 ,随访3... 目的 :探讨尼莫地平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择伤后 6h以内入院的成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 2 0例 ,接受尼莫地平等综合治疗。另2 0例按规综合治疗作为对照组 ,分析比较死亡率、致残率和GCS、GOS等神经功能指标变化情况 ,随访3mon。结果 :尼莫地平治疗组的死亡率、致残率明显低于常规组。结论 :尼莫地平治疗有助于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莫地平 颅脑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超滤与常规超滤用于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瓣膜置换术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6
17
作者 孙煦 王东进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2期216-219,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超滤联合常规超滤用于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瓣膜置换术的效果。方法:选取100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超滤与改良超滤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超滤前后相关指标变化情况、超滤后相关指标变... 目的:探讨改良超滤联合常规超滤用于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瓣膜置换术的效果。方法:选取100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超滤与改良超滤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超滤前后相关指标变化情况、超滤后相关指标变化、两组心功能指标及心电图监测结果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两组在术前与超滤前红细胞比容(Hct)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滤之后观察组Hct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术后出血以及库血使用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血流动力学比较稳定,呼吸机支持时间较短,术后24h尿量要明显减少。但是术后ICU滞留时间、患者下床活动时间以及术后出院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手术3个月后患者整体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改良超滤技术能够在术后较短时间之内对血液起到较好的浓缩作用,提高Hct水平,改善肺功能以及很大程度上减少出血与库血的使用量,但是不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远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超滤技术 常规超滤技术 重症心脏瓣膜病 瓣膜置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utterfly成形技术在二尖瓣后叶严重脱垂病变中的应用
18
作者 曹海龙 王东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01期46-46,共1页
目的:探讨Butterfly成形技术在二尖瓣后叶严重脱垂病变中的应用。方法:2016-07到2018-02间在我科行常规正中切口的二尖瓣后叶严重脱垂患者12例,浅低温体外循环下完成二尖瓣Butterfly成形及其他相关的心内操作,均是同一外科医生完成修复... 目的:探讨Butterfly成形技术在二尖瓣后叶严重脱垂病变中的应用。方法:2016-07到2018-02间在我科行常规正中切口的二尖瓣后叶严重脱垂患者12例,浅低温体外循环下完成二尖瓣Butterfly成形及其他相关的心内操作,均是同一外科医生完成修复手术。其中8例单纯行二尖瓣成形和三尖瓣成形,2例同时行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2例同时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 BUTTERFLY 成形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取栓对比标准药物治疗急性椎基底动脉闭塞性轻型卒中临床效果
19
作者 杨彩云 李建军 那世杰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25年第8期882-887,共6页
目的探讨机械取栓对比标准药物治疗急性椎基底动脉闭塞性轻型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天长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5例发病时间在24 h内急性椎基底动脉闭塞性轻型卒中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机械取栓组(37... 目的探讨机械取栓对比标准药物治疗急性椎基底动脉闭塞性轻型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天长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5例发病时间在24 h内急性椎基底动脉闭塞性轻型卒中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机械取栓组(37例)和标准药物治疗组(68例)。根据年龄、性别、发病至入院时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进行1∶1倾向性匹配,比较两组患者临床预后。结果倾向性匹配后,共68例患者纳入本研究,两组各34例。年龄为(68.3±11.9)岁,男性45例(66.2%),中位NIHSS评分为2分。两组间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标准药物治疗组中有10例(29.4%)患者出现早期神经功能恶化,NIHSS评分中位值为12分,均接受了挽救性机械取栓治疗,其中9例获得成功再通;90 d随访时1例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为0~1分,2例为0~2分。机械取栓组90 d mRS评分0~1分比例(67.6%比41.2%)、0~2分比例(85.3%比61.8%)高于标准药物治疗组(均P<0.05)。两组间出血转化(5.9%比8.8%)、90 d死亡率(5.9%比14.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标准药物治疗相比,机械取栓可改善急性椎基底动脉闭塞性轻型卒中患者临床预后,且不增加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急性椎基底动脉闭塞性轻型卒中可能是机械取栓治疗的良好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型脑卒中 椎基底动脉 后循环脑卒中 机械取栓 血管内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