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腺样体肥大中医临床实践指南 被引量:34
1
作者 袁斌 姜之炎 +12 位作者 马华安 韩梅 刘竹云 任现志 李伟伟 王素梅 张学青 朱晓慧 王雷 胡婵婵 马俊 王天涵 李硕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4-189,共6页
检索儿童腺样体肥大相关文献,形成专家问卷,依据中华中医药学会团体标准编写规则,通过3轮德尔菲法专家问卷调查及专家论证会进行意见整理及总结分析,在此基础上完成同行征求意见、质量评价及适用性评价,最终形成《儿童腺样体肥大中医临... 检索儿童腺样体肥大相关文献,形成专家问卷,依据中华中医药学会团体标准编写规则,通过3轮德尔菲法专家问卷调查及专家论证会进行意见整理及总结分析,在此基础上完成同行征求意见、质量评价及适用性评价,最终形成《儿童腺样体肥大中医临床实践指南》。此次制定明确指南适用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诊断、辨证、治疗、预防和调护,以期为儿童腺样体肥大中医临床实践、诊疗规范等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儿童 腺样体肥大 临床实践指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针点刺咽部联合咽部冷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口咽期吞咽障碍的临床研究
2
作者 陈丹 王珊珊 邢海辉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12-215,共4页
目的观察火针点刺咽部联合咽部冷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口咽期吞咽障碍(post-stroke oropharyngeal dysphagia,PO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3年5月于医院就诊的POD患者80例,以计算机随机数字生成器分为冷刺激组(40例,常规治疗+咽... 目的观察火针点刺咽部联合咽部冷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口咽期吞咽障碍(post-stroke oropharyngeal dysphagia,PO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3年5月于医院就诊的POD患者80例,以计算机随机数字生成器分为冷刺激组(40例,常规治疗+咽部冷刺激治疗)、火针组(40例,冷刺激组+火针点刺咽部治疗)。比较治疗前、后冷刺激组、火针组中医证候积分、吞咽功能评级、吞咽功能评分、生活质量及营养状况评分;比较冷刺激组、火针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火针组吞咽困难、肢体偏瘫、舌强语謇积分及总分,吞咽功能评级Ⅲ级百分率,营养风险筛查2002量表(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 2002,NRS-2002)评分均低于冷刺激组(P<0.05),吞咽功能评级Ⅰ级、Ⅱ级百分率,吞咽功能评分,吞咽障碍特异性生存质量量表(swallowing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SWAL-QOL)评分高于冷刺激组(P<0.05)。火针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冷刺激组(P<0.05)。冷刺激组、火针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火针点刺咽部联合咽部冷刺激可减轻POD,提升治疗效果、生活质量,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吞咽障碍 火针点刺咽部 咽部冷刺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质疏松症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38
3
作者 杨志鹏 魏成建 龚双全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381-1384,共4页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质量受损及骨强度降低,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属中医学"骨痿"、"骨痹"等范畴。中医药对骨质疏松症有独特的认识及治疗方法,近年来在治疗骨质疏松症方面已取得一...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质量受损及骨强度降低,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属中医学"骨痿"、"骨痹"等范畴。中医药对骨质疏松症有独特的认识及治疗方法,近年来在治疗骨质疏松症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果。本文基于近年来的文献研究,结合"从肾论治"、"从脾论治"、"瘀血论"等中医理论,着重从骨质疏松症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专方专药、针灸疗法等方面进行探析,以期更加清楚地认识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现状,从而更好地发挥中医药治疗本病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中医药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针密刺法联合身痛逐瘀汤对风痰瘀络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7
4
作者 陈丹 王成 邢海辉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26-830,共5页
目的 考察火针密刺法联合身痛逐瘀汤对风痰瘀络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6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给予身痛逐瘀汤,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火针密刺法,疗程2周。检测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VAS评... 目的 考察火针密刺法联合身痛逐瘀汤对风痰瘀络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6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给予身痛逐瘀汤,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火针密刺法,疗程2周。检测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VAS评分、Lysholm评分、WOMAC评分、血清学指标(MMP-3、IL-6、TNF-α)、不良反应发生率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评分、VAS评分、WOMAC评分、血清学指标降低(P<0.05),Lysholm评分升高(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火针密刺法联合身痛逐瘀汤可安全有效地缓解风痰瘀络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临床症状及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提高临床疗效,调节机体炎性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痛逐瘀汤 火针密刺法 膝骨性关节炎 风痰瘀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葵胶囊联合尿毒清用于肾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5
5
作者 谢莹莹 夏燕 +2 位作者 张雪梅 潘颖 王东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10期1581-1583,1588,共4页
目的:探析采取黄葵胶囊联合尿毒清治疗肾功能不全患者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马鞍山十七治医院收治的肾功能不全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 目的:探析采取黄葵胶囊联合尿毒清治疗肾功能不全患者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马鞍山十七治医院收治的肾功能不全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给予黄葵胶囊联合尿毒清治疗,比较2组患者血红蛋白(Hb)水平、红细胞计数(RBC)、尿素氮(BUN)、血肌酐(SCr)、不良反应及治疗有效率等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Hb、RBC、BUN、SCr等生化指标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治疗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黄葵胶囊联合尿毒清颗粒治疗肾功能不全能够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用药安全性较高,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功能不全 黄葵胶囊 尿毒清 不良反应 生化指标 安全性 肾功能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杞方治疗糖尿病肾脏病的作用机制: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大鼠验证实验 被引量:2
6
作者 邢磊 邢文文 郭宏敏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71-180,共10页
目的基于GEO数据库和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龙杞方治疗糖尿病肾脏病(DKD)的作用机制,并通过动物实验进一步验证龙杞方治疗DKD的信号通路。方法利用GEO、TCMSP、CNKI、ChemDraw、SwissTargetPrediction等数据库获得龙杞方和DKD靶点,VENNY获... 目的基于GEO数据库和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龙杞方治疗糖尿病肾脏病(DKD)的作用机制,并通过动物实验进一步验证龙杞方治疗DKD的信号通路。方法利用GEO、TCMSP、CNKI、ChemDraw、SwissTargetPrediction等数据库获得龙杞方和DKD靶点,VENNY获得龙杞方-DKD交集靶点,String进行蛋白互作分析,R包进行KEGG和GO富集分析,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网络图。动物实验验证分析,4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8只/组),采用腹腔内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DKD大鼠模型,龙杞方低剂量组(1 g·kg^(-1)·d^(-1)),龙杞方中剂量组(2 g·kg^(-1)·d^(-1)),龙杞方高剂量组(2 g·kg^(-1)·d^(-1)),空白组和模型组采用等体积水灌胃;HE染色观察大鼠肾脏形态,检测肾功能情况;Westernblot检测炎症指标NF-κB、p-NF-κB蛋白表达水平。结果龙杞方共760个主要靶点,通过GEO数据库获得差异基因共1026个,通过VENNY数据库获得龙杞方-DKD交集靶点共61个,通过PPI网络互作获得的核心靶点为MYC、EGF、CASP3、VEGFA、CCL2、SPP1、VCAM1、ICAM1。GO分析龙杞方主要与核受体活性、配体激活转录因子活性等有关,KEGG发现龙杞方主要通过干预NF-κB、TNF、PI3K-AKT等炎症信号通路有关。动物实验显示龙杞方高、中、低剂量干预后DKD大鼠的肾功能指标(Scr、BUN、UALB、UACR)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改善(P<0.05);HE染色观察出龙杞方高、中、低剂量干预DKD大鼠与模型组对照,肾小球和肾小管结构和排列改善明显,效应强度为:龙杞方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Westernblot结果显示龙杞方高、中、低剂量干预DKD大鼠,与模型组比较,可以使NF-κB、p-NF-κB表达显著下调,效应强度为:龙杞方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结论龙杞方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信号通路治疗DKD,龙杞方可能通过抑制炎症信号通路NF-κB起到保护肾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龙杞方 糖尿病肾脏病 动物实验 NF-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