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贮存式自身输血65例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华岚 汪海宁 +2 位作者 周小玉 王燕 汪承亚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81-182,共2页
关键词 自身输血 贮存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脐血造血干/祖细胞体外扩增的实验研究
2
作者 欧阳建 苏畅 +4 位作者 秦浚川 李翠萍 张鹤云 陈兵 杨永公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57-562,共6页
探索脐血造血干 /祖细胞体外扩增的最佳条件 ;初步验证以单个核细胞作为培养起始细胞的可行性 .以脐血单个核细胞作为培养起始细胞 ,在IMDM培养基中加入不同的细胞因子组合培养 7d ,流式细胞仪测定培养前后的CD34+细胞百分数、CD34+CD3... 探索脐血造血干 /祖细胞体外扩增的最佳条件 ;初步验证以单个核细胞作为培养起始细胞的可行性 .以脐血单个核细胞作为培养起始细胞 ,在IMDM培养基中加入不同的细胞因子组合培养 7d ,流式细胞仪测定培养前后的CD34+细胞百分数、CD34+CD38- 细胞百分数 ,分别计算单个核细胞 ,CD34+细胞和CD34+CD38- 细胞的增长倍数 .培养 7d后 ,对照及各组合中脐血单个核细胞总数均比扩增前有十分显著的增加 ,但各组合相互之间扩增倍数差异不显著 .CD34+细胞总数均比扩增前有十分显著的增加 ,加入SCF使扩增倍数增加更明显 .未加入SCF的组合中CD34+CD38- 细胞总数与培养前相比无明显增长 ,相对于对照扩增倍数也无明显差异 ;而加入SCF的组合相对于对照则有明显扩增 .以上结果证实以单个核细胞作为培养的起始细胞也能达到较好的扩增效果 .在本实验所用的细胞因子组合中 ,以SCF +IL 1+IL 3+IL 6 +GM CSF +EPO效果最佳 .昆虫细胞基因工程生产的rhSCF及人尿来源的L TPO对细胞扩增具有刺激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脐血 造血干/祖细胞 体外扩增 干细胞因子 促血小板生成素类似物 细胞培养 脐血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献血员、肝炎患者TTV DNA检测及部分TTV基因序列分析
3
作者 潘秀珍 唐家琪 +4 位作者 单祥年 李先富 郭恒彬 陶庆 杨志国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1年第z1期46-50,共5页
目的 :了解献血员、肝炎患者中的输血传递病毒 (TTV)感染状况及基因型别。 方法 :设计合成引物采用半套式聚合酶链反应 (hem i- nest PCR)方法 ,对 195份献血员血清、72份不同型别的肝炎患者血清进行了 TTV DNA的 PCR检测 ,并对部分阳... 目的 :了解献血员、肝炎患者中的输血传递病毒 (TTV)感染状况及基因型别。 方法 :设计合成引物采用半套式聚合酶链反应 (hem i- nest PCR)方法 ,对 195份献血员血清、72份不同型别的肝炎患者血清进行了 TTV DNA的 PCR检测 ,并对部分阳性株进行序列测定及计算机分析。 结果 :1在血清丙氨酸转氨酶 (AL T)异常 ,HBs Ag及抗 HCV阴性的 99份献血员血清标本中 ,检出 TTV DNA阳性标本 36份 ,阳性检出率为 36 .3% ;而在 A L T正常的96份献血员血清标本中 ,检出 TTV DNA阳性标本 16份 ,阳性检出率为 16 .6 % ,明显低于 A L T异常献血者。 2在72例不同肝炎患者中 ,共检出 39例 TTV DNA阳性血清 ,总检出率为 5 4.16 % ,在非甲 -非庚型肝炎患者中 TTVDNA阳性率为 87.5 % ,而在明确诊断为甲 -庚型肝炎的患者中 TTV DNA阳性率为 5 0 % ,两组相比差异显著 (P<0 .0 5 )。对 8株阳性株序列分析结果显示 ,测序的 8个分离株与 9个 G1、G2代表株核酸的同源性为 6 0 .4%~99.1% ,氨基酸的同源性为 5 5 .4%~ 98.6 %。经系统发育分析表明 ,这 8个 TTV分离株中有 7株可分属于 G1、G2两个基因型的 5个亚型 ,而另 1株为 G1型的新亚型。 结论 :1献血者中存在 TTV感染 ,提示 TTV可以导致感染个体的肝功能异常 ,TTV可能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T病毒 献血员 肝炎 聚合酶链反应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