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阶段性心脏康复训练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22
1
作者 孙秋 王治 +2 位作者 杜军 谢红萍 李金銮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1年第1期80-84,共5页
目的分析阶段性心脏康复训练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20年5月南京市胸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 目的分析阶段性心脏康复训练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20年5月南京市胸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ACS合并心力衰竭患者122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进行编号,奇数编号者纳入常规训练组,偶数编号者纳入阶段训练组,每组各61例。两组患者均行PCI,常规训练组患者术后接受常规心脏康复训练,阶段训练组患者术后接受阶段性心脏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PCI术后1周和3个月血清炎性因子、心功能、运动功能、生活质量,分析阶段性心脏康复训练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 reactive protein,hs-CRP)、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内皮素-1(endothelin-1,ET-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本组术后1周(均P<0.05),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心输出量(cardiac output,CO)和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quality of life-brief version,WHOQOL-BREF)各领域评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本组术后1周(均P<0.05),6 min步行距离均显著长于本组术后1周(均P<0.05)。阶段训练组患者术后3个月血清hs-CRP、IL-6、IL-10、ET-1、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常规训练组(均P<0.05),LVEF、CO和WHOQOL-BREF各领域评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常规训练组(均P<0.05),6 min步行距离显著长于常规训练组(P<0.05)。结论与常规心脏康复训练相比,阶段性心脏康复训练能够进一步促进ACS合并心力衰竭患者PCI术后血清炎性因子、心功能、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段性心脏康复训练 急性冠脉综合征 心力衰竭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类抗原125对急性心力衰竭诊断及临床预后的预测作用 被引量:8
2
作者 乔华 李国民 +2 位作者 何胜虎 李益民 李穗吉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7年第3期186-189,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在诊断急性心力衰竭及判断其临床预后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在江苏大学附属金坛医院和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心内科就诊的173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按照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分为心功能... 目的探讨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在诊断急性心力衰竭及判断其临床预后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在江苏大学附属金坛医院和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心内科就诊的173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按照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分为心功能Ⅲ级和Ⅳ级组,同时选取5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的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CA125水平,分别与超声心动图参数做相关性分析,观察各组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NT-proBNP、hs-CRP和CA125水平均显著升高,并且随着NYHA心功能分级的增高而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A125、hs-CRP、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水平与NT-proBNP呈正相关(r=0.401、0.316、0.445,均为P<0.01),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与NT-proBNP呈负相关(r=-0.642,P<0.01)。结论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CA125水平升高,可作为诊断心力衰竭的重要指标,且对于预测临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糖类抗原125 急性心力衰竭 左心室射血分数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频消蚀对心肌结构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吴波 周晓军 +3 位作者 陆珍凤 朱美 戴敛 何吟绵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31-333,共3页
经导管对犬和兔心房、心室行射频消蚀,观察消蚀后心肌结构的变化及消蚀能量与心肌损伤程度的关系。结果显示:射频消蚀引起的心肌损伤范围局限、坏死彻底,损伤区由肉芽组织和纤维瘢痕替代;在20~500J的射频输出范围内,消蚀损... 经导管对犬和兔心房、心室行射频消蚀,观察消蚀后心肌结构的变化及消蚀能量与心肌损伤程度的关系。结果显示:射频消蚀引起的心肌损伤范围局限、坏死彻底,损伤区由肉芽组织和纤维瘢痕替代;在20~500J的射频输出范围内,消蚀损伤程度与能量输出呈正相关;射频消蚀也应有限量地进行,过多或大范围的消蚀可引起弥漫性的心内膜增厚。同时时消蚀后心肌损伤的组织学、超微结构变化与细胞电生理改变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结构 组织学 射频消蚀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罗非班对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小板微粒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李益民 黄进 +2 位作者 陆治平 李翔宇 何胜虎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4年第12期1403-1406,共4页
目的:研究替罗非班对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小板微粒的影响.方法:选择62例行急诊介入手术的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给药组(罪犯血管开通前,1~3 min内静脉推注替罗非班10 μg/kg负荷剂量,继以0.15 μg·kg-1... 目的:研究替罗非班对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小板微粒的影响.方法:选择62例行急诊介入手术的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给药组(罪犯血管开通前,1~3 min内静脉推注替罗非班10 μg/kg负荷剂量,继以0.15 μg·kg-1·min^-1静脉持续泵入36 h)32例和对照组(未使用替罗非班)30例,分别于替罗非班应用前、应用后10 min抽取冠脉血3 mL;应用替罗非班24 h和停用替罗非班12 h后分别抽取桡动脉血3 mL,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血小板微粒的数量,统计学分析其差异.结果:替罗非班给药前两组血小板微粒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后10 min血小板微粒的水平降至最低(5.1%±2.7% vs 6.7%±3.2%,P=0.04);给药24 h后给药组血小板微粒水平仍低于对照组(5.2%±2.5% vs 6.9%±3.1%,P=0.03);停用12 h后血小板微粒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能迅速降低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即刻体内的血小板微粒水平,达到迅速抑制活化血小板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 血小板微粒 替罗非班 经皮冠脉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律植入装置感染的不同处理方法及预后 被引量:1
5
作者 戴剑 王林林 +1 位作者 吴晓馗 李翔宇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437-1439,共3页
目的 :探讨心血管植入电子装置(cardiovascular implantable electronic devices,CIED)植入后感染不同处理方式的选择及其应用,评价起搏系统感染的治疗方法及其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近20年所有植入起搏器相关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 :探讨心血管植入电子装置(cardiovascular implantable electronic devices,CIED)植入后感染不同处理方式的选择及其应用,评价起搏系统感染的治疗方法及其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近20年所有植入起搏器相关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处理方法的预后。结果:共14例患者纳入研究,均为单纯起搏器囊袋感染。5例选择单纯局部清创换药及静脉用抗生素,平均清创次数4.6次,均反复再发囊袋感染,最后重新选择移除脉冲发生器、剪断电极后对侧植入。6例直接脉冲发生器移除、电极导线剪断后局部彻底清创。以上11例患者均未再发囊袋感染,距最后1次清创平均随访时间6年。另外3例直接移除脉冲发生器,经静脉系统电极导线全部拔除,平均随访时间2.5年,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未再发囊袋感染。结论:CIED植入后囊袋感染应尽可能首选全部拔除装置,控制感染,对侧重新植入。但对一些无感染性心内膜炎、单纯局限囊袋感染或拔除电极风险太大的患者,脉冲发生器移除、电极导线剪断后局部彻底清创也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植入装置感染 单纯清创 拔除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胺碘酮维持治疗老年肺心病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疗效与安全性
6
作者 赵文来 曹恒献 黄进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6-87,共2页
阵发性心房颤动(PAF)是老年肺心病患者较常见的心律失常,如反复发作可成为持续性房颤的前奏,使心功能恶化,易并发血栓和栓塞,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我们采用小剂量胺碘酮维持治疗老年肺心病患者合并的PAF发现疗效较好,安全可靠.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胺碘酮 肺心病 阵发性心房颤动 老年人 合并症 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频消蚀对心肌结构影响的实验研究
7
作者 吴波 周晓军 +3 位作者 陆珍凤 朱美 戴敛 何吟绵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1996年第2期53-55,共3页
经导管对犬和兔心室、心房行射频消蚀,观察消蚀后心肌结构的变化及消蚀能量与心肌损伤程度的关系。结果显示,射频消蚀引起的心肌损伤范围局限、损伤区由肉芽组织和纤维瘢痕替代;在20~500焦耳的射频输出范围内,消蚀损伤程度与... 经导管对犬和兔心室、心房行射频消蚀,观察消蚀后心肌结构的变化及消蚀能量与心肌损伤程度的关系。结果显示,射频消蚀引起的心肌损伤范围局限、损伤区由肉芽组织和纤维瘢痕替代;在20~500焦耳的射频输出范围内,消蚀损伤程度与能量输出呈正相关。同时对消蚀后心肌损伤的组织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消蚀 组织结构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抗心磷脂抗体和抗2β-糖蛋白Ⅰ抗体与心脏瓣膜病变的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赵文来 许迪 +3 位作者 孙彬 陆风翔 王慧娟 雍永宏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38-440,共3页
目的:探讨抗心磷脂抗体(ACA)及抗2β-糖蛋白Ⅰ(2β-GPⅠ)抗体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心脏瓣膜病变的关系。方法:用超声心动图(UCG)分析60例SLE患者心脏受累情况,同时应用酶联吸附试验(ELISA)对32例经超声心动图(UCG)确诊合并心脏瓣... 目的:探讨抗心磷脂抗体(ACA)及抗2β-糖蛋白Ⅰ(2β-GPⅠ)抗体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心脏瓣膜病变的关系。方法:用超声心动图(UCG)分析60例SLE患者心脏受累情况,同时应用酶联吸附试验(ELISA)对32例经超声心动图(UCG)确诊合并心脏瓣膜病变的SLE患者血清中的ACA及抗2β-糖蛋白Ⅰ抗体进行检测,并以28例无心脏瓣膜病变的SLE患者及20例正常人血清为对照。结果:合并心脏瓣膜病变的SLE患者血清ACA及抗2β-GPⅠ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68.75%和59.37%),较无心脏瓣膜病变的SLE患者组(32.14%和7.14%)显著增高(P<0.05和P<0.01)。结论:抗2β-GPⅠ抗体不仅与SLE心脏瓣膜病变关系密切而且特异性比ACA高,可能成为SLE心脏瓣膜病变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心脏瓣膜病 抗心磷脂抗体 抗β2-糖蛋白Ⅰ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不同的染色方法评价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 被引量:2
9
作者 杨帆 赵文来 +6 位作者 米琼宇 谢利平 刘振 张雯 李晓珍 黄艳 季勇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055-1058,共4页
目的:探讨评估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的两种染色方法。方法: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缺血30min,再灌注6h形成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超声检测心功能指标,并分别用TTC单染法和Evans blue-TTC双染法评价心肌的损伤程度。结果:Evans ... 目的:探讨评估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的两种染色方法。方法: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缺血30min,再灌注6h形成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超声检测心功能指标,并分别用TTC单染法和Evans blue-TTC双染法评价心肌的损伤程度。结果:Evans blue-TTC双染法可以评价出心肌的缺血组织面积、梗死组织面积和正常组织面积,而TTC单染法只能测出组织的梗死面积和缺血面积,不能排除由于结扎位置不同而引起的误差。同时,双染法得出的梗死面积/危险面积的比值(I/R)与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比单染法得出的梗死面积/左心室的面积比值(I/T)与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更高。结论:Evans blue-TTC双染法比TTC单染法能更客观更准确的反映出心肌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EVANS blue-TTC染色 梗死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利克仑对1型糖尿病大鼠氧化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文来 李晓珍 +2 位作者 黄进 黄艳 季勇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91-394,共4页
目的:研究阿利克仑,一种直接的肾素抑制剂,对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4组(9只/组):对照组(CON),阿利克仑[30 mg/(kg.day)]处理对照组(C+A),糖尿病组(DM),阿利克仑[30 mg/(kg.day)]处理糖尿病组(D+M)。每... 目的:研究阿利克仑,一种直接的肾素抑制剂,对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4组(9只/组):对照组(CON),阿利克仑[30 mg/(kg.day)]处理对照组(C+A),糖尿病组(DM),阿利克仑[30 mg/(kg.day)]处理糖尿病组(D+M)。每天灌胃给药5周后,比较各组间改善效果。结果:与CON组比较,DM组血清中黄嘌呤氧化酶(XOD)活力增强(P<0.01),血清一氧化氮(NO)浓度升高(P<0.01),主动脉上活性氧增多;与DM组比较,阿利克仑处理(D+A)正常化这些数据(P<0.05)。阿利克仑处理不改变DM组减轻的体重(P<0.01)、增高的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P<0.001)。结论:阿利克仑这种新型的直接肾素抑制剂可提高1型糖尿病大鼠抗氧化能力,抑制氧化应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利克仑 1型糖尿病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干扰素诱导蛋白10在结核病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11
作者 何花 周玉皆 +3 位作者 文高艳 王新宁 丁畅 曾谊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393-396,共4页
结核病是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其诊断、治疗等均至关重要。近年来,新的趋化因子γ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被发现,并开始研究其在结核病(包括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肺外结核等)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笔者就IP-10在结核病... 结核病是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其诊断、治疗等均至关重要。近年来,新的趋化因子γ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被发现,并开始研究其在结核病(包括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肺外结核等)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笔者就IP-10在结核病中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进行了文献复习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诊断 趋化因子CXCL10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窦房结位点的体表投影及其临床应用
12
作者 郑天中 何志中 方长民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1987年第2期89-90,125,共3页
通过对60具成人尸体的调查,将心脏分为垂直位,中间位和横位三型。窦房结位点的体表投影位于右侧第二、三肋间距胸骨旁线0~20mm范围。垂直位心脏的窦房结位点稍低并略偏外侧;横位心脏的窦房结位点稍高并略偏内侧。
关键词 窦房结位点 体表投影 腔房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