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缬沙坦和氨氯地平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左心室和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及胰岛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黄佩 李锡明 张荣林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5年第12期1102-1104,1107,共4页
目的:观察缬沙坦和氨氯地平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压作用及对左心室舒张功能,血管内皮舒张功能,胰岛素抵抗的改善作用. 方法:选择1~2级老年高血压患者40例,随机分为缬沙坦治疗组和氨氯地平治疗组,分别治疗12周,每周测血压2次,观察两... 目的:观察缬沙坦和氨氯地平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压作用及对左心室舒张功能,血管内皮舒张功能,胰岛素抵抗的改善作用. 方法:选择1~2级老年高血压患者40例,随机分为缬沙坦治疗组和氨氯地平治疗组,分别治疗12周,每周测血压2次,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心率及胰岛素敏感性的变化,左心室舒张功能以及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变化. 结果和结论:缬沙坦组和氨氯地平组均可有效地降低1~2级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改善左心室舒张功能、胰岛素抵抗及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原发性 缬沙坦 氨氯地平 左心室舒张功能 血管内皮功能 胰岛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缪明 苏梅 张希龙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7年第1期14-17,共4页
目的探讨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高血压患者,同时服用降压药和接受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是否能有效控制血压。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睡眠中心就诊的伴有OSAHS高血压患者180例,根... 目的探讨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高血压患者,同时服用降压药和接受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是否能有效控制血压。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睡眠中心就诊的伴有OSAHS高血压患者180例,根据服用降压药物后血压是否被有效控制,分为控制组(n=87)和未控制组(n=93),两组在服用降压药同时接受CPAP 6个月,比较服用不同降压药方案和CPAP治疗前后血压是否得到有效控制的关系。结果所有患者共使用13种不同的降压药方案进行治疗。控制组与未控制组患者降压药方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降压药方案不是影响伴OSAHS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独立预测因子(OR=1.897,P=0.094)。使用CPAP后控制组、非控制组夜间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伴OSAHS高血压病患者的降压治疗方案与血压控制无明显相关性,而CPAP治疗可使降压药有效组和无效组患者的夜间血压都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高血压患者 血压控制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OSAHS 降压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托吡酯加药治疗丙戊酸控制不佳癫痫患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3
作者 杨泳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5期376-378,共3页
目的:探讨丙戊酸单药治疗不佳患者联合托吡酯治疗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方法:入选门诊经丙戊酸治疗3个月以上且仍有每月发作1次以上的部分性发作、部分继发全面发作及全面性发作三种发作类型的癫痫患者,知情同意后加用妥泰治疗。以治疗... 目的:探讨丙戊酸单药治疗不佳患者联合托吡酯治疗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方法:入选门诊经丙戊酸治疗3个月以上且仍有每月发作1次以上的部分性发作、部分继发全面发作及全面性发作三种发作类型的癫痫患者,知情同意后加用妥泰治疗。以治疗前12周内患者的平均发作频度为基线,与托吡酯加药治疗后12周维持治疗期平均发作频度进行比较。结果:入组30例患者中退出4例,无发作5例,显效6例,有效8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3.1%。结论:丙戊酸单药治疗无效的癫痫患者,无论部分性发作还是全面性发作,加用托吡酯治疗可获得较好疗效。本组不良反应主要为体质量减轻和反应迟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吡酯 丙戊酸 癫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克芦丁注射液治疗轻中型脑梗死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
4
作者 沈吉康 汪宁 牛家苑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第19期112-114,共3页
目的探讨曲克芦丁注射液治疗轻中型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72例轻中型脑梗死患者,依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乙酰谷酰胺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曲克芦丁注射液治疗。比较... 目的探讨曲克芦丁注射液治疗轻中型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72例轻中型脑梗死患者,依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乙酰谷酰胺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曲克芦丁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血流动力学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59.25±5.31)%、全血低切粘度(8.72±1.21)mPa·s及全血高切粘度(4.61±1.17)mPa·s均低于对照组的(68.17±7.27)%、(10.03±1.04)mPa·s、(5.57±1.10)mPa·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3.89%略高于对照组的5.5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轻中型脑梗死患者采用曲克芦丁注射液治疗,效果显著且安全,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管血流变化,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克芦丁注射液 轻中型脑梗死 乙酰谷酰胺注射液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