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因芯片检测拉米夫定引起的乙型肝炎病毒基因YMDD变异的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曹新民
赵伟
+5 位作者
刘伟
刘全俊
张林
张汉荣
刘新珏
周镇先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637-640,共4页
目的:建立乙型肝炎病毒(HBV)变异基因诊断芯片,对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过程中出现的肝炎病毒P基因区YMDD变异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测诊断。方法:设计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用点样法制备HBV变异基因诊断芯片。选择住院患者30例服用拉米夫...
目的:建立乙型肝炎病毒(HBV)变异基因诊断芯片,对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过程中出现的肝炎病毒P基因区YMDD变异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测诊断。方法:设计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用点样法制备HBV变异基因诊断芯片。选择住院患者30例服用拉米夫定后,HBVDNA转阴[<500拷贝(opies/ml)]68周后又反跳≥5000copies/ml的患者进行基因芯片杂交检测。同时用PCR直接测序法对30例患者血清标本进行双盲HBVDNA聚合酶活性区域测序对照。结果:30例服药后HBVDNA反跳患者中基因芯片测得HBVYMDD变异21例,其中YVDD变异11例,YIDD变异10例。直接序列测定发现有核苷酸A741变为G,使氨基酸由蛋氨酸552变为缬氨酸(氨基酸基序由YMDD变为YVDD)11例,有6例核苷酸A669变为C,使氨基酸由亮氨酸528变为蛋氨酸;核苷酸G743变为T,使氨基酸由蛋氨酸552变为异亮氨酸(氨基酸基序由YMDD变为YIDD)10例。其中有3例伴有核苷酸T781变为C,使氨基酸由亮氨酸565变为脯氨酸。其结果与基因芯片完全一致。结论:HBV变异基因诊断芯片可以同时检测YVDD、YIDD变异,同PCR直接测序法比较,准确率达100%,无假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芯片
拉米夫定
病毒变异
乙型肝炎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检测GPC3和GP73两种方法的比较及与临床的相关性
被引量:
5
2
作者
马洁
汪顺才
+5 位作者
朱梦琪
马久明
周华
虞腊青
杨永峰
经继生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07-710,共4页
采用ELISA法检测70例标本(肝癌组39例、肝硬化组31例)血清中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和高尔基体蛋白73(GP73)的水平,qRT-PCR法检测相同标本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GPC3 mRNA和GP73 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肝癌组血清中GPC3和GP7...
采用ELISA法检测70例标本(肝癌组39例、肝硬化组31例)血清中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和高尔基体蛋白73(GP73)的水平,qRT-PCR法检测相同标本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GPC3 mRNA和GP73 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肝癌组血清中GPC3和GP73表达量显著高于肝硬化组(P<0.0 001);两组间PBMC中GPC3 mRNA和GP73 mRN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肝硬化组和肝癌组血清中GPC3、GP73含量均有正相关性(P<0.01)。血清中GPC3和GP73的水平均能预测原发性肝癌,且GPC3和GP73的水平具有一定的相关性;PBMC中GPC3 mRNA和GP73 mRNA的表达水平不能很好的区分肝癌组与肝硬化组,提示ELISA法检测血清中GPC3和GP73的表达水平是临床预测原发性肝癌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高尔基体蛋白73
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
ELISA法
qRT—PCR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因芯片检测拉米夫定引起的乙型肝炎病毒基因YMDD变异的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曹新民
赵伟
刘伟
刘全俊
张林
张汉荣
刘新珏
周镇先
机构
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
南京市第二医院肝内科
东南大学分子与生物电子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637-640,共4页
基金
江苏省科技厅重点资助项目
江苏省卫生厅重点资助项目(BS2000028)
文摘
目的:建立乙型肝炎病毒(HBV)变异基因诊断芯片,对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过程中出现的肝炎病毒P基因区YMDD变异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测诊断。方法:设计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用点样法制备HBV变异基因诊断芯片。选择住院患者30例服用拉米夫定后,HBVDNA转阴[<500拷贝(opies/ml)]68周后又反跳≥5000copies/ml的患者进行基因芯片杂交检测。同时用PCR直接测序法对30例患者血清标本进行双盲HBVDNA聚合酶活性区域测序对照。结果:30例服药后HBVDNA反跳患者中基因芯片测得HBVYMDD变异21例,其中YVDD变异11例,YIDD变异10例。直接序列测定发现有核苷酸A741变为G,使氨基酸由蛋氨酸552变为缬氨酸(氨基酸基序由YMDD变为YVDD)11例,有6例核苷酸A669变为C,使氨基酸由亮氨酸528变为蛋氨酸;核苷酸G743变为T,使氨基酸由蛋氨酸552变为异亮氨酸(氨基酸基序由YMDD变为YIDD)10例。其中有3例伴有核苷酸T781变为C,使氨基酸由亮氨酸565变为脯氨酸。其结果与基因芯片完全一致。结论:HBV变异基因诊断芯片可以同时检测YVDD、YIDD变异,同PCR直接测序法比较,准确率达100%,无假阳性。
关键词
基因芯片
拉米夫定
病毒变异
乙型肝炎病毒
Keywords
gene chip
lamivudine
HBV YMDD motif mutation
HBV
分类号
R575.2 [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检测GPC3和GP73两种方法的比较及与临床的相关性
被引量:
5
2
作者
马洁
汪顺才
朱梦琪
马久明
周华
虞腊青
杨永峰
经继生
机构
江苏大学医学院临床生化检验系
江苏省句容市人民
医院
感染病科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
医院
传染科
肝
病研究室
南京市第二医院肝内科
出处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07-710,共4页
基金
江苏省卫生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Y201311)
江苏大学临床科技发展基金项目(编号:JLY20120103)
文摘
采用ELISA法检测70例标本(肝癌组39例、肝硬化组31例)血清中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和高尔基体蛋白73(GP73)的水平,qRT-PCR法检测相同标本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GPC3 mRNA和GP73 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肝癌组血清中GPC3和GP73表达量显著高于肝硬化组(P<0.0 001);两组间PBMC中GPC3 mRNA和GP73 mRN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肝硬化组和肝癌组血清中GPC3、GP73含量均有正相关性(P<0.01)。血清中GPC3和GP73的水平均能预测原发性肝癌,且GPC3和GP73的水平具有一定的相关性;PBMC中GPC3 mRNA和GP73 mRNA的表达水平不能很好的区分肝癌组与肝硬化组,提示ELISA法检测血清中GPC3和GP73的表达水平是临床预测原发性肝癌的首选方法。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高尔基体蛋白73
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
ELISA法
qRT—PCR法
Keywords
HCC
GPC3
GP73
ELISA
qRT-PCR
分类号
R512 [医药卫生—内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因芯片检测拉米夫定引起的乙型肝炎病毒基因YMDD变异的研究
曹新民
赵伟
刘伟
刘全俊
张林
张汉荣
刘新珏
周镇先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检测GPC3和GP73两种方法的比较及与临床的相关性
马洁
汪顺才
朱梦琪
马久明
周华
虞腊青
杨永峰
经继生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