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源抗狂犬病毒免疫型抗体库的构建及特异性抗体筛选与鉴定 被引量:8
1
作者 李琛 林红 +5 位作者 刘新建 王忠灿 周镇先 陈乐如 管晓虹 朱进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75-578,616,共5页
目的: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构建人源抗狂犬病毒单链抗体库,筛选特异性的抗狂犬病毒糖蛋白人源单链抗体(scFv)并对其进行初步鉴定。方法:从接种狂犬疫苗的志愿者外周血中提取总RNA,RT-PCR扩增VH和VL基因,并利用重叠扩增PCR将VH和VL拼接为s... 目的: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构建人源抗狂犬病毒单链抗体库,筛选特异性的抗狂犬病毒糖蛋白人源单链抗体(scFv)并对其进行初步鉴定。方法:从接种狂犬疫苗的志愿者外周血中提取总RNA,RT-PCR扩增VH和VL基因,并利用重叠扩增PCR将VH和VL拼接为scFv。将纯化后的scFv克隆至噬菌体载体pComb3XSS构建人源抗狂犬病毒单链抗体库,以狂犬病毒糖蛋白(RABVG)为抗原,从抗体库中筛选抗RABVG的scFv。通过phage-ELISA验证噬菌体单链抗体的结合特异性,将阳性克隆转化E.coliTOP10F′进行表达。结果:构建了人源抗狂犬病毒抗体库,抗体库的库容为3.29×109。经过5轮筛选,获得43株与RABVG特异结合的噬菌体单链抗体,其中15个A450值较高的克隆序列分析结果显示,有3个正确的单链抗体基因。单链抗体基因转化TOP10F′构建工程菌,表达纯化后的单链抗体,经ELISA检测能够与RABVG特异性结合。结论:从构建的人源免疫型抗狂犬病毒单链抗体库筛选出的能与RABVG特异性结合的scFv,为进一步制备抗RABVG的治疗性人源化抗体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菌体展示 狂犬病毒 人源scFv抗体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癌中抑制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永臣 叶伟 +1 位作者 文剑 赵伟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224-1228,共5页
目的:研究肝癌细胞系的基因表达概况,筛选表达差异的抑制细胞凋亡相关基因,探索肝细胞癌发生发展机制及肝细胞癌治疗的新靶点。方法:通过基因芯片技术检测肝癌细胞系Bel-7402、Hep-3B与胎儿肝细胞的全基因组序列,筛选表达差异的抑制细... 目的:研究肝癌细胞系的基因表达概况,筛选表达差异的抑制细胞凋亡相关基因,探索肝细胞癌发生发展机制及肝细胞癌治疗的新靶点。方法:通过基因芯片技术检测肝癌细胞系Bel-7402、Hep-3B与胎儿肝细胞的全基因组序列,筛选表达差异的抑制细胞凋亡相关基因,采用RT-PCR、免疫组化对部分差异表达基因进行了验证。结果:在检测的54614个探针组中,Bel-7402、Hep-3B两株肝癌细胞与胎儿肝脏细胞相比表达共同上调2倍及2倍以上的有1452个基因;表达下调2倍及2倍以上的有2054个基因。与抑制细胞凋亡相关表达上调的基因有12个,选取2个基因进行RT-PCR、免疫组化验证,结果与基因芯片结论基本一致。结论:肝细胞癌中有众多的抑制细胞凋亡基因表达增高,通过影响TNF通路、bcl-2蛋白等多种方式共同抑制细胞凋亡,促进肿瘤细胞增殖。对这些基因的研究有助于阐明肝细胞癌发生发展机制,为肝细胞癌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基因芯片 细胞凋亡 SODD SURVIV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肝HBV-DNA载量对甘利欣降酶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黄茂萍 钟备 +2 位作者 张小玉 臧志栋 赵巍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7期1814-1815,共2页
关键词 慢性乙肝 HBV-DNA载量 甘利欣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方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的效果对照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虞玲 隋俊 +1 位作者 黄菁 华云晖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6年第12期142-144,共3页
目的研究并比较不同方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2月于本院确诊的362例梅毒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oluidine red untreated serum test,TRUST)、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repone... 目的研究并比较不同方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2月于本院确诊的362例梅毒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oluidine red untreated serum test,TRUST)、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reponema pallidum particle agglutination,TPPA)及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比较3种检测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阳性检测率及Kappa系数。结果 3种检测方法的特异度和灵敏度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TPPA和ELISA的阳性检测率(77.07%,79.28%)均高于TRUST(44.75%)(P<0.05)。TPPA和ELISA的Kappa系数(0.97±0.15,0.83±0.12)亦高于TRUST(0.35±0.09)(P<0.05)。TPPA的阳性检测率和Kappa系数与ELISA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采用TRUST、TPPA及ELISA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均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其中TPPA和ELISA的检测结果可靠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螺旋体抗体 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 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抗-HCV及HCVRNA水平与病情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敏 吴引伟 刘新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16期1313-1314,共2页
目的探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抗-HCV水平和HCVRNA含量与病情的关系。方法应用微粒子发光法检测抗-HCV水平,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HCVRNA含量,并与病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血清抗-HCV水平>100S/CO时,HCVRNA含量较高,且大多数患者... 目的探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抗-HCV水平和HCVRNA含量与病情的关系。方法应用微粒子发光法检测抗-HCV水平,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HCVRNA含量,并与病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血清抗-HCV水平>100S/CO时,HCVRNA含量较高,且大多数患者血清ALT升高;当HCVRNA含量较高时,抗-HCV水平及ALT同步异常。结论HCVRNA含量与抗-HCV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均能反映HCV的复制情况,且与病情密切相关,应同步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丙型 慢性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微粒子发光法 肝炎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检测在临床诊断HCV感染的价值 被引量:1
6
作者 郁金红 周镇先 +3 位作者 张永臣 王亮 周见远 季晓辉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545-1549,共5页
目的:评估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HCVcAg)诊断试剂在临床运用对HCV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214例确认HCV感染者、60例健康体检者、40例非HCV感染的其他肝炎患者同时检测HCVcAg、抗HCV和HCV RNA,并对78例HIV感染者进行HCV感染筛查,分... 目的:评估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HCVcAg)诊断试剂在临床运用对HCV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214例确认HCV感染者、60例健康体检者、40例非HCV感染的其他肝炎患者同时检测HCVcAg、抗HCV和HCV RNA,并对78例HIV感染者进行HCV感染筛查,分析HCVcAg试剂的敏感性、特异性。结果:214例确认丙肝患者HCVcAg检测162例(75.7%)阳性,且HCV RNA水平越高,HCVcAg检出率也越高。当HCV RNA载量>106/ml时,HCVcAg与HCV RNA检测的符合率达98.7%;60例健康对照和40例非HCV感染的各种肝炎HCVcAg检测均为阴性,显示了HCVcAg对诊断HCV感染得高度特异性。对78份HIV感染者样本进行HCV RNA测定,有16例阳性,以HCVcAg法测定有15例阳性,以抗HCV法测定仅有9例阳性。结论:HCVcAg可作为HCV感染诊断的血清病毒标志物,也可用于使用免疫抑制剂,抗HCV产生受到抑制的患者,以及在一些不具备开展PCR的医院实验室作为HCV RNA检测的替代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HCV) 核心抗原 检测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染色质维持蛋白家族在人类食管癌发生发展中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王利 刘丹薇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815-822,共8页
目的目前关于食管癌组织中微型染色质维持蛋白(MCMs)家族成员的表达情况及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文章通过生物信息工具分析微型染色质维持蛋白(MCMs)家族成员在食管癌中的表达情况以及对食管癌发生发展过程的影响,旨在发掘与探索MCMs在临... 目的目前关于食管癌组织中微型染色质维持蛋白(MCMs)家族成员的表达情况及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文章通过生物信息工具分析微型染色质维持蛋白(MCMs)家族成员在食管癌中的表达情况以及对食管癌发生发展过程的影响,旨在发掘与探索MCMs在临床食管癌早期诊断和预防中的价值。方法利用生信数据库分析MCMs家族基因在食管癌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同时进行食管癌患者MCMs家族基因间的共表达分析;利用人类蛋白图谱分析MCMs在食管粘膜组织中的蛋白表达情况;利用cBioPortal在线工具分析食管癌患者MCMs家族基因的突变情况并找到其共表达基因;利用STRING软件构建MCMs家族与其相邻基因的蛋白质相互作用模型,最后进行基因本体功能(GO)以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百科全书(KEGG)信号通路的富集分析。结果在Su和Hu数据集的食管鳞状细胞癌子集中表达增高,增高的倍数分别为2.717,4.186。MCM3在Hu的数据集的食管鳞状细胞癌数据子集中表达增高,增高倍数为2.159。MCM4在Hu和Su数据集的食管鳞癌数据子集中表达增高,增高倍数为2.292,2.554。MCM5在Su和Hu数据集的食管鳞癌子集中表达增高,增高倍数分别为2.354,2.419。MCMs家族成员在食管癌中的共表达情况分析表明MCMs各家族成员的表达在食管癌组织中具有相关性(P<0.05,R>0.4)。人类蛋白图谱的正常食管粘膜组织MCMs家族蛋白均呈现低表达现象,与生信数据库的结果相一致。该家族基因表达预后分析仅MCM4,MCM6与食管癌患者预后具有相关性。MCMs家族成员在食管癌患者中的基因改变形式主要包括扩增,突变和多重基因改变3种。GO分析结果表明,MCMs家族及其相邻基因的功能主要聚集在DNA的复制过程,MCMs复合体结构组成和DNA复制源的结合等多个方面。KEGG信号通路分析结果显示MCMs家族及其相邻基因主要聚集在DNA复制,细胞周期,错配修复和核酸切除修复等4个关键通路。结论MCMs家族成员在食管癌患者中呈现高表达现象,MCM4,MCM6的表达情况与食管癌患者预后相关,其改变可能参与DNA复制,MCMs复合体组成及细胞周期等生物过程从而影响食管癌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染色质维持蛋白家族 食管癌 基因改变 富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Survivin siRNA对乳腺癌MCF-7细胞雌激素受体表达的影响
8
作者 黄菁 虞玲 +1 位作者 隋俊 张永臣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96-499,503,共5页
目的探讨靶向Survivin siRNA对乳腺癌MCF-7细胞雌激素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构建靶向Survivin siRNA载体,按照质粒类型分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和阳性实验组,空白对照组仅加入Lipofectamine 2000,阴性对照组加入空载质粒,阳性实验组... 目的探讨靶向Survivin siRNA对乳腺癌MCF-7细胞雌激素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构建靶向Survivin siRNA载体,按照质粒类型分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和阳性实验组,空白对照组仅加入Lipofectamine 2000,阴性对照组加入空载质粒,阳性实验组加入靶向Survivin siRNA质粒,采用RT-PCR检测Survivin、ER mRNA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Survivin、ER蛋白表达水平,并采用MTT法检测各组对MCF-7细胞增殖抑制率。结果以β-actin作为内参照,空白对照组Survivin、ER mRNA表达量分别为(1.17±0.14)和(0.79±0.11),阴性对照组分别为(1.15±0.12)和(0.80±0.09),阳性实验组分别为(0.43±0.03)和(1.94±0.41),阳性实验组Survivin mRNA表达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ER mRNA表达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均P<0.05);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Survivin、ER mRNA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阳性实验组Survivin蛋白表达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ER蛋白表达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细胞增殖实验结果显示,阳性实验组接种12、24、48h后MCF-7细胞增殖的抑制率逐渐升高,并显著高于同时段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均P<0.05)。结论通过siRNA技术干扰Survivin表达能够显著提高MCF-7细胞雌激素受体表达水平,靶向Survivin siRNA在ER阳性乳腺癌的基因治疗中具有潜在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受体 小干扰RNA 乳腺癌 细胞增殖 SURVIV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炎症指标对细菌性血流感染预测诊断的比较分析与联合应用评价 被引量:36
9
作者 刘静静 蔡兴龙 黄玲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849-853,共5页
目的 探讨几种炎症指标:血清降钙素原(PCT)、全血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对细菌性血流感染的预测诊断价值比较和联合应用效能评价。方法 收集疑为菌血症患者236例,根据临床检... 目的 探讨几种炎症指标:血清降钙素原(PCT)、全血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对细菌性血流感染的预测诊断价值比较和联合应用效能评价。方法 收集疑为菌血症患者236例,根据临床检查结果分为两组:细菌性血流感染组(93例)、血培养阴性组(143例),比较两组中5种炎症指标水平的变化。结果 细菌性血流感染组PCT、IL-6、NLR均高于血培养阴性组(P均<0.05),而CRP、WBC与血培养阴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面积中WBC的AUC最小(0.56),诊断效能最低;PCT的AUC最大(0.93),效能最好。单一指标中CRP敏感度最高(92.88%),但特异性较低(65.32%)。PCT的敏感度和特异性综合诊断效能最好,分别为89.68%和85.71%。联合检测中发现(WBC+NLR)与PCT、CRP、IL-6指标多种联合下,特异性低,易造成假阳性增多。(PCT+CRP+IL-6)3者联合检测效能最好,敏感度最高(98.03%),阳性预测值达94.44%,约登指数最大(0.84)。结论 炎症指标可作为诊断血流感染的有力补充,在细菌性血流感染的综合诊断效能中,单一指标中PCT优于CRP、IL-6、WBC、NLR,(PCT+CRP+IL-6)3者联合检测可提高对细菌性血流感染诊断准确性,减少误诊率,有助于临床对细菌性血流感染的早期诊断和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细菌性血流感染 C-反应蛋白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RI基因沉默对乳腺癌细胞自噬与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戴万辉 谢劲松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030-1037,共8页
目的URI基因作为癌基因在乳腺癌的发病机制中研究较少。文中旨在探究癌基因URI沉默后对乳腺癌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利用RNA干扰(RNAi)技术,抑制URI基因在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针对人乳腺癌细胞URI的cDNA序列设计,合成3对核苷酸序... 目的URI基因作为癌基因在乳腺癌的发病机制中研究较少。文中旨在探究癌基因URI沉默后对乳腺癌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利用RNA干扰(RNAi)技术,抑制URI基因在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针对人乳腺癌细胞URI的cDNA序列设计,合成3对核苷酸序列siRNAs(siRNA-1、siRNA-2、siRNA-3),从3对序列中筛选最有效的干扰序列。分为空白对照组(不添加任何转染试剂)、NC-siRNA组(阴性对照FAM-NC-siRNA)、siRNA-URI组(URI基因沉默)。RT-PCR检测自噬相关基因LC3、P62、Beclin1、ATG12和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Caspase-3的转录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自噬相关蛋白LC3、P62和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Caspase-3的表达水平,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自噬小体数量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凋亡。结果确定50 nmol/L为siRNA的最佳转染浓度,siRNA-3为最佳干扰序列。siRNA-URI组自噬相关基因LC3、Beclin1及ATG12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NC-siRNA组(P<0.05),P62的mRNA表达水平(2.123±0.277)明显高于NC-siRNA组(1.000±0.2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iRNA-URI组抗凋亡基因Bcl-2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NC-siRNA组(P<0.01);促凋亡基因Bax、Caspase-3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NC-siRNA组(P<0.01)。未用H_(2)O_(2)诱导凋亡发生时,siRNA-URI组Bcl-2蛋白表达量较NC-siRNA组明显降低,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量明显升高;siRNA-URI组与NC-siRNA组几乎不表达Cleaved Caspase-3蛋白;用250μmol/L H_(2)O_(2)作用于细胞24 h诱导凋亡发生时,siRNA-URI组Bcl-2蛋白表达量较NC-siRNA组显著降低,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两组均表达了Cleaved Caspase-3蛋白,且siRNA-URI组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量较NC-siRNA组显著升高。结论URI基因沉默可导致乳腺癌细胞自噬减弱和凋亡增强,为探究乳腺癌的治疗手段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RI 乳腺癌细胞 自噬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预处理的PMN-MDSC来源外泌体减轻胶原蛋白诱导性关节炎(CIA)小鼠关节病变 被引量:2
11
作者 褚小莉 陈林 张永臣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728-735,共8页
目的研究缺氧条件下多形核髓源性抑制细胞来源外泌体(PMN-MDSC-EX)对胶原蛋白诱导性关节炎(CIA)的治疗作用。方法通过牛2型胶原蛋白(Col2)和佐剂构建CIA小鼠模型,并从小鼠脾脏中磁珠分选PMN-MDSC,提取常氧(210 mL/L O_(2))和缺氧(10 mL/... 目的研究缺氧条件下多形核髓源性抑制细胞来源外泌体(PMN-MDSC-EX)对胶原蛋白诱导性关节炎(CIA)的治疗作用。方法通过牛2型胶原蛋白(Col2)和佐剂构建CIA小鼠模型,并从小鼠脾脏中磁珠分选PMN-MDSC,提取常氧(210 mL/L O_(2))和缺氧(10 mL/L O_(2))条件下培养的PMN-MDSC上清中的外泌体。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其超微结构、流式粒径分析测定其粒径、 Westernblot法检测CD9、 CD63、热休克蛋白70(HSP70)、钙连蛋白(calnexin)的蛋白表达鉴定PMN-MDSC-EX。将PMN-MDSC-EX加入体外CD4^(+) T细胞的增殖体系中观察其免疫抑制能力。CIA小鼠尾静脉注射PMN-MDSC-EX,每3 d对小鼠进行关节评分,HE染色检测小鼠关节病变情况,ELISA测定小鼠血清中总IgG、 Col2抗体、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实时定量PCR检测正常和缺氧条件下PMN-MDSC-EX中miR-29a-3p和miR-93-5p的含量。结果成功分选出CIA小鼠脾脏中的PMN-MDSC,并制备了正常和缺氧条件下PMN-MDSC-EX。与正常氧含量PMN-MDSC-EX相比,缺氧条件下PMN-MDSC-EX可更强的抑制CD4^(+) T细胞的增殖。缺氧PMN-MDSC-EX处理组CIA小鼠足趾红肿程度,临床评分,关节破坏程度都明显减低,血清中总IgG、 Col2抗体、 IFN-γ、 IL-17水平也明显降低。与正常氧含量PMN-MDSC-EX相比,缺氧条件下PMN-MDSC-EX中miR-29a-3p和miR-93-5p的含量更高。结论缺氧条件下PMN-MDSC-EX免疫抑制能力更强,可以更有效地缓解CIA小鼠的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 多形核髓源性抑制细胞(PMN-MDSC) 外泌体 胶原蛋白诱导性关节炎(CI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二羟基蒽醌降低金黄色葡萄球菌与白念珠菌混合生物膜的作用研究
12
作者 张永臣 虞玲 +1 位作者 黄菁 陈飞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3-77,共5页
目的分析1,2-二羟基蒽醌降低金黄色葡萄球菌与白念珠菌混合生物膜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收集2018年临床分离鉴定的2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以及2株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利用分光光度计法检测1,2-二羟基蒽醌作用... 目的分析1,2-二羟基蒽醌降低金黄色葡萄球菌与白念珠菌混合生物膜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收集2018年临床分离鉴定的2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以及2株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利用分光光度计法检测1,2-二羟基蒽醌作用后金黄色葡萄球菌与白念珠菌DAY185混合菌群生长能力变化,并进一步采用96孔板结晶紫染色法测定1,2-二羟基蒽醌作用前后金黄色葡萄球菌与白念珠菌DAY185单独生长时以及混合生物膜形成能力差异。结果1,2-二羟基蒽醌可以明显降低金黄色葡萄球菌与白念珠菌DAY185混合菌群的生长能力;静态生物膜实验显示1,2-二羟基蒽醌可以明显降低金黄色葡萄球菌与白念珠菌DAY185混合生物膜的形成能力,其作用主要是通过降低白念珠菌DAY185的生物膜形成能力。结论1,2-二羟基蒽醌可以降低金黄色葡萄球菌与白念珠菌混合生物膜形成的能力,其机制主要通过降低白念珠菌菌丝形成的相关基因ALS3和RBT1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白念珠菌 混合生物膜 1 2-二羟基蒽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