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空间转向视角下的南京市博物馆时空格局演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丽 王聪 +2 位作者 缪柯铭 江采芳 李可楠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0-66,115,共8页
为探明南京市博物馆的时空演化规律,文章以多源数据获取的南京市101家博物馆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博物馆发展历程,综合运用数理统计、GIS空间分析方法以及Spearman相关性分析和地理探测器模型对其时空格局演化及影响因素进行探究。研究表... 为探明南京市博物馆的时空演化规律,文章以多源数据获取的南京市101家博物馆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博物馆发展历程,综合运用数理统计、GIS空间分析方法以及Spearman相关性分析和地理探测器模型对其时空格局演化及影响因素进行探究。研究表明:(1)南京市博物馆发展呈现明显的阶段特征,9类博物馆呈现规模化且多元化发展态势。(2)南京市博物馆主要集聚于中心城区及秦淮河沿岸,尽管在空间上有由中心向外围扩散的趋势,但空间上仍呈现明显的“核心-边缘”特征;对各乡镇街道博物馆进行聚类和异常值分析的结果表明,聚类态势的高值区主要在中心城区;全局分布具有空间自相关特性,冷热点区域变动显著,热点区沿中心城区向东南和西北不断延伸和扩大。(3)博物馆空间分布的类型和格局基本上是由历史资源禀赋的地域差异所决定的,在此基础上,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交通通达程度、人口因素,以及政策因素进一步强化了博物馆的空间分异。最后,结合空间转向背景,从宏观、中观和微观3个层面提出调控博物馆空间布局的建议,以期进一步促进博物馆与城市空间的高度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 时空格局演化 影响因素 空间转向 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拯救和规训:建国初期南京市的娼妓治理——以南京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3
2
作者 付启元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97-203,共7页
1949年南京解放后,新政权对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娼妓问题进行了综合治理,不但对妓女的身体进行规训,更重要的是改变其思想观念,给予生活出路,使妓女的身体和精神得到"双重归属"。娼妓问题的治理过程实质上是一场国家权力对城市... 1949年南京解放后,新政权对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娼妓问题进行了综合治理,不但对妓女的身体进行规训,更重要的是改变其思想观念,给予生活出路,使妓女的身体和精神得到"双重归属"。娼妓问题的治理过程实质上是一场国家权力对城市社会全面改造、重构的政治运动。这种以行政强制和思想教育相结合为特征的运动型治理模式初步体现了新政权一元化国家治理体系的社会管理能力,对今天娼妓问题的治理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国初 南京 娼妓 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市发展对外直接投资的条件分析
3
作者 吴海瑾 《现代经济探讨》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61-63,共3页
南京作为全国经济比较发达的大型城市,有着非常强大的经济实力,有条件开展对外直接投资。该文从南京市的资本积累、经济环境以及产业和出口产品的竞争力三个方面,详细分析了南京目前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条件。
关键词 南京市 对外直接投资 外汇储备 出口商品 商品结构 国民生产总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更新微改造中长江文化场域的构建——以南京市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曹劲松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1-67,74,共8页
文化作为城市文明延展的精神纽带,成为塑造城市空间的一种内生性力量,文化赋能城市更新微改造对于提升人的生活品质具有重要价值。在城市文明中,江河文化往往具有特殊的生命意义。作为长江文化的代表性城市,应着重从历史维度、自然维度... 文化作为城市文明延展的精神纽带,成为塑造城市空间的一种内生性力量,文化赋能城市更新微改造对于提升人的生活品质具有重要价值。在城市文明中,江河文化往往具有特殊的生命意义。作为长江文化的代表性城市,应着重从历史维度、自然维度、空间维度、交流维度和知识维度上构建其特色场域。长江文化在流域城市中具有统领性,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长江文化是城市更新的内在要求。城市微改造中的长江文化叙事在空间形态、功能结构、文化记忆和生活品质方面要统筹考量,把握正确的叙事原则,充分体现文化赋能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更新 长江文化 文化赋能 场域特色 叙事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逻辑与实践路径
5
作者 曹劲松 《江海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19,255,共8页
人类文明演进中,文化作为独特的能量形态,正成为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能。文化能是基于个体精神自主、实践自觉与持续创造的复合能量,具有传承性、发展性、共享性、结合性等特征。文化赋能从精神、生产、传播、治理四大维度作用于... 人类文明演进中,文化作为独特的能量形态,正成为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能。文化能是基于个体精神自主、实践自觉与持续创造的复合能量,具有传承性、发展性、共享性、结合性等特征。文化赋能从精神、生产、传播、治理四大维度作用于社会系统。其中,双向赋能、差异赋能、分化演进及AI协同,共同构建起能量交互的螺旋上升生态,彰显了人类主体在技术时代的核心作用。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路径包括:通过文化要素与经济系统的有机互化,发展人文经济;以文化能量的人格濡化,提升精神文明;推动文化价值的系统转化,形成良好社会风气;促进文化基因的代际强化,激发时代创造力,最终驱动经济社会全方位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能 文化赋能 人文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毗邻地区社会治理一体化的现实功能、创新探索与实现路径——以南京都市圈为例 被引量:4
6
作者 任克强 卢义桦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2-81,共10页
南京都市圈作为全国首个跨省域都市圈,如何推动行政毗邻地区社会治理一体化是都市圈建设的一项重要议题。推进毗邻地区社会治理一体化,对于落实国家发展战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公共事务治理、实现社会互融共促具有重要意义。通过... 南京都市圈作为全国首个跨省域都市圈,如何推动行政毗邻地区社会治理一体化是都市圈建设的一项重要议题。推进毗邻地区社会治理一体化,对于落实国家发展战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公共事务治理、实现社会互融共促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南京都市圈“浦口-和县”社会治理一体化的案例分析,认为其在党建引领治理合作、搭建技术平台、健全完善运行机制等方面形成了较好的实践经验,主要是因“浦口-和县”在治理基础上拥有相同的历史文化,在治理需求上面临共同的社会问题,在治理机制上遵循多重的运作逻辑。通过上述分析,认为应采用系统化思维方式,立足长三角一体化及南京都市圈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高度,从规划制定、队伍建设、数据治理、平台搭建、主体参与、文化认同等6个层面协同推进行政毗邻地区社会治理一体化,提出应制定跨界协调规划、组建专业人才队伍、持续加强数据治理、搭建治理实体机构、鼓励多元主体参与、增强跨域文化交流,最终实现“纵向联动无断层、横向协同无缝隙”的社会治理一体化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治理一体化 毗邻地区 南京都市圈 现实功能 实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何以提升产业链韧性——理论机制与经验证据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宏亮 郑琼洁 《江海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8-135,256,共9页
数字经济作为驱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引擎,对平抑风险、增强产业链韧性具有重要影响。基于中国城市层面数据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数字经济主要通过降低信息成本、优化资源配置以及促进研发创新等渠道显著提升城市产业链韧性,且这一效应在... 数字经济作为驱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引擎,对平抑风险、增强产业链韧性具有重要影响。基于中国城市层面数据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数字经济主要通过降低信息成本、优化资源配置以及促进研发创新等渠道显著提升城市产业链韧性,且这一效应在东中部城市尤为突出;从空间维度来看,数字经济对本地产业链网络韧性的促进作用明显,而对邻近地区的溢出效应相对有限。因此,应从推动协同发展、强化数字技术赋能作用以及促进区域产业链差异化发展等方面入手,充分发挥数字经济对产业链韧性的赋能效应,从而有效提升中国产业链的风险响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产业链韧性 信息成本 资源配置 研发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公众对“动物福利”社会态度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38
8
作者 严火其 李义波 +3 位作者 尤晓霖 张敏 刘志萍 葛颖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99-105,共7页
首次全国性的大范围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只有三分之一的中国公众听说过"动物福利"。但是就对工厂化养殖方式的评价、进行动物福利立法和为改进动物福利而支付较高价格的意愿来看,动物福利理念在中国有一定的民意基础。当区分了... 首次全国性的大范围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只有三分之一的中国公众听说过"动物福利"。但是就对工厂化养殖方式的评价、进行动物福利立法和为改进动物福利而支付较高价格的意愿来看,动物福利理念在中国有一定的民意基础。当区分了不同社会群体后,在不同社会群体内部,中国公众动物福利的社会态度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对于今后中国的动物福利问题及其研究,要认识到中国的动物福利理念是与中国社会转型密切关联且具有非均质性特性的,要认识到中国和西方的动物福利理念是共识与差异并存的,因此在借助传统文化中关爱动物的思想资源传播动物福利理念的同时,也应该意识到传播过程任重道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福利 社会态度 公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都市圈文化产业竞争力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李程骅 孙龙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2-149,共8页
南京都市圈空间的一体化、文化资源的融合性以及产业链基础,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良的生态环境,并形成了以南京为核心的文化产业的三重圈层发展态势。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大发展的新要求下,都市圈内各城市要制订相应的文化... 南京都市圈空间的一体化、文化资源的融合性以及产业链基础,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良的生态环境,并形成了以南京为核心的文化产业的三重圈层发展态势。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大发展的新要求下,都市圈内各城市要制订相应的文化产业政策,以达到资源的优化组合,提升整体的文化产业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都市圈 文化产业 竞争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治理共同体视角下社区治理体系的建构 被引量:37
10
作者 任克强 胡鹏辉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9-105,F0003,共8页
社区治理体系和能力是社会治理体系和能力的基础,决定着社会治理效能。两江市文中区的社区治理实践研究发现,社区治理实践存在着治理体系不顺和治理能力不足困境。现代社区治理必须打造更具效能、更有韧性,且能应对常态化和非常态化挑... 社区治理体系和能力是社会治理体系和能力的基础,决定着社会治理效能。两江市文中区的社区治理实践研究发现,社区治理实践存在着治理体系不顺和治理能力不足困境。现代社区治理必须打造更具效能、更有韧性,且能应对常态化和非常态化挑战的治理共同体。针对治理体系不顺,需要从治理理念和组织体系两个方面进行创新与重构;针对治理能力不足,则需要从治理方式和人力资源两个方面进行保障与支撑。因此,需要从4个方面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即坚持“人民至上”,创新社区治理理念;推动多元共治,完善社区治理组织体系;注重科技支撑,创新社区治理方式;发挥专业引领,打造基层社会治理人才队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治理共同体 人民至上 多元共治 科技支撑 治理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传播的社会治理功能探析 被引量:31
11
作者 费爱华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7-102,共6页
传播与治理具有天然的联系,传播是治理权力的来源,是治理过程的本质,也是有效治理的保障。在乡村治理过程中,传播发挥了政治认同功能、社区整合功能和乡村社会的发展功能。乡村社会的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分别有助于村民对中央政府和基层... 传播与治理具有天然的联系,传播是治理权力的来源,是治理过程的本质,也是有效治理的保障。在乡村治理过程中,传播发挥了政治认同功能、社区整合功能和乡村社会的发展功能。乡村社会的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分别有助于村民对中央政府和基层政府的政治认同,同时,乡村传播有利于乡村社会关联的建立、增进和调动,也有效地促进了乡村经济发展、个人的发展和乡村社会的发展。改革开放后尤其是税费改革以来,国家对乡村治理的方式正由行政型迈向传播型,传播型治理具有治理主体多元化、国家与社会双向互动及信息担负治理媒介等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传播 治理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制经验:城市基层政府社会治理创新的动因与优化 被引量:13
12
作者 任克强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0-56,共7页
城市基层政府热衷于社会治理创新,常常在"创新锦标赛"体制下结合自身特色和资源进行经验、模式和品牌打造。这种创制经验是城市基层政府在"策略性精英"带动下所开展的创新竞赛,其基本过程和要素包括以外地经验学习... 城市基层政府热衷于社会治理创新,常常在"创新锦标赛"体制下结合自身特色和资源进行经验、模式和品牌打造。这种创制经验是城市基层政府在"策略性精英"带动下所开展的创新竞赛,其基本过程和要素包括以外地经验学习为起点、以"策略性精英"筹划为主体、以专家论证和媒体宣传为推手、以上级政府的认可及推广为终点。其动因包括上级政府绩效考核的压力机制、同级政府"创新锦标赛"的驱动机制、体制机制不畅的问题倒逼机制、民众期望不断升级的需求引导机制。创制经验向上级政府输送了经验成果,但也存在可持续性不足的问题,需要从价值基础、动力机制和保障条件等方面进行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制经验 社会治理创新 策略性精英 创新锦标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视下乡”:新时期国家整合乡村社会的逻辑 被引量:14
13
作者 费爱华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7-102,共6页
上世纪90年代电视在中国农村迅速普及,客观上为国家介入乡村治理并对乡村社会进行整合提供了一个"经济"而有效的策略。通过电视下乡,农民的自主意识、组织意识不断增强,他们逐步懂得运用法律赋予他们的权利,有能力与乡村的各... 上世纪90年代电视在中国农村迅速普及,客观上为国家介入乡村治理并对乡村社会进行整合提供了一个"经济"而有效的策略。通过电视下乡,农民的自主意识、组织意识不断增强,他们逐步懂得运用法律赋予他们的权利,有能力与乡村的各种赢利型经纪人进行合法抗争。电视下乡是一种国家力量对乡村社会的"嵌入",建立了政策"直达"机制,瓦解了基层政府及村庄精英对乡村的垄断。电视传播建立了农民对国家的心理认同,提升了国家在广大乡村民众中的权威地位。"电视下乡"改变了乡村政治生态,形成了农民、中央政府、基层政府之间的"三角"关系,从而在乡村社会形成国家、基层政府与农民三种力量相互制衡的动态均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下乡 国家 乡村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炼社会矛盾本土概念 建构社会矛盾中层理论——读《现阶段我国社会矛盾演变趋势、特征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叶南客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96-196,共1页
改革开放使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获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要支付某些代价,即社会矛盾的大量产生。现阶段我国社会矛盾呈现出怎样的特征、趋势,又应该如何应对?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朱力教授等合著的《现阶段我国社会矛... 改革开放使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获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要支付某些代价,即社会矛盾的大量产生。现阶段我国社会矛盾呈现出怎样的特征、趋势,又应该如何应对?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朱力教授等合著的《现阶段我国社会矛盾演变趋势、特征及对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5月版)对此做了有益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矛盾 中层理论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演变 概念 提炼 改革开放 社会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大城市主城-郊区居住空间分异比较研究——基于GIS的南京实证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燕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2014年第9期100-105,共6页
在对实证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探寻城市居住空间分异影响因素及这些因素的作用机理。鉴于城市居住空间分异在主城及郊区等层面表现出不同的特征,文章运用GIS的空间分析方法分别对南京市主城区及郊区居住空间分异的现状进行... 在对实证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探寻城市居住空间分异影响因素及这些因素的作用机理。鉴于城市居住空间分异在主城及郊区等层面表现出不同的特征,文章运用GIS的空间分析方法分别对南京市主城区及郊区居住空间分异的现状进行比较分析。主要结论有:主城和郊区住宅板块在区位价值、容积率、绿化率、建筑年代、建筑面积等指标上都有差异存在,显示出主城与郊区居住板块之间在发展方式、成长规律、表现形式上的差异。随着居住郊区化和新城居住空间结构的变化,南京市城市居住空间结构表现出新的特征。文章选取我国副省级城市南京为实证研究对象,对我国住房转型期大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现状进行个案研究,其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规律及结论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住空间分异 空间结构 GIS 城市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转型期西北少数民族居民婚姻家庭价值观的变化 被引量:2
16
作者 赵德兴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22-228,共7页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社会生活水平得到了普遍而大幅度的提高。伴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交往范围的扩大,人们的婚姻价值观也发生着相应的变化。那么在我国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尤其是藏传佛教文化圈内的藏族、蒙古族、土族和伊斯兰教文化圈...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社会生活水平得到了普遍而大幅度的提高。伴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交往范围的扩大,人们的婚姻价值观也发生着相应的变化。那么在我国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尤其是藏传佛教文化圈内的藏族、蒙古族、土族和伊斯兰教文化圈内的维吾尔族、回族、撒拉族等六个民族居民又发生了什么变化,调查材料给了我们鲜活的答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 少数民族 婚姻家庭 价值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框架构建与政策选择 被引量:3
17
作者 朱考金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64-66,共3页
为了解决失地农民可持续发展问题,本文以江苏省为例,指出了当前江苏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并从宏观层面探讨了江苏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框架构建,包括构建原则、组织结构和政策选择,最后从微观层面重点阐述了江苏失地农民社会... 为了解决失地农民可持续发展问题,本文以江苏省为例,指出了当前江苏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并从宏观层面探讨了江苏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框架构建,包括构建原则、组织结构和政策选择,最后从微观层面重点阐述了江苏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政策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 失地农民 社会保障 框架构建 政策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政府经济职能的转变 被引量:1
18
作者 唐启国 《南方经济》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30-32,共3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使政府经济职能的转变势在必行。创造有效率的市场环境是政府经济职能转变的基本内容 ;改革不合理的行政审批制度是政府经济职能调整的核心内容 ;合理分权是政府经济职能转变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 政府 经济职能 职能转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行政审批制度 合理分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产业结构发展状况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黄南 《现代经济探讨》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32-34,共3页
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发展是一个地区经济进步的表现。本文对南京市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结构的发展演进过程及现状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从中发现了南京目前在产业结构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如二元经济结构较严重、重工业比重过高、技术含量不高等。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分析 南京市 发展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文化资源产业化转化思路探讨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惠芬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5期105-107,共3页
历史文化资源在现代社会的经济化转化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以江苏南京为例,通过对南京历史文化资源特性的分析,归纳总结了其资源开发的特色,并对进一步提升转化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 历史文化资源 产业化 文化 旅游 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