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空间转向视角下的南京市博物馆时空格局演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1
作者 王丽 王聪 +2 位作者 缪柯铭 江采芳 李可楠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0-66,115,共8页
为探明南京市博物馆的时空演化规律,文章以多源数据获取的南京市101家博物馆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博物馆发展历程,综合运用数理统计、GIS空间分析方法以及Spearman相关性分析和地理探测器模型对其时空格局演化及影响因素进行探究。研究表... 为探明南京市博物馆的时空演化规律,文章以多源数据获取的南京市101家博物馆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博物馆发展历程,综合运用数理统计、GIS空间分析方法以及Spearman相关性分析和地理探测器模型对其时空格局演化及影响因素进行探究。研究表明:(1)南京市博物馆发展呈现明显的阶段特征,9类博物馆呈现规模化且多元化发展态势。(2)南京市博物馆主要集聚于中心城区及秦淮河沿岸,尽管在空间上有由中心向外围扩散的趋势,但空间上仍呈现明显的“核心-边缘”特征;对各乡镇街道博物馆进行聚类和异常值分析的结果表明,聚类态势的高值区主要在中心城区;全局分布具有空间自相关特性,冷热点区域变动显著,热点区沿中心城区向东南和西北不断延伸和扩大。(3)博物馆空间分布的类型和格局基本上是由历史资源禀赋的地域差异所决定的,在此基础上,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交通通达程度、人口因素,以及政策因素进一步强化了博物馆的空间分异。最后,结合空间转向背景,从宏观、中观和微观3个层面提出调控博物馆空间布局的建议,以期进一步促进博物馆与城市空间的高度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 时空格局演化 影响因素 空间转向 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政府新媒体传播的创新实践与提升路径——以南京市“网络面对面”活动为例
2
作者 费爱华 王飞 《传媒论坛》 2023年第11期40-42,70,共4页
南京市“网络面对面”是一项以促进政府机关与民众交流、推进政府作风建设、提升政府网络执政能力为目的的新媒体传播活动。自2013年开展至今,影响日益扩大,满意度日渐提升。活动在以下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间:一是活动主题要紧扣群... 南京市“网络面对面”是一项以促进政府机关与民众交流、推进政府作风建设、提升政府网络执政能力为目的的新媒体传播活动。自2013年开展至今,影响日益扩大,满意度日渐提升。活动在以下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间:一是活动主题要紧扣群众关注热点;二是增加对话的“冲突性”;三要提升节目吸引力,进一步锁定观众的眼球;四是扩大市民的参与度和节目影响力;五要建立严格的工作制度和数据化考核机制,规范运作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政府传播 机关作风 网络面对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更新微改造中长江文化场域的构建——以南京市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曹劲松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1-67,74,共8页
文化作为城市文明延展的精神纽带,成为塑造城市空间的一种内生性力量,文化赋能城市更新微改造对于提升人的生活品质具有重要价值。在城市文明中,江河文化往往具有特殊的生命意义。作为长江文化的代表性城市,应着重从历史维度、自然维度... 文化作为城市文明延展的精神纽带,成为塑造城市空间的一种内生性力量,文化赋能城市更新微改造对于提升人的生活品质具有重要价值。在城市文明中,江河文化往往具有特殊的生命意义。作为长江文化的代表性城市,应着重从历史维度、自然维度、空间维度、交流维度和知识维度上构建其特色场域。长江文化在流域城市中具有统领性,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长江文化是城市更新的内在要求。城市微改造中的长江文化叙事在空间形态、功能结构、文化记忆和生活品质方面要统筹考量,把握正确的叙事原则,充分体现文化赋能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更新 长江文化 文化赋能 场域特色 叙事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南京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的战略体系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如 匡强 《改革与开放》 2008年第11期33-35,共3页
“环境友好”的概念从广义上说.是随着人类社会对环境问题的认识水平不断深化逐步形成的.1992年联合国里约环发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中,正式提出了“环境友好的”理念.2002年世界可持续发展首脑会议.对“环境友好”的认同程度... “环境友好”的概念从广义上说.是随着人类社会对环境问题的认识水平不断深化逐步形成的.1992年联合国里约环发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中,正式提出了“环境友好的”理念.2002年世界可持续发展首脑会议.对“环境友好”的认同程度进一步提高。同时.世界各国开始以全方位的视角认识“环境友好”的理念,涉及的范围涵盖了生产、消费、技术、伦理道德等众多领域。它体现出一种终极价值观.体现人类尊重自然、补偿自然、康复自然的理念,强调的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友好型 城市建设 《21世纪议程》 南京 人类社会 可持续发展 终极价值观 认识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决胜全面小康的南京品质
5
作者 曹劲松 《小康》 2020年第32期82-85,共4页
2020年是决胜全面小康的收官之年。南京作为经济发达的区域中心城市和特大城市,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目标,在更高水平上构建了人民至上、创新驱动、崇文重教、服务至诚、绿水青山的城市品质。南京的全面小康之路,在... 2020年是决胜全面小康的收官之年。南京作为经济发达的区域中心城市和特大城市,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目标,在更高水平上构建了人民至上、创新驱动、崇文重教、服务至诚、绿水青山的城市品质。南京的全面小康之路,在产业发展上走得新、在百姓增收上走得实、在民生兜底上走得快、在市域治理上走得稳,正以科技赋能产业、文化赋能城市、生态赋能未来的新姿态,开启全面建设现代化的新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康之路 区域中心城市 特大城市 城市品质 总体布局 战略目标 创新驱动 崇文重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生”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困境与关系重构
6
作者 谭志云 李惠芬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2-138,146,共8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凝聚了中华民族千百年的精神创造。为保护文化的多样性,促进非遗保护传承的可持续发展,重构人与非遗在创造、传承、创新及精神价值层面的关系,本文突破了创作视角的传统非遗定义,构筑了一个凸...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凝聚了中华民族千百年的精神创造。为保护文化的多样性,促进非遗保护传承的可持续发展,重构人与非遗在创造、传承、创新及精神价值层面的关系,本文突破了创作视角的传统非遗定义,构筑了一个凸显人在非遗传承中主体地位的“三生”理论分析框架,以映射当下人们对精神生活、技艺水平和身体健康的追求,凸显非遗与当代人的生产、生活与生命的紧密联系。从文化新质生产力视角,高质量推动非遗保护传承,应发掘非遗承载的价值追求,以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生产 生活 生命 关系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风险传播模式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以新冠疫情防控为例
7
作者 费艾华 王飞 《传媒论坛》 2024年第6期40-42,46,共4页
在新冠疫情背景下,“利益关系人”对切身利益受损更为敏感,“内卷”环境更易产生“愤怒因素”并导致“风险社会放大”,传播迟缓容易激化矛盾形成更大的社会风险。这种情况下,传统的风险传播模式面临重大挑战,一方面,新媒体的迅猛发展,... 在新冠疫情背景下,“利益关系人”对切身利益受损更为敏感,“内卷”环境更易产生“愤怒因素”并导致“风险社会放大”,传播迟缓容易激化矛盾形成更大的社会风险。这种情况下,传统的风险传播模式面临重大挑战,一方面,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使政府相关部门在风险治理过程中的“控制”与“引导”能力受到了较大限制;另一方面,这种传播模式不仅容易导致传播失效,还会激起民间舆论反弹,降低大众对政府的信任。为了应对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可能面临的各类社会风险,相关政府部门应尊重“利益关系人”的主体地位,第一时间公开发布风险信息,通过与“利益关系人”开展对话达成共识,从而更好地化解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情防控常态化 风险传播 挑战 应对 对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现阶段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困境解析——以H社区为例 被引量:11
8
作者 颜玉凡 叶南客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3-29,共7页
我国现阶段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因忽视村民在文化建设上的主体地位和地方文化的特质而被孤立和冷落,如何摆脱这种窘境是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良性发展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文章在对现有研究进行总结与反思的基础上,以村庄改制的H社区的... 我国现阶段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因忽视村民在文化建设上的主体地位和地方文化的特质而被孤立和冷落,如何摆脱这种窘境是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良性发展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文章在对现有研究进行总结与反思的基础上,以村庄改制的H社区的公共文化服务场景为缩影,思索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应有功能,结合对该村的田野调查,指出现有公共文化服务的不足。文章借鉴奥格本的"文化堕距"概念和克蕾茨曼的"优势—资产"理论,提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只有重视农村地方文化优势,集中关注、深入发现、积极挖掘并有效利用地方文化传统的资产,在尊重村民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发挥村民自身的文化创造力才能使文化服务满足村民的文化生活,增进村落的文化认同感、实现政府和谐文化的价值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 农村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多重功能 文化堕距 “优势—资产”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江苏省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新模式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陈瑞芳 陈刚 +1 位作者 谭志云 张笑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6-113,共8页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对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建设和谐社会、建设服务型政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现代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以南京市为例初步探讨了GIS在城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配置研究中的应用,对南京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行...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对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建设和谐社会、建设服务型政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现代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以南京市为例初步探讨了GIS在城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配置研究中的应用,对南京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行了现状分析与时间变化分析,并对创建基于GIS的江苏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新模式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从而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技术服务支持与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文化服务 配置 GIS 江苏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服务业:城市转型的新动力系统 被引量:9
10
作者 吴海瑾 李程骅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3-28,共6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的城市必须尽快实现从规模扩张发展到集约化内涵式发展的转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内涵和趋势是城市产业空间的重构和趋于服务化。作为带动城市现代经济体系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服务业的规模效应、外部效应和创新效...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的城市必须尽快实现从规模扩张发展到集约化内涵式发展的转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内涵和趋势是城市产业空间的重构和趋于服务化。作为带动城市现代经济体系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服务业的规模效应、外部效应和创新效应正在引起城市的经济结构的变化、城市空间要素的优化以及城市功能的提升,从而推动实现城市的转型发展。为了实现现代城市的转型发展,必须促进城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从四个方面探讨了转型期中国城市推进服务业发展的治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转型 现代服务业 规模效应 外部效应 创新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城市雨洪管理及资源化利用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吴海瑾 翟国方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3-28,共6页
中国城市雨洪管理的理念和技术相对落后,不符合现代城市雨洪综合利用和管理的新要求。德国、日本、美国、英国等国家在雨洪管理和资源化利用上取得了一些成效,他们的经验和方法对我们解决现实问题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现代科学的城市雨... 中国城市雨洪管理的理念和技术相对落后,不符合现代城市雨洪综合利用和管理的新要求。德国、日本、美国、英国等国家在雨洪管理和资源化利用上取得了一些成效,他们的经验和方法对我们解决现实问题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现代科学的城市雨洪管理应该以专项规划为引导,以先进的预报、模拟、监测、控制等技术为支撑。在提高城市综合管理水平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的生态工程,提高雨洪资源利用率,将城市生态系统保护、环境美化与雨洪的防、滞、排、用结合起来,促进生态文明和亲水宜居城市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洪灾害 管理 雨洪资源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五力模型”的城市创新力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郑琼洁 张鸿雁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8,共7页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如何对城市的创新力进行评价,对城市的创新发展至关重要。文章构建包括创新要素整合力、产业自主力、效益支撑力、开放辐射力、生态吸引力在内的“五力模型”,对一线城市和新一线城市创新力进行测算。研究发...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如何对城市的创新力进行评价,对城市的创新发展至关重要。文章构建包括创新要素整合力、产业自主力、效益支撑力、开放辐射力、生态吸引力在内的“五力模型”,对一线城市和新一线城市创新力进行测算。研究发现,北京和上海在城市创新建设中全方位引领;深圳、广州、南京、杭州和武汉需要在创新要素整合力、创新产业自主力、创新开放辐射力方面进一步加强;成都、苏州、青岛、长沙、西安、天津和重庆作为创新追赶型城市,在创新方面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韧劲;此外,宁波、郑州、沈阳、昆明、东莞的综合创新力相对较弱,为创新滞后型城市。不同城市应该在发展中把握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与本质,形成具有城市特色的创新发展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力模型” 创新型城市 创新力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科技激励与技术创新机制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郑琼洁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6-21,共6页
根据企业技术创新过程,将政府的激励政策分为6种,采用静态与动态博弈相结合的方法,探讨政府激励政策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政府的直接补贴和税费返还可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但会造成社会成本的浪费,损害社会福利;政府... 根据企业技术创新过程,将政府的激励政策分为6种,采用静态与动态博弈相结合的方法,探讨政府激励政策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政府的直接补贴和税费返还可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但会造成社会成本的浪费,损害社会福利;政府购买与产学研合作可促进社会福利的最大化,但产学研合作中企业的利润增量明显小于政府购买下的利润增量;政府的知识产权保护+固定权利金授权、政府的知识产权保护+单位权利金授权不但可以实现企业技术创新水平的最优,而且可以实现社会资源的帕累托最优;政府的知识产权保护+单位权利金授权可使大企业所得的均衡利润大于采用固定权利金授权方式所得的均衡利润,而政府的知识产权保护+固定权利金授权可使小企业的均衡收益大于采用单位权利金授权方式所得的利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创新 激励机制 静态博弈 动态博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话语下的社区文化多元主体共治路径——《大都市社区协同治理视域下的公共文化服务》的新思维新战略 被引量:4
14
作者 谭志云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45-246,共2页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大都市成为我国人口的主要集聚地,其居民生活场所——社区,作为国家治理的基层单元,成为延伸公共服务、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空间载体。由于大都市社区居民的高度多元化和异质性、利益诉求和阶层分化的复杂性、生活...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大都市成为我国人口的主要集聚地,其居民生活场所——社区,作为国家治理的基层单元,成为延伸公共服务、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空间载体。由于大都市社区居民的高度多元化和异质性、利益诉求和阶层分化的复杂性、生活迁徙和代际更替所导致的文化断裂等,被"陌生人社会"充斥的社区难以实现融合,导致文化认同的"结构性缺失"和"合理性危机",居民对社区逐步失去了认同感和归属感。从国家层面来看,这一现象拓展为整体性终极关怀的失落和信仰危机,从而削弱了人心凝聚和共识形构的社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社区 公共文化服务 协同治理 多元主体 社区文化 时代话语 维新 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世纪上海郊区城镇发展动力机制 被引量:4
15
作者 范文国 《现代城市研究》 1999年第1期38-41,共4页
上海郊区城镇发展的动力可分为内部动力和外部动力二种基本类型的动力。内部动力是指区域内部现有的或潜在的对城镇发展起促进作用的因素。上海郊区城镇发展的内部动力可细分为人的需要、自然资源势能、交通运输势能、人力资源势能、技... 上海郊区城镇发展的动力可分为内部动力和外部动力二种基本类型的动力。内部动力是指区域内部现有的或潜在的对城镇发展起促进作用的因素。上海郊区城镇发展的内部动力可细分为人的需要、自然资源势能、交通运输势能、人力资源势能、技术经济势能、区位势能、行政势能和政策势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郊区城镇 城镇发展动力 外来民工 主导产业 扩散效应 上海中心城区 郊区化 跨世纪 外部动力 极化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外大中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动因比较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陈燕 《现代城市研究》 2008年第12期62-66,共5页
文章从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动因角度对中西方城市居住分异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对中西方城市发展过程中居住空间分异的特征进行了归纳总结。
关键词 中外城市 居住空间分异 动因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国农业公司在中国垄断以及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朱考金 《世界农业》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30-35,共6页
跨国农业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已有20多年,基本在中国市场上形成了垄断优势。本文立足于跨国农业公司在中国投资的垄断力,结合中国粮食安全的评价指标及现状,分析了跨国农业公司在农产品贸易、农作物种植、育种、农产品深加工、农业技术研... 跨国农业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已有20多年,基本在中国市场上形成了垄断优势。本文立足于跨国农业公司在中国投资的垄断力,结合中国粮食安全的评价指标及现状,分析了跨国农业公司在农产品贸易、农作物种植、育种、农产品深加工、农业技术研发等方面对中国粮食安全产生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跨国农业公司的投资和垄断,对中国粮食安全是一把"双刃剑",中国政府应该积极加强宏观调控,减少对跨国农业公司主导的粮食贸易依存度,加大对跨国农业公司的安全审查行为;同时中国的农业企业应该借助合作,学习跨国农业公司外溢的技术、知识,提升品牌市场竞争力,推进技术创新能力,以保障中国粮食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国农业公司 垄断优势 粮食安全 贸易 加工 育种 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研究评述 被引量:10
18
作者 王飞 《电子工业专用设备》 2010年第6期9-11,共3页
对新能源产业现有的成果进行了梳理,总结出以下几个研究的重点:新能源产业的竞争力研究、新能源产业的经济效应研究、新能源发展的政策研究、国内新能源实践研究、国外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研究与经验借鉴等方面。
关键词 新能源产业 研究评述 经济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重转型阶段我国工人阶层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2
19
作者 董淑芬 《改革与开放》 2018年第6期90-92,107,共4页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工人阶层的内涵和外延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今天的工人阶层,是指与企业管理者、经营者、技术人员、一般管理人员相区别的企业"一线"劳动者,是指受雇于各类企业的蓝领劳动者。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双重转型,...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工人阶层的内涵和外延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今天的工人阶层,是指与企业管理者、经营者、技术人员、一般管理人员相区别的企业"一线"劳动者,是指受雇于各类企业的蓝领劳动者。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双重转型,我国工人阶层发生了五大变化:人数增长迅速——农民工成为主力军;内部分化严重——新兴群体不断涌现;经济收入差异显著——整体经济地位处于社会中下层;社会地位下降明显——"工人老大哥"风光不再;社会心态变化——自认为是改革的利益受损群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转型阶段 工人阶层 变化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发流动人口活力的机制构建
20
作者 陈如 许益军 赵娟 《改革与开放》 2003年第8期10-11,共2页
随着南京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南京市外来流动人口规模迅速增长,已成为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但这部分外溢于现有组织管理和控制体系之外的群体,如果没有较好的组织管理,将会带来较大的负作用与破坏性;如... 随着南京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南京市外来流动人口规模迅速增长,已成为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但这部分外溢于现有组织管理和控制体系之外的群体,如果没有较好的组织管理,将会带来较大的负作用与破坏性;如果管理好,将会对城市发展与稳定起重要作用,也有助于农村的社会与经济发展。但目前南京市对流动人口管理存在机制障碍,流动人口的活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构建有效的流动人口管理新机制成为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市 城市经济 流动人口 人口管理 创新 社区管理 社会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