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京市居民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2
1
作者 丁松宁 李晨 +6 位作者 杨晨 苗瑞芬 王荣 刘夏 许可 湛然 郝轶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114-1117,共4页
目的了解南京市居民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率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科学的健康教育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在南京市随机抽取1014名常住居民作为调查对象,由统一培训的调查员对其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南京居民的... 目的了解南京市居民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率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科学的健康教育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在南京市随机抽取1014名常住居民作为调查对象,由统一培训的调查员对其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南京居民的全部核心信息知晓率为36.08%。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地区、户籍、收入水平是居民全部核心信息知晓率的影响因素(P均<0.05),其中农村地区居民知晓率高于城镇地区(OR=1.65,95%CI:1.12-2.44,P<0.05),外市户籍人群知晓率低于本市户籍人群(OR=0.56,95%CI:0.34-0.91,P<0.05)。城镇人群的全部核心信息知晓率(34.84%)低于农村人群(44.62%)(P<0.05)。单一核心信息知晓率中,居民对"核心信息2"知晓率最高(89.94%),对"核心信息4"的知晓率最低(60.65%)。结论南京居民结核病防治知识水平仍须进一步提高,特别是要加强结核病防治政策相关核心信息的宣传。要明确重点人群,紧扣受众需求,探索新的知识传播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病 知晓率 问卷调查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5-2020年南京市肺结核流行特征和时间趋势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苗瑞芬 王荣 +4 位作者 李晨 杨晨 许可 张大卫 江燕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605-1613,1620,共10页
目的:分析2005-2020年南京市肺结核流行水平及变化趋势,为结核病防控策略的制定和优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5-2020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子系统“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登记的南京市肺结核病例数据信息,采用Joinpoint回... 目的:分析2005-2020年南京市肺结核流行水平及变化趋势,为结核病防控策略的制定和优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5-2020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子系统“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登记的南京市肺结核病例数据信息,采用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南京市活动性肺结核流行变化趋势,计算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change,APC)和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verage annual percent change,AAPC)及其95%可信区间(CI)。结果:2005-2020年南京市共报告活动性肺结核患者51 624例,报告发病率由71.86/10万降至26.08/10万,年均下降6.47%(AAPC=-6.47,95%CI:-9.84~-2.97,P <0.001)。涂阳肺结核报告发病率和所占比例总体均呈下降趋势,年均降幅分别为8.72%(AAPC=-8.72,95%CI:-14.71~-2.32,P=0.008)和3.37%(AAPC=-3.37,95%CI:-4.60~-2.12,P <0.001)。病原学阳性肺结核报告发病率总体变化无统计学意义(AAPC=-6.37,95%CI:-15.21~3.41,P=0.194),占比则以2016年为转折点先降后升。男性和女性肺结核报告发病率均呈下降趋势(AAPC=-6.80,95%CI:-10.13~-3.35,P <0.001;AAPC=-6.88,95%CI:-8.54~-5.18,P <0.001),下降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68),但女性占比呈上升趋势(AAPC=0.99,95%CI:0.31~1.67,P=0.008),而男性占比则逐年下降(AAPC=-0.42,95%CI:-0.73~-0.10,P=0.013)。≥30岁各年龄组报告发病率均呈下降趋势,而0~<15和15~<30岁年龄组报告发病率变化无统计学意义,且15~<30岁年龄组患者占比总体呈上升趋势(AAPC=1.66,95%CI:0.28~3.07,P=0.019),其余各年龄组患者占比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心城区和非中心城区肺结核报告发病率总体均呈下降趋势(AAPC=-8.42,95%CI:-15.60~-0.62,P=0.035;AAPC=-5.37,95%CI:-9.13~-1.46,P <0.008),下降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78)。中心城区患者占比自2009年之后呈下降趋势(P <0.001),而非中心城区则呈上升趋势(P <0.001)。结论:2005-2020年南京市肺结核防控取得显著成效,总体报告发病率下降明显,病原学阳性比例逐年升高,15~<30岁年龄组人群是今后防控工作需重点关注的人群,女性和非中心城区患者占比有上升趋势,应给予一定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流行病学 趋势分析 Joinpoint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市1949-2012年麻风病流行特征及时间趋势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丁松宁 李晨 +2 位作者 杨晨 王荣 孙照平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14-416,420,共4页
目的通过研究南京市麻风病流行特征及时间趋势,提出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为我市麻风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年估计变化百分比(EAPC)、相关分析、卡方检验等统计学方法对南京市1949-2012年防治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949-2012年... 目的通过研究南京市麻风病流行特征及时间趋势,提出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为我市麻风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年估计变化百分比(EAPC)、相关分析、卡方检验等统计学方法对南京市1949-2012年防治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949-2012年底全市累计发现2981名麻风病患者,男女性别比为3.66∶1。1949-2012年全市麻风病发现率整体呈现先快速上升再下降至平稳保持在低水平的趋势,麻风病发现率EAPC=-8.59%(P<0.01)。1949-2012年全市麻风病发病率由高至低并平稳保持在较低的发病水平,麻风病发病率EAPC=-9.84%(P<0.01)。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29.3±12.1)岁。2981名患者从发病至确诊的延迟期(年)中位数为1.8年,早期发现率为52.03%。患者确诊时有898名出现2级畸残(30.12%)。在患者发现方式中,以皮肤科就诊为主,占85.07%。结论建国后全市麻风病防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现已处于低流行状态。全市早期发现麻风病的能力仍需进一步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风病 流行特征 年估计变化百分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9-2013年南京市网络直报系统和结核病专报系统肺结核报告情况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李晨 丁松宁 +1 位作者 杨晨 王荣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98-800,共3页
目的了解南京市网络直报系统和结核病专报系统报告肺结核患者的特征,比较两者差异并探讨原因。方法对2009-2013年两大监测系统报告的肺结核患者进行描述和比较分析。结果 2009-2013年南京市肺结核报告发病率和登记报告率均呈下降趋势,其... 目的了解南京市网络直报系统和结核病专报系统报告肺结核患者的特征,比较两者差异并探讨原因。方法对2009-2013年两大监测系统报告的肺结核患者进行描述和比较分析。结果 2009-2013年南京市肺结核报告发病率和登记报告率均呈下降趋势,其EAPC值分别为-20.02%和-19.09%;涂阳患者的报告发病率和登记报告率亦均呈下降趋势。2009-2013年南京市网络直报系统中菌阴病例构成比和结核病专报系统涂阴病例构成比均呈上升趋势;涂阳比例呈下降趋势。2009-2013年南京市网络直报系统肺结核报告发病率与专报系统登记报告率的差值绝对值总体呈现缩小趋势,计算得EAPC值=-70.42%(P<0.05)。结论由于监测数据统计时间不同和结防工作中的不足,两大监测系统报告的肺结核患者数不完全一致。应进一步规范医疗机构对患者的诊断、报告和转诊工作,加强医防合作和提高追踪工作的质量,两大监测系统报告数据的差异会逐步缩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报告 监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2—2021年中国耐多药结核病疾病负担变化趋势分析
5
作者 方良梅 苗瑞芬 +3 位作者 王荣 仇蓓蓓 洪忻 王莉娜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2163-2171,共9页
背景耐多药结核病(MDR-TB)流行严重危害公众健康。中国是MDR-TB高疾病负担国家之一。目的分析1992—2021年中国MDR-TB疾病负担现状和变化趋势,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参考。方法从2021年全球疾病负担数据库(GBD 2021)中提取1992—2021年中... 背景耐多药结核病(MDR-TB)流行严重危害公众健康。中国是MDR-TB高疾病负担国家之一。目的分析1992—2021年中国MDR-TB疾病负担现状和变化趋势,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参考。方法从2021年全球疾病负担数据库(GBD 2021)中提取1992—2021年中国、全球和不同社会人口指数(SDI)地区MDR-TB的疾病负担数据,使用Joinpoint回归模型计算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及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描述变化趋势。使用年龄-时期-队列模型分析中国MDR-TB发病和死亡的年龄、时期和队列效应。结果1992—2021年中国MDR-TB标化发病率和标化死亡率由7.72/10万、2.21/10万分别降至1.49/10万、0.15/10万,下降幅度分别为80.70%、93.21%。2021年中国MDR-TB标化发病率和标化死亡率在全球和不同SDI地区中处于中下等水平,但与高SDI地区相比负担仍较重。Joinpoint分析结果显示,地区差异上看,1992—2021年中国MDR-TB标化发病率和标化死亡率的AAPC值分别为-5.51%、-9.06%,均呈下降趋势(P<0.05)。性别差异上看,女性MDR-TB标化发病率和标化死亡率(AAPC分别为-5.91%、-10.08%,P<0.05)下降速度均高于男性(AAPC分别为-5.26%、-8.51%,P<0.05),男性的疾病负担高于女性。年龄差异上看,85~89岁MDR-TB发病率下降趋势最大(AAPC=-6.04%,P<0.05),15~19岁死亡率下降趋势最大(AAPC=-9.88%,P<0.05)。APC分析结果显示,1992—2021年中国MDR-TB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净偏移值分别为-7.78%、-11.07%。年龄效应表明,发病率随年龄增长波动上升,死亡率呈现单调递增,均在85~89岁达到最大值,分别为22.10/10万和16.58/10万。时期效应表明,发病和死亡风险随着年份推移而下降,发病和死亡的风险比(RR)值由1.55、1.87分别降至0.26、0.13。队列效应表明,发病和死亡风险随出生队列后移而降低,发病和死亡率的RR值由44.01、185.33分别降至0.02、0.01。结论1992—2021年中国MDR-TB的疾病负担整体呈下降趋势,但下降速度逐渐减缓,且与高SDI地区相比疾病负担仍较重。男性和老年人是高疾病负担群体,应加强MDR-TB健康教育知识普及和早诊早治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耐多药结核病 全球疾病负担 连接点回归模型 年龄-时期-队列模型 趋势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和血糖控制水平对结核病发病风险的影响:基于人群的队列研究
6
作者 连依琳 李晨 +4 位作者 卢鹏 刘巧 竺丽梅 洪忻 羊海涛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723-1728,共6页
目的:探讨血糖控制对结核病发病风险的影响。方法:在江苏省南京市对60 283例受试者进行为期6年的队列研究,在排除了基线筛查时发现的活动性结核病患者后,将受试者与南京市结核病患者管理信息进行匹配以发现活动性结核病患者。采用Cox比... 目的:探讨血糖控制对结核病发病风险的影响。方法:在江苏省南京市对60 283例受试者进行为期6年的队列研究,在排除了基线筛查时发现的活动性结核病患者后,将受试者与南京市结核病患者管理信息进行匹配以发现活动性结核病患者。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调整年龄、性别等因素后比较糖尿病患者与非糖尿病患者的结核病发病风险,并比较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良好组与血糖控制不佳组结核病发病的差异。结果:在6年的随访中,共发现活动性结核病患者79例,发病密度为25.6(95%CI:20.4~31.7)/10万人年。在79例患者中,糖尿病占21.5%(17/79),结核发病密度为58.8(95%CI:35.4~92.2)/10万人年。非糖尿病患者占78.5%(62/79),结核发病密度为22.1(95%CI:17.1~28.2)/10万人年。血糖控制良好组活动性结核病发病密度为29.6(95%CI:21.4~33.1)/10万人年,血糖控制不佳组活动性结核病发病密度为63.5(95%CI:39.3~96.8)/10万人年。糖尿病患者发生结核病的风险是一般人群的3.057倍(HR=3.057,95%CI:1.770~5.281,P <0.001);血糖控制不佳组发生结核病的风险是血糖控制良好组的3.766倍(HR=3.766,95%CI:2.054~6.906,P <0.001)。结论:大规模人群队列研究表明,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患结核病的风险增加,因此,加强对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进行筛查,可以及早发现结核病,有助于降低中国结核病的发病率和流行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病 糖尿病 血糖控制 发病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代谢指数对体质量正常人群代谢异常表型的预测价值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陈一佳 戚圣香 +7 位作者 杜金玲 王琛琛 周海茸 叶青 秦真真 苏健 武鸣 洪忻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1716-1725,共10页
背景心脏代谢指数(CMI)是一种衡量血脂的简易指标,与糖尿病、脑卒中密切相关。体质量正常代谢异常(MONW)表型个体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风险更高,正确识别MONW表型个体对代谢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控制至关重要。但CMI对MONW表型预... 背景心脏代谢指数(CMI)是一种衡量血脂的简易指标,与糖尿病、脑卒中密切相关。体质量正常代谢异常(MONW)表型个体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风险更高,正确识别MONW表型个体对代谢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控制至关重要。但CMI对MONW表型预测价值如何,相关研究较少。目的探讨CMI与MONW表型的关系,并评估CMI对MONW表型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调查南京市≥18岁的常住居民,调查时间为2017-01-01至2018-06-30。收集患者基本资料,采用多因素稳健Poisson回归模型评价CMI对MONW表型的RR值及其95%CI。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相关指标对MONW表型的预测能力,采用DeLong检验比较各指标间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并进一步探讨不同性别、年龄分层CMI预测MONW表型的价值。结果共纳入30408例研究对象,其中男13213例,女17195例;体质量正常代谢正常(MHNW)表型23691例,MONW表型6717例。MHNW表型和MONW表型研究对象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吸烟、饮酒、体力活动、静态行为时间、高红肉摄入、疾病史、用药史、身高、腰围(WC)、体质指数(BMI)、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PG)、TG/HDL-C、腰高比(WHtR)和CM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MHNW表型研究对象和MONW表型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吸烟、饮酒、静态行为时间、高红肉摄入、疾病史、用药史、身高、WC、BMI、TC、TG、HDL-C、LDL-C、SBP、DBP、FPG、TG/HDL-C、WHtR和CM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MHNW表型研究对象和MONW表型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吸烟、饮酒、体力活动、静态行为时间、疾病史、用药史、身高、WC、BMI、TC、TG、HDL-C、LDL-C、SBP、DBP、FPG、TG/HDL-C、WHtR和CM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研究对象Q1~Q4组例数分别为7739、7940、7904、6825例,CMI范围分别为≤0.253、0.254~0.382、0.383~0.539、≥0.540。男性研究对象Q1~Q4组例数分别为2697、3410、3661、3445例,CMI范围分别为≤0.281、0.282~0.407、0.408~0.569、≥0.570。女性研究对象Q1~Q4组例数分别为5042、4530、4243、3380例,CMI范围分别为≤0.235、0.236~0.361、0.362~0.516、≥0.517。校正各项混杂因素后,CMI四分位数分组是所有研究对象、男性研究对象和女性研究对象代谢表型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稳健Poisson回归模型分析显示CMI每增加1个SD,总人群、男性和女性MONW表型发生的风险分别增加68%、55%、81%。男性研究对象中CMI对MONW表型的预测能力高于WHtR(Z=18.97,P<0.001)、TG/HDL-C(Z=12.53,P<0.001)、WC(Z=23.85,P<0.001)和BMI(Z=24.13,P<0.001);女性研究对象中CMI对MONW表型的预测能力高于WHtR(Z=27.38,P<0.001)、TG/HDL-C(Z=15.27,P<0.001)、WC(Z=30.83,P<0.001)和BMI(Z=30.84,P<0.001)。女性研究对象CMI预测MONW表型的AUC大于男性(Z=-6.10,P<0.001)。在男性研究对象中,18~34岁CMI预测MONW表型的AUC为0.835[95%CI(0.818,0.852)],高于35~44岁(Z=1.55,P=0.04)、45~54岁(Z=6.92,P<0.001)、55~64岁(Z=4.95,P<0.001)、≥65岁(Z=7.92,P<0.001);在女性研究对象中,18~34岁CMI预测MONW表型的AUC为0.832[95%CI(0.817,0.847)],高于35~44岁(Z=1.95,P=0.03)、45~54岁(Z=2.56,P=0.02)、55~64岁(Z=3.79,P<0.001)、≥65岁(Z=5.71,P<0.001)。结论CMI与MONW表型的患病风险呈正相关,且CMI具有较强的预测效能,可作为识别体质量正常人群中MONW表型的有效工具,尤其适用于18~34岁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疾病 血脂异常 心脏代谢指数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