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9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构建南京市现代环境监测体系的思考 被引量:10
1
作者 唐雅萍 陈宝琳 张丹宁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8,共3页
简述了在生态文明建设新形势下构建现代环境监测体系的重要性。指出加快能力建设是构建现代环境监测体系的核心,加强网络建设是构建现代环境监测体系的保障,队伍建设是构建现代环境监测体系的根本。提出南京市环境监测要树立大环保观念... 简述了在生态文明建设新形势下构建现代环境监测体系的重要性。指出加快能力建设是构建现代环境监测体系的核心,加强网络建设是构建现代环境监测体系的保障,队伍建设是构建现代环境监测体系的根本。提出南京市环境监测要树立大环保观念,通过现代环境监测体系建设,从属地监测向流域监测、区域监测的发展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 环境监测体系 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市国控环境空气监测网络优化 被引量:4
2
作者 金鑫 唐雅萍 王合生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1-53,共3页
对南京市现有的国控环境空气监测网络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环境空气监测网络优化方案。
关键词 环境空气 监测网络 优化 监测项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市区域环境噪声监测方案的优化
3
作者 熊光陵 陈建江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1989年第1期37-40,64,共5页
目前,国内通常采用的城市环境噪声普查方法是网格布点、大样本一次性测量。南京市自1980年开始开展这项工作,按规范以500×500米网格城区布设测点205个,每年各测点昼,夜分别监测一次约8分钟,计算各测点等效连续A声级的算术平均值(... 目前,国内通常采用的城市环境噪声普查方法是网格布点、大样本一次性测量。南京市自1980年开始开展这项工作,按规范以500×500米网格城区布设测点205个,每年各测点昼,夜分别监测一次约8分钟,计算各测点等效连续A声级的算术平均值(以下简称网格平均声级Leq)。鉴于噪声传播的随机性、局限性,各测点的监测数据反映的仅是测点附近某一时段的噪声状况,而并非该网络0.25km^2的年度噪声水平,因而普查结果所表明的主要是全市环境噪声总体统计结果及分布规律。然而这些信息又是城市环境质量评价、管理、各城市间宏观声环境的比较所必不可少的,环境部门必须定期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完成此项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市 环境噪声 噪声监测 网格布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市环境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组成与特点 被引量:37
4
作者 杭维琦 薛光璞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16,9,共4页
参照美国EPATO17的方法研究南京市不同功能区(交通区、商业旅游区、居住区、工业区和清洁对照点)环境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在一年四季中的组成及浓度水平。共检出189种挥发性有机物,并随气温下降而减少;苯系物稳定存在于各功能区,... 参照美国EPATO17的方法研究南京市不同功能区(交通区、商业旅游区、居住区、工业区和清洁对照点)环境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在一年四季中的组成及浓度水平。共检出189种挥发性有机物,并随气温下降而减少;苯系物稳定存在于各功能区,浓度秋季最高。交通区污染最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 环境空气 苯系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P-MS法测定南京市环境空气PM_(2.5)中多种元素 被引量:11
5
作者 杜青 张予燕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2017年第2期45-49,共5页
采用聚四氟乙烯膜采样,硝酸-过氧化氢-氢氟酸微波消解样品,ICP-MS法测定南京某国控点环境空气PM_(2.5)中30种元素,结果目标元素在0μg/L^500μg/L之间线性良好,方法检出限为0.02 ng/m^3~15 ng/m^3,实际样品6次测定结果的RSD为0.5%~19.6%... 采用聚四氟乙烯膜采样,硝酸-过氧化氢-氢氟酸微波消解样品,ICP-MS法测定南京某国控点环境空气PM_(2.5)中30种元素,结果目标元素在0μg/L^500μg/L之间线性良好,方法检出限为0.02 ng/m^3~15 ng/m^3,实际样品6次测定结果的RSD为0.5%~19.6%,加标回收率为78.5%~126%;所测元素的年日均值为0.03 ng/m^3~1 462 ng/m^3,占PM_(2.5)总量的7.3%。主要来自化石燃烧、机动车排放和钢铁冶炼的Cd、Zn、Se、Pb、Sb、Cu、As富集程度较高,Al、Ba、Be、Fe主要来自土壤岩石等自然源,富集度低。元素测定值季节分布呈秋冬高、春夏低的态势,与PM_(2.5)的季节变化趋势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素测定 PM2.5 分布特征 富集因子 环境空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市环境空气中苯并[a]芘的时空分布 被引量:5
6
作者 杭维琦 薛光璞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0-51,共2页
通过在南京市大气国控点采集PM10样品,测量苯并[a]芘浓度。结果表明:南京市大气中苯并[a]芘月均值浓度呈双峰型变化,季节变化是夏季<春季<秋季<冬季,受工业污染的影响,呈现北高南低的局面。南京市苯并[a]芘浓度在国内外部分大... 通过在南京市大气国控点采集PM10样品,测量苯并[a]芘浓度。结果表明:南京市大气中苯并[a]芘月均值浓度呈双峰型变化,季节变化是夏季<春季<秋季<冬季,受工业污染的影响,呈现北高南低的局面。南京市苯并[a]芘浓度在国内外部分大城市中处于较低污染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市 环境空气 苯并[A]芘 时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市总量减排监测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7
7
作者 喻义勇 董艳平 +1 位作者 郁晶 孟磊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09年第2期4-7,共4页
南京市正在构建的总量减排监测体系,以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为核心,有机整合在线和手工监测资源,以信息化平台为体系运转载体,以期为减排管理提供准确高效的数据支持。在总量减排监测体系建设和推广过程中需重点解决在线监测系统的运行管... 南京市正在构建的总量减排监测体系,以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为核心,有机整合在线和手工监测资源,以信息化平台为体系运转载体,以期为减排管理提供准确高效的数据支持。在总量减排监测体系建设和推广过程中需重点解决在线监测系统的运行管理、在线监测与手工监测的整合,以及信息系统建设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物总量减排 监测体系 在线监控 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市声环境功能区划分的相关问题探讨 被引量:5
8
作者 陈潇江 喻义勇 +1 位作者 张迪生 陈建江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2015年第1期63-66,共4页
以城市总体规划为指导,对南京市声环境功能区划进行调整。根据相关技术规范,按照宜粗不宜细的原则,对城市和乡村功能区分别进行划分;明确了4类声功能区的距离范围,更加符合噪声传播特性;针对噪声污染特点,对于相关规范未涵盖的内容作了... 以城市总体规划为指导,对南京市声环境功能区划进行调整。根据相关技术规范,按照宜粗不宜细的原则,对城市和乡村功能区分别进行划分;明确了4类声功能区的距离范围,更加符合噪声传播特性;针对噪声污染特点,对于相关规范未涵盖的内容作了补充规定,使声环境管理更具针对性。区划结果表明,主城区1类区和3类区比例有所减小,2类区比例有所增加,全市范围内1类区比例仍为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噪声 环境功能区划 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市街道峡谷机动车尾气污染特点和环境容量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张予燕 李修刚 张伟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02年第5期11-13,共3页
通过对具有街道峡谷特征的南京市中山路机动车的车流量污染物质量浓度和气象要素的调查与监测 ,了解到中山路机动车尾气污染物中CO、NOx 的质量浓度与车流量有关 ,成正比关系 ,日车流量高峰时间分别在 10 :0 0、14 :0 0和18:0 0。中山... 通过对具有街道峡谷特征的南京市中山路机动车的车流量污染物质量浓度和气象要素的调查与监测 ,了解到中山路机动车尾气污染物中CO、NOx 的质量浓度与车流量有关 ,成正比关系 ,日车流量高峰时间分别在 10 :0 0、14 :0 0和18:0 0。中山路环境容量分析是通过污染物扩散模型对CO、NOx 污染物质量浓度模拟 ,其模拟结果和实测结果相近 :CO质量浓度的模拟和实测结果比值在 [0 .5 ,2 ]区间的比例为 96 %;NOx 质量浓度的模拟和实测结果比值在 [0 .5 ,2 ]区间的比例为 8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市 街道峡谷 机动车 尾气污染 环境容量分析 扩散模型 空气环境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市内秦淮河环境综合整治中水质变化趋势回顾 被引量:7
10
作者 魏玉香 周宁晖 方孝华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04年第6期42-43,共2页
阐述了内秦淮河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的内容和安排、内秦淮河监测断面的点位布设及监测状况,以及内秦淮河水质变化趋势及环境综合整治的成效。根据1986年-2002年内秦淮河全域的监测结果统计,内秦淮河水质监控指标有明显下降趋势,其中反映工... 阐述了内秦淮河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的内容和安排、内秦淮河监测断面的点位布设及监测状况,以及内秦淮河水质变化趋势及环境综合整治的成效。根据1986年-2002年内秦淮河全域的监测结果统计,内秦淮河水质监控指标有明显下降趋势,其中反映工业污染的挥发酚、氰化物和重金属等指标的监测结果近6、7年都处于未检出或检出限水平,反映生活污水有机污染的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和石油类等监控指标都已达到或基本达到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Ⅴ类水质要求,惟有氨氮指标降幅缓慢,估计是部分私设排污口的污水未进入截流管而直接排入秦淮河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秦淮河 环境综合整治 变化趋势 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市城区环境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源解析 被引量:16
11
作者 杭维琦 黄世鸿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00年第4期18-21,共4页
应用受体模式的化学质量平衡法 (CMB) ,对南京市城区 7个环境监测点环境空气中的总悬浮颗粒物 (TSP)进行污染源的源解析 ,得出 4类主要污染源对TSP的平均贡献率 :建筑尘 39 8% ,煤烟尘 2 5 7% ,土壤尘 1 9 2 % ,冶炼尘1 8%。同时 ,对... 应用受体模式的化学质量平衡法 (CMB) ,对南京市城区 7个环境监测点环境空气中的总悬浮颗粒物 (TSP)进行污染源的源解析 ,得出 4类主要污染源对TSP的平均贡献率 :建筑尘 39 8% ,煤烟尘 2 5 7% ,土壤尘 1 9 2 % ,冶炼尘1 8%。同时 ,对该市城区的地面尘也进行了源解析 ,结果表明地面尘与环境空气中TSP的构成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悬浮颗粒物 化学质量平衡法 源解析 南京 采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动车尾气对南京市道路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徐振涛 张予燕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01年第1期24-26,共3页
调查了南京市机动车尾气对道路环境污染的状况 ,分析了城市道路建设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指出 ,从 1991年以来 ,南京市机动车总量和道路车流量持续快速增长 ,但由于城市道路条件的改善 ,道路通行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 ,道路两侧污染物NOx,C... 调查了南京市机动车尾气对道路环境污染的状况 ,分析了城市道路建设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指出 ,从 1991年以来 ,南京市机动车总量和道路车流量持续快速增长 ,但由于城市道路条件的改善 ,道路通行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 ,道路两侧污染物NOx,CO浓度均有所下降 ,但仍分别高于对照点 2 2倍、3 2倍 ,道路汽车排气对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不容忽视。提出 ,随着道路车流量的不断增加 ,要改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 ,必须推广清洁燃料以及低污染车和零污染车 ,同时进一步加强道路建设 ,提高车辆通行能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动车废气 空气质量 道路环境污染 清洁燃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市城市生态监测的指标体系 被引量:4
13
作者 梅卓华 张军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04年第4期45-46,共2页
关键词 南京市 生态监测技术 城市 生态环境 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市机动车排气监测与评价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继明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04年第1期23-25,共3页
通过对南京市机动车排气污染物的年检监测,表明南京市的汽油车、柴油车、摩托车排气合格率总体呈上升趋势,2002年全市机动车排气监测总合格率为99.9%,比1993年上升了8.6个百分点;汽车尾气达标率也呈上升趋势,2002年达83.8%,比1993年上升... 通过对南京市机动车排气污染物的年检监测,表明南京市的汽油车、柴油车、摩托车排气合格率总体呈上升趋势,2002年全市机动车排气监测总合格率为99.9%,比1993年上升了8.6个百分点;汽车尾气达标率也呈上升趋势,2002年达83.8%,比1993年上升了2.6个百分点。对机动车排气路检结果表明,CO超标的车辆占84.4%,CO、HC两项指标都超标的车辆占31.1%。对各类汽油助力车排气监测结果表明,二冲程汽油助力车尾气中CO、HC排放量要高于四冲程汽油助力车的排放量。对各类正三轮摩托车排气抽检结果表明,大部分四冲程正三轮摩托车尾气排放污染物能达标,且排气管无碳烟;二冲程正三轮摩托车尾气中HC值偏高,排气管碳烟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市 机动车 大气监测 污染物 尾气 监测方法 监测对象 评价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市某城市内河支流水环境问题浅析
15
作者 程涵 金哲 刘军 《安徽农学通报》 2017年第24期78-80,共3页
该文在污染源现状调查、水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南京市某城市内河支流水环境问题,并提出了针对该支流的水质提升实施路径及水环境整治重点任务,从而持续改善河道水质,提升城市水环境质量。
关键词 南京市 城市内河 支流 水环境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KC的南京市环境绩效分析
16
作者 陆璐 于忠华 姚利鹏 《安徽农学通报》 2018年第5期80-83,96,共5页
环境绩效评估是衡量环境管理和污染治理成效的有效手段。该文利用1995—2015年南京市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资料,运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工具,评估了近20年南京市环境绩效状况。结果表明,南京市工业废水和工业化学需氧量已经越过拐点,... 环境绩效评估是衡量环境管理和污染治理成效的有效手段。该文利用1995—2015年南京市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资料,运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工具,评估了近20年南京市环境绩效状况。结果表明,南京市工业废水和工业化学需氧量已经越过拐点,工业废气尚处于爬坡阶段,工业固体废物接近越过拐点;并分析了环境绩效的阶段特征,提出了提升环境绩效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KC 环境绩效 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市重点工业源对城市空气质量影响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34
17
作者 王学远 蒋维楣 +2 位作者 刘红年 王咏薇 张予燕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3-43,共11页
运用南京大学空气质量数值预报系统,对2005年1月6─7日南京典型天气条件形成的污染过程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分析了重污染发生时的城市污染气象环境和影响因子,同时针对该城市重点工业源区对城市主要空气污染物浓度分布的贡献做了分析.结... 运用南京大学空气质量数值预报系统,对2005年1月6─7日南京典型天气条件形成的污染过程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分析了重污染发生时的城市污染气象环境和影响因子,同时针对该城市重点工业源区对城市主要空气污染物浓度分布的贡献做了分析.结果表明:重污染状况发生在长时间逆温条件下,尤以6日23:00—7日04:00时逆温最强(强度可达1.25℃/hm,逆温层厚200 m),此时风速较小,同时在市区出现较强的气流辐合,在这种气象条件下,NO2,SO2和PM10的质量浓度最高.南京市相对封闭的宁镇丘陵地形以及受东郊紫金山的影响,也是造成主城区重污染的重要影响因子之一.南京市城北工业区与主城区毗邻而且污染物排放量较大,在冬季主导风向为东北风时对主城区污染物的浓度具有显著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温 风场 城市气象环境 城市空气质量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市PM2.5物理化学特性及来源解析 被引量:94
18
作者 黄辉军 刘红年 +2 位作者 蒋维楣 黄世鸿 张予燕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13-722,共10页
在夏、冬两季,分别在南京市4个站点进行为期7天的气溶胶PM2.5采样,同步采集并分离主要排放源的PM2.5样品,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分析得到气样及源样中PM2.5的化学成分,对南京市PM2.5的物理化学特性、富集因子进行了分析,并应用化学质... 在夏、冬两季,分别在南京市4个站点进行为期7天的气溶胶PM2.5采样,同步采集并分离主要排放源的PM2.5样品,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分析得到气样及源样中PM2.5的化学成分,对南京市PM2.5的物理化学特性、富集因子进行了分析,并应用化学质量平衡法(CMB)计算各类源对气溶胶PM2.5的贡献。结果表明,南京市PM2.5的夏、冬平均值分别为69.1、139.5μg.m-3,PM2.5/PM10的全年平均值为63.9%;富集成分中,S、As、Zn、Pb等主要来源于人为污染源,Na则主要来源于海洋。来源解析的结果表明,各类污染源对南京市气溶胶PM2.5的贡献率分别为:扬尘37.28%、煤烟尘30.34%、硫酸盐9.87%、建筑尘7.95%、汽车尘2.98%、冶炼尘2.57%、其他源9.01%。作者还对扬尘中的PM2.5进行了来源解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溶胶PM2.5 源解 析化学质量平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市大气颗粒物中多环芳烃变化特征 被引量:21
19
作者 杨丽莉 王美飞 +2 位作者 张予燕 胡恩宇 吴丽娟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3-57,共5页
逐月采集南京市大气中不同粒径的颗粒物,采用HPLC分析了2010年每个月PM_(10)和PM_(2.5)颗粒物样品中的多环芳烃(PAHs)的种类和浓度水平。结果表明:PM_(10)中PAHs年均值为25.07 ng/m^3,范围为11.03~53.56 ng/m3;PM_(2.5)中PAHs年均值为19... 逐月采集南京市大气中不同粒径的颗粒物,采用HPLC分析了2010年每个月PM_(10)和PM_(2.5)颗粒物样品中的多环芳烃(PAHs)的种类和浓度水平。结果表明:PM_(10)中PAHs年均值为25.07 ng/m^3,范围为11.03~53.56 ng/m3;PM_(2.5)中PAHs年均值为19.04 ng/m^3,范围为10.82~36.43 ng/m^3。PM_(10)和PM_(2.5)中PAHs总体浓度有着相似的变化趋势,呈现凹形变化曲线;在南京市大气颗粒物中吸附的PAHs大部分以5~6环的高环数组分为主,大部分PAHs和∑PAHs的相关性较好,年度变化幅度不大,分析结果表明,颗粒物中PAHs的来源与稳定的排放源相关,机动车排放不容忽视,与北方城市燃煤污染有着较大的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 PM10 PM2.5 变化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霾天气南京市大气PM_(2.5)中水溶性离子污染特征 被引量:61
20
作者 魏玉香 杨卫芬 +5 位作者 银燕 芮冬梅 杭维琦 孙娟 柏松 陈魁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66-71,共6页
为了讨论南京市大气细颗粒物(PM2.5)及水溶性组分在霾天气下的污染水平和污染特征,2007年6月10日至2008年5月29日对南京市大气细粒子PM2.5进行了采样,用PM2.5在线监测浓度、离子色谱法等分别测得PM2.5的质量浓度、水溶性离子组成,初步... 为了讨论南京市大气细颗粒物(PM2.5)及水溶性组分在霾天气下的污染水平和污染特征,2007年6月10日至2008年5月29日对南京市大气细粒子PM2.5进行了采样,用PM2.5在线监测浓度、离子色谱法等分别测得PM2.5的质量浓度、水溶性离子组成,初步研究了南京市大气细粒子(PM2.5)及水溶性组分在霾天气下的污染水平和污染特征。结果表明,南京市大气细颗粒物污染严重,霾天气下PM2.5中总水溶性离子质量浓度为54.28μg/m3,为非霾天气的1.6倍。分析的6种离子中SO42-、NO3-、NH4+是PM2.5的主要组成成分。灰霾期间PM2.5与NO3-、SO42-、NH4+的相关性较高,PM2.5中颗粒物的主要存在形式可能为NH4Cl、NH4NO3,(NH)42SO4或NH4HSO4。对比不同季节不同天气下的SOR(SO2转化率)和NOR(NOx转化率),发现霾天气下SO2和NOX转化率高于正常天气,表明SO2、NO2在霾天气更容易转化为二次粒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子 水溶性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