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罗哌卡因复合硫酸镁行腰方肌阻滞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
1
作者 许建峰 冯善武 +1 位作者 徐佳佳 胡建 《临床麻醉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8-272,共5页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中添加佐剂硫酸镁用于腰方肌阻滞(QLB)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诊断为单纯急性阑尾炎拟于南京市溧水区人民医院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患者60例,男26例,女34例,年龄18~60岁,BMI 18....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中添加佐剂硫酸镁用于腰方肌阻滞(QLB)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诊断为单纯急性阑尾炎拟于南京市溧水区人民医院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患者60例,男26例,女34例,年龄18~60岁,BMI 18.5~30.0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罗哌卡因组(R组)和罗哌卡因复合硫酸镁组(MR组),每组30例。R组和MR组在麻醉诱导前30 min于超声引导下行双侧QLB:R组每侧各注射0.375%罗哌卡因20 ml+生理盐水3 ml,MR组每侧各注射0.375%罗哌卡因20 ml+10%硫酸镁3 ml。记录切皮前和切皮后2 min的HR和MAP的差值ΔHR和ΔMAP、术中舒芬太尼用量、术后48 h内舒芬太尼用量、补救镇痛情况。记录入PACU时、术后4、12、24、36和48 h静息和活动时NRS评分和阻滞前、术后4、24、36 h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记录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R组比较,MR组术后48 h内舒芬太尼用量明显减少(P<0.05),术后24、48 h活动时NRS评分明显降低(P<0.05),术后24、36 h血清IL-6、TNF-α浓度明显降低(P<0.05)。两组ΔHR和ΔMAP、补救镇痛率、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罗哌卡因中添加佐剂硫酸镁行腰方肌后路阻滞可有效改善镇痛效果,减少术后阿片类药物用量,减少促炎因子的分泌,有利于患者术后快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方肌阻滞 硫酸镁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术后镇痛 炎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羟考酮术前用药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疼痛及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71
2
作者 胡建 许建峰 +6 位作者 刘耿 洪敏 陶林 章壮云 徐亚杰 斯妍娜 鲍红光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941-944,共4页
目的观察羟考酮术前给药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疼痛及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80例择期行LC患者,男45例,女35例,年龄38~60岁,ASAⅠ或Ⅱ级。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四组,每组20例,分别于手术开始前10min静脉注射:O1组羟考酮0.1mg/kg... 目的观察羟考酮术前给药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疼痛及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80例择期行LC患者,男45例,女35例,年龄38~60岁,ASAⅠ或Ⅱ级。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四组,每组20例,分别于手术开始前10min静脉注射:O1组羟考酮0.1mg/kg、O2组羟考酮0.15mg/kg、O3组羟考酮0.2 mg/kg(各组药物稀释至2 ml)、C组生理盐水2 ml。采用VAS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对患者术后1、2、4、8、12、24h进行疼痛和镇静程度评分,于麻醉前、术后4、12、24h测定血清中IL-6和IL-10水平,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O1组在术后1、2h,O2组和O3组在术后1、2、4、8h的VAS评分明显低于C组(P〈0.05);O2组和O3组在术后1、2、4、8h的VAS评分明显低于O1组(P〈0.05)。O3组在术后1、2、4h的Ramsay评分明显高于O1组、O2组和C组(P〈0.05);O1组和O2组术后1h的Ramsay评分明显高于C组(P〈0.05)。与麻醉前比较,术后4、12、24h四组IL-6和IL-10水平明显升高(P〈0.05)。O1组、O2组和O3组术后4、12hIL-6水平明显低于C组,术后4、12、24hIL-10水平明显高于C组(P〈0.05)。O3组嗜睡、头晕、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高于O1组、O2组和C组(P〈0.05)。结论 LC术前静脉注射羟考酮0.15mg/kg可有效缓解术后疼痛且不良反应少,同时能调节细胞因子水平,维持促炎与抗炎细胞因子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考酮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镇痛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中输注不同保存时间库存红细胞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谵妄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胡建 方志勇 +2 位作者 纪木火 杨建军 章壮云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94-396,共3页
术后谵妄(postoperative delirium,POD)是老年患者术后常见的神经并发症,表现为注意力、记忆、精神运动和睡眠-觉醒周期紊乱等,可明显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患者并发症和死亡率。髋关节置换术是老年患者常见的外科手术,因其失血量大,... 术后谵妄(postoperative delirium,POD)是老年患者术后常见的神经并发症,表现为注意力、记忆、精神运动和睡眠-觉醒周期紊乱等,可明显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患者并发症和死亡率。髋关节置换术是老年患者常见的外科手术,因其失血量大,加之老年患者心血管系统代偿能力有限,致使很多患者需要术中输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术 老年患者 术后谵妄 保存时间 术中输注 红细胞 神经并发症 库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佐辛复合酮咯酸氨丁三醇术后PCIA的效果及对血清五羟色胺和P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20
4
作者 章壮云 胡建 +4 位作者 刘耿 查文华 洪敏 许建峰 杨建军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863-866,共4页
目的观察地佐辛复合酮咯酸氨丁三醇用于妇科手术患者术后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效果及对血清五羟色胺(5-HT)和P物质(PS)的影响。方法选择腰-硬联合麻醉下择期妇科手术患者60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地佐辛组(D组),地佐辛复合酮咯酸氨... 目的观察地佐辛复合酮咯酸氨丁三醇用于妇科手术患者术后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效果及对血清五羟色胺(5-HT)和P物质(PS)的影响。方法选择腰-硬联合麻醉下择期妇科手术患者60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地佐辛组(D组),地佐辛复合酮咯酸氨丁三醇组(DT组),酮咯酸氨丁三醇(T组)。镇痛药物配方:D组地佐辛0.8mg/kg;DT组地佐辛0.4mg/kg复合酮咯酸氨丁三醇1.5mg/kg;T组酮咯酸氨丁三醇3mg/kg,均以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观察术后4、12、24、48hVAS、Ramsay镇静及BCS评级;测定麻醉前、术后12、24、48h血清5-HT和PS浓度;记录术后48h内不良反应。结果与T组比较,术后4、12、24hD组和DT组VAS评分明显降低、BCS评级明显升高(P<0.05);术后4、12、24hD组Ramsay镇静评分明显升高(P<0.05)。与麻醉前比较,三组患者术后12、24、48h三组5-HT和PS浓度明显升高(P<0.05)。与T组比较,术后12、24、48hD组和DT组5-HT和PS浓度明显降低(P<0.05)。与D组比较,DT组和T组头晕、嗜睡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而T组胃痛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三组恶心呕吐、腹胀、皮肤瘙痒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且均未发生呼吸抑制、异常出血不良反应。结论地佐辛复合酮咯酸氨丁三醇术后PCIA可有效缓解术后疼痛,抑制术后5-HT和PS浓度的升高,且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佐辛 酮咯酸氨丁三醇 镇痛 五羟色胺 P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气腹压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丰陈 胡有力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237-1242,共6页
目的 评价深度肌松条件下低气腹压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LAG)患者炎性因子、氧化应激和远端大网膜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形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1—6月择期行LAG患者60例,男45例,女15例,年龄40~75岁,BMI 18~30 kg/m^(2),ASAⅠ或Ⅱ级。采... 目的 评价深度肌松条件下低气腹压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LAG)患者炎性因子、氧化应激和远端大网膜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形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1—6月择期行LAG患者60例,男45例,女15例,年龄40~75岁,BMI 18~30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成两组:低气腹压组(PL组)和对照组(PH组),每组30例。两组均采用深度肌松条件(PTC计数为1或2),PL组气腹压设定为10 mmHg, PH组气腹压设定为14 mmHg。记录气腹维持时间、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拔管时间、PACU停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48 h内PCIA有效按压次数、PCIA总按压次数、补救镇痛例数。记录麻醉诱导前5 min、关腹前5 min、术后24 h血浆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观察进腹后5 min、关腹前5 min大网膜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形态。结果 与PH组比较,PL组术后48 h内PCIA有效按压次数、PCIA总按压次数明显减少(P<0.05),关腹前5 min、术后24 h IL-6浓度明显降低(P<0.05),关腹前5 min MDA含量明显降低(P<0.05)。关腹前5 min PL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轻度水肿,细胞内积液致细胞厚度不均匀,细胞核轻度肿胀、收缩功能稍减弱,血管管腔内径变窄;PH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严重水肿、肿胀,细胞膜内积液、增厚明显,细胞核肿胀、几乎失去收缩功能,血管管腔极度缩窄,接近于全部闭塞。结论 低气腹压可以降低LAG患者血浆炎性因子浓度,减轻术后疼痛、氧化应激和远端大网膜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肌松 气腹压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 炎性因子 氧化应激 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