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间隙阻滞联合蛛网膜下腔麻醉在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
作者 方志勇 《中国社区医师》 2025年第12期40-42,共3页
目的:分析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间隙阻滞(S-FICB)联合蛛网膜下腔麻醉在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10月于南京市溧水区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84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目的:分析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间隙阻滞(S-FICB)联合蛛网膜下腔麻醉在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10月于南京市溧水区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84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2例。对照组开展全身麻醉,研究组开展S-FICB联合蛛网膜下腔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术后3d,两组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水平均高于术前1 d,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4h、8h、24h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01)。术后1 d,两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分低于术前1 d(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01)。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24)。结论:S-FICB联合蛛网膜下腔麻醉在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减轻患者应激反应和疼痛程度,提高睡眠质量,且不良反应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间隙阻滞 髋部骨折 蛛网膜下腔麻醉 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司氯胺酮复合丙泊酚在宫腔镜手术麻醉中的安全性和效果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仇晓娟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6期16-18,共3页
目的:分析在宫腔镜手术中应用艾司氯胺酮复合丙泊酚的麻醉安全性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6月南京市溧水区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拟行宫腔镜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分成单一组和复合组,各36例。复合组实施艾司... 目的:分析在宫腔镜手术中应用艾司氯胺酮复合丙泊酚的麻醉安全性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6月南京市溧水区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拟行宫腔镜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分成单一组和复合组,各36例。复合组实施艾司氯胺酮复合丙泊酚麻醉,单一组单一使用丙泊酚麻醉。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麻醉有关指标及麻醉满意度。结果:复合组丙泊酚注射痛、头晕、心动过缓、定向力障碍、托下颌发生率均低于单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组苏醒时间短于单一组,丙泊酚追加率小于单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组麻醉满意度高于单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氯胺酮与丙泊酚复合用于宫腔镜手术麻醉中,安全性较高且效果好,可降低丙泊酚追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氯胺酮 丙泊酚 宫腔镜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混合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对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2
3
作者 胡建 许建峰 +4 位作者 刘耿 洪敏 丰陈 方丽萍 章壮云 《中国内镜杂志》 2020年第7期31-37,共7页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混合罗哌卡因行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对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混合罗哌卡因TAPB组(D...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混合罗哌卡因行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对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混合罗哌卡因TAPB组(DR组)、单纯罗哌卡因TAPB组(R组)和生理盐水TAPB对照组(C组),每组20例。各组患者均于麻醉诱导后行超声引导下TAPB,DR组给予右美托咪定1μg/kg混合0.375%罗哌卡因共40 mL,R组给予0.375%罗哌卡因40 mL,C组注入生理盐水40 mL,每侧各20 mL。于术前(T0)、术后2 h(T1)、24 h(T4)和48 h(T5)时抽取静脉血样,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和CD8^+)和自然杀伤细胞(NK)水平;观察术后2 h(T1)、6 h(T2)、12 h(T3)、24 h(T4)和48 h(T5)的静息状态和运动状态下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术后首次下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天数。结果与T0时比较,3组于T1、T4和T5时CD3^+、NK细胞活性均明显降低(P<0.05);C组于T1、T4和T5时而R组、DR组于T1、T4时,CD4^+活性均明显降低(P<0.05);与C组比较,R组和DR组于T1、T4时CD3^+细胞活性均明显升高(P<0.05);R组和DR组于T4时CD4^+、NK细胞活性均明显升高(P<0.05);DR组T5时NK细胞活性仍较C组明显升高(P<0.05)。与C组比较,R组于T2、T3时点、DR组T2、T3和T4时点活动时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与R组比较,DR组T3时点活动时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R组和DR组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均明显少于C组(P<0.05)。R组和DR组术后下床时间均明显早于C组,DR组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亦明显早于C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采用右美托咪定混合罗哌卡因行TAPB可延长镇痛时间,明显降低术中麻醉药物用量,免疫抑制程度更轻,促进患者早期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罗哌卡因 腹横肌平面阻滞 结直肠肿瘤 术后镇痛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