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肠同治指导下中医药对柳氮磺胺吡啶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增效解毒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窦英磊 马俊杰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4年第7期1423-1425,共3页
目的:通过肺肠同治方药对柳氮磺胺吡啶(SASP)在溃疡性结肠炎(UC)灌肠治疗中的增效解毒作用揭示,证明该治法理论的科学性。方法:60例中医诊断为热毒炽盛证,西医诊断为UC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治肠组、肺肠同治组,每组各20例,分别采... 目的:通过肺肠同治方药对柳氮磺胺吡啶(SASP)在溃疡性结肠炎(UC)灌肠治疗中的增效解毒作用揭示,证明该治法理论的科学性。方法:60例中医诊断为热毒炽盛证,西医诊断为UC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治肠组、肺肠同治组,每组各20例,分别采单纯SASP灌肠(对照组),白头翁汤、调胃承气汤配合SASP灌肠(治肠组),白头翁汤、凉膈散配合SASP灌肠(肺肠同治组),持续60 d,各组治疗前后分别进行肠镜检查以作出临床疗效评价,并对患者血红蛋白(Hb),肝功能进行检测。结果:各组临床疗效评价:肺肠同治组>治肠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就Hb及肝功能而言:各组治疗前后比较,Hb皆有降低,ALT、AST皆有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对照组、治肠组P<0.01,肺肠同治组P<0.05);各组治疗后比较,Hb为肺肠同治组>治肠组>对照组,ALT、AST为对照组>治肠组>肺肠同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肠同治理论不仅对中医药与SASP协同灌肠治UC的增效研究具有指导意义,同样适用于其解毒效应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肺肠同治 灌肠 增效解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医院开展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的临床体会 被引量:1
2
作者 夏世银 薛治宇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16-218,共3页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开展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的临床意义和注意事项。方法2006年1月—2008年8月,应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52例57个椎体,并进行疗效分析和经验总结。结果52例57个椎体均顺利完成手术,患者术后疼...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开展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的临床意义和注意事项。方法2006年1月—2008年8月,应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52例57个椎体,并进行疗效分析和经验总结。结果52例57个椎体均顺利完成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均明显缓解或消失;病变柏体X线及CT检查显示骨水泥充盈满意,37椎术后椎体高度基本恢复,20椎部分恢复;术后随访12~42个月,平均26个月,疼痛无加重或复发,术椎无再压缩现象。结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具有疗效好、创伤小、并发症少以及操作简便等优点,有条件的基层医院应该积极开展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压缩性骨折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胸椎 腰椎 医院 社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人结直肠癌中蛋白磷酸酶2A催化亚基α(PPP2CA)表达与患者预后及免疫浸润的关系
3
作者 梁小洁 程照翔 +2 位作者 尚维伟 陈信浩 李俊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91-604,共14页
目的通过分析蛋白磷酸酶2A催化亚基α(PPP2CA)在结直肠癌(CRC)中表达水平与患者预后及免疫浸润的关系,进一步了解CRC发生和进展中的相关机制。方法基于基因芯片数据库Oncomine和肿瘤免疫评估资源(TIMER)数据库分析在CRC组织和正常组织中... 目的通过分析蛋白磷酸酶2A催化亚基α(PPP2CA)在结直肠癌(CRC)中表达水平与患者预后及免疫浸润的关系,进一步了解CRC发生和进展中的相关机制。方法基于基因芯片数据库Oncomine和肿瘤免疫评估资源(TIMER)数据库分析在CRC组织和正常组织中PPP2CA表达水平的差异性;基于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癌症数据分析门户(UALCAN)和基因表达谱交互分析(GEPIA)数据库分析PPP2CA的表达水平对CRC患者预后的影响;基于LinkedOmics平台构建PPP2CA的共表达网络并进行基因本体论(GO)富集分析和京东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分析;基于TIMER和GEPIA数据库分析PPP2CA与免疫浸润之间的相关性。基于c-BioPortal平台分析结肠腺癌(COAD)中PPP2CA的基因突变情况。结果与正常结直肠组织相比,在CRC组织中PPP2CA表达下调。高表达水平的PPP2CA预示着更好的总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在COAD中,PPP2CA的表达水平与包括CD8^(+)T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在内的免疫浸润细胞呈正相关。而某些免疫细胞标志物,包括B细胞的CD19和CD38、M1巨噬细胞的一氧化氮合酶2(NOS2)、M2巨噬细胞的精氨酸酶1(Arg1)和甘露糖受体C1(MRC1)、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的人类白细胞抗原G(HLA-G)和CD80、单核细胞的CD14和IgG Fc段受体Ⅲa(FCGR3A),却显示出不同的PPP2CA相关免疫浸润模式:即PPP2CA表达水平与COAD和直肠腺癌(READ)中的B细胞、巨噬细胞、单核细胞、TAM、1型辅助T(Th1)细胞、Th2细胞、调节性T细胞、衰竭T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均显著相关。结论PPP2CA在CRC组织表达水平下调,并且与免疫浸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磷酸酶2A催化亚基α基因(PPP2CA) 结直肠癌(CRC) 免疫浸润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在硬膜外阶梯式分娩镇痛中的应用 被引量:129
4
作者 李冰 陈绪军 +4 位作者 郭艳 赵占强 朱芸 李佳芹 王熙乔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61-365,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阻滞在产程潜伏期阶梯式分娩镇痛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4月单胎头位初产妇210例,随机分为七组,每组30例。1组:0.125%罗哌卡因+0.5μg/ml舒芬太尼;2组:0.075%罗哌卡因+0.5μg/ml舒...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阻滞在产程潜伏期阶梯式分娩镇痛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4月单胎头位初产妇210例,随机分为七组,每组30例。1组:0.125%罗哌卡因+0.5μg/ml舒芬太尼;2组:0.075%罗哌卡因+0.5μg/ml舒芬太尼(宫口开〈3cm),0.125%罗哌卡因+0.5μg/ml舒芬太尼(宫口开≥3cm);3组:0.1%罗哌卡因+0.5μg/ml舒芬太尼(宫口开〈3cm),0.125%罗哌卡因+0.5μg/ml舒芬太尼(宫口开≥3cm);4组:0.15%罗哌卡因+0.5μg/ml舒芬太尼;5组:0.075%罗哌卡因+0.5μg/ml舒芬太尼(宫口开〈3cm),0.15%罗哌卡因+0.5μg/ml舒芬太尼(宫口开≥3cm);6组:0.1%罗哌卡因+0.5μg/ml舒芬太尼(宫口开〈3cm),0.15%罗哌卡因+0.5μg/ml舒芬太尼(宫口开≥3cm);7组:0.125%罗哌卡因+0.5μg/ml舒芬太尼(宫口开〈3cm),0.15%罗哌卡因+0.5μg/ml舒芬太尼(宫口开≥3cm)。观察各组VAS评分、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Bromage评分以及产后不良反应,同时观察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七组产妇镇痛后各时间点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3组潜伏期时程较1组明显缩短(P〈0.05),5、6组较4组明显缩短(P〈0.05)。4组活跃期时程较1组明显延长(P〈0.05)。2、3组出血量较1组明显减少(P〈0.05),5、6、7组出血量较2组明显增多(P〈0.05),同样也明显多于3组(P〈0.05)。2、3组产妇运动神经阻滞较1组轻微,且5、6、7组产妇运动神经阻滞较4组也明显减弱(P〈0.05)。各组产妇产后不良反应及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产程潜伏期应用0.075%或0.1%罗哌卡因+0.5μg/ml舒芬太尼,活跃期应用0.125%罗哌卡因+0.5μg/ml舒芬太尼,镇痛效果确切,对产程干扰小,产后出血量少,不影响产妇下肢活动,并且对母婴安全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哌卡因 舒芬太尼 硬膜外镇痛 阶梯式分娩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越鞠甘麦大枣汤对产后抑郁小鼠海马AKT/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29
5
作者 夏宝妹 陈畅 +5 位作者 张海楼 薛文达 吴如燕 任荔 陶伟伟 陈刚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9-122,共4页
目的以慢性孕前应激诱导建立产后抑郁症小鼠模型,研究越鞠甘麦大枣汤(越甘)对产后抑郁母鼠的快速抗抑郁作用,并从海马AKT/m TOR信号通路角度探讨产后抑郁的发病机制以及中药越甘快速治疗产后抑郁症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2只Bal b/c母鼠随... 目的以慢性孕前应激诱导建立产后抑郁症小鼠模型,研究越鞠甘麦大枣汤(越甘)对产后抑郁母鼠的快速抗抑郁作用,并从海马AKT/m TOR信号通路角度探讨产后抑郁的发病机制以及中药越甘快速治疗产后抑郁症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2只Bal b/c母鼠随机分为2组,空白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刺激;孕前应激组,小鼠给予慢性束缚刺激。3周后慢性孕前应激组小鼠♀♂合笼交配怀孕,于分娩后3周检测母鼠悬尾测试(tail suspension test,TST)。将产后抑郁模型组母鼠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越甘组(YG)、氯胺酮组。检测药物对产后抑郁母鼠的干预作用,并取母鼠海马检测AKT、m TOR磷酸化蛋白(phosphorylation protein)以及总蛋白的表达。结果产后3周,与对照组比较,PPD模型组在悬尾测试中的绝望状态不动时间明显增加(P<0.01)。与对照组相比,PPD模型组母鼠海马AKT、m TOR磷酸化蛋白表达均下调,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P<0.01)。单次给予越甘或氯胺酮24 h之后,PPD模型母鼠悬尾测试的绝望不动时间明显降低(P<0.01,P<0.01),并且海马AKT、m TOR磷酸化蛋白表达均明显上调(P<0.01,P<0.01),(P<0.01,P<0.01)。结论慢性孕前应激可诱导Balb/c母鼠表现出产后抑郁样症状,其发病机制可能与下调海马AKT/m TOR信号通路的蛋白表达有关。在此产后抑郁模型上,中药越甘具有与西药氯胺酮一致的快速抗抑郁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AKT/m TOR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抑郁 越鞠甘麦大枣汤 快速抗抑郁 AKT MTOR 氯胺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癌解毒方对移植性肝癌大鼠免疫功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李文婷 周红光 +3 位作者 刘颖 李沐涵 李黎 吴勉华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880-1883,共4页
目的:观察消癌解毒方对Walker256大鼠T淋巴细胞亚群和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NK)的影响。方法:建立Walker256大鼠模型,50只雄性SD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每组10只。造模后中药各剂量组进行... 目的:观察消癌解毒方对Walker256大鼠T淋巴细胞亚群和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NK)的影响。方法:建立Walker256大鼠模型,50只雄性SD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每组10只。造模后中药各剂量组进行中药干预,正常组,模型组未进行药物干预。在造模后第10天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各组大鼠胸腺,骨髓,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活性。结果:消癌解毒方干预后,可见低剂量、中剂量组大鼠胸腺指数明显上升,中剂量组大鼠脾指数明显上升,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中剂量、高剂量组大鼠骨髓、胸腺细胞与模型组相比,G0/G1期比例显著降低(P<0.05),S期比例明显升高(P<0.05);中剂量组CD4+/CD8+比值明显上升,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各剂量组NK活性明显增高(P<0.01)。结论:消癌解毒方对Walker256大鼠胸腺指数、脾指数及骨髓、胸腺细胞周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对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比值及NK细胞活性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消癌解毒方具有免疫保护作用可能是其抗癌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癌解毒方 免疫功能 T淋巴细胞亚群 NK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灵颗粒对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管弹性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龚帆影 邹菲 +6 位作者 朱燕 周美惠 杜玉颖 王顺 张春芹 于秋雨 刘福明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803-809,共7页
目的观察精灵颗粒对气阴两虚、痰瘀互结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动脉弹性及形态功能、血脂、血液流变学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100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 目的观察精灵颗粒对气阴两虚、痰瘀互结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动脉弹性及形态功能、血脂、血液流变学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100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干预,实验组在阿托伐他汀的基础上加用精灵颗粒进行干预,观察时间为24周,比较2组中医证候积分、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极速脉搏波传导速度(Ultrafast pulse wave velocity,UFPWV)指标[收缩期起始脉搏波速度(Pulse wave velocity-beginning of systole,PWV-BS)、收缩期末脉搏波速度(Pulse wave velocity-end of systole,PWV-ES)]、血脂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清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及肝肾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降低(P<0.01),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双侧颈动脉PWV-BS、PWV-ES均有降低(P<0.01),对照组双侧颈动脉PWV-ES及左侧颈动脉PWV-BS降低(P<0.05),试验组右侧颈动脉PWV-ES变化优于对照组(P<0.05);2组TC、TG、LDL-C水平均有所改善(P<0.01),试验组TC水平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2组全血中、低切及血浆黏度值均降低(P<0.05),试验组低切变化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血清CRP、IL-6、IL-8水平均降低(P<0.05);对照组IL-6、IL-8水平降低(P<0.05),试验组CRP水平变化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2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精灵颗粒在阿托伐他汀治疗基础上能改善气阴两虚、痰瘀互结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血管弹性功能,TC、TG、LDL-C水平,炎症因子CRP、IL-6、IL-8水平,全血中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值等指标,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灵颗粒 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弹性 动脉形态 血脂 血液流变学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酸性蜂窝织炎 被引量:5
8
作者 余婷婷 闵仲生 +1 位作者 谭诚 朱宁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567-569,共3页
报告1例嗜酸I生蜂窝织炎。患者男,36岁。双下肢红斑时有痒痛半个月。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2.55×10^9L(分类0.263),骨髓嗜酸f生粒细胞0.125,FIP1L1/PDGFRα融合基因(-),骨髓组织病理示嗜酸性粒细胞相对增生活跃。皮损组... 报告1例嗜酸I生蜂窝织炎。患者男,36岁。双下肢红斑时有痒痛半个月。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2.55×10^9L(分类0.263),骨髓嗜酸f生粒细胞0.125,FIP1L1/PDGFRα融合基因(-),骨髓组织病理示嗜酸性粒细胞相对增生活跃。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真皮及皮下组织浅层小血管内皮细胞肿胀,不同程度纤维素样变性、坏死直至阻塞,周围见大量嗜酸性粒细胞反应性浸润,呈火焰状,其间有少量淋巴细胞。诊断:嗜酸性蜂窝织炎。予甲泼尼龙和抗组胺药等治疗后皮损消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性蜂窝织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芪健胃汤对中晚期胃癌血清VEGF-A抑制作用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舒鹏 王真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969-1970,共2页
目的:观察参芪健胃汤对中晚期胃癌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抑制作用。综合评价以参芪健胃汤配合化疗,对中晚期胃癌患者的血常规、肝功能、免疫功能、肿瘤标志物水平、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1)采用ELISA法定量检测... 目的:观察参芪健胃汤对中晚期胃癌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抑制作用。综合评价以参芪健胃汤配合化疗,对中晚期胃癌患者的血常规、肝功能、免疫功能、肿瘤标志物水平、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1)采用ELISA法定量检测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VEGF-A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在治疗后的差异性;(2)探讨参芪健胃汤对胃癌患者VEGF-A表达水平的抑制作用;(3)综合评价以参芪健胃汤辅助胃癌化疗,患者的血常规、肝功能、免疫功能、肿瘤标志物水平、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参芪健胃汤能抑制中晚期胃癌血清VEGF-A的表达水平,通过抗肿瘤血管生成而抑制肿瘤的进展。同时,能改善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症状,减轻化疗药物的血液学毒性及肝功能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芪健胃汤 抑制作用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星汤诱导人胃癌MGC-803细胞凋亡及对p53、bcl-2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美云 刘华东 +4 位作者 佘德军 戴建国 李沫涵 周春梅 许洁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76-378,410,共4页
目的研究夏星汤药液对人胃癌MGC-803细胞株的增殖、凋亡及p53、bcl-2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比色法检测夏星汤药液作用48 h后对MGC-803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p53、bcl-2基因表达。结果... 目的研究夏星汤药液对人胃癌MGC-803细胞株的增殖、凋亡及p53、bcl-2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比色法检测夏星汤药液作用48 h后对MGC-803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p53、bcl-2基因表达。结果随着夏星汤药液浓度逐渐增加,细胞增殖率逐渐降低,细胞抑制率、凋亡率逐渐升高,p53(突变型)和bcl-2蛋白表达得分逐渐下降。结论夏星汤能够抑制人胃癌MGC-803细胞增殖,对细胞有诱导凋亡作用,在凋亡过程中涉及p53(突变型)和bcl-2基因表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星汤 人胃癌MGC-803细胞 增殖 凋亡 BCL-2 P5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MSCT诊断(附21例报告)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忠耀 张蓉 +4 位作者 张玉东 孙娜娜 徐青 施海彬 刘希胜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47-849,共3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肠系膜上动脉栓塞(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embolization,SMAE)的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CT,MSCT)的影像特征,探讨MSCT对本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2009年8月-2013年3月期间21例SMAE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分... 目的:回顾性分析肠系膜上动脉栓塞(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embolization,SMAE)的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CT,MSCT)的影像特征,探讨MSCT对本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2009年8月-2013年3月期间21例SMAE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分析SMAE的发生部位、范围、狭窄程度、血栓CT值等影像特点,并观察腹腔间接病变特点。结果:21例患者中,均急诊行MSCT检查,初步诊断为SMAE。其中,17例经外科手术取栓治疗,4例经肠系膜上动脉(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SMA)造影检查并行导管抽栓联合局部溶栓治疗,术后均证实为SMAE。MSCT直接征象:平扫显示所有患者血栓形成部位,血栓CT值为40-60 Hu,平均52 Hu,较正常血管37 Hu高;增强扫描后,8例SMA主干部分充盈缺损,缺损对侧见点状、椭圆形或弧形增强影,诊断为SMA不全栓塞。13例SMA主干截断,强化的SMA主干突然变为低密度,诊断为SMA完全性栓塞。MSCT间接征象:8例肠壁增厚7.0-12.8 mm,平均10.1 mm,增强扫描延迟强化。1例少量腹水。结论:MSCT能够清晰地显示SMA的形态及管腔内充盈情况,可快速、无创、准确地诊断SMAE,同时对病变肠道管壁、管腔、肠系膜及腹水的表现也能充分显示,为治疗及评估预后提供重要信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上动脉 栓塞 MS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辅行诀》所载“汤液经法图”理论的巴戟天“苦辛”药味探讨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丹丹 郭红叶 +1 位作者 戎立保 金锐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84-488,共5页
巴戟天是茜草科植物巴戟天Morinda officinalis How的干燥根,传统功效为“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对其药性定位为“甘、辛,微温,归肾、肝经”。从《辅行诀》所载的“汤液经法图”理论体系看,肾德在坚,其主骨,以苦补之;肝德在散,其主筋... 巴戟天是茜草科植物巴戟天Morinda officinalis How的干燥根,传统功效为“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对其药性定位为“甘、辛,微温,归肾、肝经”。从《辅行诀》所载的“汤液经法图”理论体系看,肾德在坚,其主骨,以苦补之;肝德在散,其主筋,以辛补之,故巴戟天的五行属性应为“水中木”,药味以苦辛为主。该文尝试通过查阅巴戟天在历代本草文献中有关性味归经及药象的记载,结合巴戟天与25味药精五行属性含“水”中药的功效对比,并采用“汤液经法图”对含巴戟天代表性方剂调肝汤、巴戟天丸进行解析,尝试确定在“汤液经法图”体系下巴戟天的苦、辛药味,为其组方配伍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戟天 汤液经法图 药味 药性 苦味 辅行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癌患者外周血CD4^+调节T细胞与TGF-β1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武琴 吴梦 +5 位作者 陈献 娄鉴芳 黄珮珺 黄蕾 孙瑞红 王芳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9-72,共4页
目的:探讨卵巢癌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及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的水平及其与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对24例上皮性卵巢癌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及CD4^+... 目的:探讨卵巢癌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及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的水平及其与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对24例上皮性卵巢癌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及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水平进行检测,收集每例患者对应的血浆,ELISA法检测卵巢癌患者血浆中TGF-β1浓度,并选20例卵巢良性疾病及20例健康体检者做对比研究。结果:与卵巢良性疾病及健康对照组相比,卵巢癌患者CD4^+CD25^+、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及TGF-β1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均P<0.01);Ⅲ~Ⅳ期卵巢癌患者CD4^+CD25^+、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及TGF-β1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Ⅰ~Ⅱ期患者(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卵巢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及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水平与血浆TGF-β1水平均呈正相关(r=0.656,P<0.05;r=0.574,P<0.05)。结论:卵巢癌患者外周血存在高水平CD4^+调节T细胞,且其与血浆TGF-β1水平呈正相关。检测外周血CD4^+调节T细胞与TGF-β1水平对于判断卵巢癌不同病期有重要意义。TGF-β1水平增高可能参与调节CD4^+调节T细胞对卵巢癌机体的免疫负调节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CD4+调节T细胞 TGF-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麻下剖宫产术的体会 被引量:10
14
作者 陈绪军 肖建宁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09-610,共2页
剖宫产产妇麻醉大多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CEA)和腰硬联合麻醉(CSEA),但产妇如有前置胎盘大出血休克、子宫破裂、子痫、血小板减少、脊柱畸形、小儿麻痹后遗症、穿刺部位有感染等,选择全身麻醉为宜。现将本院178例足月产妇全麻下剖... 剖宫产产妇麻醉大多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CEA)和腰硬联合麻醉(CSEA),但产妇如有前置胎盘大出血休克、子宫破裂、子痫、血小板减少、脊柱畸形、小儿麻痹后遗症、穿刺部位有感染等,选择全身麻醉为宜。现将本院178例足月产妇全麻下剖宫产术的体会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术 全麻 腰硬联合麻醉 连续硬膜外麻醉 小儿麻痹后遗症 剖宫产产妇 血小板减少 出血休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礞石滚痰丸中金胺O与金橙Ⅱ的检测方法 被引量:9
15
作者 吴嫣艳 于倩茜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32-1235,共4页
目的建立检测礞石滚痰丸中2种染色剂(金胺O与金橙Ⅱ)的方法。方法礞石滚痰丸70%乙醇提取,采用液质联用,高效液相色谱柱为Agela Venusil MP C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A为0.02 mol/L乙酸铵溶液,流动相B为乙腈,梯度洗脱,检... 目的建立检测礞石滚痰丸中2种染色剂(金胺O与金橙Ⅱ)的方法。方法礞石滚痰丸70%乙醇提取,采用液质联用,高效液相色谱柱为Agela Venusil MP C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A为0.02 mol/L乙酸铵溶液,流动相B为乙腈,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430 nm(金胺O)和485 nm(金橙Ⅱ)。结果 HPLC法金胺O在2.084~41.680μg/m L范围内、金橙Ⅱ在2.292~45.840μg/m 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金胺O、金橙Ⅱ检测限分别为1.202、0.444 ng,平均回收率为90.9%、94.3%;LC/MS/MS法金胺O、金橙Ⅱ检测限分别为0.305、0.430 ng。结论本方法快速灵敏可靠,可用于礞石滚痰丸中金胺O与金橙Ⅱ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礞石滚痰丸 液质联用 金胺O 金橙Ⅱ 非法添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颌面部外伤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谢红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462-1463,1466,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颌面部外伤中对临床治疗的指导价值。方法:对60例颌面部骨折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常规扫描后进行三维重建显示骨折情况。结果:表面遮盖法(surface shaded display,SSD)显示颌面部骨折的立体效果较好,应...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颌面部外伤中对临床治疗的指导价值。方法:对60例颌面部骨折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常规扫描后进行三维重建显示骨折情况。结果:表面遮盖法(surface shaded display,SSD)显示颌面部骨折的立体效果较好,应用SSD切割程序,可很好地显示骨折情况。容积再现技术(volume rendeing technique,VRT)虽然立体效果稍逊于SSD,但能显示骨折细微结构。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后形成的影像图像,能较好地显示颌面部骨折的程度与骨折的移位情况,有利于治疗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三维重建 颌面部外伤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血化瘀法治疗糖尿病肾病42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施兰英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6期380-380,共1页
关键词 活血化瘀 糖尿病肾病 中医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