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京市应急备用水源地规划探讨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献辉 李萍 +1 位作者 金明宇 奚肖亚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70-72,共3页
南京市城市供水基本依靠长江水源,水源地过于单一,极易受到长江上游突发污染事件影响,研究合适的应急备用水源地十分必要。结合南京市供水规划的供用水量要求,通过分析南京市现有水源情况,初步选定应急备用水源地,形成南有石臼湖、北有... 南京市城市供水基本依靠长江水源,水源地过于单一,极易受到长江上游突发污染事件影响,研究合适的应急备用水源地十分必要。结合南京市供水规划的供用水量要求,通过分析南京市现有水源情况,初步选定应急备用水源地,形成南有石臼湖、北有金牛湖的应急备用水源地格局。通过水量、水质分析,提出上述应急备用水源地的可行性及存在问题,结合流域及区域水利规划,提出南片石臼湖出口建闸和从水阳江补水的规划方案,北片以金牛湖为主水源,联合山湖水库、三岔水库共同构成应急备用水源地,为南京市应急备用水源地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备用水源地 水质分析 水量分析 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集对分析理论的南京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评价 被引量:8
2
作者 杨红卫 王晓燕 +1 位作者 李萍 王献辉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6-68,共3页
通过对南京市县城以上城镇的供水水源地供水现状调查,运用集对分析法、最差因子法评价了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情况。结果表明,与水质最差因子评价方法相比,集对分析法能更清楚地反映水体污染程度。南京市城镇饮用水水源地中大厂水厂、浦口... 通过对南京市县城以上城镇的供水水源地供水现状调查,运用集对分析法、最差因子法评价了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情况。结果表明,与水质最差因子评价方法相比,集对分析法能更清楚地反映水体污染程度。南京市城镇饮用水水源地中大厂水厂、浦口水厂的水质相对较好,上元门水厂水质略差;以湖泊、中型水库为供水水源地的取水口水质现状良好,而胥河、滁河等水源地水质较差,存在取水口布局不合理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对分析理论 水源地 水质评价 安全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市赭山头水库坝肩渗漏处理 被引量:10
3
作者 陈勇 李进 +2 位作者 张莉萍 费宗如 冯寿兆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6-79,86,共5页
采用综合物探等方法对南京赭山头水库长期存在的渗漏问题进行探测,在物探探测渗漏区结合地质钻探确定大坝的渗漏通道,对存在渗漏通道的左右坝肩部位,采用薄壁混凝土防渗墙和帷幕灌浆的方法进行防渗处理,经过汛期高水位的检验,水库多年... 采用综合物探等方法对南京赭山头水库长期存在的渗漏问题进行探测,在物探探测渗漏区结合地质钻探确定大坝的渗漏通道,对存在渗漏通道的左右坝肩部位,采用薄壁混凝土防渗墙和帷幕灌浆的方法进行防渗处理,经过汛期高水位的检验,水库多年存在的渗漏险情得到了根本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石坝渗漏 高密度电法 探地雷达 防渗加固 帷幕灌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利血防工程中生态抑螺护岸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8
4
作者 方绪顺 王蔚 +3 位作者 邹鹰 徐小平 张松 侯文昂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2-106,共5页
传统的水利血防工程采用硬质护岸形式,极大程度地影响了河道生物多样性。依托某水利血防工程,在对河道附近水位站潮位资料统计排频的基础上,给出了常规硬质护岸的设计方案。结合植物抑螺理念,设计出一种生态型的抑螺护岸。并将不同抑螺... 传统的水利血防工程采用硬质护岸形式,极大程度地影响了河道生物多样性。依托某水利血防工程,在对河道附近水位站潮位资料统计排频的基础上,给出了常规硬质护岸的设计方案。结合植物抑螺理念,设计出一种生态型的抑螺护岸。并将不同抑螺植物组合设置成三个生态抑螺护岸试验段。通过现场调查比较,硬质护岸和生态抑螺护岸都能起到灭螺效果,相对于硬质护岸河流景观单一化,生态抑螺护岸更贴近自然,三个生态护岸试验区中,以密毛酸模叶蓼为挺水植物,以益母草为草本植物的实验段植物存活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血防 硬质护岸 生态型护岸 植物抑螺 益母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护岸工程南京河段的技术设计与施工实践 被引量:8
5
作者 李荣 赵鸣伟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0-42,53,共4页
在江河整治过程中常见的护岸形式有混凝土铰链沉排、四边六面体框架群、水下抛石等,各种护岸形式在某一特定地域可以单独实施,也可以有机结合实施,利弊互补。文中根据长江南京河段二期整治工程护岸和护坎工程实践,对三种护岸技术的技术... 在江河整治过程中常见的护岸形式有混凝土铰链沉排、四边六面体框架群、水下抛石等,各种护岸形式在某一特定地域可以单独实施,也可以有机结合实施,利弊互补。文中根据长江南京河段二期整治工程护岸和护坎工程实践,对三种护岸技术的技术设计与施工控制的关键作简要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铰链排 四边六面体框架群 水下抛石 护岸 河道整治 长江护岸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地区水稻节水灌溉定额及适宜灌溉模式 被引量:5
6
作者 郝树荣 崔鹏程 +2 位作者 张展羽 金玉洁 杨红卫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2015年第6期150-153,共4页
收集南京地区55年气象观测资料,采用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参考作物需水量;以多年实测数据与分段单值平均法相结合确定水稻作物系数;采用单作物系数法计算水稻需水量,再根据水量平衡原理,结合浅湿灌溉制度,推算南京地区不同分区、不... 收集南京地区55年气象观测资料,采用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参考作物需水量;以多年实测数据与分段单值平均法相结合确定水稻作物系数;采用单作物系数法计算水稻需水量,再根据水量平衡原理,结合浅湿灌溉制度,推算南京地区不同分区、不同水文年、不同灌区类型的水稻耗水量和灌溉定额。根据未来水稻生育期暴雨发生概率增加的特点,提出更适宜南京地区推广的水稻蓄水控灌模式,以减少水量损失、提高降雨利用率。结果表明:南京地区一般干旱年降雨有效利用率达70%-85%,特枯年接近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定额 作物需水量 水稻 节水灌溉模式 南京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南京主要作物需水量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郝树荣 俞方易 +2 位作者 张展羽 金玉洁 花剑岚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5-29,共5页
采用Mann-Kendall方法计算南京1951—2005年的作物需水量,结合气象因素的变化趋势,分析气候变化对南京主要作物需水量的影响,提出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结果表明:夏作水稻、棉花和玉米的需水量减少,主要与夏季增温不明显以及降雨增加、... 采用Mann-Kendall方法计算南京1951—2005年的作物需水量,结合气象因素的变化趋势,分析气候变化对南京主要作物需水量的影响,提出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结果表明:夏作水稻、棉花和玉米的需水量减少,主要与夏季增温不明显以及降雨增加、日照时数减少和风速显著降低有关;冬小麦和油菜需水量呈增加趋势,主要因为冬春季增温趋势率最大,日照时数减少和风速的下降不足以抵消气温升高和湿度降低的影响。认为温度变化会改变作物种植制度,可能带来作物总需水量的增加,因此实施节水灌溉非常必要,尤其是推行水稻蓄水控灌,可减少灌排定额,减小温室效应,降低气候变化对水稻生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作物需水量 节水灌溉 水稻生产 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有限单元法在某分离式大型船闸闸室结构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8
作者 苏超 崔潇菡 李炳华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3-137,共5页
结合ABAQUS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以某分离式船闸的标准段闸室为基本计算结构,并拟定地基模拟范围,建立了闸室的三维有限元计算模型,分析了在不同工况下的应力分布规律和变形特点。并根据三维有限元内力计算原理及方法计算出闸室段各部位... 结合ABAQUS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以某分离式船闸的标准段闸室为基本计算结构,并拟定地基模拟范围,建立了闸室的三维有限元计算模型,分析了在不同工况下的应力分布规律和变形特点。并根据三维有限元内力计算原理及方法计算出闸室段各部位控制点的内力,为设计人员进行配筋设计提供了便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闸室 三维有限单元法 应力 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GIS进行水下抛石区辅助设计算法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崔信民 张子龙 +1 位作者 臧英平 李大峰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60-61,共2页
水下抛石是防汛抢险和治理江河崩岸的一种有效措施,已有的设计方法比较复杂,效率也不高,不能满足大规模的设计要求。按照水下抛石区设计原理,结合实际设计要求,在分析以往设计方法的基础上,运用GIS技术,提出了参数法、画图法、单元图形... 水下抛石是防汛抢险和治理江河崩岸的一种有效措施,已有的设计方法比较复杂,效率也不高,不能满足大规模的设计要求。按照水下抛石区设计原理,结合实际设计要求,在分析以往设计方法的基础上,运用GIS技术,提出了参数法、画图法、单元图形法等新的设计方法和工程量计算方法。新的抛区设计方法通过在南京长江二期整治工程中的使用,表明该方法具有使用方便、灵活、快捷、图纸和数据同时产生、自动化程度高、能提高设计精度和效率等特点。为水下抛石区设计自动化,设计成果管理计算机化打下了基础,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岸工程 抛石工程 设计方法 地理信息系统 新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甸峡水利枢纽偏心铰弧形闸门自振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钱声源 张燎军 韩凤荣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40-43,共4页
针对九甸峡水利枢纽偏心铰弧形闸门的工作特点,精细模拟了弧形闸门的空间有限元模型,开发了基于ANSYS的动水压力求解模块,通过不同工况的结构动力计算,研究了弧形门的自振特性,并根据计算结果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
关键词 偏心铰 弧形闸门 自振频率 ANSY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划子口河闸弧形钢闸门三维有限元分析与安全评估 被引量:13
11
作者 奚肖亚 刘海祥 +1 位作者 叶小强 柯敏勇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6-41,共6页
划子口河闸拆建工程闸门为"Π"型弧形钢闸门,为掌握不同工况下的结构变形和应力分布,需要建立三维有限元整体模型进行分析.采用ANSYS有限元计算软件建立模型,按不同工况分别施加荷载.计算结果表明,5种工况下弧形钢闸门的结构... 划子口河闸拆建工程闸门为"Π"型弧形钢闸门,为掌握不同工况下的结构变形和应力分布,需要建立三维有限元整体模型进行分析.采用ANSYS有限元计算软件建立模型,按不同工况分别施加荷载.计算结果表明,5种工况下弧形钢闸门的结构变形都在允许范围内,应力值都在钢材的屈服应力以下.采用结构线性屈曲分析闸门结构稳定性,用有限元法求出结构的稳定安全系数,结果表明大部分工况下的稳定安全系数大于4,最先失稳的部位在跨中水平次梁处,建议适当加密跨中纵梁,以减小水平次梁计算长度,提高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弧形闸门 有限元分析 结构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ETSc的有限元高性能求解方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高怀玉 张峰 秦忠国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65-370,共6页
基于科学计算工具箱PETSc提供的应用开发平台,针对单机多核计算机开发出一种线性并行求解器。用C++类的形式封装求解线性有限元问题必需的数据和操作,并行使用迭代法求解线性有限元问题。算例测试结果表明,在内存为3G的四核计算机上可... 基于科学计算工具箱PETSc提供的应用开发平台,针对单机多核计算机开发出一种线性并行求解器。用C++类的形式封装求解线性有限元问题必需的数据和操作,并行使用迭代法求解线性有限元问题。算例测试结果表明,在内存为3G的四核计算机上可以计算节点数达80万的三维线性有限元问题;在运行2个进程计算时加速比达到1.81,4个进程计算时为3.24;求解器对于病态方程组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对于材料弹性模量相差10万倍的有限元模型,迭代也能收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 线性方程组 并行计算 PETS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堤后式排灌两用泵站设计方案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沈昊 陈小鹏 +1 位作者 罗海东 陈照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85-87,91,共4页
结合具体工程实例,系统地分析了堤后式排灌两用泵站两种不同的运行方式和设计型式,并对分析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分建型设计中高、低涵分开设置,排、灌功能分别独立实现,无需进行转换;而合建型设计中高、低涵合并为一道低涵,需设... 结合具体工程实例,系统地分析了堤后式排灌两用泵站两种不同的运行方式和设计型式,并对分析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分建型设计中高、低涵分开设置,排、灌功能分别独立实现,无需进行转换;而合建型设计中高、低涵合并为一道低涵,需设置控制闸以实现对泵站排、灌功能的转换。两种设计方式各有特色,均能实现排灌两用功能。同时通过分析排灌两用泵站最常见的两种不同设计型式,使其设计更加合理和完善。可为同类型泵站工程设计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灌泵站 分建型 合建型 堤后式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汊湾船闸加固改造设计 被引量:4
14
作者 董小卓 赵一晗 +1 位作者 张义军 张峰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0-82,86,共4页
重点介绍了三汊湾船闸加固改造设计中的技术难点,在设计中解决了新老地下连续墙和新老止水的连接、新闸首与老闸室存在最大1.5 m高差、系船设施布置和施工模板等问题,为同类船闸的加固改造提供一个成功的范例。
关键词 三汊湾船闸 地下连续墙 加固改造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田水利信息管理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8
15
作者 刘红坤 薛挺松 +1 位作者 陆晨 高祥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5-18,23,共5页
近年来农田水利信息管理技术及应用取得长足进步,综合实践中的经验,提出农田水利信息化的整体构架及具体信息化功能的定位,并把工业现场总线控制理论具体应用于农田水利信息化系统设计,突出现地监控设备的重要性,大量采用现代物联网技... 近年来农田水利信息管理技术及应用取得长足进步,综合实践中的经验,提出农田水利信息化的整体构架及具体信息化功能的定位,并把工业现场总线控制理论具体应用于农田水利信息化系统设计,突出现地监控设备的重要性,大量采用现代物联网技术应用于现地监控系统。整体系统模块化设计,工业化生产,可分步实施,具体实施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水利 信息化 现地控制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olidworks软件的船闸一字闸门三维设计 被引量:2
16
作者 黄淑娟 陈照 沈昊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8-61,共4页
结合水工钢闸门的设计特点,提出了二维和三维相结合的参数化设计方法。通过基于Solidworks软件的闸门三维建模,对底枢结构、顶枢结构进行干涉检查,并针对干涉区域进行零件的结构优化。利用已完成的三维模型,智能转成二维生产图纸,提高... 结合水工钢闸门的设计特点,提出了二维和三维相结合的参数化设计方法。通过基于Solidworks软件的闸门三维建模,对底枢结构、顶枢结构进行干涉检查,并针对干涉区域进行零件的结构优化。利用已完成的三维模型,智能转成二维生产图纸,提高了工作效率及准确性。使用COSMOSMotion对闸门进行运动仿真,直观展示闸门的运行情况,验证了设计是否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闸门 三维参数化设计 运动仿真 SOLIDWORK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锡市城市防洪利民桥水利枢纽施工期基坑管涌处理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晓强 李荣 薛有良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3-36,共4页
无锡市利民桥水利枢纽二期闸站施工中,基坑内发生了两次管涌。通过原因分析,研究制定了安全可靠、合理可行的处理方案,在闸室墙后填筑纵向土堤,设置咬合桩防渗结构,对发生管涌的闸室墙底板下进行压密注浆。这样从根本上解决了渗漏通道,... 无锡市利民桥水利枢纽二期闸站施工中,基坑内发生了两次管涌。通过原因分析,研究制定了安全可靠、合理可行的处理方案,在闸室墙后填筑纵向土堤,设置咬合桩防渗结构,对发生管涌的闸室墙底板下进行压密注浆。这样从根本上解决了渗漏通道,既满足了施工需要,又获得了永久防渗、防撞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闸站 闸室 基坑 管涌 处理措施 利民桥水利枢纽 无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闸站桥结合类城市综合性工程设计方案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沈昊 陈照 +1 位作者 袁翠平 王洁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54-156,共3页
以巢湖市裕溪路天河闸站桥工程为例,详细介绍了闸站桥结合类城市综合性工程的特点,分析了其适用条件和工程设计要点。通过设计研究与实践,阐述了在工程设计中应考虑的问题:即应结合水系合理选址,布置在不行洪河道中;各分项工程需统筹考... 以巢湖市裕溪路天河闸站桥工程为例,详细介绍了闸站桥结合类城市综合性工程的特点,分析了其适用条件和工程设计要点。通过设计研究与实践,阐述了在工程设计中应考虑的问题:即应结合水系合理选址,布置在不行洪河道中;各分项工程需统筹考虑,合理布置,使工程同时具备水利、交通及景观功能;应优先选用钢筋混凝土坝、潜孔式钢闸门及倒挂式液压启闭机,既能节约空间,又能满足工程的整体性和美观性;宜设置桥梁连接拦污栅桥与两岸,有利于安装检修和清污。通过分析比较总结了经验,可供同类工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闸站桥结合 综合性 水利 交通 景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在现代园林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伟伟 张旭蓉 《现代园艺》 2014年第4期92-92,共1页
富含中国传统建设的元素源远流长,具备浓烈的历史厚重感和艺术美感,这使得它越来越受到现代建筑设计的欢迎和喜爱,特别是在园林建筑的设计中被应用得越来越广泛。本文将简单论述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在现代园林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关键词 中国传统 建筑元素 园林建筑设计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交错带的景观规划
20
作者 刘鹿璐 陈照 《南方农业》 2014年第12X期96-96,99,共2页
城乡交错带位于城市与乡村之间的部分,城乡交错带是城市与乡村景观过渡的地带,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地带,因此,应加强城乡交错带景观的规划。在进行景观规划时,应结合城乡交错带的特点,使景观规划更加合理、科学。基于此,就城乡交错带景... 城乡交错带位于城市与乡村之间的部分,城乡交错带是城市与乡村景观过渡的地带,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地带,因此,应加强城乡交错带景观的规划。在进行景观规划时,应结合城乡交错带的特点,使景观规划更加合理、科学。基于此,就城乡交错带景观规划进行分析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交错带 景观规划 格局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