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浚文脉之源 铸文化之魂——南京市建邺高级中学“金陵文脉”选修课程实践与反思
1
作者 胡云信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47-49,共3页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南京市建邺高级中学美丽的校园里,常有来自南师附中、南京一中、中华中学、金陵中学河西分校的骨干教师们。他们游目骋怀天地外,怡情旷性诗书中,孜孜不倦地合作开发“烟水江南”“金陵文脉”等选修课程。这...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南京市建邺高级中学美丽的校园里,常有来自南师附中、南京一中、中华中学、金陵中学河西分校的骨干教师们。他们游目骋怀天地外,怡情旷性诗书中,孜孜不倦地合作开发“烟水江南”“金陵文脉”等选修课程。这既是语文教育的现实需要,也是语文老师们的文化自觉。学校多年来努力建构具有多样化和选择性的校本课程,为学生的自由成长和个性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修课程 校本课程 高级中学 语文老师 骨干教师 浚文 金陵中学 帝王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中化学教育游戏制作实践研究——以“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为例 被引量:3
2
作者 陆大勇 张丽萍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5-17,20,共4页
电子游戏以其娱乐性吸引了高中学生。国内外对于教育游戏的研究正方兴未艾,但目前研究的主体以商业公司与大学为多,以高中教师为制作主体的教育游戏仍很少见。在信息技术发达、游戏制作工具高度智能化的今天,教师可以通过制作教育游... 电子游戏以其娱乐性吸引了高中学生。国内外对于教育游戏的研究正方兴未艾,但目前研究的主体以商业公司与大学为多,以高中教师为制作主体的教育游戏仍很少见。在信息技术发达、游戏制作工具高度智能化的今天,教师可以通过制作教育游戏来实现教学目标,学生实现愉悦学习。以“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一氯”的制作和应用过程为例,介绍了教育游戏制作的方法和注意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游戏 高中化学 海水中的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是亲近所得——《〈红楼梦〉选读》教学构想之一 被引量:5
3
作者 胡云信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43-46,共4页
《红楼梦》是一部突破了传统文学思想与写作方法的古典文学名著。它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是广阔生动的时代生活画卷,是几千年传统思想文化的集大成者。从某种意义上说,它的出现标志着一个旧时代的行将结束,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 《红楼梦》是一部突破了传统文学思想与写作方法的古典文学名著。它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是广阔生动的时代生活画卷,是几千年传统思想文化的集大成者。从某种意义上说,它的出现标志着一个旧时代的行将结束,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勃然而兴。《红楼梦》之前的历史是帝王将相的历史,是《资治通鉴》《三国演义》的历史;它以后的历史,则是“大背于吾国人之精神”(王国维语),或者于破败中寻求新的生机的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教学构想 传统思想文化 选读 亲近 古典文学名著 《三国演义》 《资治通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寻寻觅觅探红楼——《〈红楼梦选读〉》教学构想之三
4
作者 胡云信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41-44,共4页
阅读经典名著《红楼梦》,我们可以从贾府的衰败中,真切地捕捉到传统社会秩序行将解体的征兆;从小说描绘的生活场景中。具体地感受到日常生活的丰富内容以及传统的家族文化对感性生命的抑制:从宝黛爱情的悲剧结局中。强烈地体验到爱... 阅读经典名著《红楼梦》,我们可以从贾府的衰败中,真切地捕捉到传统社会秩序行将解体的征兆;从小说描绘的生活场景中。具体地感受到日常生活的丰富内容以及传统的家族文化对感性生命的抑制:从宝黛爱情的悲剧结局中。强烈地体验到爱的珍贵和生命的永恒缺憾:从作者的追忆往事、营建大观园的努力中.深刻地领会到一种对青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教学构想 选读 寻觅 感性生命 经典名著 社会秩序 生活场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悟生命之真——《〈红楼梦〉选读》教学构想之二
5
作者 胡云信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37-40,共4页
清末文学家林纾有言:“中国说部。登峰造极者无若《石头记》。叙人间富贵,感人情盛衰,用笔缜密,着色繁丽,治局精严,观止矣。”(转引自邸瑞平编《红楼漫拾》第27页,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诚然,《红楼梦》为我们展示了人生意义... 清末文学家林纾有言:“中国说部。登峰造极者无若《石头记》。叙人间富贵,感人情盛衰,用笔缜密,着色繁丽,治局精严,观止矣。”(转引自邸瑞平编《红楼漫拾》第27页,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诚然,《红楼梦》为我们展示了人生意义的多姿多彩及其内在矛盾,展示了中国文化的深厚博大及其内在局限,以及经典文学超越时空的艺术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教学构想 感悟生命 江西教育出版社 选读 中国文化 《石头记》 内在矛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涵泳工夫兴味长
6
作者 胡云信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61-61,共1页
向浩老师的设计主要有三个亮点,亮点一:突出诵读。诵读既是学生的兴趣所在,也是理解诗意的必然要求;反复诵读才能精确、深度理解诗意。90年前,朱自清在《论学诗门径》一文中说:“学生学习国文的情形,觉得他们理解与鉴赏旧诗比一般文言困... 向浩老师的设计主要有三个亮点,亮点一:突出诵读。诵读既是学生的兴趣所在,也是理解诗意的必然要求;反复诵读才能精确、深度理解诗意。90年前,朱自清在《论学诗门径》一文中说:“学生学习国文的情形,觉得他们理解与鉴赏旧诗比一般文言困难,但对于诗的兴味却比文大。这似乎是一个矛盾,其实不然。他们的困难在意义,他们的兴味在声调;声调是诗的原始的也是主要的效用,所以他们虽觉难懂,还是乐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复诵读 理解诗意 朱自清 亮点 学生的兴趣 国文 兴味 声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