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太阳日辐照量对太阳能热水系统热性能检测影响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田玉兰 朱坚 李超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7-111,共5页
针对太阳能热水系统热性能评价规范中对太阳辐照量要求差异较大,影响实际操作的问题,开展太阳辐照量对太阳能热水系统热性能测试的影响规律研究。该文进行86 d太阳日辐照量监测和27 d对不同日辐照量下平板太阳能热水系统热性能的短期测... 针对太阳能热水系统热性能评价规范中对太阳辐照量要求差异较大,影响实际操作的问题,开展太阳辐照量对太阳能热水系统热性能测试的影响规律研究。该文进行86 d太阳日辐照量监测和27 d对不同日辐照量下平板太阳能热水系统热性能的短期测试研究。结果显示:南京市满足测试规范要求的日辐照量天气较少,在5~10月约占总天数的28%;随着日辐照量的升高,水箱的温升增加,当日辐照量较大时,贮水箱温升与日辐照量的线性关系不明显;平板太阳能热水系统热性能评定指标系统温升性能Δt17与太阳日辐照量无关,由太阳能热水系统本身性能决定。对太阳能热水系统热性能检测的日辐照量要求可适当放宽,其标准需开展系统研究;太阳能热水器热水系统的日平均热效率,可作为评定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热水系统 太阳日辐照量 热性能检测 水箱温升 日平均热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孔道条件的表面硬度法检测灌浆料抗压强度试验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吴玉龙 顾盛 +3 位作者 赵建华 孙彬 谢慧晟 周红艳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86-192,共7页
为进一步研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套筒连接灌浆料强度现场检测技术,分析了孔道条件与标准试件测试的差异,提出了现场检测面的获取方法;设计并制作了48组孔道条件模拟试件,测试了其表面硬度和抗压强度,拟合了测强曲线。结果表明:表面... 为进一步研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套筒连接灌浆料强度现场检测技术,分析了孔道条件与标准试件测试的差异,提出了现场检测面的获取方法;设计并制作了48组孔道条件模拟试件,测试了其表面硬度和抗压强度,拟合了测强曲线。结果表明:表面硬度基本服从正态分布,灌浆料抗压强度与其表面硬度强正相关,指数回归拟合下,相关系数达0.9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浆料 表面硬度 抗压强度 孔道 测强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预压加固软地基工程实例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齐永正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81-85,共5页
对真空预压排水固结加固软基工程实例进行了具体分析,对承载力增长规律进行了定性分析。根据原位试验结果,推算了地基承载力;推导了考虑固结效应的软土地基承载力增长计算公式并进行了修正;对原位试验结果推算的地基承载力与理论公式计... 对真空预压排水固结加固软基工程实例进行了具体分析,对承载力增长规律进行了定性分析。根据原位试验结果,推算了地基承载力;推导了考虑固结效应的软土地基承载力增长计算公式并进行了修正;对原位试验结果推算的地基承载力与理论公式计算的地基承载力进行了对比分析。修正公式计算的地基承载力与现场原位测试推算的地基承载力增长特性一致。用有限元程序对排水固结预压加固软基承载力增长规律进行了模拟分析。现场原位检测推算结果、理论公式计算结果与有限元模拟分析结果均表明:排水固结预压加固地基承载力的增长是非线性的,排水固结期间,前期地基承载力增长迅速,后期地基承载力增长缓慢,加固前期地基承载力增长远快于后期;随着排水固结预压时间的增加,地基承载力增长逐渐趋于极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预压 排水固结 软基处理 地基承载力 实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工离心机试验涵洞模型设计与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齐永正 刘向东 +1 位作者 吕嘉 陆丽娜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06-410,共5页
针对软基低路堤涵洞模型进行室内离心机试验,介绍了涵洞模型制作的过程以及遇到的一些问题。涵洞模型设计采用了必要的简化手段和替代材料,模型桩基设计采用了等复合模量的换算方法,同时考虑了道路面层与行车荷载的相关换算模式。模型... 针对软基低路堤涵洞模型进行室内离心机试验,介绍了涵洞模型制作的过程以及遇到的一些问题。涵洞模型设计采用了必要的简化手段和替代材料,模型桩基设计采用了等复合模量的换算方法,同时考虑了道路面层与行车荷载的相关换算模式。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对于软基低路堤路段,涵洞设置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可以减小绝对沉降,但却增加了路面纵向差异沉降;从减少跳车现象、增加行车舒适性考虑,在软基低路堤路段涵洞设计时建议以控制不均匀沉降为主,以控制绝对沉降为辅的设计理念进行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模型试验 涵洞 软基 低路堤 纵向差异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台式太阳能热水系统性能及分析
5
作者 田玉兰 陆建民 孙军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5-8,共4页
对阳台式太阳能热水系统进行了应用效果的测试:当太阳辐射量为17 MJ/m2时,太阳能集热系统单位轮廓采光面积的日有用得热量为4.73 MJ/m2,小于评定合格值;热水系统温升为20℃,小于评定合格值;贮水箱保温性能△t sd为6.2℃,符合评定合格值... 对阳台式太阳能热水系统进行了应用效果的测试:当太阳辐射量为17 MJ/m2时,太阳能集热系统单位轮廓采光面积的日有用得热量为4.73 MJ/m2,小于评定合格值;热水系统温升为20℃,小于评定合格值;贮水箱保温性能△t sd为6.2℃,符合评定合格值,水箱保温良好;贮水箱最终出水温度达到51℃,能满足配水点最低水温要求。分析表明,造成阳台式太阳能热水系统集热效果达不到合格标准是由于集热器安装倾角过大、上下层集热器的自遮挡和建筑的隔墙遮挡所致。文章提出,应用在高层建筑的集热器可分散设置在屋顶和南向外墙的外挑板上,并采取上下错层的布置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热水系统 阳台式 评定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