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子宫淋巴管内间质肌病(5例临床病理分析)
1
作者 吴波 郭慧芳 李凤山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1995年第3期40-43,共4页
对5例子宫淋巴管内间质肌病进行了组织学、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的研究。结果显示:子宫淋巴管内间质肌病具有远处转移的生物学行为,但其肿瘤成分分化良好,且生长缓慢。我们认为这是一类既不同于高度恶性的子宫间质肉瘤,也不同于... 对5例子宫淋巴管内间质肌病进行了组织学、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的研究。结果显示:子宫淋巴管内间质肌病具有远处转移的生物学行为,但其肿瘤成分分化良好,且生长缓慢。我们认为这是一类既不同于高度恶性的子宫间质肉瘤,也不同于良性子宫间质结节的、具有潜在恶性的肿瘤。同时,对子宫淋巴管内间质肌病的起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管内间质肌病 子宫 子宫内膜间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蓝痣临床病理、免疫组化及电镜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武卫平 徐天蓉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84-186,共3页
报道22例宫颈蓝痣,其中17例单发性,5例为多发性。光镜下于宫颈粘膜间质中见大量纤细的梭形细胞,其间夹杂树枝状突起和卵圆形细胞,均含有丰富的细小色索颗粒,S-100标记(+)。电镜下见到指状突、轴系膜样结构和基膜及桥... 报道22例宫颈蓝痣,其中17例单发性,5例为多发性。光镜下于宫颈粘膜间质中见大量纤细的梭形细胞,其间夹杂树枝状突起和卵圆形细胞,均含有丰富的细小色索颗粒,S-100标记(+)。电镜下见到指状突、轴系膜样结构和基膜及桥粒样结构。认为宫颈蓝痣可能起源干有色素合成的Schwann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蓝痣 SCHWANN细胞 免疫组化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