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模糊物元模型的南京市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评价 被引量:21
1
作者 周洁 姚萍 +1 位作者 黄贤金 陈志刚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72-79,共8页
研究目的:建立城市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评价的指标体系,通过评价失地农民生计状况,及时调整征地政策,助力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实现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研究方法:在阐述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内涵的基础上,从失地农民生计发... 研究目的:建立城市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评价的指标体系,通过评价失地农民生计状况,及时调整征地政策,助力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实现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研究方法:在阐述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内涵的基础上,从失地农民生计发展的层次性需求出发,构建了包含风险抵抗、环境保障、社会适应3方面的可持续生计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运用模糊物元模型对南京市的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状况进行了实证评价。研究结果:南京市失地农民生计情况总体处于维持原有生计水平阶段,离生计的可持续发展尚有一定差距。其中环境保障能力达到可持续,而风险抵抗、社会适应能力则处于维持原有生计的阶段。研究结论:主要是收入、就业、教育水平影响了南京市失地农民生计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应从完善征地补偿、就业扶持、全面保障等方面进行征地政策的调整与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管理 失地农民 可持续生计 生计评价 模糊物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市砖窑土地再利用适宜性评价与利用优先级策略 被引量:4
2
作者 徐康 吴绍华 +2 位作者 戴冰 宗蔚晨 昌亭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2-96,F0003,共6页
研究目的:针对目前砖窑土地再利用存在的问题,探讨一种基于土地再利用适宜性评价与优先级策略相结合的粘土砖窑土地再利用模式。研究方法:GIS空间数据分析和土地再利用适宜性评价法、优先级评价法。研究结果:研究区砖窑土地适宜耕地再... 研究目的:针对目前砖窑土地再利用存在的问题,探讨一种基于土地再利用适宜性评价与优先级策略相结合的粘土砖窑土地再利用模式。研究方法:GIS空间数据分析和土地再利用适宜性评价法、优先级评价法。研究结果:研究区砖窑土地适宜耕地再利用的比例最高,为67.39%;适宜生态用地再利用比例为19.21%;适宜建设用地再利用比例为13.40%;根据优先级策略的原则,首先对建设用地适宜性砖窑土地再利用,其次是耕地和生态用地适宜的砖窑土地。研究结论:可为城市边缘带的废弃工矿用地的再利用方式和策略提供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砖窑土地 优先级策略 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区域土地整理生态效益评价——以南京市为例 被引量:19
3
作者 付光辉 陆守超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42-145,共4页
以Costanza等提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理论为基础,建立了区域土地整理生态效益经济评价模型,并以南京市土地整理为例,评价了南京市土地整理项目实施取得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结果显示:土地整理引起了土地利用结构变化,也必然引起区域土... 以Costanza等提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理论为基础,建立了区域土地整理生态效益经济评价模型,并以南京市土地整理为例,评价了南京市土地整理项目实施取得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结果显示:土地整理引起了土地利用结构变化,也必然引起区域土地生态服务价值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可能是正向的,也可能是逆向的。合理开发利用各类土地资源,适当增加和保护生态服务价值高的地类,补充一定生态用地,应成为当前土地整理过程中重要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理 生态效益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体土地房屋拆迁存在问题及完善措施——以南京市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周飞 姚俊 +1 位作者 陆跃进 李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129-2132,共4页
在概括分析南京市集体土地房屋拆迁问题的基础上,以市场化的征地拆迁补偿为目标,以切实保障农民权益为核心,以协调国家、集体、村民各方在土地增值中的利益为落脚点,提出了南京市集体房屋拆迁补偿完善的措施。
关键词 集体土地 房屋拆迁 问题 完善 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土地社会保障功能的区域土地整理社会效益测算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被引量:15
5
作者 姚俊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4597-4599,4810,共4页
从农地社会保障功能出发,提出了土地整理社会效益计算的定量方法,突破了当前的土地整理社会效益评价仅能进行定性评价的局限。土地(耕地)整理的社会保障可包括养老保障、医疗保障和失业保障3部分;根据土地整理增加的有效耕地面积和原有... 从农地社会保障功能出发,提出了土地整理社会效益计算的定量方法,突破了当前的土地整理社会效益评价仅能进行定性评价的局限。土地(耕地)整理的社会保障可包括养老保障、医疗保障和失业保障3部分;根据土地整理增加的有效耕地面积和原有耕地增产情况,分别计算了其对南京市基本人口、被抚养人口、保养人口3类人口的养老保障、医疗保障和失业保障等社会保障功能价值。研究表明:土地整理实施带来了可观的社会效益,养老保障价值仍是其核心,而医疗保障和失业保障作用也越来越显重要;土地整理社会效益定量测算对衡量土地整理项目效益、进行投资决策具有重要作用和实践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理 社会效益 测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统筹背景下的征地制度改革:南京的补偿安置政策改革及其绩效 被引量:1
6
作者 周洁 姚萍 +1 位作者 徐玲 陈志刚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5-30,共6页
改革现行征地制度是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本文在对比分析南京市近十年来两次征地补偿安置政策改革方案的基础上,从区片综合补偿、接轨城镇社保、设立调剂资金三方面,着重介绍了2011年征地新政的亮点。最后,分别从政策条款... 改革现行征地制度是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本文在对比分析南京市近十年来两次征地补偿安置政策改革方案的基础上,从区片综合补偿、接轨城镇社保、设立调剂资金三方面,着重介绍了2011年征地新政的亮点。最后,分别从政策条款分析和抽样调查评价两方面,评判了南京市征地制度改革的绩效。结果显示,南京市的征地补偿安置政策改革遵循着一条市场化、一体化、公平化的演进路径,并始终关注对被征地农民生计的有效保障。作为我国首批征地制度改革试点城市,南京市近年来的政策改革经验为有序推进征地制度改革提供了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统筹 征地制度 改革实践 绩效分析 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比例尺农用地分等图件数据自动汇总技术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赵寒冰 包世泰 +1 位作者 胡月明 周飞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55-159,共5页
基于GIS手段,在农用地分等成果省级汇总过程中,从迅速实现半自动制图综合、部分关键参数和系数的获取,快速自动实现图层间图斑上下级关系索引、保持各农用地图层数据之间的等别不缺失等几个关键过程的技术层面对不同比例尺农用地分等成... 基于GIS手段,在农用地分等成果省级汇总过程中,从迅速实现半自动制图综合、部分关键参数和系数的获取,快速自动实现图层间图斑上下级关系索引、保持各农用地图层数据之间的等别不缺失等几个关键过程的技术层面对不同比例尺农用地分等成果汇总的快速自动实现方法进行研究。着重对最近邻法的原理与方法进行了阐述,并应用其对农用地图件进行了处理,实现只有少量人为参与的不同比例尺农用地分等图件图斑的计算机自动匹配过程。结果表明,研究成果可以在提高农用地图件自动综合处理能力、快速建立不同图层间图斑对应关系、各级别图件的等别序列一致性调整等方面工作朝着自动化流程处理、精确化表达的方向更进一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用地 分等定级 多级别与比例尺 分等成果图 汇总 关键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湖流域平原区土壤水分动态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徐飞 朱青 +2 位作者 史伯强 廖凯华 郑锦森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4-58,共5页
以太湖流域平原区两种土地利用方式(林地和菜地)为例,在长期定位观测土壤水分数据的基础上,采用时间序列法定量分析了土壤水分与降水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降水量在时间上不相关,而各层土壤水分均为自相关序列;(2)降水与... 以太湖流域平原区两种土地利用方式(林地和菜地)为例,在长期定位观测土壤水分数据的基础上,采用时间序列法定量分析了土壤水分与降水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降水量在时间上不相关,而各层土壤水分均为自相关序列;(2)降水与土壤水分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相关时长受季节、土壤深度、土地利用方式等的影响较为明显(1~8d不等);(3)林地相关时长的季节变化表现为:夏秋季〉春季〉冬季。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菜地土壤含水量与降水相关关系在夏秋季节呈减小趋势,而在冬春季节则相反。整体上林地降水对土壤含水量的有效影响时间长于菜地,且林地降水量与土壤含水量相关关系的规律性优于菜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关性 土壤水分动态 太湖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城市化地区耕地数量变化的人文驱动力分析——以无锡市为例
9
作者 胡莉 夏敏 陆守超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1年第9期140-142,共3页
运用灰色关联分析结合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无锡市1998~2009年耕地数量变化的人文驱动力因素进行了分析,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拟合得到无锡市耕地数量变化的人文驱动力模型。结果表明:无锡市耕地数量变化的主要人文驱动力是人口增长... 运用灰色关联分析结合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无锡市1998~2009年耕地数量变化的人文驱动力因素进行了分析,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拟合得到无锡市耕地数量变化的人文驱动力模型。结果表明:无锡市耕地数量变化的主要人文驱动力是人口增长、农业经济发展及农业科技水平,并从这3个方面出发,对无锡市耕地资源保护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人文驱动力 无锡市 灰色关联度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