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我国国土资源网站网上办事大厅的建设——以江苏省南京市国土资源局网站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王晶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1期301-303,共3页
介绍了我国国土资源网站网上办事大厅建立的背景,分析了国土资源网站网上办事的常见问题和原因,阐述了南京市国土资源局网上办事大厅的建设情况和优势,并对国土资源网上办事大厅下一步的建设方向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国土资源 网上办事大厅 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政府建设背景下的自然资源信息化管理优化:从管理到治理
2
作者 林晓菲 王芙蓉 +1 位作者 崔蓓 陆新亚 《测绘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1-155,共5页
数字政府建设是适应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正在推动自然资源信息化管理向治理转型。本文以N市自然资源部门为例,详细阐述了当前传统信息化管理模式在主体协同、建设管理碎片化、要素覆盖等方面的局限,创新... 数字政府建设是适应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正在推动自然资源信息化管理向治理转型。本文以N市自然资源部门为例,详细阐述了当前传统信息化管理模式在主体协同、建设管理碎片化、要素覆盖等方面的局限,创新构建了信息化管理向治理转变的行动框架,提出了“理念—内容—能力”三维治理内容,分析了场景化要素集、管理要素图谱、智能治理平台构建,探索了地方自然资源信息化治理的实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政府 自然资源信息化 信息化管理 信息化治理 管理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云计算的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研究
3
作者 邱竞竞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6年第15期93-93,95,共2页
信息技术以日新月异的速度飞快发展,我国在积极进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各行各业积极同信息技术进行紧密结合,其中国土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能够极大地提升我国国土资源管理效率。云计算是信息技术不断进步的产物,对国土资源的信... 信息技术以日新月异的速度飞快发展,我国在积极进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各行各业积极同信息技术进行紧密结合,其中国土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能够极大地提升我国国土资源管理效率。云计算是信息技术不断进步的产物,对国土资源的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从基于云计算的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入手,对基于云计算的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对策展开了详细分析,希望对提升我国国土资源管理效率起到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计算 国土资源 信息化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地籍一体化权属数据整理难点及处理方法——以南京市江南6区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雷飞 徐兆梁 +3 位作者 王梁文敬 李金林 李冀苏 唐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期303-306,共4页
为了处理城乡地籍一体化数据建库中城镇地籍数据库中国有土地与农村地籍数据库中集体土地权属界线交叉的问题,以南京市江南6区为例利用Arc GIS软件对两套权属数据进行分析并提取出两库中存在权属交叉的地块,通过分析提出了交叉地块权属... 为了处理城乡地籍一体化数据建库中城镇地籍数据库中国有土地与农村地籍数据库中集体土地权属界线交叉的问题,以南京市江南6区为例利用Arc GIS软件对两套权属数据进行分析并提取出两库中存在权属交叉的地块,通过分析提出了交叉地块权属性质判定原则,根据该判定原则确定了交叉地块的权属性质并在两库中进行相应的变更,整理得到了一套完整的南京江南6区无交叉、无缝衔接的权属数据。研究结果显示,利用Arc GIS软件对两套权属数据进行分析能够快熟准确地实现对交叉地块的定位,根据交叉地块权属性质判定原则能准确地对交叉地块的权属性质进行定性,为其他城市开展城乡地籍一体化权属数据整合工作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地籍一体化 权属交叉 数据整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市林地调查数据整合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吴杨青 唐华 李梅香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83-86,共4页
第三次国土调查与自然资源专项调查成果的分析集成,是自然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本文以南京市林地调查数据的整合为切入点,进行第三次国土调查与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数据交叉分析、林地分类标准梳理及映射、空间冲突规则制定、林地... 第三次国土调查与自然资源专项调查成果的分析集成,是自然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本文以南京市林地调查数据的整合为切入点,进行第三次国土调查与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数据交叉分析、林地分类标准梳理及映射、空间冲突规则制定、林地调查数据整合流程探索,为构建自然资源调查"一张底图"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 林地 林地分类 数据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市城乡地籍数据整合若干问题探讨 被引量:4
6
作者 张李军 刘寿福 +1 位作者 黄东海 邓雪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期295-297,共3页
概述了南京市城乡地籍数据整合前的城乡地籍数据及管理利用状况,结合南京市城乡地籍数据整合工作实际,对城乡地籍数据整合的技术路线、城乡权属或权属界线调整方法、权属或权属界线调整后地类修改方法、需合并缝隙"小图斑"界... 概述了南京市城乡地籍数据整合前的城乡地籍数据及管理利用状况,结合南京市城乡地籍数据整合工作实际,对城乡地籍数据整合的技术路线、城乡权属或权属界线调整方法、权属或权属界线调整后地类修改方法、需合并缝隙"小图斑"界定等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其他城市城乡地籍数据一体化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地籍数据整合 城乡权属界线衔接 城乡地类图斑衔接 地籍管理信息系统 “一张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市土地利用结构时空格局及驱动因素 被引量:34
7
作者 陈磊 孙佳新 +1 位作者 姜海 唐华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97-206,共10页
经济转型背景下把握土地利用结构状况旨在为协调区域经济建设质量与用地结构优化关系提供依据。运用信息熵和SSM模型分析了2005—2016年南京市土地利用结构时空格局差异,并构建了经济计量模型探讨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根据信息熵动态... 经济转型背景下把握土地利用结构状况旨在为协调区域经济建设质量与用地结构优化关系提供依据。运用信息熵和SSM模型分析了2005—2016年南京市土地利用结构时空格局差异,并构建了经济计量模型探讨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根据信息熵动态演变规律发现,南京市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具有明显阶段性,2005—2009年为持续增长期(无序),2010—2012年为持续下降期(有序),2013—2016年为波动上升期(无序);(2)对信息熵、均衡度和优势度总体分析表明,受信息熵变动趋势影响,研究期内南京市土地利用结构均衡度呈上升—下降—上升趋势,优势度与之相反,其中农用地结构为无序—有序趋势,建设用地结构为有序—无序趋势;(3)不同地类空间演变上,农用地和其他用地均属衰减性结构,其中耕地和牧草地具有显著的挤出效应;建设用地基本为增长性结构,其中城乡建设用地和交通水利用地具有明显的补给效应;(4)南京市“四大片区”不同地类竞争力具有显著的空间差异,主城区为中值区—低值区状态,江北新区和近郊区为中高值区—高值区状态,远郊区处于高值区状态;(5)南京市土地利用结构时空格局演变状况主要受土地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调整和土地管理政策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结构 信息熵模型 SSM模型 时空格局 驱动因素 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蜂群CA模型的南京市土地利用变化模拟与预测 被引量:7
8
作者 吴掠桅 刘耿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95-99,共5页
以南京市为例,构建人工蜂群元胞自动机(CA;)模型,对2000—2007年的土地利用变化进行模拟以实现CA;模型的校正,并以2007—2015年的土地利用变化为案例,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模拟结果总体精度(OA)2007年为87.79%,2015年为80.61%;模拟结果... 以南京市为例,构建人工蜂群元胞自动机(CA;)模型,对2000—2007年的土地利用变化进行模拟以实现CA;模型的校正,并以2007—2015年的土地利用变化为案例,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模拟结果总体精度(OA)2007年为87.79%,2015年为80.61%;模拟结果的品质因数(FOM)2007年为21.23%,2015年为19.25%。基于CA;模型和马尔可夫链预测未来城市土地总量,对南京市2025和2035年的土地利用格局进行了预测,对城市扩张和生态用地被侵占现象进行分析。模型预测结果表明,未来20年的城市扩张主要以牺牲耕地和林地为代价,2025和2035年80%的城市扩张面积来源于对耕地面积的侵占,17%的城市面积扩张是由2015年的林地转换得到的。研究表明,准确模拟、预测未来城市格局及评估城市扩张能够对生态用地侵占,以及为决策者合理规划城市、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胞自动机 人工蜂群 土地利用 城市侵占 Urban CA 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级土地储备资源数字化治理能力提升
9
作者 徐苏维 陆新亚 吴振玮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141-145,共5页
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土地资源日益匮乏。亟须加强对土地的储备与管理,实施合理的储备制度,对土地资源进行集约化管理。为了进一步提高储备水平,要积极开展土地储备资源数字化治理能力提升建设,保证土地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促进地区经... 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土地资源日益匮乏。亟须加强对土地的储备与管理,实施合理的储备制度,对土地资源进行集约化管理。为了进一步提高储备水平,要积极开展土地储备资源数字化治理能力提升建设,保证土地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促进地区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分析土地储备管理信息化现状的基础上,探讨存在的问题与困难,提出能力提升与应用的建设思路和关键技术,并探讨其应用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储备 信息化管理 智慧土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资源一体化政务服务系统及数据融合建设——以南京为例 被引量:24
10
作者 陈波 崔蓓 丁鑫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75-78,共4页
自然资源部制定的信息化建设总体方案中,要求构建"互联网+自然资源政务服务"应用体系,实现"服务事项标准统一、整体联动、业务协同,自然资源政务服务和共享开放能力全面提高"。一体化政务服务系统作为政务服务应用... 自然资源部制定的信息化建设总体方案中,要求构建"互联网+自然资源政务服务"应用体系,实现"服务事项标准统一、整体联动、业务协同,自然资源政务服务和共享开放能力全面提高"。一体化政务服务系统作为政务服务应用体系的重点建设内容,也是落实自然资源管理"两统一"职责的重要支撑,如何整合各类数据资源、发挥系统作用,成为亟待研究的问题。本文在分析自然资源业务管理需求后,提出了一体化政务服务系统及数据融合的建设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 一体化政务服务 数据融合 互联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基本思路与实施策略 被引量:14
11
作者 金志丰 张晓蕾 +2 位作者 沈春竹 陈扬 闵皓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5-82,共8页
随着国土空间规划陆续批复,强化用途管控,提升用途管制制度体系的可实施、可操作性迫在眉睫。针对管制对象和范围界定不够明晰、核心管制规则尚不完善等困境,解析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构建的现实需求,提出“分级、分区、分类、分步”的... 随着国土空间规划陆续批复,强化用途管控,提升用途管制制度体系的可实施、可操作性迫在眉睫。针对管制对象和范围界定不够明晰、核心管制规则尚不完善等困境,解析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构建的现实需求,提出“分级、分区、分类、分步”的“四分”管制思路,细化“统筹—传导—落实”分级实施策略、“分区准入—用途转用”分区分类实施策略和“前端—中端—后端”分步实施策略。同时,为提升用途管制效能,需要加快推进试点探索,尽快完善关键环节的规则标准体系、系统高效的运作体系和创新有效的政策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途管制 规划实施策略 规划管制 土地用途转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规划实体的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构建 被引量:12
12
作者 王芙蓉 徐建刚 +3 位作者 姚荣景 徐晗 毛燕翎 窦炜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65-70,共6页
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有利于统一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强化规划实施监督,推进政府部门间的数据共享及政府与社会之间的信息交互,各级政府正在大力开展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的建设工作。目前各类规划数据类型众多,但... 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有利于统一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强化规划实施监督,推进政府部门间的数据共享及政府与社会之间的信息交互,各级政府正在大力开展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的建设工作。目前各类规划数据类型众多,但是存在规划数据体系不科学、数据间缺乏关联、不易融合,以及难以联动更新等问题。因此,本文首次提出了规划实体,以南京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公共设施专项规划为研究对象,重点开展了规划实体编码体系、属性设计及关联关系构建等研究,并且进行了实例验证。研究表明,基于规划实体形成的规划数据体系更加科学,能够有效实现数据间的关联融合及动态更新,为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的构建提供了新的建设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 规划实体 编码体系 规划实体关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S伪距差分定位技术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7
13
作者 兰孝奇 张兵良 +1 位作者 黄继红 黄晓时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00-303,共4页
讨论了GPS伪距差分定位的原理及其数学模型,为了研究伪距差分定位精度,编写了GPS伪距差分定位软件,并对某GPS网的观测数据进行了大量的伪距差分定位试验计算.计算结果表明,GPS三类伪距观测值的差分定位精度基本相同;在距基准站50km范围... 讨论了GPS伪距差分定位的原理及其数学模型,为了研究伪距差分定位精度,编写了GPS伪距差分定位软件,并对某GPS网的观测数据进行了大量的伪距差分定位试验计算.计算结果表明,GPS三类伪距观测值的差分定位精度基本相同;在距基准站50km范围内,观测10~60s时间的伪距差分定位精度可以达到0 2~0 4m.伪距差分定位技术在海上定位和GIS数据采集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定位系统 伪距差分定位 数学模型 流动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调”成果的底图应用分析 被引量:17
14
作者 李梅香 唐华 柯红军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79-82,共4页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自然资源管理面临新要求、新挑战。围绕自然资源部"两统一"职责的实现,统一的底图底数是开展部门各项工作的基础和前提。第三次国土调查是自然资源部组建以来最新、最全面的一次国土调查,为统一底图...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自然资源管理面临新要求、新挑战。围绕自然资源部"两统一"职责的实现,统一的底图底数是开展部门各项工作的基础和前提。第三次国土调查是自然资源部组建以来最新、最全面的一次国土调查,为统一底图底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文提出基于"三调"成果分步开展"基础调查与专项调查""现状与管理"的数据融合方法,同时借助专项调查丰富自然资源的自然、经济、社会、生态属性内容,形成一张支撑自然资源管理工作的应用底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次国土调查 自然资源 底图 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J—1CCD与Landsat—5TM在森林叶面积指数反演中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朱高龙 李明泽 +2 位作者 居为民 陈镜明 吴中忠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7-130,共4页
利用LAI2000测量了帽儿山实验林场23个不同类型森林样区的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根据LA,I观测数据和由环境一号卫星HJ—1CCD数据及Landsat—5 TM数据计算的比植被指数(SR),分别建立了研究区森林LA,I的估算模型。在此基础上... 利用LAI2000测量了帽儿山实验林场23个不同类型森林样区的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根据LA,I观测数据和由环境一号卫星HJ—1CCD数据及Landsat—5 TM数据计算的比植被指数(SR),分别建立了研究区森林LA,I的估算模型。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了CCD和TM数据在红光和近红外波段的特征,评价了利用这两种遥感数据提取的研究区LA,I的差别。结果表明,CCD数据在红光波段的质量比TM3稍偏低,CCD数据在近红外波段的信息量丰富;利用CCD与TM数据提取的LA,I具有很好的相关性(R2=0.736 4,n=180 339),但前者提取的LA,I比后者平均偏高0.23(4.5%);CCD数据在空间分辨率、辐射分辨率、波段设置上都与TM数据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同时,CCD还具有比TM高得多的时间分辨率(2 d),可以有效应用于较大范围森林LA,I的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面积指数 环境一号卫星CCD 简单比植被指数 帽儿山林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化品泄漏扩散预测模型与GIS集成及其在应急决策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文仁强 黄全义 黄东海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2-54,共3页
在研究和分析危化品泄漏扩散预测模型的基础上,将危化品泄漏扩散快速预测模型在应急平台中与GIS系统进行集成,实现危化品泄漏扩散过程在地理场景中的动态仿真推演,在模型库、预案库的支持下,利用空间分析技术辅助应急决策,生成应急指挥... 在研究和分析危化品泄漏扩散预测模型的基础上,将危化品泄漏扩散快速预测模型在应急平台中与GIS系统进行集成,实现危化品泄漏扩散过程在地理场景中的动态仿真推演,在模型库、预案库的支持下,利用空间分析技术辅助应急决策,生成应急指挥决策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平台 预测模型 GIS 危化品泄漏 辅助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镇住宅用地基准地价的地质灾害影响及修正系数研究——以兰州市为例 被引量:6
17
作者 彭建超 吴群 钱畅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73-81,F0002,共10页
研究目的:研究地质灾害对城镇住宅地价的影响及城镇住宅基准地价的地质灾害因素修正系数编制。研究方法: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网格地价模型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研究结果:基于兰州市1621个住宅地价调查样点数据的分析显示,地质灾害隐患... 研究目的:研究地质灾害对城镇住宅地价的影响及城镇住宅基准地价的地质灾害因素修正系数编制。研究方法: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网格地价模型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研究结果:基于兰州市1621个住宅地价调查样点数据的分析显示,地质灾害隐患可导致土地价值的降低,但作用程度在不同土地级别、不同空间位置存在差异,地质灾害对地价产生负作用的极值易出现在各类洪道、沟坡地带;运用兰州市公开出让住宅用地数据进行验算,将网格地价模型和GWR模型法得出的修正系数应用于兰州市基准地价修正法评估,验算结果基本符合兰州市地价实际情况,网格地价模型的验算结果较GWR模型更为平稳。研究结论:地质灾害因素修正系数的空间量化,有助于提高地价评估的准确和客观性;网格地价模型法较GWR模型法更适合当前基准地价修正系数编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经济 基准地价 地质灾害 修正系数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网格地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动产大数据在城市更新潜力空间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汪洋 唐华 +3 位作者 潘进 李洋 褚峤 刘雨晴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71-74,82,共5页
我国在发展新常态与城市精细化治理背景下,对城市更新精准施策与量化评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更新过程与人、地、房的相互作用紧密相关。不动产登记数据包含丰富的人、地、房空间属性信息,能够在城市的建成环境评估过程中发挥重要作... 我国在发展新常态与城市精细化治理背景下,对城市更新精准施策与量化评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更新过程与人、地、房的相互作用紧密相关。不动产登记数据包含丰富的人、地、房空间属性信息,能够在城市的建成环境评估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现有城市更新评估模型几乎均未使用这一数据支持。本文从大数据量化评估视角出发,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利用不动产登记大数据构建城市更新潜力评估体系,建立评估方法,并以南京市为应用案例,在街道(乡、镇)尺度上,对评估对象区域进行城市更新潜力的量化评估,实现精细化尺度的空间分析,辅助城市更新方向与选址,引导精准施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更新 不动产 大数据 潜力评估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BAS的采动区高速路沉降监测与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严剑锋 杨俊凯 +1 位作者 赵伟颖 殷建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48-149,共2页
本文采用SBAS技术提取采空区上方高速公路高相干点的时序沉降量,并利用试验证明了SBAS技术具有监测线状建筑的能力,对建筑物下采煤的安全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沉降监测 建筑物下采煤 SBAS 采动 采空区上方 高速路 干涉图 安全监测 下沉速度 变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低碳理念的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 被引量:3
20
作者 黄东海 张李军 赵荣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7期3145-3146,共2页
将低碳理念纳入到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研究中,建立低碳的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评价法,可求得特定区域在低碳背景下的集约度,依据所求得的集约度,对提高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可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低碳 建设用地集约利用 评价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