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口腔颌面部成人型横纹肌瘤3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张磊 杨艳 +3 位作者 陈盛 周婷 王毓佳 黄晓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61-164,共4页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成人型横纹肌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对3例口腔颌面部成人型横纹肌瘤的临床资料、影像学、病理学特征、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3例成人型横纹肌瘤,发病年龄4~83岁;男性2例,女性1...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成人型横纹肌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对3例口腔颌面部成人型横纹肌瘤的临床资料、影像学、病理学特征、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3例成人型横纹肌瘤,发病年龄4~83岁;男性2例,女性1例;2例发生于口底,1例发生于舌腹。临床表现为缓慢生长的无痛性包块。眼观:肿块呈结节分叶状,切面棕红色,界限清楚。镜检:肿瘤由排列紧密的嗜酸性或透明的大圆形或多边形细胞构成,胞质内可见横纹及空泡。瘤细胞表达desmin和Myoglobin,灶性表达SMA、Myo D1和S-100蛋白;PAS染色呈阳性,可被淀粉酶消化。结论病理检查是诊断成人型横纹肌瘤的主要方法,胞质中的横纹结构与肌源性蛋白的免疫组化染色是诊断的主要依据。手术完整切除是有效的治疗方法,预后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肿瘤 成人型 横纹肌瘤 病理学特征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鳞癌叶酸表达的临床病理分析
2
作者 杨艳 陈盛 +1 位作者 蒲玉梅 王育新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99-803,共5页
目的:观察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中叶酸受体(FRα)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肿瘤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方法分析95例OSCC患者FRα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临床参数、总生存率(OS)和无病生存率(DFS)的相关性。结果:95例OSCC组织FRα中、高表达占... 目的:观察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中叶酸受体(FRα)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肿瘤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方法分析95例OSCC患者FRα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临床参数、总生存率(OS)和无病生存率(DFS)的相关性。结果:95例OSCC组织FRα中、高表达占57.9%。5年OS,FRα高、中、低表达者分别为33.4%、79.4%、90.1%(P=0.0003);5年DFS在FRα高、中、低表达患者中分别为44.7%、82.9%、69.5%(P=0.0336)。FRα表达与OSCC的肿瘤浸润方式、淋巴结转移、肿瘤分期密切相关,FRα高表达与OS和DFS负相关(P<0.05)。结论:FRα表达与OSCC临床病理进展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癌 叶酸 纳米医学 临床病理分析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鳞癌中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及树突状细胞分布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陈亮 黄晓峰 +3 位作者 胡勤刚 蒋文晖 陈湘华 王志勇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561-563,567,共4页
目的:探讨口腔鳞癌(OSCC)中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树突状细胞(DC)分布的关系。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技术(ISH)检测56例OSCC、26例口腔白斑(OLK)和10例正常口腔黏膜中HPV16/18的感染情况,免疫组化EnVision法观察其中DC的分布表达。结果:O... 目的:探讨口腔鳞癌(OSCC)中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树突状细胞(DC)分布的关系。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技术(ISH)检测56例OSCC、26例口腔白斑(OLK)和10例正常口腔黏膜中HPV16/18的感染情况,免疫组化EnVision法观察其中DC的分布表达。结果:OSCC和OLK组HPV16/18感染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HPV16/18感染与吸烟有一定相关性(P<0.05)。HPV16/18感染的OSCC组织中CD1a低表达(P<0.01)。结论:ISH是检测HPV较理想的方法,HPV感染是部分口腔鳞癌的病因学因素,HPV感染患者局部免疫功能低下可能导致肿瘤免疫逃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 鳞状细胞癌 人乳头瘤病毒 树突状细胞 .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例涎腺透明细胞癌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万飞 陈菲 +1 位作者 陈湘华 陈盛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6年第6期668-671,共4页
目的:探讨涎腺透明细胞癌(CCCs)生物学特性和组织来源。方法:收集8例涎腺透明细胞癌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和文献回顾对涎腺透明细胞癌进行研究分析。结果:透明细胞癌EMA和CK8全阳性表达(8/8、100/100),Ck18和CK-HMW小部分阳性表达(各2/... 目的:探讨涎腺透明细胞癌(CCCs)生物学特性和组织来源。方法:收集8例涎腺透明细胞癌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和文献回顾对涎腺透明细胞癌进行研究分析。结果:透明细胞癌EMA和CK8全阳性表达(8/8、100/100),Ck18和CK-HMW小部分阳性表达(各2/8、25/100),S-100仅1例阳性表达。SMA、Calpon in和P53无表达,bc l-2全阳性表达,PCNA阳性表达率为72.25%。结论:涎腺透明细胞癌是腺上皮性肿瘤,肿瘤细胞增殖活跃,是一种低度恶性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 透明细胞癌 免疫组织化学 临床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涎腺透明细胞癌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宋晓陵 陈菲 +1 位作者 王三锡 陈盛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7-99,共3页
关键词 涎腺肿瘤 透明细胞 病理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现为腭部溃疡损害的坏死性唾液腺化生1例
6
作者 彭巧 储志娟 +4 位作者 谢湘 王翔 段宁 王文梅 陈盛 《口腔医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32-435,共4页
坏死性唾液腺化生(necrotizing sialometaplasia,NS)是发生在唾液腺的非肿瘤性且具有自限性的一种罕见的良性病损。因其临床表现及病理特征与恶性肿瘤相似,临床常难以明确诊断,造成错诊及过度治疗。本文报告1例发生于腭部的NS病例的诊... 坏死性唾液腺化生(necrotizing sialometaplasia,NS)是发生在唾液腺的非肿瘤性且具有自限性的一种罕见的良性病损。因其临床表现及病理特征与恶性肿瘤相似,临床常难以明确诊断,造成错诊及过度治疗。本文报告1例发生于腭部的NS病例的诊疗过程,并通过总结NS相关文献,为临床医师在对NS进行诊治中提供参考和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坏死性唾液腺化生 溃疡 恶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miR-15b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7
作者 泥艳红 黄晓峰 +1 位作者 侯亚义 胡勤刚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081-1083,1088,共4页
目的探讨microRNA-15b(miR-15b)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组织及其对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诊断意义。方法收集46例经病理证实为OSCC组织及对应的癌旁组织,分别提取组织内的mRNA,采用qRT-PCR技术检测... 目的探讨microRNA-15b(miR-15b)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组织及其对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诊断意义。方法收集46例经病理证实为OSCC组织及对应的癌旁组织,分别提取组织内的mRNA,采用qRT-PCR技术检测组织中miR-15b的表达;分析OSCC癌灶组织内miR-15b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OSCC癌灶组织内miR-15b表达与对应癌旁组织相比明显下降(P=0.004 1);OSCC癌灶组织内miR-15b表达与患者WHO病理分级有关(P=0.042),而与患者性别、年龄、TNM分期、吸烟、淋巴结转移及癌灶组织内炎症细胞浸润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 miR-15b在OSCC癌灶组织内低表达,且与肿瘤分化相关;miR-15b有望成为OSCC早期诊断的潜在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肿瘤 鳞状细胞癌 qRT—PCR 肿瘤诊断 miR-15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鳞状细胞癌中 STING 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7
8
作者 陈盛 泥艳红 +1 位作者 丁亮 黄晓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44-746,750,共4页
目的探讨干扰素刺激基因(stimulator of interferon genes,STING)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组织及其对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诊断意义。方法收集25例OSCC组织及对应癌旁组织,提取组织内mRNA,采用SYBR G... 目的探讨干扰素刺激基因(stimulator of interferon genes,STING)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组织及其对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诊断意义。方法收集25例OSCC组织及对应癌旁组织,提取组织内mRNA,采用SYBR Green荧光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组织中STING、TBK-1和IRF-3的表达,并分析正常角朊细胞系和OSCC细胞系中IRF-3的表达。结果 OSCC组织内STING的表达与对应癌旁组织相比显著下降(P=0.014 1);OSCC组织内STING下游基因TBK-1的表达与对应癌旁组织相比显著下降(P=0.030 6);OSCC组织内IRF-3的表达与对应癌旁组织相比显著下降(P=0.0313);OSCC细胞系HSC-3与正常细胞系HaCaT细胞系相比,IRF-3 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09 3)。结论 STING及其下游基因在OSCC癌灶组织内低表达,下调的STING-TBK-1-IRF-3通路可能与癌症进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肿瘤 鳞状细胞癌 干扰素刺激基因 干扰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口腔鳞状细胞癌中异常表达PDCD4/eIF4A1的预后价值
9
作者 杨艳 陈盛 +2 位作者 张磊 叶传进 黄晓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11-713,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中PDCD4/eIF4A1异常表达的预后价值。方法对50例早期(T1/T2N0M0)OSCC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检测,分析早期OSCC中eIF4A1和PDCD4的表达及预后价值。结果50例OSCC组织的肿瘤细胞... 目的探讨早期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中PDCD4/eIF4A1异常表达的预后价值。方法对50例早期(T1/T2N0M0)OSCC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检测,分析早期OSCC中eIF4A1和PDCD4的表达及预后价值。结果50例OSCC组织的肿瘤细胞中存在广泛的PDCD4和eIF4A1的表达,其中PDCD4高表达24例,低表达26例;eIF4A1高表达26例,低表达24例。肿瘤组织相同区域中的PDCD4与eIF4A1具有相反的表达趋势,低表达PDCD4与肿瘤分化程度较低、WPOI较差有关,而高表达eIF4A1与肿瘤分化程度低、WPOI较差相关。低表达PDCD4是早期OSCC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早期OSCC中PDCD4/eIF4A1信号表达水平与分化程度和WPOI相关,异常的PDCD4/eIF4A1信号表达水平可预测早期OSCC的不良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肿瘤 PDCD4 eIF4A1 预后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源性钙化囊肿临床病理分析
10
作者 陈菲 陈君勤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4期359-359,共1页
牙源性钙化囊肿(COC),是一种少见的肿瘤。因临床与X线均缺乏特征性表现,易与其它颌骨囊肿或牙源性肿瘤混淆,现就我科1987—1996年间受检的19例COC,经病理证实,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9例COC中,男12例,... 牙源性钙化囊肿(COC),是一种少见的肿瘤。因临床与X线均缺乏特征性表现,易与其它颌骨囊肿或牙源性肿瘤混淆,现就我科1987—1996年间受检的19例COC,经病理证实,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9例COC中,男12例,女7例。年龄10~77岁,平均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源性 钙化囊肿 病理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学习图片分类模型ResNet-18用于判定口腔鳞状细胞癌浸润方式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吴天赐 郁佳鑫 +3 位作者 黄晓峰 陈盛 王育新 蒲玉梅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917-922,共6页
目的:探究深度学习网络模型(ResNet-18)用于判定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最差浸润方式(worst pattern of invasion,WPOI)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应用ResNet-18模型对收集的491张OSCC患者数字化病理切片进行研... 目的:探究深度学习网络模型(ResNet-18)用于判定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最差浸润方式(worst pattern of invasion,WPOI)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应用ResNet-18模型对收集的491张OSCC患者数字化病理切片进行研究,训练其识别并区分非肿瘤区域、WPOI 1~3级、WPOI 4~5级,利用分类准确率对模型进行评估。结果:ResNet-18神经网络可以有效区分OSCC非肿瘤区域、WPOI 1~3级、WPOI 4~5级,其准确率可达99.5%。结论:深度学习网络模型ResNet-18可以有效区分OSCC非肿瘤区域、WPOI 1~3级、WPOI 4~5级,辅助医师提高诊断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病理 深度学习 残差神经网络 最差浸润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涎腺上皮性肿瘤1282例病理组织学分类及临床资料统计 被引量:4
12
作者 黄晓峰 陈湘华 陈君勤 《口腔医学纵横》 CSCD 1996年第2期101-104,共4页
作者对1282例涎腺上皮性肿瘤的病理组织学分类和临床发病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涎腺腺瘤723例,占56.4%;涎腺癌559例,占43.6%。多形性腺瘤居涎腺腺瘤首位,粘液表皮样癌为最常见的涎腺癌。除Warthin瘤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外,涎腺... 作者对1282例涎腺上皮性肿瘤的病理组织学分类和临床发病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涎腺腺瘤723例,占56.4%;涎腺癌559例,占43.6%。多形性腺瘤居涎腺腺瘤首位,粘液表皮样癌为最常见的涎腺癌。除Warthin瘤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外,涎腺上皮性肿瘤的性别分布无明显差异;涎腺腺瘤的发病年龄较涎腺癌相对年轻,但差异不显著;涎腺腺瘤多发于大涎腺,涎腺癌多发于小涎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肿瘤 上皮性肿瘤 病理组织学 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舌癌标本大切片的制作 被引量:9
13
作者 陈盛 杨艳 黄晓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90-591,共2页
口腔癌是发生在口腔的恶性肿瘤总称,其中舌癌的发病率及恶性程度均较高,因其部位的特殊性给患者带来饮食困难、语言障碍及相应的心理困扰。
关键词 舌肿瘤 大切片 制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磷酸三钙预构中心血管化人工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思明 阚娜 +1 位作者 张磊 徐慧高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8-61,共4页
目的:观察β-磷酸三钙构建中心血管化人工骨的效果,探索人工骨血管化机制及血管植入的可行性。方法:将兔的腰背动脉解剖分离形成血管束,实验组将血管束植入人工骨侧槽内,并用自体微小颗粒骨填满,埋入背阔肌肌袋内,对侧不植入血管作为对... 目的:观察β-磷酸三钙构建中心血管化人工骨的效果,探索人工骨血管化机制及血管植入的可行性。方法:将兔的腰背动脉解剖分离形成血管束,实验组将血管束植入人工骨侧槽内,并用自体微小颗粒骨填满,埋入背阔肌肌袋内,对侧不植入血管作为对照。术后4、8、12周行螺旋CT、X线和组织学检查。结果:实验组人工骨形成类似滋养孔的结构,有大量新生血管自中央向四周生长,4周时开始出现新生骨,12周新生骨更趋于成熟。对照组有血管自周围长入,新生骨少且不成熟。术后4周,实验组和对照组CT值、X线及组织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8、12周,实验组和对照组CT值、X线及组织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植入人工骨可显著促进人工骨血管化,该方法可作为构建血管化骨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血管束 血管化 预成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腮腺混合瘤超声诊断价值及超声误诊原因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修娟 周沪兰 陈湘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7期3032-3033,共2页
目的:回顾总结腮腺混合瘤声像图特点及误诊原因,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方法:追踪观察30例腮腺混合瘤声像图并与术后病理对比分析。结果:30例声像图表现,实质均匀低回声9个占30.0%,实质非均匀低回声13个占43.3%,混合回声5个占16.7%,... 目的:回顾总结腮腺混合瘤声像图特点及误诊原因,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方法:追踪观察30例腮腺混合瘤声像图并与术后病理对比分析。结果:30例声像图表现,实质均匀低回声9个占30.0%,实质非均匀低回声13个占43.3%,混合回声5个占16.7%,囊性回声3个占10.0%。30例腮腺混合瘤中有1例超声误诊为腮腺恶性肿瘤,2例误诊为腮腺淋巴瘤,1例误诊为腮腺囊肿,1例误诊为淋巴结。超声对本病诊断符合率为83.3%,误诊率为16.7%。结论:B型超声对腮腺混合瘤有一定的诊断价值,腮腺混合瘤声像图具有某些显著特点,但更重要的是声像图的多样性,超声主要以二维图像特点做综合分析,但有些病例与腮腺其他肿块易混淆,应予注意与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肿瘤 超声检查 临床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NOR技术的“一法多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蒋文晖 黄晓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期110-111,共2页
关键词 AGNOR技术 AGNOR染色 基膜 黑色素细胞 上皮颗粒层 真菌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Ⅳ型胶原、纤维连接蛋白和层粘连蛋白在舌癌中的表达和意义 被引量:2
17
作者 黄晓峰 蒋文晖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1期43-44,48,共3页
探讨Ⅳ型胶原(ColⅣ)、纤维连接蛋白(FN)、层粘蛋白(LN)与舌鳞形细胞癌(TSCC)的关系,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TSCC30例中ColⅣ、FN和LN的表达情况。结果:ColⅣ、FN和LN表达一致;癌旁原位癌基... 探讨Ⅳ型胶原(ColⅣ)、纤维连接蛋白(FN)、层粘蛋白(LN)与舌鳞形细胞癌(TSCC)的关系,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TSCC30例中ColⅣ、FN和LN的表达情况。结果:ColⅣ、FN和LN表达一致;癌旁原位癌基底膜呈线状,偶见局部染色模糊或中断;浸润癌癌巢周围表达阳性21例,阴性9例,阳性率在分化好、无颈淋巴结转移组明显高于分化差、颈淋巴结转移组;癌巢呈团块型者,癌团呈较完整线状表达,染色强度深浓,细索型次之,弥漫型最差。提示:TSCC中ColⅣ、FN和LN的表达和分布反映了基底膜的损伤程度,与癌细胞分化程度、浸润方式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肿瘤 胶原 纤维连接蛋白 层粘连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例涎腺腺癌的临床分析
18
作者 邓润智 唐恩溢 +2 位作者 黄晓峰 王志勇 陈菲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518-520,共3页
目的:了解涎腺腺癌发病情况、构成特点,并探讨13例涎腺腺癌的治疗方式和治疗效果,指导临床实践。方法:按照WHO涎腺肿瘤组织学分类标准,对13例经病理确诊的涎腺腺癌部位分布、发病年龄、性别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术后生存情况进行长期... 目的:了解涎腺腺癌发病情况、构成特点,并探讨13例涎腺腺癌的治疗方式和治疗效果,指导临床实践。方法:按照WHO涎腺肿瘤组织学分类标准,对13例经病理确诊的涎腺腺癌部位分布、发病年龄、性别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术后生存情况进行长期跟踪随访。结果:腮腺是最主要发病部位。男性患者(61.5%)稍多于女性(38.5%)。涎腺腺癌患者平均发病年龄49.6岁,13例涎腺腺癌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8.5年,3年生存率为83.3%,5年生存率为66.7%。结论:涎腺腺癌发病男性占优势,以腮腺最好发,手术治疗为主,首次手术彻底为治疗关键,治疗计划需个性化,患者死亡主要发生于术后6年之内,过后生存时间显著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 腺癌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相切割机在牙体组织磨片中的应用
19
作者 陈盛 杨艳 +3 位作者 张磊 王毓佳 叶传进 黄晓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050-1051,共2页
牙体组织包含釉质、牙本质、牙骨质三种硬组织和一种软组织即牙髓,其中覆盖牙冠的高度矿化的釉质,也是人体最硬的组织,洛氏硬度值为296 KHN。常规脱矿处理后制作的组织学切片无法保存釉质。欲观察釉质的组织学结构——釉柱、釉质牙... 牙体组织包含釉质、牙本质、牙骨质三种硬组织和一种软组织即牙髓,其中覆盖牙冠的高度矿化的釉质,也是人体最硬的组织,洛氏硬度值为296 KHN。常规脱矿处理后制作的组织学切片无法保存釉质。欲观察釉质的组织学结构——釉柱、釉质牙本质界、釉丛、釉梭、釉板、釉柱横纹、生长线等,必须使用磨片。牙体组织磨片技术的传承与改进对口腔医学教育、科研等意义重大,是口腔病理人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相切割 牙体组织 磨片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颌骨角化囊肿21例治疗分析
20
作者 储嘉琪 叶炳飞 陈君勤 《口腔医学纵横》 CSCD 1991年第1期21-22,共2页
上颌骨角化囊肿临床上较下颌骨角化囊肿少见,占上颌骨囊肿的4%。以往文献中较少单独论述。我院自1976年—1986年共收治21例,本文总结了21例上颌骨角化囊肿手术治疗中的不同手术方法,分析了口腔瘘发生的6点原因,术后复发的3点原因,提出... 上颌骨角化囊肿临床上较下颌骨角化囊肿少见,占上颌骨囊肿的4%。以往文献中较少单独论述。我院自1976年—1986年共收治21例,本文总结了21例上颌骨角化囊肿手术治疗中的不同手术方法,分析了口腔瘘发生的6点原因,术后复发的3点原因,提出了5点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骨 角化囊肿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