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OE框架下数字赋能医保治理的组织运作与实现路径——以南京市“医保高铁”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邢倩 叶雨昕 +2 位作者 刁仁昌 薛宁春 唐文熙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24,共5页
数字化转型推动着政府工作的重新定位和公共服务模式的重塑。以TOE模型结合技术分析框架为理论视角,运用单案例研究方法,探讨医保治理现代化的运作机理与优化路径。研究结果表明:医保数字化转型符合“赋能机制结构化—数字服务能力形成... 数字化转型推动着政府工作的重新定位和公共服务模式的重塑。以TOE模型结合技术分析框架为理论视角,运用单案例研究方法,探讨医保治理现代化的运作机理与优化路径。研究结果表明:医保数字化转型符合“赋能机制结构化—数字服务能力形成—赋能价值创造”的三阶段路径。下一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推动数字编码标准落地,加快科技融合应用,回应参保人需求、完善“三医”协同发展与治理的配套措施,发挥医保现代化治理效能。研究拓展了政府治理现代化研究的空间,兼具理论和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赋能 医保治理 TOE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保DRG精细化监管与精准治理体系构建——以南京“医保高铁”为例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帅龙 叶雨昕 +2 位作者 邢倩 刁仁昌 唐文熙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10,共5页
以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支付方式改革为背景,探讨医保部门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对医疗机构的精细化监测和管理,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提出了以“精细化理论”为基础的医保DRG“精密监测—精细化监管... 以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支付方式改革为背景,探讨医保部门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对医疗机构的精细化监测和管理,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提出了以“精细化理论”为基础的医保DRG“精密监测—精细化监管—精准治理”三阶段;以南京“医保高铁”为例,构建DRG精细化监管与治理模型框架,分析其监测要素和治理要素,最后提出了落地建议,包括医保牵头横向协同、建立内外结合的服务与费用评估机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保障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精细化理论 监管与治理体系 信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化平台的地方卫生系统抗逆力研究——以南京“防疫物资采购调配大厅”为例
3
作者 叶雨昕 唐文熙 +3 位作者 李帅龙 邢倩 刁仁昌 马爱霞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14,共4页
以地方卫生系统韧性建设为研究主题,通过引入与修正卫生系统抗逆力分析框架,结合南京线上防疫物资采购调配大厅的案例实践,将地方卫生系统抗逆力信息化建设归为静态基础与动态禀赋两个层面,对其信息化赋能抗逆力提升逻辑与路径进行深入... 以地方卫生系统韧性建设为研究主题,通过引入与修正卫生系统抗逆力分析框架,结合南京线上防疫物资采购调配大厅的案例实践,将地方卫生系统抗逆力信息化建设归为静态基础与动态禀赋两个层面,对其信息化赋能抗逆力提升逻辑与路径进行深入分析,探寻信息化优势禀赋与优化空间。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静态禀赋与静态基础的协同赋能,有效增强了地方卫生系统的风险防御能力和韧性,为卫生系统的抗逆力提升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路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逆力 信息化 卫生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德尔菲-熵权法的智慧医保发展水平评估体系构建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叶雨昕 唐文熙 +4 位作者 李帅龙 邢倩 李明阳 刁仁昌 马爱霞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共5页
目的构建智慧医保发展水平评估指标体系,为医保管理部门进行智慧医保发展水平与医保信息化评估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基于事件系统理论与文本分析法遴选智慧医保关键事件,结合专家访谈开展德尔菲专家咨询确定评估指标体系,并利用熵权法计... 目的构建智慧医保发展水平评估指标体系,为医保管理部门进行智慧医保发展水平与医保信息化评估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基于事件系统理论与文本分析法遴选智慧医保关键事件,结合专家访谈开展德尔菲专家咨询确定评估指标体系,并利用熵权法计算各指标权重,最后评估当前智慧医保发展水平与理想发展水平。结果选取咨询专家共16人,经两轮德尔菲专家咨询后最终纳入一级指标2个、二级指标18个。其中当前我国智慧医保发展水平为智慧发展级(2.524分),理想发展水平为智慧提升级(4.073分)。两轮德尔菲专家咨询的积极系数均为100%,权威系数为0.842,且专家协调程度逐轮提升。结论构建的智慧医保发展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具有较高的科学性、稳定性与可推广性,能够为各统筹区智慧医保发展提供有效的评估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尔菲法 熵权法 智慧医保 医保信息化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FIC模型的“三医”协同发展与治理信息机制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叶雨昕 唐文熙 +3 位作者 李帅龙 邢倩 刁仁昌 马爱霞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19,共5页
信息协同是“十四五”阶段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医疗、医保、医药“三医”协同发展与治理的重要实现路径。基于SFIC模型并在原有基础上对其适度修正,以“起始条件—外部环境—催化领导—制度设计—协同过程—成果反馈”6个要素为... 信息协同是“十四五”阶段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医疗、医保、医药“三医”协同发展与治理的重要实现路径。基于SFIC模型并在原有基础上对其适度修正,以“起始条件—外部环境—催化领导—制度设计—协同过程—成果反馈”6个要素为分析框架,对当前“三医”信息协同与治理的协同困境进行剖析,并据此提出信息协同治理的优化路径:夯实“三医”信息协同基础,提升元治理催化领导能力,优化信息生命周期治理制度设计,重塑信息协同程序与聚焦评估反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医协同发展与治理 SFIC模型 信息协同 协同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