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NA倍体分析在恶性胸腔积液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邵宏涛 孙丽华 +1 位作者 谷伟 王书奎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0年第6期369-370,共2页
目的 :应用流式细胞术 (FCM)测定胸腔积液细胞 DNA倍体 ,以探讨其在恶性胸腔积液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 :35例胸水分为恶性、良性两组。用 FCM检测胸水中 DNA倍体 ,同时测定 CEA、Cyfra2 1- 1。 结果 :用 FCM检测恶性胸水 ,其敏感性、... 目的 :应用流式细胞术 (FCM)测定胸腔积液细胞 DNA倍体 ,以探讨其在恶性胸腔积液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 :35例胸水分为恶性、良性两组。用 FCM检测胸水中 DNA倍体 ,同时测定 CEA、Cyfra2 1- 1。 结果 :用 FCM检测恶性胸水 ,其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与 CEA、Cyfra2 1- 1相比 ,均有显著差异 (P<0 .0 5 )。若三种方式合用 ,则诊断恶性胸水的敏感性达 95 .7% ,特异性达 10 0 %。 结论 :FCM进行 DNA倍体分析是良、恶性胸水鉴别的一项指标 ,对诊断恶性胸水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细胞术 DNA倍体 胸腔积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叶酸与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黄进 汤涌 +3 位作者 贾海波 刘志忠 陈绍良 杜同心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5年第3期194-195,共2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与血清叶酸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资料齐全的86例冠心病支架术后患者,根据造影结果分再狭窄组与非再狭窄组。运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叶酸浓度。对支架术后两组血清叶酸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在年龄、...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与血清叶酸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资料齐全的86例冠心病支架术后患者,根据造影结果分再狭窄组与非再狭窄组。运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叶酸浓度。对支架术后两组血清叶酸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在年龄、性别、高血压的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但吸烟、合并糖尿病者再狭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再狭窄者(P<0.01),再狭窄组血清叶酸明显低于非再狭窄组(P<0.05)。结论资料提示:年龄、性别、高血压等对支架的再狭窄无明显影响,吸烟、糖尿病患者再狭窄发生率明显增加;且支架内再狭窄者叶酸水平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支架术 再狭窄 叶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体内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的测定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杜同信 王自正 +4 位作者 时宏珍 陆雪龙 刘家琴 龚和禾 张正毅 《同位素》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54-56,共3页
应用单克隆抗体SZ-51,通过放射免疫分析测定了94例冠心病患者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的活化分子数。实验结果表明:冠心病组患者血小板GMP-140活化分子数比对照组明显增高(P<0.001),急性心肌梗... 应用单克隆抗体SZ-51,通过放射免疫分析测定了94例冠心病患者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的活化分子数。实验结果表明:冠心病组患者血小板GMP-140活化分子数比对照组明显增高(P<0.001),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用尿激酶溶栓治疗后12h的血小板GMP-140活化分子数比治疗前1h明显降低(P<0.001)。冠心病患者自身血小板数与血小板GMP-140分子数无线性相关关系(r=0.039,P>0.50),因此我们认为冠心病患者血小板GMP-140的检测,对冠心病诊断及鉴别诊断,尤其对AMI的病因分析、治疗及预后判断都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 颗粒膜蛋白 冠心病 放射免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