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22年南京六合区优质高产杂交籼稻新品种比较试验
1
作者 何玉奎 陈慧 朱春华 《农业工程技术》 2023年第28期13-15,共3页
为筛选出适宜六合区种植的优质高产杂交籼稻品种,2022年选择华浙优210等6个杂交籼稻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分析各参试品种的生育进程、茎蘖动态、穗粒结构、产量表现和农艺性状等。结果表明,九优粤禾丝苗、徽两优粤禾丝苗、华浙优210等3... 为筛选出适宜六合区种植的优质高产杂交籼稻品种,2022年选择华浙优210等6个杂交籼稻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分析各参试品种的生育进程、茎蘖动态、穗粒结构、产量表现和农艺性状等。结果表明,九优粤禾丝苗、徽两优粤禾丝苗、华浙优210等3个品种产量潜力较高,综合表现较好,可以在六合区进一步示范种植。其中,华浙优210因米质较突出,可以在六合区作为优良食味籼稻品种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籼稻 新品种 比较试验 六合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麦轮作区稻麦高产栽培与病虫草害全程防控技术模式
2
作者 毛玉帅 朱春华 +6 位作者 任富豪 王克春 梁文怡 蔡义强 李俊 周明国 段亚冰 《农药科学与管理》 2025年第7期57-62,共6页
水稻和小麦是我国最重要的两大粮食作物。在我国,水稻与小麦种植以秦岭—淮河一线为分界线,南方地区主要种植水稻,北方地区主要种植小麦,但在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广泛实行稻麦轮作,极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保障着我国粮食生产安全... 水稻和小麦是我国最重要的两大粮食作物。在我国,水稻与小麦种植以秦岭—淮河一线为分界线,南方地区主要种植水稻,北方地区主要种植小麦,但在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广泛实行稻麦轮作,极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保障着我国粮食生产安全和品质安全。本文以南京市六合区春华家庭农场在稻麦轮作中多年种植经验为基础,结合南京农业大学与南京市六合区春华家庭农场在稻麦高产栽培和病虫草害防控方面的合作研究经历,总结了该地区稻麦轮作的全程技术方案,涵盖了稻麦轮作全程的高产栽培措施和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方案,以飨读者,以期为新型职业农民、农场主和种植户提供技术支撑,保障我国粮食提质增产与农民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麦轮作 全程防控 高产栽培 病虫草害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灭菌唑与氰烯菌酯复配对水稻恶苗病菌的抑制活性 被引量:7
3
作者 李美霞 陈香华 +6 位作者 周长勇 陈亚丽 朱春华 曹凯歌 王建新 周明国 段亚冰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547-1551,共5页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灭菌唑对水稻恶苗病菌的毒力,测得灭菌唑对10株水稻恶苗病菌的EC_(50)值范围为0.0664~0.7661μg/mL。采用有效成分质量浓度分别为60、120和240μg/mL的25 g/L灭菌唑种子处理悬浮剂处理水稻种子后,对水稻发芽...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灭菌唑对水稻恶苗病菌的毒力,测得灭菌唑对10株水稻恶苗病菌的EC_(50)值范围为0.0664~0.7661μg/mL。采用有效成分质量浓度分别为60、120和240μg/mL的25 g/L灭菌唑种子处理悬浮剂处理水稻种子后,对水稻发芽率、株高、鲜重均无影响。表明灭菌唑对水稻恶苗病菌具有较好的抑制活性,且对水稻安全,可用于水稻恶苗病的化学防控。氰烯菌酯对10株水稻恶苗病菌的EC_(50)值范围为0.0076~0.2629μg/mL。将氰烯菌酯和灭菌唑分别按质量比4:1、3:1、2:1、1:1、1:2、1:3和1:4复配,测定了复配药剂对水稻恶苗病菌的联合毒力,所得增效系数在0.5~1.5之间,均为相加作用。研究表明,将氰烯菌酯与灭菌唑复配后施用,不仅能显著降低单剂的使用剂量,且能降低氰烯菌酯对病原菌群体的选择压力,延缓抗药性的发生和发展速度,保障病害防效和水稻生产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恶苗病菌 灭菌唑 氰烯菌酯 联合毒力 安全 增效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