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初步探索 被引量:3
1
作者 曾勇 张震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62-63,共2页
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关键环节。在深化医改的过程中逐步探索适合县级公立医院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与新经验,在破除"以药补医",改革公立医院管理体制、运... 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关键环节。在深化医改的过程中逐步探索适合县级公立医院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与新经验,在破除"以药补医",改革公立医院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人事薪酬等方面作出积极的探索与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立医院 县级医院 改革 成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抗生素联合治疗老年晚期潜伏梅毒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闫宁 刘文丽 +2 位作者 于晓云 李子海 陈斌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63-265,共3页
目的:探讨头孢曲松钠联合苄星青霉素治疗老年晚期潜伏梅毒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我科治疗的176例老年晚期潜伏梅毒患者分观察组(头孢曲松钠联合苄星青霉素)85例和对照组(单纯苄星青霉素)91例,比较两组患者1年后血清RPR... 目的:探讨头孢曲松钠联合苄星青霉素治疗老年晚期潜伏梅毒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我科治疗的176例老年晚期潜伏梅毒患者分观察组(头孢曲松钠联合苄星青霉素)85例和对照组(单纯苄星青霉素)91例,比较两组患者1年后血清RPR及脑脊液检测结果转归情况。结果:观察组1年后21.18%患者血清RPR转阴,48.24%血清RPR下降≥2个滴度,30.59%血清RPR不变;对照组1年后12.09%患者血清RPR转阴,36.26%血清RPR下降≥2个滴度,51.54%血清RPR不变。两组治疗前后脑脊液检测结果均无明显差异。结论:头孢曲松钠联合苄星青霉素治疗老年晚期潜伏梅毒患者血清RPR转阴率与单用苄星青霉素无差异,但总有效率优于后者,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潜伏 晚期 老年 头孢曲松钠 苄星青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体成形术治疗症状性椎体血管瘤:影像学随访评价 被引量:2
3
作者 朱月峰 邓钢 +1 位作者 何仕诚 丁宏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2年第11期797-800,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症状性椎体血管瘤及影像学随访评价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PVP治疗的24例(共29节椎体)椎体血管瘤患者的资料,对其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1年随访时的X线平片、CT及MR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症状性椎体血管瘤及影像学随访评价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PVP治疗的24例(共29节椎体)椎体血管瘤患者的资料,对其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1年随访时的X线平片、CT及MR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4例患者PVP均成功,骨水泥充填良好,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1周所有病变椎体前、后缘高度比(A/B)为0.83±0.15,术后1年A/B为0.83±0.20(t=-1.984,P>0.05)。随访未见新发椎体压缩性骨折,血管瘤无复发。结论 PVP是一种比较安全且有效的微创治疗椎体血管瘤的方法;影像学检查可用以评价PVP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瘤 椎体成形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敏感加权成像在腔隙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岳明 袁德全 +2 位作者 宗敏 洪汛宁 王德杭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502-1504,1508,共4页
目的:分析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在腔隙性脑梗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SiemensTrio Tim3.0T MR扫描仪,头部线圈,MRI序列包括T1WI、T2WI及SWI横断面。搜集2008年2月~7月间254例(男144,女110例,平均年龄... 目的:分析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在腔隙性脑梗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SiemensTrio Tim3.0T MR扫描仪,头部线圈,MRI序列包括T1WI、T2WI及SWI横断面。搜集2008年2月~7月间254例(男144,女110例,平均年龄65.5岁)常规MRI诊断为腔隙性脑梗死的患者资料。SWI主要成像参数如下:TR27ms,TE20ms,FA20°,层厚1.5mm,矩阵182×256,FOV172mm×230mm,iPAT为2,扫描时间为2′59″,横断面采集图像。结果:254例中SWI发现24.4%脑内微出血,而常规MRI(T1WI、T2WI)仅发现5.9%脑出血,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WI显示男女分别为女性35.4%及10.0%的微出血,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SWI较常规MRI更易发现脑内出血性病灶,为腔隙性梗死诊断及治疗提供了新的有价值的信息,可作为常规MRI的有益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隙性脑梗死 出血 磁敏感加权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部囊性淋巴管瘤的CT及MRI诊断 被引量:16
5
作者 冯娟娟 袁德全 +1 位作者 沈雪峰 徐青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3年第10期745-747,共3页
目的:探讨腹部囊性淋巴管瘤的CT及MRI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3例腹部囊性淋巴管瘤的CT及MRI表现。结果:13例患者中1例位于大网膜囊,6例位于肠系膜,5例位于后腹膜,1例位于两侧肾上腺;在CT和MRI图像中主要表现... 目的:探讨腹部囊性淋巴管瘤的CT及MRI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3例腹部囊性淋巴管瘤的CT及MRI表现。结果:13例患者中1例位于大网膜囊,6例位于肠系膜,5例位于后腹膜,1例位于两侧肾上腺;在CT和MRI图像中主要表现为单房或多房的囊性薄壁肿块,较大病灶形态欠规则,沿组织间隙呈"爬行性生长";囊内呈水样密度,囊壁和间隔轻度增强,囊内不强化,在MRI图像中呈稍长T1长T2信号;位于肾上腺内病灶囊壁及间隔可见明显钙化。结论:CT及MRI检查可清楚显示腹部囊性淋巴管瘤部位、范围、内部特征,可指导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管瘤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硬联合麻醉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8
6
作者 王鹏 陈宇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28-629,共2页
关键词 腹腔镜子宫切除术 腰-硬联合麻醉 呼吸循环功能 CO2气腹 椎管内麻醉 LC手术 气管内全麻 人工气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肠道淋巴瘤的多层螺旋CT诊断 被引量:3
7
作者 丁玉桃 王中秋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844-847,共4页
目的消化内镜及消化道钡餐检查是诊断胃肠道原发性淋巴瘤的常用方法,可明确病变的性质及范围,但不能提供关于病变是否伴有淋巴结及其他器官受累的信息。多层螺旋CT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上述不足。文中探讨胃肠道原发性淋巴瘤的多层螺旋CT... 目的消化内镜及消化道钡餐检查是诊断胃肠道原发性淋巴瘤的常用方法,可明确病变的性质及范围,但不能提供关于病变是否伴有淋巴结及其他器官受累的信息。多层螺旋CT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上述不足。文中探讨胃肠道原发性淋巴瘤的多层螺旋CT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3例胃肠道淋巴瘤的CT检查资料。结果23例胃肠淋巴瘤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其中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16例,间变型大B细胞淋巴瘤2例,肠病型T细胞淋巴瘤4例,滤泡性淋巴瘤1例。发生于食道下段者1例,发生于胃者12例,发生于肠道者10例。发生于胃的淋巴瘤中,弥漫型5例,胃体2例,胃底1例,胃窦4例;发生于肠道的淋巴瘤中,十二指肠1例,空肠1例,回肠1例,回盲部3例,结肠2例,直肠2例。结论多层螺旋CT对胃肠道淋巴瘤的诊断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 淋巴瘤 体层摄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西汀治疗有白质脑病卒中后抑郁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张习红 沈鸣九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245-1247,共3页
目的:探讨氟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PSD)有脑部白质损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首次卒中患者67例,均经CT或MRI证实。Ⅰ组:仅有原发灶32例。Ⅱ组:除原发病灶伴有白质脑病35例,均以HAMD抑郁量表评分≥8分。两组均以氟西汀每日晨服1粒,连续6... 目的:探讨氟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PSD)有脑部白质损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首次卒中患者67例,均经CT或MRI证实。Ⅰ组:仅有原发灶32例。Ⅱ组:除原发病灶伴有白质脑病35例,均以HAMD抑郁量表评分≥8分。两组均以氟西汀每日晨服1粒,连续6周。结果:Ⅰ、Ⅱ组3、6周抑郁症状均有改善,Ⅰ组疗效迅速显著,Ⅱ组见效迟,恢复程度较少。结论:氟西汀治疗PSD(调节5-羟色胺浓度,能改善抑郁症状)对具有白质损害的患者起效慢,疗效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西汀 卒中 抑郁 皮质下白质脑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下肢直接法多层螺旋CT静脉造影术对外伤骨折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早期诊断 被引量:23
9
作者 朱月峰 岳明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524-526,共3页
下肢深静脉血栓(lower extremity deep venous thrombosis,LDVT)指血液在下肢深静脉内不正常凝结引起的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外伤骨折患者是LDVT高发人群,下肢挤压伤的LDVT发生率高达50%~55%[1]。本病起病急骤隐匿,常导致肺动脉栓塞和... 下肢深静脉血栓(lower extremity deep venous thrombosis,LDVT)指血液在下肢深静脉内不正常凝结引起的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外伤骨折患者是LDVT高发人群,下肢挤压伤的LDVT发生率高达50%~55%[1]。本病起病急骤隐匿,常导致肺动脉栓塞和血栓后综合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导致患者死亡[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骨 骨折 静脉血栓形成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静脉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内巨大肿瘤切除术中并发肺水肿一例
10
作者 王鹏 潘寅兵 +1 位作者 周钦海 陈宇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677-677,共1页
关键词 肿瘤切除术 肺水肿 限制性通气障碍 并发 胸内 呼吸运动 气管受压 刺激性干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急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 被引量:9
11
作者 周文星 陈月柱 管家祥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7年第1期111-111,112,共2页
关键词 老年 急性肠梗阻 临床特点 围手术期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场强MRCP对B超检查阴性的胆总管结石的诊断意义 被引量:10
12
作者 于华 卢福兴 朱明明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12期1820-1822,共3页
目的:探讨低场强核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对于B超检查阴性的胆总管结石的临床诊断意义,为术前判断术中是否需行胆管切开探查及术后胆管残余结石诊断提供临床指导价值。方法:对43例B... 目的:探讨低场强核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对于B超检查阴性的胆总管结石的临床诊断意义,为术前判断术中是否需行胆管切开探查及术后胆管残余结石诊断提供临床指导价值。方法:对43例B超检查未发现胆总管结石,但有胆总管扩张或/和伴有肝功能异常者常规行低场强核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MRCP)。结果:43例患者MRCP检查提示:21例发现胆总管有结石,22例检查未发现结石。所有患者均行术中探查,22例探查发现有胆总管结石,1例术中漏诊,术后残余结石位于乳头部行ERCP检查确诊,后行EST取石术。MRCP诊断准确率为91.3%(21/23)。结论:低场强核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检查对胆管结石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均较高,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结石 核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 B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纤支镜气道灌洗成功抢救严重误吸窒息一例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鹏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21-721,共1页
患者,男,31岁,因腹痛、腹胀伴停止肛门排气、排便24h入院。既往有阑尾切除手术史,拟行剖腹探查术。入室时被动体位(胸膝卧位),鼻腔留置有胃管一根,外口封闭。常规给氧,监测生命体征正常。开放静脉后即行全麻诱导,刚给予丙泊酚... 患者,男,31岁,因腹痛、腹胀伴停止肛门排气、排便24h入院。既往有阑尾切除手术史,拟行剖腹探查术。入室时被动体位(胸膝卧位),鼻腔留置有胃管一根,外口封闭。常规给氧,监测生命体征正常。开放静脉后即行全麻诱导,刚给予丙泊酚50mg时患者突然躁动,并出现呛咳,同时从口鼻腔喷出大量胃内容物,考虑发生反流误吸,停止加压给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误吸窒息 气道灌洗 经纤支镜 抢救 加压给氧 剖腹探查术 肛门排气 阑尾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下带钩钢丝合并美兰染色术前定位在胸腔镜孤立性肺结节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沈雪峰 袁德全 +1 位作者 岳明 冯娟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3154-3155,共2页
随着影像诊断技术的进步,临床上越来越多的孤立性肺小结节(small 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PN)被发现,据报道,高达40%~58%的SPN为恶性病变^[1]。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VATS)楔形切除术是一种... 随着影像诊断技术的进步,临床上越来越多的孤立性肺小结节(small 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PN)被发现,据报道,高达40%~58%的SPN为恶性病变^[1]。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VATS)楔形切除术是一种微创、快速、安全、有效的诊断、治疗手段,且能完整地切除病灶,能够取得足够多的标本,其诊断准确率近100%。但是VATS的成功率受到病灶术中定位的限制,因此,对病灶进行术中定位是临床上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对32例患者的36枚SPN,于VATS前行CT引导下带钩钢丝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肺小结节 电视胸腔镜手术 临床应用 CT引导 钢丝定位 结节切除术 术前定位 美兰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FBXO2表达对胃癌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及EMT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孙旭 朱军 +5 位作者 李鑫 冯彩云 徐玲 赵琛健 章壮军 茆玲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985-989,共5页
目的:探讨F框蛋白2(F-box only protein 2,FBXO2)基因在人胃癌细胞系中表达及其对胃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EMT的影响。方法:选择胃癌细胞系MGC-803、AGS、SGC-7901、MKN-28以及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株GES-1,qPCR法检测细胞中FBXO2 mRN... 目的:探讨F框蛋白2(F-box only protein 2,FBXO2)基因在人胃癌细胞系中表达及其对胃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EMT的影响。方法:选择胃癌细胞系MGC-803、AGS、SGC-7901、MKN-28以及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株GES-1,qPCR法检测细胞中FBXO2 mRNA表达水平。设计靶向抑制FBXO2表达的特异siRNA,并瞬时转染MGC-803细胞,转染siRNA无义序列的为阴性对照。qPCR法检测转染48 h后MGC-803细胞中FBXO2 mRNA表达水平;用MTT法、细胞划痕愈合法、Transwell小室法检测降低FBXO2表达对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WB法检测细胞中EMT相关蛋白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的表达。结果:4种胃癌细胞中FBXO2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P<0.05或P<0.01)。与阴性对照组相比,siRNAFBXO2组MGC-803细胞中FBXO2 mRNA表达下调(P<0.01),该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受到显著抑制(P<0.05或P<0.01),E-cadherin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N-cadherin、vimentin蛋白表达显著降低(均P<0.01)。结论:低表达的FBXO2可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该抑制作用可能与EMT过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框蛋白2 胃癌 增殖 迁移 侵袭 上皮-间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eerⅡ型锁骨肩峰端骨折3种术式加喙锁韧带的重建效果比较 被引量:2
16
作者 马昌科 阳利武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41-243,共3页
目的:讨论Endobutton技术、锁骨钧钢板cavicar hook plate.CHP)及克氏针张力带固定加喙锁韧带重建对NeerⅡ型锁骨肩峰端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07—2012在我院诊断为NeerⅡ型锁骨肩峰端骨折的患者169例,75例采用锁骨钩钢板治... 目的:讨论Endobutton技术、锁骨钧钢板cavicar hook plate.CHP)及克氏针张力带固定加喙锁韧带重建对NeerⅡ型锁骨肩峰端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07—2012在我院诊断为NeerⅡ型锁骨肩峰端骨折的患者169例,75例采用锁骨钩钢板治疗,48例采用双Endobutton铜板固定,46例采用张力带固定.所有患者均重建喙锁韧带,随访12~18个月,对肩关节Constant—Murley评分、优良率、肩痛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及并发症等进行分析。结果:3组中张力带组Constant评分(81.2±4.4)7L优良率(37例,80-4%)较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12例,26.1%),较另外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锁骨钩组术后肩痛的VAS评分值高(5.2±2.7)、中度肩痛患者多(33例),差异与另两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ndobutton钢板加喙锁韧带重建术固定NeerII型锁骨肩峰端骨折更为可靠、稳定,较少产生肩痛,术后并发症少,功能恢复佳,且无需二次手术,可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 骨折 锁骨钩钢板 ENDOBUTTON 喙锁韧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CA125升高妇科疾病2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傅顺琴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362-1363,共2页
目的:探讨糖链抗原125(CA125)在妇科疾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本院2005~2008年CA125>200U/ml盆腔肿块20例患者的术前与术后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A125>200U/ml盆腔肿块患者中,卵巢癌10例,其中2例合并子宫肌瘤;输卵管癌合... 目的:探讨糖链抗原125(CA125)在妇科疾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本院2005~2008年CA125>200U/ml盆腔肿块20例患者的术前与术后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A125>200U/ml盆腔肿块患者中,卵巢癌10例,其中2例合并子宫肌瘤;输卵管癌合并卵巢巧克力囊肿1例;子宫腺肌症1例;急性盆腔炎伴输卵管积脓4例;结核性盆腔腹膜炎1例;卵巢卵泡膜瘤2例;子宫肌瘤合并肝硬化腹水1例。结论:血清CA125>200U/ml不能判断盆腔肿块良恶性,但对盆腔肿块CA125异常升高,不能明确诊断又缺乏其他检查手段的患者应尽早探查、病理确诊、合理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链抗原125 盆腔肿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后进行性高乳酸血症一例
18
作者 王鹏 陈传宇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22-623,共2页
患者,女,48岁,因"发现子宫肌瘤2年,继发痛经3月"入院,拟在全麻下行"经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既往有高血压病史,间断口服降压药(具体不详),否认"糖尿病史"及手术外伤史。术前检查均未见异常。
关键词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 子宫切除术后 高乳酸血症 进行性 高血压病史 口服降压药 子宫肌瘤 糖尿病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