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布比卡因脂质体腘窝坐骨神经-隐神经阻滞对足踝手术后镇痛的影响
1
作者 张绍刚 孙振全 +2 位作者 李陆军 童建华 樊迪 《临床麻醉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76-381,共6页
目的探讨布比卡因脂质体用于腘窝坐骨神经-隐神经阻滞对足踝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行足踝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患者88例,男50例,女38例,年龄18~80岁,BMI 18.5~30.0 kg/m^(2),ASA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两... 目的探讨布比卡因脂质体用于腘窝坐骨神经-隐神经阻滞对足踝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行足踝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患者88例,男50例,女38例,年龄18~80岁,BMI 18.5~30.0 kg/m^(2),ASA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两组:布比卡因脂质体复合布比卡因组(LB组)和地塞米松复合布比卡因组(BD组),每组44例。LB组给予布比卡因脂质体199.5 mg与布比卡因50 mg,BD组给予布比卡因112.5 mg与地塞米松6 mg,均用生理盐水稀释至30 ml。两组均行腘窝坐骨神经-隐神经阻滞,腘窝坐骨神经阻滞注射20 ml,隐神经阻滞注射10 ml。记录首次镇痛时间,术后6、12、24、48和72 h静息和活动时(踝关节屈伸活动)数字评定量表(NRS)疼痛评分和曲线下面积(AUC)。记录术后0~12 h、>12~24 h、>24~48 h和>48~72 h羟考酮累积消耗量、镇痛泵总按压次数和有效按压次数,术后72 h内恶心、呕吐、头晕、嗜睡和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BD组比较,LB组首次镇痛时间明显延长(P<0.05),术后24 h和48 h静息和活动时NRS疼痛评分明显降低(P<0.05),术后72 h静息和活动时NRS疼痛评分AUC明显减小(P<0.05),术后>24~48 h和>48~72 h羟考酮累积消耗量、镇痛泵总按压次数和有效按压次数明显减少(P<0.05)。两组术后恶心、呕吐、头晕、嗜睡和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布比卡因脂质体可有效延长布比卡因行腘窝坐骨神经-隐神经阻滞的镇痛持续时间,减轻术后疼痛,并减少阿片类药物的使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骨神经阻滞 隐神经阻滞 布比卡因 脂质体 术后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体位下气腹对妇科手术患者S100β蛋白和MMSE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13
2
作者 李陆军 史宏伟 +3 位作者 孙振全 曹雪莲 赵灵芝 季娟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064-1066,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Trendelenburg体位下气腹对妇科手术患者S100β蛋白和MMSE评分的影响。方法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60例,ASAI或Ⅱ级,随机均分为两组,Trendelenburg体位角度分别为20°组(T20组)和40°组(T40组)。记录麻醉诱导后... 目的研究不同Trendelenburg体位下气腹对妇科手术患者S100β蛋白和MMSE评分的影响。方法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60例,ASAI或Ⅱ级,随机均分为两组,Trendelenburg体位角度分别为20°组(T20组)和40°组(T40组)。记录麻醉诱导后(T2)、体位10min(R)、放气10min后(T3)和术后1h(rr4)的血清S100β蛋白含量,记录术前、术后1、6、12、24h的MMSE评分。结果T1~T4时两组血清S100β蛋白含量组间组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不同时点MMS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rendelenburg体位角度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S100β蛋白和MMSE评分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100Β蛋白 CO2气腹Trendelenburg体位 认知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及术后硬膜外镇痛对食管癌患者术后T细胞亚群及循环、呼吸的影响 被引量:15
3
作者 张绍刚 潘熊熊 钱燕宁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9期778-781,共4页
目的探讨静脉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CGEA)及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对食管癌患者术后 T 细胞亚群及循环、呼吸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 ASA Ⅰ或Ⅱ级择期行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三组。A 组行 CGEA 及术后 PCEA,B 组行 CGEA 及术... 目的探讨静脉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CGEA)及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对食管癌患者术后 T 细胞亚群及循环、呼吸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 ASA Ⅰ或Ⅱ级择期行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三组。A 组行 CGEA 及术后 PCEA,B 组行 CGEA 及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C 组行全凭静脉麻醉及术后 PCIA。分别于麻醉前30 min(T_0)、术后4 h(T_1)、1 d(T_2)、2 d(T_3)、3 d(T_4)、7 d(T_5)取外周静脉血2 ml,用流式细胞仪测定 T 淋巴细胞亚群,并观察各时间点循环、呼吸指标以及疼痛、镇静评分。结果三组患者 T_1~T_3时 CD3^+、CD4^+、CD8^+、CD4^+/CD8^+均明显下降(P<0.05)。B、C 组 RR 在T_1时明显快于 A 组(P<0.05)。T_4时 A 组 T 淋巴细胞亚群恢复至 T_0,B 组和 C 组 T_5时 CD3^+、CD4^+、CD8^+、CD4^+/CD8^+均基本恢复。结论 CGEA 辅以术后PCEA 可改善食管癌患者术后呼吸、循环功能并减轻免疫功能的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阻滞 静脉全麻 术后镇痛 食管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脊柱结核患者术后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7
4
作者 赵灵芝 潘熊熊 +3 位作者 孙振全 张传磊 孔晓海 张绍刚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051-1054,共4页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脊柱结核患者术后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40例行择期脊柱结核病灶清除加植骨内固定融合术患者,随机均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C组)。D组于麻醉诱导前10min内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然后行麻醉...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脊柱结核患者术后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40例行择期脊柱结核病灶清除加植骨内固定融合术患者,随机均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C组)。D组于麻醉诱导前10min内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然后行麻醉诱导插管,同时以右美托咪定0.3μg·kg^-1·h^-1维持至手术结束前40min,术后以0.8μg/kg行患者自控静脉镇痛;C组静脉泵注等容生理盐水。于麻醉诱导前20min(T0)、术后4h(T1)、术后24h(T2)及术后48h(T3)监测外周血血糖、皮质醇、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自然杀伤(NK)细胞及IL-2、IL-10水平,并计算CD4^+/CD8^+比值。记录T1~T3时疼痛VAS和镇静Ramsay评分。结果 T1时两组患者血糖及皮质醇浓度均高于T0时(P〈0.05),但D组明显低于C组(P〈0.05);T1时两组CD3^+、CD4^+和CD4^+/CD8^+明显低于T0时,且C组明显低于D组(P〈0.05);T2、T3时D组CD3^+、CD4^+、和CD4^+/CD8^+明显高于C组(P〈0.05);T1时两组NK水平明显高于T0时,且D组明显高于C组(P〈0.05);C组在T1、T2时IL-2浓度明显低于,T2、T3时IL-10浓度明显高于T0时和D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应用于脊柱结核的围手术期,可以减少手术创伤的应激反应,减轻术后免疫功能的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结核 手术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痛性神经瘤的疗效 被引量:8
5
作者 徐晨婕 高献忠 +7 位作者 管华 卜心怡 王亭亭 柳舒扬 陆伟萍 程浩 李陆军 鲍红光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180-1183,共4页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痛性神经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顽固性痛性神经瘤患者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23~75岁,BMI 18.1~27.9kg/m^2,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A组,n=10)和对照组(C组,n=10)。A组在超声引导下行射频消...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痛性神经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顽固性痛性神经瘤患者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23~75岁,BMI 18.1~27.9kg/m^2,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A组,n=10)和对照组(C组,n=10)。A组在超声引导下行射频消融治疗痛性神经瘤;C组在超声引导下行痛性神经瘤亚甲蓝局部注射治疗。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神经瘤体直径大小、残肢末端外围周长;记录治疗后3d、治疗后2周、治疗后3个月随访时VAS疼痛评分与发作频次;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的抑郁、焦虑状况;记录治疗前后镇痛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A组患者治疗后神经瘤体直径较治疗前明显缩小,残肢末端外围周长较治疗前明显减少;与治疗前比较,A组治疗后VAS评分明显下降,HAMA与HAMD评分明显降低(P<0.01);无一例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痛性神经瘤疗效确切,创伤小,能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可以安全有效地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性神经瘤 超声引导 射频消融 焦虑 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全麻复合颈丛神经阻滞及术后镇痛对颈淋巴结结核患者术后呼吸、循环及T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张绍刚 潘熊熊 +3 位作者 季娟 于淑侠 钮晓红 钱燕宁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947-949,共3页
目的观察静脉全麻复合颈丛神经阻滞及术后镇痛对颈淋巴结结核患者术后呼吸、循环及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ASAⅠ或Ⅱ级择期行颈淋巴结结核病灶清除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三组:A组(静脉全麻复合颈丛神经阻滞+患者自控颈丛镇痛),B组... 目的观察静脉全麻复合颈丛神经阻滞及术后镇痛对颈淋巴结结核患者术后呼吸、循环及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ASAⅠ或Ⅱ级择期行颈淋巴结结核病灶清除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三组:A组(静脉全麻复合颈丛神经阻滞+患者自控颈丛镇痛),B组〔静脉全麻复合颈丛神经阻滞+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C组(静脉全麻+PCIA)。测定麻醉前30min(T0)、术后4h(T1)、24h(T2)、2d(T3)、3d(T4)外周静脉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百分比;观察T0~T3时VT、肺活量(Vc)、RR、SpO2、MAP和HR;记录T1~T3时疼痛、镇静评分。结果 T1、T2时三组患者CD3+、CD4+、CD4+/CD8+均明显下降(P<0.05);A组T4时各免疫指标恢复至术前水平;B组和C组T1时RR较T0时明显增快(P<0.05),而T2时SpO2、Vc均较T0时明显下降(P<0.05),A组T1时RR低于B、C组(P<0.05),而VT高于B、C组(P<0.05),A组T1、T2时Vc、SpO2均高于B、C组(P<0.05);A组术后T1~T3时MAP、HR均无明显改变。结论静脉全麻复合颈丛神经阻滞及术后镇痛可减轻颈淋巴结结核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抑制,并改善呼吸、循环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丛神经阻滞 静脉全麻 术后镇痛 颈淋巴结结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膜外阻滞和术后镇痛对胸壁结核患者术后T细胞亚群及血浆皮质醇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林浩 张绍刚 +2 位作者 潘熊熊 于淑侠 钱燕宁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68-871,共4页
目的观察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和术后镇痛对胸壁结核患者术后T细胞亚群比例及血浆皮质醇变化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ASAⅠ或Ⅱ级择期行胸壁结核病灶清除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三组,A组:静脉复合全麻+术后静脉患者自控镇痛(PCIA),B组:静脉复合... 目的观察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和术后镇痛对胸壁结核患者术后T细胞亚群比例及血浆皮质醇变化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ASAⅠ或Ⅱ级择期行胸壁结核病灶清除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三组,A组:静脉复合全麻+术后静脉患者自控镇痛(PCIA),B组:静脉复合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术后PCIA,C组:静脉复合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术后硬膜外患者自控镇痛(PCEA),分别于麻醉前30min(T0)、术后4h(T1)、术后1d(T2)、术后2d(T3)、术后3d(T4)及7d(T5)晨抽取外周静脉血2ml,用流式细胞仪测定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和CD8+,用放免法测定各时点血浆皮质醇水平,记录T1~T4各时疼痛VAS和镇静RSS评分。结果 T1、T2时A组的VAS评分明显高于B、C组(P<0.05);C组的RSS评分明显高于A、B组(P<0.05)。在T1和T2时三组患者的CD3+、CD4+、CD8+、CD4+/CD8+均明显低于T0时(P<0.05,P<0.01);C组T4时恢复至T0水平,A组和B组T5时恢复至T0时水平。T3、T4时A、B两组血浆皮质醇水平明显高于C组(P<0.05)。结论静脉复合全麻基础上联合硬膜外阻滞和PCEA可使胸壁结核病灶清除术的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各亚群比例较早恢复到术前水平,其机制与抑制皮质醇水平上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阻滞 静脉复合全麻 术后镇痛 胸壁结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佐辛对全麻诱导插管时呛咳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李陆军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233-1233,共1页
芬太尼诱发的呛咳反应(fentanyl-induced cough,FIC)是其作为麻醉诱导用药的一大缺陷,可引起胸膜腔内压明显升高,影响静脉回流,同时脑脊液压力升高,甚至导致严重的并发症。临床上预防FIC的方法很多,均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但远未... 芬太尼诱发的呛咳反应(fentanyl-induced cough,FIC)是其作为麻醉诱导用药的一大缺陷,可引起胸膜腔内压明显升高,影响静脉回流,同时脑脊液压力升高,甚至导致严重的并发症。临床上预防FIC的方法很多,均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但远未取得理想的效果。我院自2011年4月采用地佐辛作为麻醉诱导药插管时几无呛咳反应,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麻诱导插管 呛咳反应 麻醉诱导药 COUGH 脑脊液压力 诱导用药 静脉回流 芬太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中应用晶体液扩容对血气和酸碱平衡的影响
9
作者 吴文林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1期646-646,共1页
关键词 麻醉 晶体液扩容 血气变化 酸碱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司洛尔对颈淋巴结结核切除术患者围术期T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季娟 周田田 +1 位作者 张绍刚 孙振全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129-1130,共2页
结核病可累及机体多个脏器,其发生、发展及转归与结核菌数量、毒力[1]以及宿主的免疫功能有密切关系,其中CD4~+、CD8~+T淋巴细胞相关的细胞免疫在其中起重要作用,而免疫细胞释放的细胞因子亦影响着机体的免疫应答[2]。
关键词 T淋巴细胞功能 颈淋巴结结核 艾司洛尔 围术期 切除术 患者 免疫功能 细胞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央型气道狭窄患者全麻下行气道内镜手术时使用肌松药的安全性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竞进 周田田 +3 位作者 李楠 马禾 刘存明 陈自洋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593-1596,1600,共5页
目的:观察中央型气道狭窄患者全麻下行气道内镜手术时使用肌松药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2021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全麻下行支气管镜治疗中央型气道狭窄的患者163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软镜组(n=88)和硬镜组(n=... 目的:观察中央型气道狭窄患者全麻下行气道内镜手术时使用肌松药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2021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全麻下行支气管镜治疗中央型气道狭窄的患者163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软镜组(n=88)和硬镜组(n=75)。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气道狭窄的病因、位置及狭窄程度、肌松药的使用情况、治疗前后通气功能以及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共有158例(96.9%)患者术中使用肌松药,硬镜组(96.6%)和软镜组(97.3%)患者肌松药的使用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硬镜组顺式阿曲库铵和罗库溴铵的使用剂量明显高于软镜组(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动脉血氧分压(PaO2)、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均明显升高,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均明显降低(P <0.05);两组患者术中均未发现严重出血、通气失败;术中呛咳(3.1%)、低氧血症(2.5%)发生率均较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央型气道狭窄患者全麻下行支气管镜治疗时使用肌松药未发生严重呼吸不良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型气道狭窄 全麻支气管镜 肌松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