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式负压封闭引流术对腹壁切口愈合不良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1
作者 俞凌 汪悦 +1 位作者 邢川明 杨登元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1033-1035,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式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对腹壁切口愈合不良患者的治疗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4年7月于南京市中心医院就诊的56例腹壁切口愈合不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采用传统VSD装置治疗)和试验组(采用改良式VSD装置治... 目的探讨改良式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对腹壁切口愈合不良患者的治疗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4年7月于南京市中心医院就诊的56例腹壁切口愈合不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采用传统VSD装置治疗)和试验组(采用改良式VSD装置治疗),每组28例。比较两组住院天数、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等指标,分析治疗过程中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住院时间缩短(P<0.05);治疗后第3天,试验组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比对照组降低(P<0.05)。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并发症。结论改良式VSD对腹壁切口愈合不良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壁切口愈合不良 改良负压封闭引流术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立布林治疗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李永飞 杨登元 +2 位作者 杨帆 姚昶 王江涛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2期170-173,共4页
目的观察艾立布林在晚期乳腺癌患者临床应用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20年1—12月在江苏省中医院及江苏省人民医院接受艾立布林治疗的23例晚期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评估其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截止随访日,23例晚期乳腺癌患... 目的观察艾立布林在晚期乳腺癌患者临床应用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20年1—12月在江苏省中医院及江苏省人民医院接受艾立布林治疗的23例晚期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评估其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截止随访日,23例晚期乳腺癌患者中有7例未出现进展,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为3.5个月,没有患者取得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患者4例(17.3%),疾病稳定患者11例(47.8%),疾病进展患者8例(34.8%);客观缓解率、临床获益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别21.7%、47.8%和65.2%。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不良反应多为疲劳(52.2%),其次是中性粒细胞减少(39.1%)和肝功能异常(30.4%),且大部分均为1级不良反应,患者耐受情况尚可。结论晚期乳腺癌患者可从艾立布林治疗中获益,且不良反应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乳腺癌 艾立布林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间入路甲状腺腺叶手术对患者术后快速康复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杨登元 汪悦 +1 位作者 欧阳彬 苏磊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6期725-728,共4页
目的探讨中间入路甲状腺腺叶手术对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快速康复的影响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南京市中心医院2018年12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甲状腺癌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双盲随机法将入选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60例,对照组实施传... 目的探讨中间入路甲状腺腺叶手术对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快速康复的影响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南京市中心医院2018年12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甲状腺癌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双盲随机法将入选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6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甲状腺腺叶手术,试验组实施中间入路甲状腺腺叶手术。观察两组手术指征、血清白细胞(WBC)计数、血清C反应蛋白(CRP)指标和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住院时间和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血清WBC计数和血清CRP指标增加,但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VAS评分均随时间延长而降低,且在同一时间点试验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间入路甲状腺腺叶手术治疗甲状腺癌患者,可减少术后炎性因子的产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轻患者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中间入路 甲状腺腺叶手术 血清白细胞计数 视觉模拟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