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西医护理干预对卒中患者抑郁及健康生活方式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郭秀君 杨复君 +4 位作者 孙敏芝 吴建霞 李琛 周莉莉 张伟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7期31-33,共3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心理状态及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影响状态。方法将12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0例,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和中西医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健康行为生活方式的变化。结果两组... 目的探讨中西医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心理状态及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影响状态。方法将12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0例,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和中西医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健康行为生活方式的变化。结果两组抑郁评分及健康促进生活方式评分比较,干预效应、时间效应及交互效应均P<0.01。结论中西医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促进卒中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护理手段和教育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中西医护理干预 心理状态 抑郁 生活方式 健康促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性医院获得性压疮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6
2
作者 蒋琪霞 郭秀君 +10 位作者 管晓萍 苏纯音 陈月娟 朱亚君 贾静 柏素萍 张瑞 刘莉 徐玲 吴乐燕 刘云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20期62-64,共3页
目的分析综合性医院获得性压疮(HAPU)的危险因素,为筛选重点预防对象、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压疮现患率调研微型数据集和压疮现患率调查工具对12所综合性医院横断面调研获得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有效调研对象39... 目的分析综合性医院获得性压疮(HAPU)的危险因素,为筛选重点预防对象、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压疮现患率调研微型数据集和压疮现患率调查工具对12所综合性医院横断面调研获得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有效调研对象39 952例,发生HAPU 251例(282处),HAPU发生率0.63%。年龄和性别、Braden计分和失禁计分、是否使用床上减压装置和是否规律变换床上体位为HAPU相关因素(P<0.05,P<0.01)。结论对年龄≥70岁的男性、Braden计分≤16分和失禁计分≤2分的患者需要关注预防HAPU,主要措施包括使用床上减压装置和有规律定期改变体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获得性压疮 危险因素 回归分析 预防和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所三级医院成人住院患者压力性损伤流行特征及Braden量表预测效能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蒋琪霞 洪艳燕 +6 位作者 彭青 展颖颖 俞萍 解怡洁 孙颖 王祖晶 刘玉秀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69-374,共6页
目的通过横断面调研江苏省21所三级医院住院患者压力性损伤的流行特征数据,分析基于Braden量表及其不同界值评估压力性损伤和医院获得性压力性损伤风险的预测作用,为临床准确使用Braden量表提供依据。方法招募入选21所三级甲等医院参与... 目的通过横断面调研江苏省21所三级医院住院患者压力性损伤的流行特征数据,分析基于Braden量表及其不同界值评估压力性损伤和医院获得性压力性损伤风险的预测作用,为临床准确使用Braden量表提供依据。方法招募入选21所三级甲等医院参与横断面调研。1012名培训合格的护士采用便利抽样,在统一时间内使用一致的调研工具、方法和流程,对纳入住院≥24h、年龄≥18岁的住院患者检查皮肤发生压力性损伤情况,并采用Braden量表逐项评分获得总分。分析Braden量表及其不同界值预测压力性损伤和医院获得性压力性损伤的效能。结果回收有效资料23850例,压力性损伤总现患率1.79%,其中医院获得性压力性损伤现患率0.81%,2期以上PI现患率0.99%,2期以上HAPI现患率0.40%。最常见部位为尾骶部65.11%和足跟8.43%;最常见的分期为1期44.50%和2期29.74%。ICU现患率11.42%,发生率最高,其次为老年科3.60%。Braden量表预测成人压力性损伤和医院获得性压力性损伤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6和0.94,敏感度分别为0.98和0.97,特异度分别为0.86和0.85,约登指数分别为0.84和0.82,所对应的最佳截断值均为17分。分层分析显示,Braden量表预测不同医院、科室、性别和年龄住院患者压力性损伤的AUC分别0.85~0.98,敏感度0.92~1.00,特异度0.67~0.92,约登指数0.57~0.92,所对应的最佳截断值为14~17分。结论Braden量表评估不同类型三级医院各科系住院患者PI和HAPI均有良好的预测作用,预测界值提升至≤17分,不同人群可调整至14~17分有更好的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性损伤 医院获得性压力性损伤 危险评估 预测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46所三级医院成年住院患者压力性损伤流行病学特征及Braden量表预测作用研究 被引量:33
4
作者 蒋琪霞 周济宏 +6 位作者 陈可塑 洪艳燕 彭青 展颖颖 解怡洁 孙颖 王祖晶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2195-2202,共8页
背景Braden量表是全球公认的有良好信效度的压力性损伤危险预测工具,但因应用人群不同,其最佳预测界值也存有争议。该量表在我国临床应用的预测界值为≤16分,欧美国家多以≤18分为界值,但其在我国住院患者中的预测作用的研究较少。目的... 背景Braden量表是全球公认的有良好信效度的压力性损伤危险预测工具,但因应用人群不同,其最佳预测界值也存有争议。该量表在我国临床应用的预测界值为≤16分,欧美国家多以≤18分为界值,但其在我国住院患者中的预测作用的研究较少。目的横断面调研全国13个省/自治区、46所三级医院成年住院患者压力性损伤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Braden量表及其6个分量表预测压力性损伤发生的效能及其最佳界值。方法由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负责成立多中心合作研究课题组,在全国公开招募≥500张床位的三甲医院,经过资格审查和签订合作研究双向协议后,共纳入13个省/自治区、46所符合条件的医院作为多中心研究单位,纳入住院时间≥24 h、年龄≥18岁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选护龄≥2年的伤口护理骨干护士作为调研人员,共入选1060名调研护士。在2021-03-30和2021-05-29,使用专用调查记录表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检查全身皮肤,判断是否发生压力性损伤及分期情况;采用Braden量表(从感知觉、潮湿度、活动能力、移动能力、营养、摩擦和剪切力6个分量表逐项评分)判断压力性损伤的发生危险。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Braden量表及其6个分量表预测成年住院患者发生压力性损伤的效能及其最佳界值。结果本次调研共获得60555例有效数据,其中压力性损伤现患率为1.67%(1010/60555),医院获得性压力性损伤现患率为0.74%(448/60555)。男性压力性损伤现患率〔2.08%(677/32518)〕高于女性〔1.19%(333/28037)〕(χ^(2)=73.394,P<0.001)。≥80岁和ICU患者压力性损伤现患率最高,分别为5.98%(311/5198)和10.58%(324/306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失禁类型、卧床、Braden量表总分是成年住院患者发生压力性损伤的影响因素(P<0.05)。Braden量表预测成年住院患者发生压力性损伤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5〔95%CI(0.94,0.95)〕,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6%和83%,约登指数为0.79,对应的最佳界值为17.50分。Braden量表预测不同科室和年龄患者发生压力性损伤的AUC为0.78~0.97,灵敏度为83%~97%,特异度为61%~91%,约登指数为0.47~0.88,最佳界值为13.5~18.5分。摩擦和剪切力、移动能力和活动能力3个分量表预测成年住院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危险的AUC分别为0.87、0.84、0.80,约登指数分别为0.56、0.56、0.54,最佳界值分别为1.50、2.50、1.50分。结论本次调研得出我国13个省/自治区、46所三级医院成年住院患者压力性损伤现患率为1.67%(1010/60555),医院获得性压力性损伤现患率为0.74%(448/60555)。Braden量表适用于我国三级医院住院患者预测压力性损伤发生危险,总分≤18分有更好的预测作用,其中摩擦和剪切力、移动能力和活动能力分量表的预测作用最大,在人员紧张或特殊环境下可采用此3个分量表预测压力性损伤危险,最佳界值的预测作用需在应用中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性损伤 医院获得性压力性损伤 BRADEN量表 危险评估 预测作用 多中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减压床垫对手术后患者压疮预防效果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 被引量:15
5
作者 蒋琪霞 朱亚君 +4 位作者 贾静 柏素萍 刘莉 管晓萍 郭秀君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5年第5期20-24,57,共6页
目的以随机对照试验设计研究两种减压床垫在手术后患者压疮预防中的效果,为临床优选减压床垫提供依据。方法2011年8月至2012年7月,选择4个省市中9个城市12所综合性医院的1074例手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其中观察组562例、对照组51... 目的以随机对照试验设计研究两种减压床垫在手术后患者压疮预防中的效果,为临床优选减压床垫提供依据。方法2011年8月至2012年7月,选择4个省市中9个城市12所综合性医院的1074例手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其中观察组562例、对照组512例,术后分别给予每2h翻身1次+静态空气床垫和每2h翻身1次+动态空气床垫,观察并比较术后0~5d两组患者的Braden计分和医院内获得性压疮(hospital-acquired pressure ulcer,HAPU)的发生率及其分期。结果 1074例患者术后5d内共发生HAPU 11例(11处),HAPU的发生率为1.02%(11/1074),其中观察组HAPU的发生率为1.07%(6/562),对照组的发生率为0.98%(5/512),两组患者的Braden计分及HAPU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两种减压床垫应用于术后患者HAPU预防的效果接近,在缺乏电源时可优选静态空气床垫+定时翻身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压床垫 动态 静态 医院内获得性压疮 预防 手术患者 随机对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患者压疮发生率及发生时间和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92
6
作者 蒋琪霞 瞿小龙 +10 位作者 郭秀君 苏纯音 管晓萍 陈月娟 贾静 柏素萍 朱亚君 刘莉 张瑞 徐玲 刘云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3年第9期25-28,共4页
目的:探讨手术患者压疮发生率、发生时间特点和相关因素,为临床制定应对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照统一标准在12所综合医院中入选1074例术后患者,预防措施相同,采用"外科压疮风险评估表"收集每例患者术后0~5d基线资料,使用Brade... 目的:探讨手术患者压疮发生率、发生时间特点和相关因素,为临床制定应对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照统一标准在12所综合医院中入选1074例术后患者,预防措施相同,采用"外科压疮风险评估表"收集每例患者术后0~5d基线资料,使用Braden计分量表评估压疮危险。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压疮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观察期内1074例手术患者中发生11例11处Ⅰ期压疮,发生率1.02%,其中外科监护病房发生率1.95%。多发生在术后1~3d内。压疮发生的影响因素为:手术时间、术后皮肤水肿和使用矫形装置及Braden计分(P<0.05)。结论:对手术时间≥2h、术后皮肤水肿、使用矫形装置及Braden计分≤16分的患者应作为术后压疮预防的重点对象,但Braden量表对围手术期患者压疮风险的预测作用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 压疮 预防 相关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院患者压疮现患率的多中心研究 被引量:82
7
作者 蒋琪霞 刘云 +10 位作者 管晓萍 苏纯音 郭秀君 陈月娟 朱亚君 贾静 柏素萍 张瑞 刘莉 徐玲 吴乐燕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298-1303,共6页
目的 国外将压疮(pressure ulcer,PU)现患率和发生率作为衡量医护质量指标之一,国内亦缺少多中心住院患者PU现患率和发生率的数据报道.研究旨在通过多中心横断面研究的方法学并分析所获结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为动态监测和采取预防措... 目的 国外将压疮(pressure ulcer,PU)现患率和发生率作为衡量医护质量指标之一,国内亦缺少多中心住院患者PU现患率和发生率的数据报道.研究旨在通过多中心横断面研究的方法学并分析所获结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为动态监测和采取预防措施提供基线依据.方法 根据欧洲PU专家组制定的微型数据集(minimum data set,MDS),经过内部一致性信度检验后确定为有效的调研工具.讨论设计调研前准备流程和现场调研流程与方法,经过预实验证实可行.培训和考核12所医院457名护士熟练掌握多中心横断面研究设计,于同一时间采用同一研究方案和相同方法与工具实施横断面调查研究,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2所医院457名护士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资料收集,获得有效资料39952例,有效率98.85%(39952/40415).发现631例计1024处PU,其中HAPU 251例计323处.12所医院住院患者PU现患率为1.58%(0.94% ~2.97%),HAPU现患率0.63%(0.20% ~1.20%).PU现患率男性高于女性(2.04% vs 0.94%,P=0.000),HAPU现患率男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80% vs 0.40%,P=0.394).PU高发年龄依次为〉89岁、80 ~89岁和70 ~79岁.PU好发部位为骶尾部、足跟和髂嵴.最多见的PU分期为Ⅱ期和Ⅰ期.PU高发的科室为ICU、老年科和神经内科.Braden量表用于不同年龄组的克隆巴赫系数为0.899 ~0.935,用于不同科系的克隆巴赫系数0.874~0.945.除产科和皮肤科等克隆巴赫系数0.684,有待完善.筛查出有PU危险患者共4710例,其中61.81%使用了减压床垫,74.01%每2h翻身1次;但仍有38.19%的PU危险者未使用减压装置,24.84%翻身无计划或无规律.结论 Ⅰ至Ⅱ期PU需要作为临床重点防控目标;骶尾部、足跟和髂棘需要加强检查;PU预防措施落实不良,需要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疮 医院获得性压疮 现患率 横截面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社会支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8
作者 严鑫 郭秀君 +1 位作者 孙敏芝 何丽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5年第3期24-27,共4页
世界卫生组织预计,至2020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将成为全球范围内继心脑血管病之后的第三大死因,居世界疾病经济负担第5位[1]。COPD患病率居高不下,有逐渐增高的趋势,且作为一种慢性呼吸系... 世界卫生组织预计,至2020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将成为全球范围内继心脑血管病之后的第三大死因,居世界疾病经济负担第5位[1]。COPD患病率居高不下,有逐渐增高的趋势,且作为一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其漫长的病程对患者的学习、工作、生活都造成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生活质量 社会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功能性便秘生物反馈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9
作者 吴建霞 郭秀君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27-329,共3页
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是指非全身疾病或肠道疾病所引起的原发性持续便秘,又称为习惯性便秘或单纯性便秘,是儿童排便障碍的常见原因。FC占儿童便秘的90%以上。生物反馈是一种新兴的行为疗法,被广泛用于成人FC患者的治... 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是指非全身疾病或肠道疾病所引起的原发性持续便秘,又称为习惯性便秘或单纯性便秘,是儿童排便障碍的常见原因。FC占儿童便秘的90%以上。生物反馈是一种新兴的行为疗法,被广泛用于成人FC患者的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然而,其在治疗儿童便秘患者的疗效还存在一定的争议。文中就儿童FC生物反馈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功能性便秘 生物反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30例生活方式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吴建霞 郭秀君 +3 位作者 周莉莉 杨复君 袁文慧 吕艳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2年第10期1-5,共5页
目的了解首发缺血性脑卒中住院患者的一般资料及其生活方式状况,以便针对性地实施健康教育。方法 2010年7月至2011年3月,用便利抽样法选择在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住院的脑卒中患者130例,采用自制问卷对其进行生活方式的调查。结果被调... 目的了解首发缺血性脑卒中住院患者的一般资料及其生活方式状况,以便针对性地实施健康教育。方法 2010年7月至2011年3月,用便利抽样法选择在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住院的脑卒中患者130例,采用自制问卷对其进行生活方式的调查。结果被调查患者中,60岁及以上者占55.38%,18~59岁者占44.62%。不同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经济状况(月收入)、家庭支持情况的患者,其生活方式评分不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脑卒中患者生活方式总量表平均得分为(113.88±15.77)分,处于一般水平,各条目平均分为(2.19±0.61)分,各维度平均得分由高到低依次是:人际间关系、营养、自我实现、健康责任、压力管理、运动等。结论首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青年人逐渐增多;总体生活方式水平不容乐观。医护人员应对患者进行系统性、个体性、持续性的健康教育,促进其改善生活方式,以期降低脑卒中的发生率及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生活方式 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经灸联合温和灸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周琳 郭秀君 +4 位作者 吴琼 戴彦祺 黄莉 姚瑶 惠振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9-63,共5页
目的观察循经灸联合温和灸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9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抗血小板聚集、降压、降糖、降脂和脑保护),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循经灸联合温和灸干预。分别... 目的观察循经灸联合温和灸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9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抗血小板聚集、降压、降糖、降脂和脑保护),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循经灸联合温和灸干预。分别于治疗前(T_(0))、治疗7天(T_(1))、治疗14天(T_(2))、治疗28天(T_(3))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BI评分)、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评分)对2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治疗前后ELISA法检测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血管生成素1(Angiopoietin-1,Ang-1)含量,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高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 reactive protein,hs-CRP)含量。结果治疗后,对照组T_(2)、T_(3)时间点及试验组T_(1)、T_(2)、T_(3)时间点NIHSS评分明显降低(P<0.05,P<0.01),对照组T_(1)、T_(2)、T_(3)时间点及试验组T_(2)、T_(3)时间点BI评分显著增加(P<0.01),试验组T_(2)、T_(3)时间点NIHSS评分、BI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P<0.01);2组患者FMA评分均显著增加(P<0.01),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P<0.01);2组患者血清VEGF、Ang-1均升高,血清hs-CRP均降低(P<0.05,P<0.01),试验组血清VEG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经灸联合温和灸可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促进肢体康复,可能与调节血管生长因子表达、降低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循经灸 温和灸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老年人皮肤损伤患病率及其流行特征的多中心横断面研究 被引量:21
12
作者 蒋琪霞 解怡洁 +27 位作者 白育瑄 封海霞 陈倩竹 陈德凤 高艳红 王学红 张燕双 潘晓红 潘迎春 赵静 于金美 索惠娟 洪艳燕 展颖颖 李冬梅 刘海燕 李霞 匡丹 彭青 王静 俞萍 陈锐 蔡蕴敏 黄玲 王祖晶 王光扬 郝景平 朱冬梅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2569-2576,共8页
背景人口老龄化是全球医疗保健领域面临的重大挑战,由于病理和生理性皮肤衰老使老年人成为皮肤损伤的高发人群,因此,近年来老年人皮肤损伤的流行病学研究成为研究热点。目的多中心横断面调研住院老年患者压力性损伤(PI)、失禁相关性皮炎... 背景人口老龄化是全球医疗保健领域面临的重大挑战,由于病理和生理性皮肤衰老使老年人成为皮肤损伤的高发人群,因此,近年来老年人皮肤损伤的流行病学研究成为研究热点。目的多中心横断面调研住院老年患者压力性损伤(PI)、失禁相关性皮炎(IAD)、皮肤撕裂伤(ST)3种皮肤损伤的患病率和流行特征,为制订老年人皮肤损伤预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以16个省、2个自治区和2个直辖市52所不同等级医院作为多中心调研单位,1067名护士经过课题组线上同质化培训并考试合格后作为资料调研员,2~3人一组采用相同工具和方法对参研医院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老年人进行全身皮肤检查,发现皮肤损伤者,分别按照国际指南或专家共识推荐的PI定义和分期、IAD定义和分级、ST定义和分级进行识别,同时获取人口学资料、住院时间、既往慢性病史、近1个月用药情况、生活自理情况及有无PI发生风险(采用Braden量表评估)等资料,每组双人签名确定结果,原始数据通过“问卷星”网站上传。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调研14675例老年患者,问卷有效率100.0%。男、女分别占56.3%(8262/14675)和43.7%(6413/14675);平均年龄(73.5±9.0)岁;中位住院时间7(4,13)d;汉族和19个少数民族老年患者分别占95.5%(14020/14675)和4.5%(655/14675)。PI、IAD、ST及其多种皮肤损伤的总患病率为6.0%(881/14675),其中PI、IAD和ST患病率分别为3.3%(484/14675)、1.4%(199/14675)和0.8%(110/14675),多种皮肤损伤(≥2种共存)患病率为0.6%(88/14675)。流行特征:汉族老年患者皮肤损伤患病率高于少数民族(6.2%vs 2.9%,P<0.05),>80岁老年患者患病率高于71~80岁和60~70岁者(10.2%vs 6.1%vs 3.8%,P<0.0167),患2种及以上慢性病老年患者皮肤损伤患病率高于无慢性病者和患1种慢性病者(5.7%~12.0%vs 2.9%vs 4.4%,P<0.005),使用2种及以上药物的老年患者皮肤损伤患病率高于未用药和使用1种药物者(6.1%~10.2%vs 2.7%vs 4.6%,P<0.005),住院时间>30 d老年患者皮肤损伤患病率高于住院时间8~30 d和≤7 d者(10.7%vs 4.4%vs 7.1%,P<0.0167),有PI发生风险者皮肤损伤患病率高于无PI发生风险者(20.5%vs 1.6%,P<0.05),生活不能自理者皮肤损伤患病率高于完全自理者(7.0%vs 0.9%,P<0.05)。损伤部位:PI多发于尾骶部(57.9%)与足跟(14.3%),IAD多发于肛周(68.3%)与臀裂(24.6%),ST多发于下肢(38.2%)与上肢(28.2%),PI合并IAD多发于骶尾部(71.0%),PI合并ST多发于尾骶部(50.0%)和足跟(35.7%),ST合并IAD多发于尾骶部(33.3%)、肛周(33.3%)和臀裂(33.3%),PI、IAD和ST共存多发于尾骶部(50.0%)和臀裂(50.0%)。结论我国老年患者皮肤损伤患病率处于较高水平,且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患有慢性病、全身用药、生活不能自理和有PI发生风险者皮肤损伤患病率明显增高,多重损伤和多部位损伤是老年人皮肤损伤的重要特征,制订老年人皮肤损伤预防策略时应关注上述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和损伤 老年人 患病率 流行病学研究特征 老年压力性损伤 失禁相关性皮炎 皮肤撕裂伤 多中心研究 横断面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