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才—城”适配视域下长三角人才一体化的实现路径研究
1
作者 黄永春 徐小莲 +1 位作者 方闻 邹晨 《现代管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9-116,共8页
深入推进长三角人才一体化,构建国内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是长三角地区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先行区、示范区的核心要求。“产—才—城”适配融合是推动人才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引擎,不仅能促进“以才促产、以产兴城、以城聚才”的良性循环,... 深入推进长三角人才一体化,构建国内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是长三角地区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先行区、示范区的核心要求。“产—才—城”适配融合是推动人才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引擎,不仅能促进“以才促产、以产兴城、以城聚才”的良性循环,提升城市内的要素耦合效应,而且能推动教育、科技、人才等创新要素在城市间的合理流动,进而加速区域创新链、人才链、产业链、资金链的构建,提升城市间的要素协同效应,为区域人才一体化协同发展提供强劲动力。当前,由于城市现代化治理水平、产业结构空间布局等因素的制约,长三角地区仍然存在产才适配失衡、人才空间分布不均衡、城市功能协同度不够等问题。鉴于此,要从“产—才—城”适配融合视角,统筹规划城市功能定位、合理布局区域人才结构、提升区域产业协同度、完善区域创新创业生态等,从而促进长三角人才一体化,加速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一体化 “产—才—城”适配 人才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班延误扰动下空铁联运超网络可靠性分析
2
作者 徐凤 尹嘉男 +1 位作者 杨文东 贾萌 《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0-58,共9页
为探寻航班延误扰动下空铁联运网络的可靠性变化规律,通过构建空铁联运加权超网络模型,剖析航班延误对空铁联运超网络的扰动机理,仿真分析了偶发延误与多发延误2种情景下东航空铁联运超网络的可靠性。结果表明:偶发延误情景下,东航空铁... 为探寻航班延误扰动下空铁联运网络的可靠性变化规律,通过构建空铁联运加权超网络模型,剖析航班延误对空铁联运超网络的扰动机理,仿真分析了偶发延误与多发延误2种情景下东航空铁联运超网络的可靠性。结果表明:偶发延误情景下,东航空铁联运超网络的可靠性较强,单个机场节点失效对联运网络效率存在有限影响,对网络连通性的影响甚微;多发延误情景下,东航空铁联运超网络在随机性扰动攻击下的可靠性较强,而在选择性扰动攻击下的可靠性较弱;无论是偶发延误还是多发延误,无论是随机性扰动攻击下还是选择性扰动攻击,东航空铁联运超网络的可靠性均优于其机场网络。增扩联运城市数量、加强枢纽节点的保护、加强信息共享等措施有利于保障空铁联运网络的可靠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靠性 空铁联运超网络 航班延误 扰动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电力变压器故障辅助决策的知识图谱构建及补全策略研究
3
作者 徐浩 康振渊 +2 位作者 张焱 吕海华 葛琳琳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6-54,共9页
为提高电力变压器故障的处置效率,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提出1种电力变压器故障知识图谱构建、补全及其应用策略:深度融合W2NER模型与PURE模型,从非结构化文本中抽取扁平、嵌套和不连续实体及其关系,结合专家知识,构建故障知识图谱;... 为提高电力变压器故障的处置效率,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提出1种电力变压器故障知识图谱构建、补全及其应用策略:深度融合W2NER模型与PURE模型,从非结构化文本中抽取扁平、嵌套和不连续实体及其关系,结合专家知识,构建故障知识图谱;通过实验对比不同实体与关系组合计算方式和评分函数在CompGCN模型中的应用效果,筛选最优方案以预测和补全知识图谱中的潜在链接;基于SBERT模型完成语义匹配检索,实现故障辅助决策。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在命名实体识别和关系抽取任务中,F 1值分别达到76.11%和90.88%,知识图谱补全和语义匹配检索均能达到预期效果。研究结果扩展电力变压器故障知识图谱的构建及补全策略,为故障处置决策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变压器故障 知识图谱 链接预测 图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识化后免于引用”现象的测度研究——以马太效应为例
4
作者 吕海华 李江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2-112,共11页
[目的/意义]“常识化后免于引用(Obliteration by Incorporation, OBI)”现象是指,在学术研究中某些观点、方法、发现、理论等知识被普遍接受之后不再被引用的现象,这类知识在科学发展进步的过程中不可或缺,但其学术影响力可能被低估,因... [目的/意义]“常识化后免于引用(Obliteration by Incorporation, OBI)”现象是指,在学术研究中某些观点、方法、发现、理论等知识被普遍接受之后不再被引用的现象,这类知识在科学发展进步的过程中不可或缺,但其学术影响力可能被低估,因此,对于常识知识的OBI现象测度尤为重要。[研究设计/方法]选取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1992-2021年)与JSTOR(1986-2018年),下载含有“马太效应”的全文本文献,通过构建OBI现象测度框架,揭示OBI现象中显性引用、隐性引用以及间接引用的程度,探究OBI现象背后引用行为的原因。[结论/发现]该框架能够有效揭示OBI现象的外部及内部特征,OBI现象背后的引用行为受到时间、文献类型以及语言等因素影响。[创新/价值]通过对于知识扩散过程中OBI现象的测度,为准确揭示常识知识的学术影响力提供了参考依据,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知识流动的测度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识化后免于引用 常识知识 知识扩散 隐性引用 间接引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