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模态特征分析的铣削刀具寿命预测
被引量:
1
1
作者
侯军明
王保升
吕东升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73-177,182,共6页
Ti-6Al-4V钛合金加工过程中易出现加工振动现象,加工振动会加剧刀具磨损,降低刀具寿命。在Taylor刀具寿命扩展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考虑薄壁加工系统模态参数的铣削刀具寿命预测模型。首先,开展了模态测量试验和铣削加工刀具磨损试验,获...
Ti-6Al-4V钛合金加工过程中易出现加工振动现象,加工振动会加剧刀具磨损,降低刀具寿命。在Taylor刀具寿命扩展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考虑薄壁加工系统模态参数的铣削刀具寿命预测模型。首先,开展了模态测量试验和铣削加工刀具磨损试验,获取了系统的模态参数和刀具的磨损值;其次,利用模态参数和磨损值建立铣削刀具寿命预测模型,并对各参量对铣削加工刀具寿命的影响进行对比分析;最后,通过钛合金Ti-6Al-4V切削加工试验验证了该模型的预测精度和可靠性。结果表明,基于加工颤振特征分析的铣削刀具寿命预测方法能够准确地预测薄壁零件加工中的刀具寿命,为进一步提高刀具寿命和加工质量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刀具寿命预测模型
加工颤振
薄壁叶片
模态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离子渗氮化合物层物相调控对耐磨性的影响
被引量:
10
2
作者
彭甜甜
林超林
+2 位作者
陈尧
王辉
胡静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72-177,共6页
目的探索化合物层物相与耐磨性的关系,并实现其有效调控,从而满足不同零部件的服役性能要求。方法选用常用渗氮钢38CrMoAl进行不同氮气比(15%、20%、25%)离子渗氮研究,渗氮温度为510℃,保温4 h。采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显微硬度...
目的探索化合物层物相与耐磨性的关系,并实现其有效调控,从而满足不同零部件的服役性能要求。方法选用常用渗氮钢38CrMoAl进行不同氮气比(15%、20%、25%)离子渗氮研究,渗氮温度为510℃,保温4 h。采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显微硬度计和摩擦磨损试验机对渗氮后的显微组织、物相组成、截面硬度、耐磨性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在相同的渗氮温度下,调节氮气比可获得不同物相组成的化合物层。在渗氮温度510℃下,氮气比为20%时满足形成γ′相的临界氮势,从而得到γ′单相化合物层。氮气比达到25%时,满足形成ε相的临界氮势,渗氮层中γ′相形成,并动态转变成ε相,使ε相逐渐增多,形成ε+γ′双相化合物层。结论38CrMoAl经不同氮气比离子渗氮后形成了ε+γ′双相化合物层,在较小磨损载荷(200 g)下,具有更优的耐磨性。但在较大磨损载荷(400 g)下,氮气比20%获得的γ′单相化合物层试样磨痕较窄,摩擦系数较小,即在较大磨损载荷下,γ′单相化合物层比ε+γ′双相化合物层表现出更加优异的耐磨性能。该研究可为不同磨损服役条件的零部件离子渗氮工艺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8CRMOAL钢
离子渗氮
化合物层
物相
耐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传递矩阵的钻孔应变法测量薄板残余应力
被引量:
7
3
作者
潘龙
邓楚铨
徐振钦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6-41,48,共7页
针对ASTM E837标准中钻孔应变法测量薄板工件残余应力计算精度低、计算过程复杂的现状,引入弹性力学应变传递矩阵,根据应力叠加原理推导出残余应力与测量应变关系的解析表达式,进而实验研究采用应变传递矩阵计算残余应力的精度。结果表...
针对ASTM E837标准中钻孔应变法测量薄板工件残余应力计算精度低、计算过程复杂的现状,引入弹性力学应变传递矩阵,根据应力叠加原理推导出残余应力与测量应变关系的解析表达式,进而实验研究采用应变传递矩阵计算残余应力的精度。结果表明:与标定值相比,采用传递矩阵计算的残余应力相对误差绝对值均值小于2%,采用ASTM E837标准中校准系数计算的相对误差绝对值均值为5%左右,采用传递矩阵计算残余应力的精度较高。计算残余应力的传递矩阵解析表达式具有严谨的力学理论推导,包含应变花几何尺寸、钻孔直径、泊松比等参数,具有较高的通用性,避免ASTM E837标准中校准系数的有限元标定,简化测量过程,提高残余应力的测量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余应力
钻孔应变法
薄板工件
传递矩阵
校准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WAM机器人辅助上肢康复训练技术应用研究
4
作者
白敬
张进敏
+1 位作者
孙慧玉
王保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20-326,共7页
运用WAM机器人辅助偏瘫上肢进行康复训练,从机器人运动参数和传统医学评估方法两方面分析验证康复训练的有效性.基于WAM机器人搭建实验平台,设计“十”字和“米”字康复训练方式,添加趣味性游戏,招募上肢偏瘫患者跟踪进行康复训练与评估...
运用WAM机器人辅助偏瘫上肢进行康复训练,从机器人运动参数和传统医学评估方法两方面分析验证康复训练的有效性.基于WAM机器人搭建实验平台,设计“十”字和“米”字康复训练方式,添加趣味性游戏,招募上肢偏瘫患者跟踪进行康复训练与评估.采集WAM机器人的轨迹和转矩信息,分析康复训练前后轨迹跟踪误差和转矩变化,评价患肢的运动功能,同时由康复医师运用传统评估法Brunnstrom等级分期法进行康复评估.实验结果显示,经过1个月的康复训练,机器人轨迹跟踪误差减小,转矩波动变化趋于平缓,患肢随意运动减少,评估Brunnstrom等级有所提升,且效果优于传统康复训练.研究结果表明WAM机器人辅助康复训练科学合理,康复效果优于传统康复训练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机器人
康复训练
运动功能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模态特征分析的铣削刀具寿命预测
被引量:
1
1
作者
侯军明
王保升
吕东升
机构
南京
工程
学院
工业中心
南京工程学院江苏省智能制造装备工程实验室
出处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73-177,182,共6页
基金
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1KJA460011,22KJA460006)
南京工程学院科研基金项目(ZKJ202103)。
文摘
Ti-6Al-4V钛合金加工过程中易出现加工振动现象,加工振动会加剧刀具磨损,降低刀具寿命。在Taylor刀具寿命扩展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考虑薄壁加工系统模态参数的铣削刀具寿命预测模型。首先,开展了模态测量试验和铣削加工刀具磨损试验,获取了系统的模态参数和刀具的磨损值;其次,利用模态参数和磨损值建立铣削刀具寿命预测模型,并对各参量对铣削加工刀具寿命的影响进行对比分析;最后,通过钛合金Ti-6Al-4V切削加工试验验证了该模型的预测精度和可靠性。结果表明,基于加工颤振特征分析的铣削刀具寿命预测方法能够准确地预测薄壁零件加工中的刀具寿命,为进一步提高刀具寿命和加工质量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关键词
刀具寿命预测模型
加工颤振
薄壁叶片
模态参数
Keywords
tool life prediction model
machining chatter
thin-walled blades
modal parameters
分类号
TH16 [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TG71 [金属学及工艺—刀具与模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离子渗氮化合物层物相调控对耐磨性的影响
被引量:
10
2
作者
彭甜甜
林超林
陈尧
王辉
胡静
机构
常州大学
江苏省
材料表面科学与技术重点
实验室
常州大学
江苏省
光伏科学与
工程
协同创新中心
常州大学材料科学与
工程
国家级
实验
教学示范中心
南京工程学院江苏省智能制造装备工程实验室
出处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72-177,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774052,21978025)
江苏省第三期优势学科建设项目(PAPD-3)
+1 种基金
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资助项目(TAPP)
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SJCX18_0955&KYCX19_1754)。
文摘
目的探索化合物层物相与耐磨性的关系,并实现其有效调控,从而满足不同零部件的服役性能要求。方法选用常用渗氮钢38CrMoAl进行不同氮气比(15%、20%、25%)离子渗氮研究,渗氮温度为510℃,保温4 h。采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显微硬度计和摩擦磨损试验机对渗氮后的显微组织、物相组成、截面硬度、耐磨性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在相同的渗氮温度下,调节氮气比可获得不同物相组成的化合物层。在渗氮温度510℃下,氮气比为20%时满足形成γ′相的临界氮势,从而得到γ′单相化合物层。氮气比达到25%时,满足形成ε相的临界氮势,渗氮层中γ′相形成,并动态转变成ε相,使ε相逐渐增多,形成ε+γ′双相化合物层。结论38CrMoAl经不同氮气比离子渗氮后形成了ε+γ′双相化合物层,在较小磨损载荷(200 g)下,具有更优的耐磨性。但在较大磨损载荷(400 g)下,氮气比20%获得的γ′单相化合物层试样磨痕较窄,摩擦系数较小,即在较大磨损载荷下,γ′单相化合物层比ε+γ′双相化合物层表现出更加优异的耐磨性能。该研究可为不同磨损服役条件的零部件离子渗氮工艺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
38CRMOAL钢
离子渗氮
化合物层
物相
耐磨性
Keywords
38CrMoAl steel
plasma nitriding
compound layer
phase
wear resistance
分类号
TG174.4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表面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传递矩阵的钻孔应变法测量薄板残余应力
被引量:
7
3
作者
潘龙
邓楚铨
徐振钦
机构
南京工程学院江苏省智能制造装备工程实验室
中国
工程
物理研究院材料研究所
出处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6-41,48,共7页
基金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超精密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ZD17001)
南京工程学院引进人才科研启动基金项目(YKJ201742)
江苏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面上项目(18KJB460015)。
文摘
针对ASTM E837标准中钻孔应变法测量薄板工件残余应力计算精度低、计算过程复杂的现状,引入弹性力学应变传递矩阵,根据应力叠加原理推导出残余应力与测量应变关系的解析表达式,进而实验研究采用应变传递矩阵计算残余应力的精度。结果表明:与标定值相比,采用传递矩阵计算的残余应力相对误差绝对值均值小于2%,采用ASTM E837标准中校准系数计算的相对误差绝对值均值为5%左右,采用传递矩阵计算残余应力的精度较高。计算残余应力的传递矩阵解析表达式具有严谨的力学理论推导,包含应变花几何尺寸、钻孔直径、泊松比等参数,具有较高的通用性,避免ASTM E837标准中校准系数的有限元标定,简化测量过程,提高残余应力的测量精度。
关键词
残余应力
钻孔应变法
薄板工件
传递矩阵
校准系数
Keywords
residual stress
hole-drilling strain-gauge method
thin-plate components
transfer matrix
calibration coefficient
分类号
TG115 [金属学及工艺—物理冶金]
TB125 [理学—工程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WAM机器人辅助上肢康复训练技术应用研究
4
作者
白敬
张进敏
孙慧玉
王保升
机构
南京
工程
学院
智能
装备
产业技术研究院
南京工程学院江苏省智能制造装备工程实验室
南京
中电熊猫平板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
工程
学院
汽车与轨道交通
学院
出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20-326,共7页
基金
南京工程学院引进人才科研启动基金(YKJ2019113)
江苏省仪器仪表学会智能医疗器械创新基金(2020年)
江苏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面上项目(19KJB510004)。
文摘
运用WAM机器人辅助偏瘫上肢进行康复训练,从机器人运动参数和传统医学评估方法两方面分析验证康复训练的有效性.基于WAM机器人搭建实验平台,设计“十”字和“米”字康复训练方式,添加趣味性游戏,招募上肢偏瘫患者跟踪进行康复训练与评估.采集WAM机器人的轨迹和转矩信息,分析康复训练前后轨迹跟踪误差和转矩变化,评价患肢的运动功能,同时由康复医师运用传统评估法Brunnstrom等级分期法进行康复评估.实验结果显示,经过1个月的康复训练,机器人轨迹跟踪误差减小,转矩波动变化趋于平缓,患肢随意运动减少,评估Brunnstrom等级有所提升,且效果优于传统康复训练.研究结果表明WAM机器人辅助康复训练科学合理,康复效果优于传统康复训练方法.
关键词
康复机器人
康复训练
运动功能
评估
Keywords
rehabilitation robot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motor function
evaluation
分类号
R74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模态特征分析的铣削刀具寿命预测
侯军明
王保升
吕东升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离子渗氮化合物层物相调控对耐磨性的影响
彭甜甜
林超林
陈尧
王辉
胡静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传递矩阵的钻孔应变法测量薄板残余应力
潘龙
邓楚铨
徐振钦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1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WAM机器人辅助上肢康复训练技术应用研究
白敬
张进敏
孙慧玉
王保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