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发展性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创新与实践 被引量:23
1
作者 陈明学 郑锋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8-80,88,共4页
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决定着教师能动性的发挥程度。本文在探讨"发展性评价"理念蕴涵的基础上,以南京工程学院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改革为例,从评价目的、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制度、评价技术等方面进行综合性探索,有效地促使教... 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决定着教师能动性的发挥程度。本文在探讨"发展性评价"理念蕴涵的基础上,以南京工程学院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改革为例,从评价目的、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制度、评价技术等方面进行综合性探索,有效地促使教师将质量评价转化为内在需求,主动推进教学持续改进,持续提升学校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教师 发展性评价 教师教学质量 实践转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双督导、两结合”教学质量监控模式 提高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质量 被引量:8
2
作者 吴中江 李平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69-71,共3页
基于应用型本科教育特点和发展要求,南京工程学院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构建"督教、督学"二位一体,内部监控与外部监控、短时反馈与长时反馈相结合的"双督导、两结合"教学质量监控模式。以关键质量点监控为抓手,以... 基于应用型本科教育特点和发展要求,南京工程学院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构建"督教、督学"二位一体,内部监控与外部监控、短时反馈与长时反馈相结合的"双督导、两结合"教学质量监控模式。以关键质量点监控为抓手,以闭环反馈方式实施教学过程动态监控,持续改进应用型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吻合度,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人才培养 质量保障体系 质量监控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本科学生“企业学习”质量的思考与探索 被引量:6
3
作者 郑锋 缪国钧 陈明学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1-75,共5页
"企业学习"环节学生学习质量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决定因素。通过多年探索与实践,南京工程学院以明晰现场工程师的规格标准为起点,以"普惠型"培养模式带动全校人才培养内涵拓展... "企业学习"环节学生学习质量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决定因素。通过多年探索与实践,南京工程学院以明晰现场工程师的规格标准为起点,以"普惠型"培养模式带动全校人才培养内涵拓展和质量提升为目标,以校内外联动的实践教育平台为基础,构建了完全意义上自主、灵活的校企相融协同育人模式,为创新"企业学习"实施平台与机制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计划 企业学习 实践教育平台 协同育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策略探讨 被引量:26
4
作者 陈明学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0-112,共3页
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是教师职业专业化发展和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以制度建设为抓手,激励与约束性相统一,系统建立统筹协调机制、传帮带机制、培训交流机制、引领示范与竞争机制、政策导向的长效机制,可以有效促进高校青年教师教学... 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是教师职业专业化发展和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以制度建设为抓手,激励与约束性相统一,系统建立统筹协调机制、传帮带机制、培训交流机制、引领示范与竞争机制、政策导向的长效机制,可以有效促进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青年教师 教学能力 提升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教师教学评价的反思与实践转向 被引量:16
5
作者 陈明学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56-59,共4页
高校教师教学评价直接影响教师主观能动性和人才培养质量,如何促进教师将教学评价转为内在需求而主动持续改进教学,成为高校质量管理的最重要使命。文章在对教师教学评价人性审视和对评价实践进行理性反思的基础上,基于南京工程学院的... 高校教师教学评价直接影响教师主观能动性和人才培养质量,如何促进教师将教学评价转为内在需求而主动持续改进教学,成为高校质量管理的最重要使命。文章在对教师教学评价人性审视和对评价实践进行理性反思的基础上,基于南京工程学院的改革实践,从评价目的、评价组织、评价主体、评价指标、评价机制、评价技术等方面提出实践转向,对构建以师生发展为主线的教师教学评价体系进行有益的探索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学评价 发展 实践转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协同职能探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陈明学 郑锋 缪国钧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83-86,共4页
在探讨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目标定位基础上,详细阐述了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协同职能:协同多元管理主体,构建师生共同发展的制度环境,保障教师教学发展的牵引力、推动力、内驱力并形成合力;协同多方研究力量,明晰教师教学发展与教学能力... 在探讨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目标定位基础上,详细阐述了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协同职能:协同多元管理主体,构建师生共同发展的制度环境,保障教师教学发展的牵引力、推动力、内驱力并形成合力;协同多方研究力量,明晰教师教学发展与教学能力成长续谱,提升工作针对性与科学性;协同多维组织,建设点线面联动的学习型共同体,以进一步推进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协同职能 制度 学习型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学生评教的高校思政课教师课堂教学能力评估与诊断 被引量:12
7
作者 孙文静 陈桂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73-76,共4页
学生评教基础数据包含了丰富的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信息,因此,文章以某高校现行学生评教指标以及近三学期的思政课评教基础数据为分析基础,利用因子分析法从学生评教指标体系中提取出影响思政课教师学生评教总得分的3个主因子,即基本教... 学生评教基础数据包含了丰富的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信息,因此,文章以某高校现行学生评教指标以及近三学期的思政课评教基础数据为分析基础,利用因子分析法从学生评教指标体系中提取出影响思政课教师学生评教总得分的3个主因子,即基本教学技能、学习投入和学习收获,分别利用K-means均值算法、相对分值比较以及质性研究对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进行了整体评估和个体诊断,并从“生师互动”“学习投入”以及“深远影响”三方面提出了提升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的策略。数据分析结果促使管理者量化分析思政课课堂中的教与学,同时促进教师对“教”的自我诊断与学生对“学”的自我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评教 思想政治理论课 课堂教学能力 评估与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博士学习经历对科研产出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学术发展调查 被引量:6
8
作者 李俊秀 余秀兰 《重庆高教研究》 2017年第3期91-98,共8页
以获得人文社会科学类博士学位并就职于"211工程"高校的教师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学术产出的影响因素。在性别、年龄、父母最高文化程度、大学类型、学科和职称的个人特征因素基础上,引入由跨学科学习、前沿涉猎、项目参与、课... 以获得人文社会科学类博士学位并就职于"211工程"高校的教师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学术产出的影响因素。在性别、年龄、父母最高文化程度、大学类型、学科和职称的个人特征因素基础上,引入由跨学科学习、前沿涉猎、项目参与、课堂学习和导师交流5个因子构成博士阶段学习经历变量,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验证这些因素对科研成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科研产出在性别、高校水平和职称上存在显著性差异。项目参与和前沿涉猎有着显著的积极作用,课堂学习和导师交流没有产生影响。学校在关注个人特征和环境支持的同时,应重视博士阶段的教育,通过科研能力的培养和学术素养的提升,实现创新成果输出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教师 博士学习经历 科研成果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