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波强化原油脱盐脱水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2
1
作者 叶国祥 宗松 +2 位作者 吕效平 韩萍芳 谢伟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7-51,共5页
考察了超声强化原油预处理工艺中的部分影响因素,包括电场强度、超声波频率、超声波功率、破乳剂用量、注水量等。超声波是促进原油破乳脱水的主要因素之一。实验结果表明,超声频率为10 kHz的处理效果优于20 kHz的;超声波功率和电场强... 考察了超声强化原油预处理工艺中的部分影响因素,包括电场强度、超声波频率、超声波功率、破乳剂用量、注水量等。超声波是促进原油破乳脱水的主要因素之一。实验结果表明,超声频率为10 kHz的处理效果优于20 kHz的;超声波功率和电场强度增加,均可使原油的脱盐脱水效率增加,当超声波功率为150 W、电场强度为1.2 kV/cm时,原油的脱盐脱水效果最佳,继续增加时,脱盐脱水效果反而降低;破乳剂用量也存在一最佳值(20~30μg/g);注水量越多越有利于脱盐,但水含量增加,因此采用5%(体积分数)左右的注水量能取得较理想的脱水脱盐效果。超声波强化原油脱水脱盐技术为炼油过程中原油预处理工艺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保障了炼油生产的稳定与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 超声 降粘 脱水 脱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实验及量纲分析研究超声波原油破乳 被引量:21
2
作者 韩萍芳 祁高明 吕效平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2-46,共5页
利用正交实验研究各可控因素(声强、作用时间、沉降时间、破乳剂用量及温度等)对超声波原油破乳脱水的影响,用量纲分析法建立数学模型,并作了讨论。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声强、温度、作用时间对原油脱后含水有高度显著影响,影响大小的顺... 利用正交实验研究各可控因素(声强、作用时间、沉降时间、破乳剂用量及温度等)对超声波原油破乳脱水的影响,用量纲分析法建立数学模型,并作了讨论。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声强、温度、作用时间对原油脱后含水有高度显著影响,影响大小的顺序为声强>作用时间>温度,沉降时间、破乳剂用量以及温度与破乳剂的交互作用对原油脱后含水基本没有影响。在混响场中,经超声波破乳后,原油的含水质量分数可降至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原油破乳 正交实验 量纲分析 声强 作用时间 沉降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油污泥超声处理脱油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王文祥 韩萍芳 +2 位作者 徐宁 袁苏霞 吕效平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2-56,共5页
采用槽式超声清洗器辐照含油污泥,辅以气浮浮选,以脱除污油.用w(油)为0.130 g/g的含油污泥,对比经28 kHz超声底部向上辐照和未经超声辐照的含油污泥气浮脱油效果.结果表明:在40℃水浴下,28 kHz超声辐照脱油后,污泥w(油)达到最小,为0.055... 采用槽式超声清洗器辐照含油污泥,辅以气浮浮选,以脱除污油.用w(油)为0.130 g/g的含油污泥,对比经28 kHz超声底部向上辐照和未经超声辐照的含油污泥气浮脱油效果.结果表明:在40℃水浴下,28 kHz超声辐照脱油后,污泥w(油)达到最小,为0.055 g/g,比未经超声辐照对照组的w(油)(为0.124 g/g)下降约55.6%;28 kHz超声底部辐照方式脱油效果优于40kHz超声侧面辐照;当28和40 kHz超声辐照的声压辐值分别为0.085和0.120 MPa时,脱油后污泥w(油)最小;添加硅酸钠则降低含油污泥的超声脱油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污泥 超声 脱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超声原油脱盐脱水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谢伟 叶国祥 +2 位作者 吕效平 韩萍芳 彭飞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93-97,共5页
以鲁宁管输原油为研究对象,按照工厂实际电脱盐流程设计了超声波-电脱盐联合破乳实验装置进行原油脱盐实验。比较了超声波-电脱盐联合作用和单一电脱盐作用的脱盐脱水效果;考察了操作温度、超声发生器输出电压、混合阀前后压差对原油破... 以鲁宁管输原油为研究对象,按照工厂实际电脱盐流程设计了超声波-电脱盐联合破乳实验装置进行原油脱盐实验。比较了超声波-电脱盐联合作用和单一电脱盐作用的脱盐脱水效果;考察了操作温度、超声发生器输出电压、混合阀前后压差对原油破乳脱盐效果的影响;并设计了正交试验,分析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在超声-电脱盐联合作用下,盐质量浓度可从39.463 mg/l降至3.283 mg/l,水质量分数可降至0.24%,小于工厂脱盐指标5.0 mg/l和脱水指标0.3%。正交试验各因素对原油破乳脱盐效果影响由大到小的顺序为:超声发生器输出电压、混合阀前后压差和操作温度。动态超声原油脱盐的最佳试验条件为:超声发生器输出电压为70 V,系统操作温度80℃,混合阀前后压降为0.45 MPa。经软件Statistica 6.0预测的原油脱盐后盐质量浓度为3.225 mg/l,验证实验的结果为3.283 mg/l,两者数据相吻,说明该预测数据可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原油 脱盐 脱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气升式内环流反应器传质性能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汤立新 韩萍芳 吕效平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43-247,共5页
研究了超声波对气升式内循环反应器传质性能的促进作用,重点考察比较了牛顿型流体和非牛顿型流体 有、无超声波时气升式反应器的传质性能及气速、液体粘度、超声功率对总体积传质系数KLa的影响。实验证明, 无论是牛顿型流体还是非牛顿... 研究了超声波对气升式内循环反应器传质性能的促进作用,重点考察比较了牛顿型流体和非牛顿型流体 有、无超声波时气升式反应器的传质性能及气速、液体粘度、超声功率对总体积传质系数KLa的影响。实验证明, 无论是牛顿型流体还是非牛顿型流体,气速越小,超声功率对总体积传质系数KLa的相对影响越大;随着气速的 增大,这种影响逐渐减小,当气速增大到0.0615m·s-1时,超声波对总体积传质系数KLa的相对影响已较微弱。气 速增加,牛顿型流体和非牛顿型流体的KLa均增加,但牛顿型流体增加的幅度比非牛顿型流体要大。粘度增加,KLa 减小。气速、粘度、超声功率对KLa的影响分别是气速大于粘度大于超声功率。提出了相应的KLa经验关联式,并作了 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气升式反应器 传质性能 牛顿型流体 非牛顿型流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结合复合絮凝剂强化生物污泥脱水研究及其作用机理 被引量:13
6
作者 朱书卉 许红林 韩萍芳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37-541,共5页
研究了超声波结合复合絮凝剂促进剩余生物污泥脱水及其作用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复合絮凝剂PAM-PAFC的投加比(质量比)为1∶1、投加量为污泥干基7‰时,其絮凝效果优于单一絮凝剂,再经20 kHz、400 W/m2超声处理2.5 min后,污泥体积缩小86%左... 研究了超声波结合复合絮凝剂促进剩余生物污泥脱水及其作用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复合絮凝剂PAM-PAFC的投加比(质量比)为1∶1、投加量为污泥干基7‰时,其絮凝效果优于单一絮凝剂,再经20 kHz、400 W/m2超声处理2.5 min后,污泥体积缩小86%左右,含水率可降至79%,比无超声作用时污泥干基含水率减少7%左右。通过电镜观察发现,小功率超声可促进污泥中小团块的碰撞,增加污泥的絮凝性;投加PAFC后,污泥絮体呈现较为平坦的均匀絮状形态,存在孔洞;再投加PAM后,絮体具有起伏不平的链网状结构,形成比表面较大的复杂形体的絮体,脱水效果优于单独投加PAFC;再经超声处理后,污泥絮体比未加超声时团聚性增强,孔洞增大,脱水性能更佳,脱水效果优于单独投加PAFC-PA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复合絮凝剂 污泥 脱水 污泥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制备微乳化柴油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吕效平 李建彤 韩萍芳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36-440,共5页
微乳柴油是一种较佳的节能环保材料。采用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Tween80)、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Span80)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复配成复配乳化剂,利用超声乳化机理,将超声波用于微乳化,研究了超声参数(声强,作用时间)、乳化剂及乙醇... 微乳柴油是一种较佳的节能环保材料。采用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Tween80)、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Span80)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复配成复配乳化剂,利用超声乳化机理,将超声波用于微乳化,研究了超声参数(声强,作用时间)、乳化剂及乙醇用量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找出了超声制备微乳化柴油的最佳工艺条件。该W/O乳液稳定时间随超声声强的增大而增加,且超声作用时间对乳液稳定时间有个最佳值。超声作用下乳化剂用量为2.5%(wt)时乳液最稳定。乙醇用量跟水油比有关,实验中水油比为0.1(V)时乙醇用量为5%(V),掺水量为10%(V)时的超声柴油微乳化最佳工艺条件为乳化剂用量为2.5%(wt),指示电流为3A(相当于声强为0.15 W/cm2),稳定剂用量为0.158%(wt),超声作用时间为15min,乙醇用量为5%(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柴油 微乳化 稳定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炼油厂污油超声破乳脱水及工业化应用 被引量:7
8
作者 孙莉云 杨亮 +1 位作者 韩萍芳 吕效平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54-456,共3页
利用超声波破乳脱水的基本原理,在超声驻波场条件下考察了沉降温度、沉降时间、超声辐照时间、超声声强对污油破乳脱水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研究中,使用超声频率40 kHz的超声波发生器,沉降温度60℃、沉降时间120 min、超声辐照5 min、... 利用超声波破乳脱水的基本原理,在超声驻波场条件下考察了沉降温度、沉降时间、超声辐照时间、超声声强对污油破乳脱水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研究中,使用超声频率40 kHz的超声波发生器,沉降温度60℃、沉降时间120 min、超声辐照5 min、超声声强0.66 W/cm2时,污油的破乳脱水效果最好,含水率低于5%;工业化放大实验中,除沉降时间延长外,其余操作参数均具有实际指导作用,污油含水率降到10%以下,破乳脱水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油 乳状液 破乳 脱水 超声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对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超滤膜的清洗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晋卫 郭伟 +1 位作者 王宾 吕效平 《化学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2-45,49,共5页
文章探讨了超声清洗对聚偏氟乙烯(PVDF)中空纤维超滤膜的损坏及其通量的影响。实验表明,膜面的破坏随声强和处理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但声强在2 200 W/m2时,处理30 h膜面无损坏。新膜易被饱和CaC l2溶液污染,通量下降明显。清洗实验表明,... 文章探讨了超声清洗对聚偏氟乙烯(PVDF)中空纤维超滤膜的损坏及其通量的影响。实验表明,膜面的破坏随声强和处理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但声强在2 200 W/m2时,处理30 h膜面无损坏。新膜易被饱和CaC l2溶液污染,通量下降明显。清洗实验表明,超声和稀柠檬酸协同作用能较易地除去新膜表面的污垢,使其通量恢复到初始通量的81%,而仅用酸洗只能使膜通量恢复到初始通量的66.3%。对于污染较重的膜必须用稀酸浸泡,浸泡7 h后,超声和稀柠檬酸协同清洗可使通量恢复到初始通量的73.2%,明显高于无浸泡时的5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中空纤维 超滤膜 聚偏氟乙烯 膜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内环流气升式反应器去除水中苯酚的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孔黎明 谷和平 吕效平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62-466,共5页
研究了超声波内环流气升式反应器用于去除水中苯酚的效果与性能。探讨了反应器的表观气速、介质温度对超声-H2O2与超声-H2O2-CuO两种体系对苯酚去除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超声-H2O2-CuO体系对苯酚的去除效果优于超声-H2O2体系,且更... 研究了超声波内环流气升式反应器用于去除水中苯酚的效果与性能。探讨了反应器的表观气速、介质温度对超声-H2O2与超声-H2O2-CuO两种体系对苯酚去除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超声-H2O2-CuO体系对苯酚的去除效果优于超声-H2O2体系,且更能发挥超声与气升式反应器具有流化效果的协同作用。在处理液体积为1000 mL、苯酚初始质量浓度为25 mg/L、CuO加量为1 mg/mL、H2O2加量为300 mg/L、声强为4.97 W/cm2的条件下,两种体系苯酚的去除率均随反应器的表观气速减小而增大;介质温度从20℃上升到50℃时,超声-H2O2体系苯酚去除率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而超声-H2O2-CuO体系苯酚去除率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反应器中超声-H2O2与超声-H2O2-CuO体系对苯酚的去除过程均符合拟一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内环流气升式反应器 苯酚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复合絮凝剂对石化厂剩余污泥脱水的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朱书卉 许红林 韩萍芳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1-34,共4页
以污泥含水率为考察指标,研究了超声波-复合絮凝剂对石化厂剩余污泥脱水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复合絮凝剂的脱水效果优于单一絮凝剂;污泥采用复合絮凝剂PAM-PAFC进行絮凝脱水,在投加质量浓度190mg/L、m(PAM)∶m(PAFC)=1∶1条件下,再... 以污泥含水率为考察指标,研究了超声波-复合絮凝剂对石化厂剩余污泥脱水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复合絮凝剂的脱水效果优于单一絮凝剂;污泥采用复合絮凝剂PAM-PAFC进行絮凝脱水,在投加质量浓度190mg/L、m(PAM)∶m(PAFC)=1∶1条件下,再经20kHz、400W/m2超声处理2.5min后,污泥含水率从97%降至79%,污泥体积缩小86%左右,比仅投加PAM处理时污泥含水率降低5%左右。可见,超声波-复合絮凝剂可以强化污泥脱水,在提高污泥脱水效果的同时,减少了有机絮凝剂PAM的用量,降低了污泥处理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絮凝剂 超声波 剩余污泥 脱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与四氢萘协同处理渣油的降黏改质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仲伟华 张春方 +2 位作者 王爱祥 韩萍芳 吕效平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91-94,共4页
以某炼厂的减压渣油为研究对象,分别讨论了超声输出电压(声强)、超声辐照反应时间,以及加入四氢萘(THN)对减压渣油黏度的影响;同时还研究了超声波与供氢剂四氢萘协同作用对减压渣油降黏及渣油成分变化的影响;实验考察了渣油降黏的稳定性... 以某炼厂的减压渣油为研究对象,分别讨论了超声输出电压(声强)、超声辐照反应时间,以及加入四氢萘(THN)对减压渣油黏度的影响;同时还研究了超声波与供氢剂四氢萘协同作用对减压渣油降黏及渣油成分变化的影响;实验考察了渣油降黏的稳定性,分析了对渣油经超声与四氢萘协同反应后凝点和500℃前轻组分体积分数的变化。实验表明,对于此减压渣油加入质量分数2.91%四氢萘,20 kHz超声输出电压250 V,在80—120℃辐照反应1 h后,测得渣油80℃时黏度降低了20%左右,且静置20 d黏度不恢复,500℃前组分增加了3.1%,凝点下降了3℃,表明超声与四氢萘的协同作用使渣油发生了裂解等反应,从而获得永久性降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减压渣油 改质 降黏 四氢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内环流气升式反应器传质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黄亚琴 吕效平 +1 位作者 魏茹峰 韩萍芳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07-711,共5页
研究了超声内环流气升式反应器中空气-水-离子交换树脂体系的气液传质与液固传质性能。分别采用电极动态法和离子交换树脂法实验测定了气液传质和液固传质系数。重点考察了表观气速、超声电功率对于气液传质系数以及液固传质系数的影响... 研究了超声内环流气升式反应器中空气-水-离子交换树脂体系的气液传质与液固传质性能。分别采用电极动态法和离子交换树脂法实验测定了气液传质和液固传质系数。重点考察了表观气速、超声电功率对于气液传质系数以及液固传质系数的影响。实验表明,内环流气升式反应器中表观气速对于气液传质性能影响较大,而超声作用对气液传质影响不大。该反应器中液固传质系数随表观气速的增加而增大;无超声作用情况下,当表观气速达到一定程度时,液固传质系数保持一恒定值。超声作用时,气速增加到4cm·s-1左右,传质系数达到最大值,随后液固传质系数随着表观气速的增加而逐渐减小,传质系数仍然大于无超声作用时的值。超声对液固传质有较强的促进作用,电功率在150W左右时,超声对液固传质的促进作用最佳,是不加超声作用时传质系数的两倍左右;但随着电功率的进一步增大,液固传质系数呈现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气升式反应器 气液传质 液固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强化重质原油破乳脱水脱钙 被引量:21
14
作者 宗松 叶国祥 +1 位作者 韩萍芳 吕效平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5-79,共5页
以含钙量高达180μg/g的新疆重质原油为研究对象,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超声波破乳技术进行重质原油脱水脱钙研究。在确定破乳剂K和脱钙剂R、注水量12%(体积分数)、脱钙剂/钙摩尔比1.5∶1的条件下,考察了超声波强化破乳脱水脱钙的影响因... 以含钙量高达180μg/g的新疆重质原油为研究对象,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超声波破乳技术进行重质原油脱水脱钙研究。在确定破乳剂K和脱钙剂R、注水量12%(体积分数)、脱钙剂/钙摩尔比1.5∶1的条件下,考察了超声波强化破乳脱水脱钙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油-剂混合时的搅拌速率、超声波发生器输出电压、超声波辐照时间和超声波辐照后的沉降时间都有其最佳值。实验样品经7000 r/min搅拌速率混合均匀,经60 V超声波辐照5 min,再在80℃沉降24 h后,原油含水量降低至0.64%(体积分数),脱钙率达到37.8%,说明超声波有较好的破乳脱水和脱钙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重质原油 破乳 脱水 脱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驻波场原油破乳脱水的研究 被引量:16
15
作者 蔡永伟 谢伟 +1 位作者 吕效平 韩萍芳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3-17,共5页
以鲁宁管输原油为研究对象,在实验室考察了影响原油破乳脱水的几个重要参数,如破乳剂用量、沉降时间和驻波场中的声强、超声波处理时间等。用正交试验分析了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得到依影响大小的排序为沉降时间>驻波场声强>超声波... 以鲁宁管输原油为研究对象,在实验室考察了影响原油破乳脱水的几个重要参数,如破乳剂用量、沉降时间和驻波场中的声强、超声波处理时间等。用正交试验分析了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得到依影响大小的排序为沉降时间>驻波场声强>超声波处理时间;驻波场中原油脱水的最佳试验条件为,加入破乳剂20μg/g,在搅拌器转速约400r/min下搅拌5min后,用声强0.225W/cm2超声波处理5min,在80℃水浴中沉降120min,在此试验条件下原油含水率(体积分数)由1.40%降为0.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 破乳脱水 驻波场 沉降时间 声强 超声波处理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染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超滤膜的超声清洗 被引量:15
16
作者 郭伟 晋卫 +1 位作者 王宾 吕效平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3040-3044,共5页
中空纤维超滤膜污染和清洗影响膜处理废水工艺的经济性及可运行性.研究了平板浸没式超声处理器(40kHz)与2000mg·L-1柠檬酸清洗剂对中石化某水处理厂污染聚偏氟乙烯超滤膜的清洗效果.利用自定义的除垢率和扫描电镜对清洗结果进行表... 中空纤维超滤膜污染和清洗影响膜处理废水工艺的经济性及可运行性.研究了平板浸没式超声处理器(40kHz)与2000mg·L-1柠檬酸清洗剂对中石化某水处理厂污染聚偏氟乙烯超滤膜的清洗效果.利用自定义的除垢率和扫描电镜对清洗结果进行表征并用过滤通量来验证.证明超声对超滤膜的清洗效果显著.单根膜清洗除垢率比不加超声时提高了25%,达到80%左右,且没有破坏膜的表面和结构.得到本批污染膜及自制污染膜组件的优化清洗工艺及超声参数为:频率40kHz、声强2200W·m-2、超声处理时间30min.未使用反向冲清洗,仅切向气流结合超声清洗膜面,清洗后的通量从原来污染组件的0·0368cm3·cm-2·min-1增加到0·1254cm3·cm-2·min-1,恢复到相当于新膜初始通量的72·5%,通量增加率达到241%.进一步证明了超声清洗膜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清洗 聚偏氟乙烯 中空纤维 超滤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升式环流反应器研究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15
17
作者 汤立新 吕效平 孔黎明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814-819,共6页
综述了气升式反应器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及其最新的应用 ,提出今后研究工作的主攻方向 。
关键词 气升式 环流反应器 研究 应用 进展 超声气手术 光气升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及乳化剂复配对制备微乳柴油的影响 被引量:11
18
作者 徐宁 佘锦锦 +1 位作者 韩萍芳 吕效平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349-1353,共5页
采用超声波处理为分散手段,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主要乳化剂,正丁醇为助剂,制备微乳柴油。优化了超声波作用参数:最佳频率40 kHz,最佳声强0.266 W.cm-2,最佳超声作用时间20 min。研究了复配乳化剂对制备微乳柴油的影... 采用超声波处理为分散手段,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主要乳化剂,正丁醇为助剂,制备微乳柴油。优化了超声波作用参数:最佳频率40 kHz,最佳声强0.266 W.cm-2,最佳超声作用时间20 min。研究了复配乳化剂对制备微乳柴油的影响,选择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Span80、Span60,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复配制备微乳柴油,其中Span80效果最佳,并且处理相同量的微乳柴油,助剂醇的用量降低为原来的1/6。微乳化柴油稳定性良好,至今已放置14个月不分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乳化 超声波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复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作用下KF/CaO催化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 被引量:20
19
作者 钱卫卫 韩萍芳 吕效平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2-56,共5页
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KF/CaO固体碱催化剂,用于催化大豆油与甲醇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在反应体系中引入超声作为辅助条件。研究表明,KF/CaO催化活性高。在超声的辅助作用下,酯交换反应速率加快,生物柴油的收率提高。实验考察了反应条... 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KF/CaO固体碱催化剂,用于催化大豆油与甲醇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在反应体系中引入超声作为辅助条件。研究表明,KF/CaO催化活性高。在超声的辅助作用下,酯交换反应速率加快,生物柴油的收率提高。实验考察了反应条件对产品中脂肪酸甲酯含量的影响。醇油摩尔比为12∶1,反应温度65℃,催化剂与大豆油的质量比为3%,反应1 h,超声频率20 kHz,超声声强1.01 W/cm2,在此反应条件下,产品中脂肪酸甲酯的质量分数达到9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酯交换 生物柴油 超声 KF/Ca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炼油厂含油浮渣絮凝脱水的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韩萍芳 周寅飞 吕效平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91-93,105,共4页
对扬子石化炼油厂的含油浮渣进行脱水研究。选择合适的碱处理剂、化学调理剂、超声破乳条件等,进行条件实验和优化,最终实现浮渣的减量化处理。实验调节含油浮渣pH值至弱碱性,通过絮凝剂聚合氯化铝铁(PAFC)、聚丙烯酰胺(PAM)的复配使用... 对扬子石化炼油厂的含油浮渣进行脱水研究。选择合适的碱处理剂、化学调理剂、超声破乳条件等,进行条件实验和优化,最终实现浮渣的减量化处理。实验调节含油浮渣pH值至弱碱性,通过絮凝剂聚合氯化铝铁(PAFC)、聚丙烯酰胺(PAM)的复配使用,运用20kHz的变幅杆浸入式超声波处理器,在超声声强400~500W/m2情况下作用5min,达到了在较低絮凝剂使用量的条件下,较多的脱去含油浮渣中的水分。原始含水率在80%以上的含油浮渣经碱化、絮凝(滴加有机絮凝剂PAM、PAFC)后经超声处理,最终含水率可降低到50%左右,即水分脱出率约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浮渣 脱水 超声 絮凝剂 聚丙烯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