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影智绘:基于SAM的视频阴影鲁棒抽取
1
作者 陈东 李昌隆 +2 位作者 杜振龙 宋爽 李晓丽 《图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39-745,共7页
针对传统方法对于光照变化和物体遮挡引起复杂的、动态变化阴影处理易致阴影检测的准确率和鲁棒性较低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割万物模型(SAM)的视频阴影检测方法,对SAM解码器进行微调,使其更适合阴影检测;利用SAM提取关键帧阴影区域,引... 针对传统方法对于光照变化和物体遮挡引起复杂的、动态变化阴影处理易致阴影检测的准确率和鲁棒性较低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割万物模型(SAM)的视频阴影检测方法,对SAM解码器进行微调,使其更适合阴影检测;利用SAM提取关键帧阴影区域,引入XMem模型,结合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联合前后帧信息,给出优化和稳定视频阴影检测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在ViSha数据集的阴影实验结果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的均值绝对误差降低了约31.8%,交并比提升了约19.7%;定性和定量结果表明本方法不仅提升了视频阴影处理的准确率,并表现出较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影检测 语义分割 视频对象分割 SAM XM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源数据驱动的既有建筑安全性评价与预警管理系统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灵芝 林雯洁 +3 位作者 钱宇昕 韩晓健 胡汉云 赖文韬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47-1256,共10页
为满足大规模既有建筑安全性快速评估和常态化安全管理的需求,开发多源数据融合驱动的既有建筑安全性评价与预警管理系统,并展开实例应用。采用多源数据融合方法建立既有建筑数据模型,以解决老旧建筑图纸缺失、模型建立困难问题;利用C#... 为满足大规模既有建筑安全性快速评估和常态化安全管理的需求,开发多源数据融合驱动的既有建筑安全性评价与预警管理系统,并展开实例应用。采用多源数据融合方法建立既有建筑数据模型,以解决老旧建筑图纸缺失、模型建立困难问题;利用C#语言和Dynamo可视化编程进行Revit二次开发,内置既有建筑安全评定逻辑和评定方法;采用案例推理方法构建既有建筑安全预警管理案例库,为既有建筑安全预警管理提供决策参考;以Revit软件为平台载体,创建安全性评价规范鉴定和安全预警管理功能模块,实现既有建筑安全的自动化评估和可视化预警管理。以某老旧教学楼为例,运行已开发的安全性评价与预警管理系统,发现输出安全性评级与专业鉴定结果一致,并形成构件损伤预警清单、输出相似案例及其预警管理对策,验证了系统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既有建筑安全 多源数据 BIM技术 多源点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实结合的信号与系统实验教学设计与实践
3
作者 高路 郭天文 +1 位作者 陈世超 武晓光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75-79,共5页
为使信号与系统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研究引入LabVIEW虚拟仪器实验平台,利用图形化编程功能开发虚拟化实验案例,并依托信号系统与语音处理实验平台,构建了虚实结合、线上线下联结的实验教学方案。该实验方案设计性强、内容丰富、... 为使信号与系统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研究引入LabVIEW虚拟仪器实验平台,利用图形化编程功能开发虚拟化实验案例,并依托信号系统与语音处理实验平台,构建了虚实结合、线上线下联结的实验教学方案。该实验方案设计性强、内容丰富、结果直观,有效降低了抽象理论的学习难度,增强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直观理解,并提升了相关实验在信号系统与语音处理实验平台硬件上的呈现效果。实验兼具探索性与趣味性,有效巩固理论教学成果,深化学生对信号与系统核心概念的理解,在实践中切实培养其解决相关工程问题的能力,为培养高素质工程人才探索了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与系统 实验教学 虚实结合 实验平台 实践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既有民用建筑安全鉴定辅助决策模型及应用
4
作者 戴梦璠 李灵芝 +3 位作者 钱宇昕 袁竞峰 韩晓健 赵昌皓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93-201,共9页
为提升建筑安全体检工作效率,基于机器学习(ML)算法,构建既有民用建筑安全鉴定辅助决策模型。首先,从房屋鉴定报告中收集建筑结构安全特征数据;其次,采用相关性分析和交叉验证递归特征消除法构建包含“设计-演变-状态”多维特征的建筑... 为提升建筑安全体检工作效率,基于机器学习(ML)算法,构建既有民用建筑安全鉴定辅助决策模型。首先,从房屋鉴定报告中收集建筑结构安全特征数据;其次,采用相关性分析和交叉验证递归特征消除法构建包含“设计-演变-状态”多维特征的建筑安全鉴定辅助决策指标体系;再次,构建5种ML模型,根据准确率、精确率、召回率等指标测试模型性能;最后,开发既有民用建筑安全鉴定辅助决策平台,以实际工程验证其可操作性。结果表明:相较于设计特征,演变和状态特征更能反映民用建筑的实际安全状况,其中,建筑年龄、有无改扩建和混凝土梁承载能力是关键特征;决策树在围护系统、上部承重结构、地基基础及鉴定单元安全性评估中表现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ML) 既有民用建筑 安全鉴定 辅助决策模型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融合特征矩阵和CNN模型的管道埋藏微裂纹超声导波定位
5
作者 颜劲夫 艾星 +3 位作者 何其骏 李佳惠 胡碗铷 李义丰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37,共10页
针对石化行业管道中埋藏微裂纹的检测和定位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融合特征矩阵和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模型的新方法.首先,使用ABAQUS软件建立包含埋藏微裂纹的三维管道仿真模型,并部署传感器阵列采集超声导波... 针对石化行业管道中埋藏微裂纹的检测和定位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融合特征矩阵和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模型的新方法.首先,使用ABAQUS软件建立包含埋藏微裂纹的三维管道仿真模型,并部署传感器阵列采集超声导波信号.然后,提取并融合两类特征因子来构建融合特征矩阵:反映微裂纹非线性特征的零频分量和表征微裂纹位置信息的损伤指数.最后,将该矩阵输入到构建的CNN模型中进行训练和测试,实现了对管道中埋藏微裂纹的精确定位.仿真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的高次谐波分量相比,零频分量对微裂纹的非线性效应更敏感;损伤指数可以放大原始信号中包含的损伤信息,对埋藏微裂纹的定位具有重要价值;CNN模型可以有效地从融合特征矩阵中提取微裂纹的位置信息,确定其空间坐标,为无损检测领域管道微裂纹的定位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频分量 损伤指数 融合特征矩阵 CN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力层次聚类和角色协同的众包任务分配 被引量:1
6
作者 黄黎 赵璐 陈嘉豪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739-3748,共10页
针对现有众包任务分配研究中群组角色与任务之间多对多的协同匹配问题,设计一种基于能力层次聚类和角色协同的众包任务分配方法。考虑群组成员间的协作能力和交互成本度量,定义基于能力的角色层次聚类方法,量化基于能力层次的工人综合... 针对现有众包任务分配研究中群组角色与任务之间多对多的协同匹配问题,设计一种基于能力层次聚类和角色协同的众包任务分配方法。考虑群组成员间的协作能力和交互成本度量,定义基于能力的角色层次聚类方法,量化基于能力层次的工人综合胜任力度量。引入群组角色协同理论,将群组角色与任务之间多对多协同匹配问题定义为执行者与任务之间的组合优化问题,定义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的协同候选服务交互成本计算方法,提出一种基于群组角色协同的众包任务分配算法,解决群组绩效和交互成本的双目标约束优化问题,提高任务分配的效率和质量。实验验证该方法在众包任务分配满足服务行为兼容性和功能可靠性等方面具有较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众包 任务分配 角色协同 群组绩效 层次聚类 协同匹配 交互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NN-BiLSTM及ResNet网络的板中损伤TFM定位与检测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颜劲夫 何其骏 +1 位作者 瞿业峰 李义丰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66-576,共11页
针对全聚焦(Total Focusing Method,TFM)成像技术因其耗时长,在工业应用中受限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CNN-BiLSTM(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网络的快速TFM成像方法,首先利用卷积神经网络从全... 针对全聚焦(Total Focusing Method,TFM)成像技术因其耗时长,在工业应用中受限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CNN-BiLSTM(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网络的快速TFM成像方法,首先利用卷积神经网络从全矩阵数据中提取关键特征,接着结合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来预测金属板上损伤的区域位置,再使用TFM技术在损伤区域进行精确成像.为了进一步提升损伤检测的准确性,引入基于ResNet网络的损伤尺寸检测方法以实现对损伤大小的精确检测.为了验证方法的有效性,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建立三维铝板仿真模型,并通过模型变换构建神经网络数据集.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全聚焦成像方法相比,CNN-BiLSTM网络展现出较高的区域定位精度,定位准确率达到95.26%,并具有显著的效率优势,平均定位速度提升了46.4%;同时,损伤尺寸大小的检测结果验证了基于ResNet网络的方法在损伤尺寸评估方面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在测试集上达到了99.26%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MB波 TFM 损伤检测 CNN-BiLSTM ResN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幅相解耦调制的透射型声超表面的声波调控
8
作者 孟愉晟 蓝君 李义丰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01-612,共12页
文章构造了一种复合型无源结构,利用该结构设计的声学超表面能够实现透射相位和幅度的解耦调控。研究表明,当声波入射至该复合结构后,多腔体结构具有接近于1的透射率和接近于2π的全相位变化,而开孔结构单元可以提供恒定不变的相位和0~... 文章构造了一种复合型无源结构,利用该结构设计的声学超表面能够实现透射相位和幅度的解耦调控。研究表明,当声波入射至该复合结构后,多腔体结构具有接近于1的透射率和接近于2π的全相位变化,而开孔结构单元可以提供恒定不变的相位和0~1范围内变化的透射率。此外,根据Airy函数的波曲线,选择合适的结构参数,构造出的超表面可以在空气中生成Airy波束,同时利用两个对称的超表面可以实现具有自愈性声聚焦特性的透镜,通过与纯相位调控方法生成的波束现象进行对比,进一步说明幅相解耦方法对于声波精确调控的重要性。文章对于幅相解耦超表面的研究在声波定向传输、全息图像、医学超声成像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射型声超表面 幅相解耦调控 传递矩阵法 Airy波束 自愈性声聚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商用密码的新能源集控系统内生安全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杨乘胜 张帆 宋坤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10-216,共7页
新能源集控系统跨地域部署,点多面广,面临来自网络空间的不确定性动态攻击风险。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分析新能源集控系统的安全风险。针对非法遥控、非法访问等高危安全风险,从内生安全角度研究系统安全防护方法,提出国产密码技术与DL/T ... 新能源集控系统跨地域部署,点多面广,面临来自网络空间的不确定性动态攻击风险。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分析新能源集控系统的安全风险。针对非法遥控、非法访问等高危安全风险,从内生安全角度研究系统安全防护方法,提出国产密码技术与DL/T 476—2012规约深度融合方法,用于远程数据通信,并对数据验签、解密失败行为进行安全审计,根据审计结果屏蔽恶意攻击。在数据加密过程中,提出基于Linux随机数生成器(LRNG)的“一次一密”SM4秘钥生成方案,降低了秘钥泄漏风险。编写的程序搭建实验环境对所提方法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是可行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集控系统 商用密码 国密算法 内生安全 模糊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层薄膜声学超材料的低频吸声特性研究
10
作者 胡碗铷 李义丰 蓝君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5期772-780,共9页
为了克服传统材料在低频噪音降噪方面的不足,提出了一种由双层薄膜、质量环和空腔组合而成的MAM(Membrane-type Acoustic Metamaterial).通过对其共振模态、等效参数及声阻抗的分析,阐述其吸声机理.借助于有限元分析法,计算其在100~600... 为了克服传统材料在低频噪音降噪方面的不足,提出了一种由双层薄膜、质量环和空腔组合而成的MAM(Membrane-type Acoustic Metamaterial).通过对其共振模态、等效参数及声阻抗的分析,阐述其吸声机理.借助于有限元分析法,计算其在100~600 Hz频带内的吸声系数,讨论并比较质量环、薄膜和空腔的几何参数对吸声系数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并联多个MAM单元以及改变质量环的位置分别对其吸声性能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双层MAM单元结构在低频处的吸声性能优于传统结构,并且可以通过改变几何参数、位置和多单元并联的方式改变相应的工作频率,提高吸声系数和拓宽频带,为薄膜型声学超材料对吸声性能的优化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噪音 薄膜型声学超材料 吸声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