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论加强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
被引量:8
- 1
-
-
作者
张锋
孙宇
韩萍芳
-
机构
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部
-
出处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00-102,共3页
-
文摘
本文论述了加强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应以创新为核心 ,以改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为主旨 。
-
关键词
课程体系建设
研究生教育
知识结构
能力结构
教学内容
-
分类号
G643.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运用激励理论完善研究生培养激励机制
被引量:18
- 2
-
-
作者
成建平
韩萍芳
-
机构
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部
-
出处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8-130,共3页
-
基金
江苏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立项课题<工科高校拔尖人才培养机制的研究与实践>
-
文摘
在人才培养中应用激励理论非常必要。在研究生培养中应当综合运用激励理论、方法和手段,重视价值激励、非智力因素激励和公平激励三要素,正、负激励机制并行。在关注激励因素的同时,注重保健因素的作用,以不断完善研究生培养激励机制。
-
关键词
研究生
培养
激励
机制
-
分类号
G643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新形势下我国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问题分析
被引量:19
- 3
-
-
作者
季明
鲁越华
郭晓东
-
机构
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部招生办公室主任、助理研究员
不详
-
出处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6-88,共3页
-
文摘
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无疑给我们的研究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管理体制与管理方法已经不能满足这一要求了。基于现阶段研究生管理工作现状,应积极主动调整、改革管理体制与方法,创新管理模式,提高管理者的综合素质,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研究生管理
对策
-
分类号
G643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被引量:18
- 4
-
-
作者
孙宇
-
机构
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部
-
出处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22-123,共2页
-
文摘
重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直接影响高等学校知识创新的水平,也关系着我们国家未来的整体创新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要改革陈旧的教育观念,克服学生的意识障碍,鼓励探索求异,而且要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能力和知识整合能力,同时还要进行创新能力的自我培养。
-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创新能力
培养
-
分类号
G643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联系混沌理论对研究生教育的探讨
被引量:2
- 5
-
-
作者
季明
马硕
-
机构
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部
-
出处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24-125,共2页
-
文摘
混沌理论,20世纪自然科学的一次伟大革命。它具有内禀随机性、初值敏感性和"混沌序"等三个本质特征,蕴含着一种全新的教育哲学思想。从混沌理论的角度重新思考,研究生培养这个动态的过程,从而拓宽研究生教育研究的视野。
-
关键词
混沌理论
研究生教育系统
非线性
蝴蝶效应
-
分类号
G40-012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
-
题名试论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构建的基点
被引量:1
- 6
-
-
作者
孙宇
韩萍芳
-
机构
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部
-
出处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05-208,共4页
-
文摘
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经济全球化浪潮波及政治、文化和教育等许多领域,从某种意义上说正在逐步迈入"全球化"时代。在这样的发展态势下,我国人才培养,尤其我国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也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人才竞争国际化对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开放的研究生教育市场和变革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而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建必须提高以下两个方面的认识:人才素质的国际化和面向世界实现知识的整合。
-
关键词
人才
国际化
研究生教育
培养模式
创新
-
分类号
G643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采取多种保证措施切实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被引量:6
- 7
-
-
作者
程其玲
韩萍芳
-
机构
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部
-
出处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57-158,共2页
-
文摘
文章从分析评估体系指标入手,提出研究生培养质量对提高大学排名的重要性。介绍了学校进行的一系列研究生培养质量保证措施。期望通过评估促进研究生培养的创新实践活动,从而达到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目的。
-
关键词
研究生培养
质量
指标
-
分类号
G643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二聚酸改性尼龙-66共聚物的结构和性能
被引量:2
- 8
-
-
作者
王晓辉
方显力
姚成
吴福存
-
机构
南京工业大学理学院江苏省油脂化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部
-
出处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36-39,共4页
-
基金
江苏省科技攻关项目(BE2006322)
南京工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创新基金资助项目(BSCX200606)
-
文摘
考察了二聚酸对尼龙-66性能的影响,对共聚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加入二聚酸可降低尼龙-66的密度、熔点及吸水率,显著提高柔性和缺口冲击强度;但二聚酸加入量大时,增韧能力减弱。二聚酸的存在可促进共聚物的α、β晶相减少和细化,还可抑制酰胺基团的活性,有利提高尼龙-66的热降解温度和改善热稳定性。
-
关键词
尼龙-66
二聚酸
共聚改性
-
Keywords
nylon-66
dimer acid
copolymerization modification
-
分类号
TQ317
[化学工程—高聚物工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