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等离子体改性聚合物表面及其在环境领域的应用展望 被引量:3
1
作者 姚晓红 周清 +2 位作者 魏无际 徐俊 张超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34-236,共3页
介绍了等离子体的产生方式、分类及表面改性作用。重点综述了国内外关于等离子体改性聚合物表面亲水性、吸附性和生物相容性等的研究进展,同时对其在环境领域中的潜在应用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等离子体 聚合物 表面改性 环境领域 潜在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褐煤气化废水生化尾水深度处理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党孟辉 陆曦 +2 位作者 权攀 张滢楹 徐炎华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10-114,共5页
采用等离子体技术对褐煤气化废水生化尾水进行了深度氧化实验研究,考察了输入功率(P),反应温度(T),初始p H,反应时间(t)对生化尾水色度、COD、UV254、UV410、UV436去除率的影响,并对深度处理前后废水的可生化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 采用等离子体技术对褐煤气化废水生化尾水进行了深度氧化实验研究,考察了输入功率(P),反应温度(T),初始p H,反应时间(t)对生化尾水色度、COD、UV254、UV410、UV436去除率的影响,并对深度处理前后废水的可生化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因素对等离子体深度处理效果的影响大小顺序为输入功率>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初始p H。在最优条件下,色度、COD、UV254、UV410、UV436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93.8%、31.3%、67.2%、86.5%和87.1%。对深度氧化后的废水B/C进行测定并进行二次生化,结果表明,深度氧化后废水B/C比达到0.38,可生化性显著提高,出水COD稳定在80 mg/L左右,色度8倍,达到一级排放标准(GB 8978-19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煤气化废水 等离子体技术 深度处理 二次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与氨资源化新技术 被引量:22
3
作者 赵贤广 李武 +3 位作者 王金龙 李国平 王小平 徐炎华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1-34,共4页
针对工业上高浓度氨氮废水吹脱法处理存在的缺点,改进了传统吹脱塔内部结构,并采用高效填料。在温度40℃,pH≈11条件下,气液比由(3000~5000):1降至(1000~2000):1,氨氮吹脱率提高至95%以上。新型可再生氨吸收液对吹脱尾气... 针对工业上高浓度氨氮废水吹脱法处理存在的缺点,改进了传统吹脱塔内部结构,并采用高效填料。在温度40℃,pH≈11条件下,气液比由(3000~5000):1降至(1000~2000):1,氨氮吹脱率提高至95%以上。新型可再生氨吸收液对吹脱尾气中氨气的吸收率可达99.9%.饱和吸收液再生率达91%以上.释放的氨气经两级冷凝吸收后可获得10%。20%的氨水。氨吸收液经5次吸收一解吸循环实验,氨吸收率均保持在99.9%以上,解吸率达91%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氮废水 吹脱法 吸收液 氨回收 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环氧琥珀酸接枝聚丙烯酸的阻垢性能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沙亚东 陈东升 +4 位作者 魏无际 韦远扬 周永璋 徐宁 韩萍芳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5-68,共4页
聚环氧琥珀酸接枝聚丙烯酸(PESA-g-PAA)是一种新型的无磷无氮绿色阻垢剂。研究了PESA-g-PAA对CaCO3、CaSO4、Ca3(PO4)2的静态阻垢性能和稳定锌盐性能,系统探讨了阻垢剂添加量、碱度、硬度、温度、恒温时间对PESA-g-PAA阻CaCO3垢性能的影... 聚环氧琥珀酸接枝聚丙烯酸(PESA-g-PAA)是一种新型的无磷无氮绿色阻垢剂。研究了PESA-g-PAA对CaCO3、CaSO4、Ca3(PO4)2的静态阻垢性能和稳定锌盐性能,系统探讨了阻垢剂添加量、碱度、硬度、温度、恒温时间对PESA-g-PAA阻CaCO3垢性能的影响,并与PESA的相关性能进行比较。结果表明,PESA-g-PAA对CaCO3、CaSO4的阻垢性能比PESA更好,但对Ca3(PO4)2的阻垢效果及对锌盐的稳定效果并不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阻垢剂 聚环氧琥珀酸接枝聚丙烯酸 阻垢 稳定锌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法不同影响因素对土壤中氯丹降解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王世强 赵浩 +3 位作者 朱骏 赵贤广 刘爱宝 徐炎华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24-528,共5页
以农药生产企业搬迁遗留场地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微波修复土壤技术的各影响因素对氯丹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土壤含水率20%、pH值8.5、活性炭投加量50 g.kg-1、微波功率600 W和辐照时间20 min条件下,微波法对氯丹去除率达到89%;若... 以农药生产企业搬迁遗留场地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微波修复土壤技术的各影响因素对氯丹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土壤含水率20%、pH值8.5、活性炭投加量50 g.kg-1、微波功率600 W和辐照时间20 min条件下,微波法对氯丹去除率达到89%;若土壤中氯丹去除温度保持在300℃以上,可使氯丹大幅度去除。各因素对微波法去除氯丹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微波功率、辐照时间、活性炭投加量和含水率。修复过程中氯丹降解的中间产物有六氯、七氯和九氯等,推测其降解过程存在加氯和脱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丹 微波 修复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改性硅藻土对水中磷的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韩琳 于鹏 +4 位作者 刘志英 聂广泽 李溪 张悦 徐炎华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41-44,50,共5页
利用硅藻土和FeSO_4·7H_2O为主要原料,采用共沉淀法制备应用于抑制水体富营养化的除磷吸附材料——磁改性硅藻土,通过BET比表面积、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IR)和磁滞回归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磁改性硅藻土表面除了含SiO_2,... 利用硅藻土和FeSO_4·7H_2O为主要原料,采用共沉淀法制备应用于抑制水体富营养化的除磷吸附材料——磁改性硅藻土,通过BET比表面积、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IR)和磁滞回归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磁改性硅藻土表面除了含SiO_2,还增加了Fe_2O_3和Fe_2SiO_4,且具有优良的磁性;当吸附时间为120min、酸性、吸附剂投加量为10g/L时,磁改性硅藻土对磷的去除率最大,是硅藻土的4.6倍;Langmuir拟合方程能更好地拟合磁改性硅藻土对磷的等温吸附曲线,表明磁改性硅藻土对废水中磷的吸附是单分子层吸附过程;吸附饱和的磁改性硅藻土在外加磁场作用下可迅速实现固液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藻土 磁改性 吸附 除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孔树脂吸附—Fenton试剂氧化法预处理含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废水 被引量:6
7
作者 王海玲 杨小燕 +2 位作者 朱兆连 刘福强 宋燕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37-241,共5页
采用大孔树脂吸附—Fenton试剂氧化法预处理含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IBP)废水。大孔树脂吸附工段的最佳实验条件为:以树脂NDA88为吸附剂,废水pH为2。NDA88经过10批次的连续使用,COD去除率基本稳定在58%左右,脱附率可达96%以上,吸附后废水... 采用大孔树脂吸附—Fenton试剂氧化法预处理含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IBP)废水。大孔树脂吸附工段的最佳实验条件为:以树脂NDA88为吸附剂,废水pH为2。NDA88经过10批次的连续使用,COD去除率基本稳定在58%左右,脱附率可达96%以上,吸附后废水COD为12 000 mg/L左右。Fenton试剂氧化工段的最佳实验条件为:H2O2加入量70 mL/L,n(H2O2):n(Fe2+)=4,废水pH 4。在此最佳条件下进行实验,Fenton试剂氧化工段COD去除率达65%,处理后废水COD为4 200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 树脂 吸附 脱附 FENTON试剂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电Fenton耦合处理退浆废水中聚乙烯醇 被引量:6
8
作者 杨洁 储海蓉 +1 位作者 胡俊 徐炎华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6-69,共4页
采用光/电Fenton耦合技术处理退浆废水中难生物降解的高分子物质聚乙烯醇(PVA),考察FeSO4.7H2O投加量、H2O2投加量、初始pH、电流强度、反应时间对PVA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电Fenton耦合技术处理退浆废水中聚乙烯醇的最佳反应条... 采用光/电Fenton耦合技术处理退浆废水中难生物降解的高分子物质聚乙烯醇(PVA),考察FeSO4.7H2O投加量、H2O2投加量、初始pH、电流强度、反应时间对PVA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电Fenton耦合技术处理退浆废水中聚乙烯醇的最佳反应条件为:pH 4,FeSO4.7H2O投加量14.2 mmol/L,H2O2投加量ρ(H2O2)/COD=2.3,恒压电流强度1 A,反应时间120 min。在此条件下,化学耗氧量(COD)去除率达91%;总有机碳(TOC)去除率达80%;生化耗氧量(BOD)与COD比值从原水的0.007提高到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浆废水 聚乙烯醇 电Fenton耦合 可生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MBR膜污染强化技术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尤朝阳 刘志寅 +1 位作者 黄刚华 田英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10,15,共6页
膜污染是膜生物反应器工艺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影响稳定运行的关键因素。介绍了国内外控制膜污染强化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膜自身性质的改进、污泥混合液特性的改善、膜组件及反应器结构的优化、工艺运行条件的优化、组合工艺的运用... 膜污染是膜生物反应器工艺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影响稳定运行的关键因素。介绍了国内外控制膜污染强化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膜自身性质的改进、污泥混合液特性的改善、膜组件及反应器结构的优化、工艺运行条件的优化、组合工艺的运用及膜清洗技术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生物反应器 膜污染 防治 强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辐照技术修复氯丹污染土壤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爱宝 孙文全 +3 位作者 王世强 赵贤广 赵浩 徐炎华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85-288,共4页
采用微波辐照技术修复氯丹污染土壤。以α-氯丹和γ-氯丹的去除率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实验设计确定土壤中氯丹去除的最佳微波辐照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当微波辐照强度为5.83 W/g、微波辐照时间为20 min、土壤含水率为15%时,土壤中氯丹的... 采用微波辐照技术修复氯丹污染土壤。以α-氯丹和γ-氯丹的去除率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实验设计确定土壤中氯丹去除的最佳微波辐照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当微波辐照强度为5.83 W/g、微波辐照时间为20 min、土壤含水率为15%时,土壤中氯丹的去除效果最好,去除率达到85%以上。微波辐照技术简单高效,易于控制,且无二次污染,具有可行性,可作为修复氯丹污染土壤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丹 微波辐照 土壤修复 农药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生植物与根际/根内微生物相互作用对沉积物中多环芳烃降解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杨明忠 晏再生 +3 位作者 吴慧芳 江和龙 张雨 张海晨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6年第12期6-13,共8页
多环芳烃(PAHs)是水环境中普遍存在的一类具有遗传毒性、芳烃受体效应和内分泌干扰效应的污染物。近年来我国湖泊沉积物中PAHs污染呈上升趋势,致使水环境存在生态和健康风险。水生植物的根际效应和功能内生菌的定殖可以有效地控制和修复... 多环芳烃(PAHs)是水环境中普遍存在的一类具有遗传毒性、芳烃受体效应和内分泌干扰效应的污染物。近年来我国湖泊沉积物中PAHs污染呈上升趋势,致使水环境存在生态和健康风险。水生植物的根际效应和功能内生菌的定殖可以有效地控制和修复PAHs污染的沉积物。简单介绍了具有PAHs降解能力的水生植物根际/根内微生物的类型和分布特征,阐述了水生植物与根际/根内微生物相互作用对沉积物中PAHs降解的影响,为有效控制和修复PAHs污染的沉积物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植物 根际微生物 根内微生物 沉积物 多环芳烃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工污泥基轻质填料的制备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俞敏洁 胡俊 +2 位作者 李溪 王俊杰 徐炎华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33-136,152,共5页
以化工污泥焚烧灰渣和粘土为原料,添加自制无机重金属稳定剂S01,经烘干、预热、焙烧等工艺过程,制备了粒径为10~20mm的水处理用填料。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S01添加量、烧结温度、化工污泥焚烧灰渣添加量、烧结时间等工艺条件对填料性能... 以化工污泥焚烧灰渣和粘土为原料,添加自制无机重金属稳定剂S01,经烘干、预热、焙烧等工艺过程,制备了粒径为10~20mm的水处理用填料。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S01添加量、烧结温度、化工污泥焚烧灰渣添加量、烧结时间等工艺条件对填料性能(堆积密度、吸水率)的影响,确定了填料的最佳制备条件:S01无机重金属稳定剂添加量4%,化工污泥焚烧灰渣添加量40%,烧结温度1 150℃,烧结时间10 min。在此条件下,填料的堆积密度为844.1 kg/m3,吸水率为9.27%,重金属浸出浓度远远低于《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GB5085.3-2007)中规定的浓度限值。采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填料表面和内部孔隙特征,发现最佳制备条件下制得的填料表面粗糙多孔,内部具有发达的孔道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污泥 焚烧灰渣 填料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染硫化黑废水的铝盐壳聚糖絮凝试验 被引量:3
13
作者 徐华 王金龙 周桃玉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4-57,共4页
采用硫酸铝与壳聚糖复合絮凝剂处理某厂含硫化黑印染废水,通过正交试验对处理效果进行了优化,并进行了吸附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硫酸铝与壳聚糖可发生化学键合作用,当硫酸铝与壳聚糖复合质量比为10∶1,投加量为30 mg/L,p H为6~10时,对... 采用硫酸铝与壳聚糖复合絮凝剂处理某厂含硫化黑印染废水,通过正交试验对处理效果进行了优化,并进行了吸附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硫酸铝与壳聚糖可发生化学键合作用,当硫酸铝与壳聚糖复合质量比为10∶1,投加量为30 mg/L,p H为6~10时,对TOC为63.6 mg/L的印染硫化黑废水的TOC去除率达75.22%,脱色率达82.45%。吸附过程符合拟一级动力学方程,吸附活化能为9 k 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染硫化黑废水 壳聚糖 混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冷却水中ATMP与方解石表面相互作用的机制 被引量:2
14
作者 蒋皎梅 赵建平 +1 位作者 戴树和 徐炎华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2-106,共5页
利用临界pH法,研究循环冷却水中氨基三亚甲基膦酸(ATMP)对CaCO3结晶介稳区增加宽度的影响;用分子模拟研究ATMP在方解石晶面5个生长面(110)、(104)、(102)、(113)和(202)上的优先吸附位点,利用蒙特卡罗方法计算ATMP与方解石不同晶面相互... 利用临界pH法,研究循环冷却水中氨基三亚甲基膦酸(ATMP)对CaCO3结晶介稳区增加宽度的影响;用分子模拟研究ATMP在方解石晶面5个生长面(110)、(104)、(102)、(113)和(202)上的优先吸附位点,利用蒙特卡罗方法计算ATMP与方解石不同晶面相互作用的结合能。结果表明:ATMP与方解石晶面上的结合能由大到小顺序为E b(110)>E b(113)>E b(102)>E b(104)>E b(202);ATMP低浓度时,各晶面的吸附阻垢作用基本相当,ATMP高浓度时,(102)、(202)晶面对吸附阻垢效果的贡献较大;结合能与在相应晶面上作用后ATMP构型量化参数(能隙ΔE、偶极矩μ和范德华表面体积V VDW)的关系为E b=1.207-0.226ΔE-0.638μ-0.574V VDW(R2=0.9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垢剂 方解石 分子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基材对动态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效果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尤朝阳 张丹 +1 位作者 肖晓强 刘志寅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7-60,共4页
分别以无纺布、丙纶、涤纶、锦纶和不锈钢丝网作为动态膜生物反应器(DMBR)的膜基材进行污水处理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以涤纶和不锈钢丝网作为膜基材的DMBR对COD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系统对COD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4.92%和82.76%,动态膜对... 分别以无纺布、丙纶、涤纶、锦纶和不锈钢丝网作为动态膜生物反应器(DMBR)的膜基材进行污水处理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以涤纶和不锈钢丝网作为膜基材的DMBR对COD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系统对COD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4.92%和82.76%,动态膜对COD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23.03%和20.87%;以无纺布作为膜基材的DMBR对NH3-N的去除效果较好,平均NH3-N去除率为85.06%。5种膜基材的DMBR对TP的去除率均偏低。同时,研究表明,无纺布、锦纶和不锈钢丝网的初始膜通量较大,经过毛刷清洗膜通量略有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膜生物反应器 污水处理 膜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并咪唑亚胺系列衍生物的微波合成 被引量:1
16
作者 胡俊 王济奎 +1 位作者 周桃玉 徐炎华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1-44,共4页
以邻苯二胺、氨基氰和取代苯甲醛为原料,研究苯并咪唑亚胺衍生物的微波合成工艺,并合成具有潜在生物活性的苯并咪唑亚胺系列衍生物(3a-3h),所有化合物的结构均经氢谱(1H NMR)、红外光谱(IR)和元素分析表征确证。以N-苯并咪唑基-3,5-二... 以邻苯二胺、氨基氰和取代苯甲醛为原料,研究苯并咪唑亚胺衍生物的微波合成工艺,并合成具有潜在生物活性的苯并咪唑亚胺系列衍生物(3a-3h),所有化合物的结构均经氢谱(1H NMR)、红外光谱(IR)和元素分析表征确证。以N-苯并咪唑基-3,5-二甲基苯基亚胺(3a)为例,考察了微波功率、辐照时间和原料摩尔比对其产率的影响。得到最佳合成条件:微波辐射时间为12 min、微波功率为400 W、摩尔比为1∶1.5。此时,3a的收率为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氨基苯并咪唑 亚胺 杀生剂 微波辐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甘膦母液的沉淀处理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志英 徐炎华 赵贤广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29期14271-14273,共3页
[目的]探究有效去除草甘膦母液中亚磷酸根的方法。[方法]采用化学沉淀法研究了沉淀剂种类、pH、投加量、静置时间等因素对草甘膦母液中亚磷酸根去除率的影响。[结果]加入AlCl3.6H2O,当pH为9、投加量0.24 mol/L、快搅30 s、强度300 r/mi... [目的]探究有效去除草甘膦母液中亚磷酸根的方法。[方法]采用化学沉淀法研究了沉淀剂种类、pH、投加量、静置时间等因素对草甘膦母液中亚磷酸根去除率的影响。[结果]加入AlCl3.6H2O,当pH为9、投加量0.24 mol/L、快搅30 s、强度300 r/min、慢搅2.5min、强度100 r/min、静置时间为30 min时对草甘膦母液中亚磷酸根的去除效果达到60%以上。[结论]为膜技术在草甘膦母液资源化处理中的工业化推广与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甘膦母液 亚磷酸根 沉淀 去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吸波介质对微波法降解土壤中氯丹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赵浩 周荣 +2 位作者 赵敏燕 王世强 徐炎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26期8981-8983,9035,共4页
[目的]比较碱性条件下3种吸波介质对微波法降解土壤中氯丹的影响。[方法]以农药生产企业搬迁遗留场地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在含水率为20%、碱性条件下Cu2O、MnO2、粉末活性炭3种吸波介质对土壤升温及氯丹去除率的影响;同时以活性炭为... [目的]比较碱性条件下3种吸波介质对微波法降解土壤中氯丹的影响。[方法]以农药生产企业搬迁遗留场地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在含水率为20%、碱性条件下Cu2O、MnO2、粉末活性炭3种吸波介质对土壤升温及氯丹去除率的影响;同时以活性炭为最佳吸波介质,研究了其添加前后对土壤中氯丹去除率的影响,并考察了增大土壤处理量对氯丹去除率的影响。[结果]Cu2O、MnO2、粉末活性炭3种吸波介质对氯丹去除率的影响大小排序为粉末活性炭、MnO2、Cu2O。相同微波条件下,氯丹去除率随土样质量增加而降低,但微波利用效率随土样质量增加而不断提高并趋于平衡。[结论]为进一步的工程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丹 吸波介质 微波 修复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氯杀菌剂配伍羧酸水处理剂的缓蚀性能 被引量:1
19
作者 朱小梅 朱明新 +1 位作者 周桃玉 徐炎华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861-863,871,共4页
投加二氧化氯可以有效地控制冷却水中的微生物。采用旋转挂片腐蚀试验和电化学试验研究了二氧化氯对金属的腐蚀问题,并研究了二氧化氯溶液中配伍羧酸类水处理剂PBTCA(2-膦酸基丁烷-1,2,4-三羧酸)、PESA(聚环氧琥珀酸)、TH-628(有机羧酸... 投加二氧化氯可以有效地控制冷却水中的微生物。采用旋转挂片腐蚀试验和电化学试验研究了二氧化氯对金属的腐蚀问题,并研究了二氧化氯溶液中配伍羧酸类水处理剂PBTCA(2-膦酸基丁烷-1,2,4-三羧酸)、PESA(聚环氧琥珀酸)、TH-628(有机羧酸复合药剂)的缓蚀性能。结果表明,二氧化氯浓度为0.8mg/L时,碳钢的腐蚀率最低。三种药剂在二氧化氯的体系中均有一定的缓蚀作用,PESA的缓蚀效果最好。在碳钢的腐蚀过程中,复合药剂TH-628对电极的阳极和阴极过程均具有抑制作用,属于混合型缓蚀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氯 腐蚀 缓蚀剂 极化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基材对动态膜反应器处理效果的研究
20
作者 尤朝阳 张丹 +1 位作者 肖晓强 刘志寅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7-41,共5页
选用无纺布、锦纶和钢丝网作为动态膜生物反应器的膜基材处理模拟生活污水,并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无纺布、锦纶和钢丝网为膜基材试验,在稳定运行80 min后浊度均下降至5 NTU以下,SS已经检测不出,动态膜稳定形成;对COD、TN、NH3-N的... 选用无纺布、锦纶和钢丝网作为动态膜生物反应器的膜基材处理模拟生活污水,并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无纺布、锦纶和钢丝网为膜基材试验,在稳定运行80 min后浊度均下降至5 NTU以下,SS已经检测不出,动态膜稳定形成;对COD、TN、NH3-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3.94%、24.09%、82.18%,84.26%、20.85%、79.44%,89.50%、19.75%、78.41%,对TP去除效果不明显;系统具有一定的抗负荷性,其中无纺布抗负荷性较好;通过3种不同的膜通量恢复方法进行对比,无纺布初始膜通量大,膜通量恢复性最好。综合分析,无纺布是最适合做动态膜基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膜生物反应器 污水处理 膜基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