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铁隧道火灾人员疏散模拟研究 被引量:20
1
作者 汪志雷 华敏 +1 位作者 徐大用 潘旭海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45-648,共4页
通过FDS+EVAC软件模拟地铁列车在区间隧道发生火灾的情况下,列车进站疏散和就地疏散两种方式的疏散情况。模拟方案为列车前端的电气设备发生火灾,火源功率为7.5MW,到达峰值时间为206s。通过对比相同时间点上车厢内CO、CO2含量及温度的... 通过FDS+EVAC软件模拟地铁列车在区间隧道发生火灾的情况下,列车进站疏散和就地疏散两种方式的疏散情况。模拟方案为列车前端的电气设备发生火灾,火源功率为7.5MW,到达峰值时间为206s。通过对比相同时间点上车厢内CO、CO2含量及温度的分布情况,分析两种疏散方式在特定情况下的疏散效果,明确影响疏散的限制条件。地铁在2 700m长的隧道中发生火灾时,进站疏散的方式所需的总时间更短。随着隧道长度的变化,列车人员疏散所需的反应时间以及疏散动作时间会不断变化,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疏散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DS EVAC 地铁火灾 人员疏散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隧道火灾人员疏散方案对比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汪志雷 华敏 潘旭海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81-183,204,共4页
运用软件FDS+EVAC,模拟行驶在隧道中的列车车厢中部起火,烟气在车厢中的扩散规律和对疏散效果的影响。设定了立即停车就地疏散和发现火情后继续行驶到就近车站疏散两种情况,观察车厢内CO2、CO浓度和温度分布变化情况,对比不同方案下人... 运用软件FDS+EVAC,模拟行驶在隧道中的列车车厢中部起火,烟气在车厢中的扩散规律和对疏散效果的影响。设定了立即停车就地疏散和发现火情后继续行驶到就近车站疏散两种情况,观察车厢内CO2、CO浓度和温度分布变化情况,对比不同方案下人员的疏散效果。结果表明,在隧道较短情况下,进站疏散相对就地疏散具有明显的优势,但随着隧道长度的增加,进站疏散所需时间逐渐增加直至超过就地疏散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火灾 人员疏散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细微粒灭火剂抑制单室火灾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华敏 殷志平 +1 位作者 潘旭海 潘仁明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09-212,共4页
通过试验测量燃烧区温度的变化过程,研究了超细微粒灭火剂在单室火灾模型下与4种不同类型火焰的相互作用、灭火时间和效果。结果表明,超细微粒灭火剂具有较好的全淹没灭火能力。当1 000g超细微粒灭火剂施放后,位于微粒灭火剂流动路径上... 通过试验测量燃烧区温度的变化过程,研究了超细微粒灭火剂在单室火灾模型下与4种不同类型火焰的相互作用、灭火时间和效果。结果表明,超细微粒灭火剂具有较好的全淹没灭火能力。当1 000g超细微粒灭火剂施放后,位于微粒灭火剂流动路径上的无遮挡火焰(中央火和角落火)能够被迅速扑灭,灭火时间分别为3.9 s和7.2 s;对于火源功率较小的顶棚火,由于火羽流及热泳力的作用,微粒灭火剂能迅速扩散到顶棚,从而能在短时间内将其扑灭,灭火时间约6.3 s;对于遮挡火,其灭火时间较长,约14.3 s。微粒灭火剂浓度对灭火时间有较大影响。当微粒灭火剂的喷射质量为500 g时,虽然中央火、角落火和遮挡火均能被扑灭,但灭火时间都较喷射1 000 g灭火剂时有较长的延长,灭火时间分别为8.1 s,13.9 s和22.2 s。对于需要灭火剂微粒扩散较远距离后灭火的顶棚火,虽然灭火剂在热羽流和热泳力作用下能扩散到顶棚,但因浓度太低,同时由于其他3处火焰熄灭后,灭火室内的氧气消耗速率降低,从而使顶棚火得到足够的氧气,燃烧反应进一步加强,温度反而逐渐升高,不足以将其熄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超细微粒灭火剂 单室火灾 灭火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添加剂的水系灭火剂抑制锂离子电池火灾试验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侯双平 朱顺兵 王文豪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135-1140,共6页
通过自主搭建的试验平台开展含添加剂的水系灭火剂抑制三元锂离子电池火灾的试验。分别选用不同质量分数表面活性剂、钾盐、微胞囊灭火剂进行含单一添加剂的水系灭火剂灭火试验,在此基础上复配得到3种复合添加剂配方,通过试验研究其对... 通过自主搭建的试验平台开展含添加剂的水系灭火剂抑制三元锂离子电池火灾的试验。分别选用不同质量分数表面活性剂、钾盐、微胞囊灭火剂进行含单一添加剂的水系灭火剂灭火试验,在此基础上复配得到3种复合添加剂配方,通过试验研究其对锂离子电池火灾抑制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含复合添加剂的灭火剂的降温速率和灭火能力普遍优于含单一添加剂的灭火剂,且CF-2灭火剂对三元锂离子电池火灾的灭火效果最佳。对CF-2灭火剂配方进行理化性质测试并加入抗冻剂优化,得到优化后的灭火剂配方为CF-4:SDS(1.5%)、尿素(0.34%)、三乙醇胺(0.024%)、K_(2)C_(2)O_(4)(1.2%)、N,N-二甲基甲酰胺(0.6%)、乙二醇(0.3%)、聚丙烯酰胺(0.1%)。试验表明该配方不仅适用于锂电池火灾且在一定条件下可实现工程化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热失控火灾 添加剂 水系灭火剂 配方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850kW水平轴风力发电机机舱火灾模拟与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王振华 尤飞 +2 位作者 李平 周慧婷 周建军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3-140,共8页
采用火灾动力学模拟器软件和性能化防火设计理论,基于实际事故案例分析,设计针对某850 kW水平轴风力发电机机舱的典型火灾场景,建立池火灾模型,对额定风速(13 m/s)下机舱内该类型火灾的发生和发展过程进行研究,模拟计算机舱内火灾的热... 采用火灾动力学模拟器软件和性能化防火设计理论,基于实际事故案例分析,设计针对某850 kW水平轴风力发电机机舱的典型火灾场景,建立池火灾模型,对额定风速(13 m/s)下机舱内该类型火灾的发生和发展过程进行研究,模拟计算机舱内火灾的热释放速率、温度场和速度场等参数,探讨进气口风速对火灾热释放速率和温度场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封闭条件下,从齿轮箱底部发展起来的油池火灾热释放速率在62.4 s时达到最大值(757 kW),持续燃烧93 s后降至0;齿轮箱附近部件遭受火灾破坏最为严重,喷射油料二次燃烧导致火强度变大并加剧了火灾的破坏程度。额定风速下,齿轮箱附近软管喷射油料未出现二次燃烧现象,但火灾后期热释放速率在335 s内达到4 000 kW;以火源为分界面,火源前方区域温度(406~567℃)明显高于后方区域温度(177~279℃);顶部通风口承受全部热流,机舱罩顶部温度最终达到930℃,并出现轰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火灾动力学模拟器(FDS) 风力发电机 机舱火灾 通风条件 温度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典型古建筑消防现状及灭火器配置优化 被引量:11
6
作者 董卿 尤飞 周建军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4-117,共4页
通过对南京某代表性古建筑的现场勘察,进行火灾危险性评价与灭火器布置现状调查,发现该古建筑存在火灾荷载较大、消防设施短缺、灭火器最低配置方案(选型、数量与设置点布局)不合理等问题。依据规范结合调查数据,对该建筑灭火器最低配... 通过对南京某代表性古建筑的现场勘察,进行火灾危险性评价与灭火器布置现状调查,发现该古建筑存在火灾荷载较大、消防设施短缺、灭火器最低配置方案(选型、数量与设置点布局)不合理等问题。依据规范结合调查数据,对该建筑灭火器最低配置进行核验计算并提出优化设计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建筑 火灾危险性 消防现状 灭火器配置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地铁车厢潜在火灾危险性评价和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王振华 王智文 +2 位作者 尤飞 陈小伟 徐雅清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243-1246,共4页
为评价和分析地铁车厢潜在火灾危险性,在资料查阅和现场调研的基础上,运用性能化防火设计理论,确定南京地铁一号线车辆内典型可燃物分布、材质、形式、数量和燃烧热值,统计火灾载荷密度,设计火灾场景,对火源强度(热释放速率)、火灾持续... 为评价和分析地铁车厢潜在火灾危险性,在资料查阅和现场调研的基础上,运用性能化防火设计理论,确定南京地铁一号线车辆内典型可燃物分布、材质、形式、数量和燃烧热值,统计火灾载荷密度,设计火灾场景,对火源强度(热释放速率)、火灾持续时间、火场最高温度等重要火灾动力学参数着手进行计算和分析,判定车厢内火灾燃烧类型,并提出相应建议。结果表明:典型地铁车厢着火时,燃烧类型为燃料表面控制型,火灾发展模式介于中速和快速之间(火灾增长因子约为0.032 5kW/s2),最大热释放速率达到5 MW时乘客在6min内不能安全逃生,在不采取任何措施情况下火灾可持续约8.9h、最高火场温度约达1 300℃,周围建(构)筑物存在延烧或坍塌危险;典型地铁车厢综合潜在火灾危险性偏高,在进行性能化防火设计时应设计和选择不同防火等级、阻燃水平和结构形式的可用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火灾 车厢 热释放速率 性能化防火设计 火灾场景 火灾特性 火灾危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建筑建构材料火灾隐患及防火对策 被引量:21
8
作者 曹刚 尤飞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91-694,共4页
针对南京4处典型古建筑(鸡鸣寺、净觉寺、大成门和阅江楼)进行实地专项调研,总结其主流材质建构造材料的运用方式、存在现状、采取的保护措施,分析其在火灾荷载方面存在的火灾隐患。提出了移动火灾荷载登记台账和监控、基于火灾危险源... 针对南京4处典型古建筑(鸡鸣寺、净觉寺、大成门和阅江楼)进行实地专项调研,总结其主流材质建构造材料的运用方式、存在现状、采取的保护措施,分析其在火灾荷载方面存在的火灾隐患。提出了移动火灾荷载登记台账和监控、基于火灾危险源辨识的应急预案和决策支持管理、植物性阻燃液/膨胀型防火涂料/快速固化成型复合技术和纳米复合杂化涂层等技术性防火理念和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建筑 建(构)造材料 火灾隐患 防火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细微粒灭火剂冷施放运动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华敏 殷志平 潘仁明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17-221,共5页
通过激光测量微粒灭火剂释放后在受限空间内各点质量浓度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超细微粒灭火剂在受限空间内的运动包括喷射运动和沉降扩散两个过程。前者灭火剂在驱动气流作用下在受限空间顶部、底部及墙壁处积聚,质量浓度较高。后者... 通过激光测量微粒灭火剂释放后在受限空间内各点质量浓度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超细微粒灭火剂在受限空间内的运动包括喷射运动和沉降扩散两个过程。前者灭火剂在驱动气流作用下在受限空间顶部、底部及墙壁处积聚,质量浓度较高。后者灭火剂微粒受重力作用发生沉降,同时在湍流气流作用下进行无规则扩散运动,在受限空间顶部质量浓度最低;在受限空间垂直方向的一半高度处,质量浓度较高且波动剧烈;在受限空间底部,当喷射结束后有一个短暂的质量浓度低谷,随着灭火剂微粒发生沉降,质量浓度逐渐升高。喷射压力及喷射质量对灭火剂的运动及质量浓度分布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压力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超细微粒灭火剂的全淹没灭火效果;喷射质量主要影响湍流驱动在初始阶段的支配地位,进而影响质量浓度大小及分布。喷射压力为1.0MPa,喷射质量为1 000 g时全淹没灭火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超细微粒灭火剂 湍流驱动 重力沉降 浓度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敞开空间水幕抑制阻挡非水溶性有害重气扩散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郭伟伟 乐涛涛 +4 位作者 王睿智 华敏 李正飞 蒋正林 潘旭海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51-254,共4页
通过室外水幕抑制阻挡CO2扩散试验分析了CO2泄漏时的体积分数分布,探讨了水幕压力、水幕到泄漏源距离、泄漏源高度对水幕抑制阻挡重气云扩散能力的影响,得到了不同初始条件下的水幕稀释效率。结果表明:水幕压力越大,抑制效果越好;泄漏... 通过室外水幕抑制阻挡CO2扩散试验分析了CO2泄漏时的体积分数分布,探讨了水幕压力、水幕到泄漏源距离、泄漏源高度对水幕抑制阻挡重气云扩散能力的影响,得到了不同初始条件下的水幕稀释效率。结果表明:水幕压力越大,抑制效果越好;泄漏源到水幕的距离较近时,CO2容易穿透水幕;泄漏高度低于水幕高度时,泄漏高度越高,水幕抑制效果越差。在此基础上得出了扇形水幕抑制阻挡重气云扩散机理,即向上喷射的扇形水幕是通过垂直向上的机械趋散作用、空气卷吸等将重气向上驱散,从而达到抑制阻挡非水溶性重气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水幕 重气 敞开空间 稀释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机机舱内可燃物火灾危险性评价 被引量:5
11
作者 周慧婷 尤飞 李平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47-552,共6页
针对风机机舱内软质聚氨酯吸音泡沫和润滑脂等典型(半)固态可燃物,通过锥形量热仪测试获取不同外加热辐射功率下的热释放速率、总释放热、比消光面积、烟气释放速率、总释放烟气量等。结合以上单项参数发展的FPI、FGI及SP复合参数进行... 针对风机机舱内软质聚氨酯吸音泡沫和润滑脂等典型(半)固态可燃物,通过锥形量热仪测试获取不同外加热辐射功率下的热释放速率、总释放热、比消光面积、烟气释放速率、总释放烟气量等。结合以上单项参数发展的FPI、FGI及SP复合参数进行综合潜在火灾危险性评估。利用热薄型积分模型,推导两者的最小点火辐射能,从本质安全的角度出发评价其火灾安全性。结果表明:随热辐射功率增加80%,聚氨酯峰值热释放速率增大约97.5%,点燃时间缩短92%,容易形成机舱火灾中首项可燃物;热辐射功率为75 kW/m^2时,润滑脂引燃时间较聚氨酯增加81.8%,其峰值热释放速率约是聚氨酯的29.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机机舱 潜在火灾危险性 软质聚氨酯泡沫 润滑脂 热释放速率 临界热辐射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火源施放后超细微粒灭火剂运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华敏 殷志平 潘仁明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46-52,共7页
超细微粒灭火剂施放后的运动过程直接影响其灭火效果。通过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灭火剂微粒施放后的流动、扩散和沉降等运动特性。模拟结果表明,灭火剂微粒施放后,向下运动到灭火室底部并撞击后向侧壁运动,随后向顶部运动,易在壁面及壁面... 超细微粒灭火剂施放后的运动过程直接影响其灭火效果。通过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灭火剂微粒施放后的流动、扩散和沉降等运动特性。模拟结果表明,灭火剂微粒施放后,向下运动到灭火室底部并撞击后向侧壁运动,随后向顶部运动,易在壁面及壁面底角处聚集。试验表明,微粒的运动分喷射运动和沉降扩散2个过程。前者微粒在驱动气流作用下在灭火室顶部、底部及墙壁处积聚,浓度较高。后者微粒主要受重力作用发生沉降,并在湍流气流作用下进行无规则扩散运动,导致灭火室顶部浓度最低;在灭火室垂直方向的一半高度处,浓度较高但波动剧烈;在灭火室底部,当喷射结束后有一个短暂的浓度低谷,随着微粒发生沉降,浓度逐渐升高。喷射压力对灭火剂的运动及浓度分布影响很大,压力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灭火剂微粒的全淹没灭火效果。根据试验结果,喷射压力为1.0 MPa时灭火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微粒灭火剂 运动特性 数值模拟 试验研究 浓度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室火灾的燃烧特性 被引量:5
13
作者 华敏 殷志平 潘仁明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3-137,共5页
通过实验研究火源功率及单室的通风状况对单室室内火灾燃烧时的温度变化及分布、烟气流动特性及气体成分的变化影响。结果表明:在全封闭情况下,热烟气以垂直流动为主,且随着热烟气的流动,室内温度逐渐升高,O2浓度逐渐降低。边界层不稳... 通过实验研究火源功率及单室的通风状况对单室室内火灾燃烧时的温度变化及分布、烟气流动特性及气体成分的变化影响。结果表明:在全封闭情况下,热烟气以垂直流动为主,且随着热烟气的流动,室内温度逐渐升高,O2浓度逐渐降低。边界层不稳定导致的火焰振荡使热烟气层的最高温度出现在距离单室顶部70~80 cm处。火源功率越大,室内温度升高越快,升温幅度越高,火焰脉动进一步加剧,火焰偏移越大。在单室通风口打开的情况下,热烟气以水平流动为主,室内O2浓度和CO浓度变化不大,而以通风口上沿为界,温度分布呈现明显的上下2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室火灾 烟气流动 气体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PS阻燃复合材料三元潜在火灾危险性评价 被引量:1
14
作者 周慧婷 尤飞 +1 位作者 胡源 李平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68-872,共5页
将高抗冲聚苯乙烯树脂颗粒(纳米/微米级)、十溴二苯乙烷颗粒、三氧化二锑、弹性体、分散剂和偶联剂通过一步熔融共混工艺先行制备UL94 V-0级阻燃母粒,再将其与HIPS本体树脂按不同比例混合制得阻燃复合材料,并利用极限氧指数(LOI)、垂直... 将高抗冲聚苯乙烯树脂颗粒(纳米/微米级)、十溴二苯乙烷颗粒、三氧化二锑、弹性体、分散剂和偶联剂通过一步熔融共混工艺先行制备UL94 V-0级阻燃母粒,再将其与HIPS本体树脂按不同比例混合制得阻燃复合材料,并利用极限氧指数(LOI)、垂直燃烧(UL94)及ISO 5660锥形量热计三项测试表征制得样品的燃烧和火灾性能,从中提炼和分析LOI、垂直燃烧等级和最大热释放速率(Pk HRR)等三元关键指标相关性,给出了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潜在火灾危险性分级范围。结果表明:UL94燃烧等级和Pk HRR相关性体现为当Pk HRR≤330.0 k W/m^2时,试样UL94等级均为V-0级;UL94燃烧等级和LOI相关性体现为随UL94燃烧等级从V-0降到HB时,试样LOI从27.0降到17.0;Pk HRR与LOI相关性体现为Pk HRR与LOI呈粗略反向线性相关性;UL94燃烧等级、Pk HRR和LOI三元相关性体现为当LOI<22.0、Pk HRR为399.0~665.0 k W/m^2时,材料UL94燃烧等级介于HB^V-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潜在火灾危险评价 高抗冲聚苯乙烯 阻燃复合材料 最大热释放速率 垂直燃烧等级 极限氧指数 三元指标体系 纳米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幕阻挡有毒有害气体扩散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方珊珊 华敏 +4 位作者 皮晓玥 胡引 陈园 耿媛颖 潘旭海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42-47,共6页
在对有毒有害气体危险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以CO2为有效替代气体,对水幕阻挡有毒有害气体扩散进行了研究,采用实验方法揭示抑制有毒有害气体扩散的规律,为水幕设置形式提供指导。通过实验,研究了有无水幕对重气扩散的影响,并且对比分析了... 在对有毒有害气体危险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以CO2为有效替代气体,对水幕阻挡有毒有害气体扩散进行了研究,采用实验方法揭示抑制有毒有害气体扩散的规律,为水幕设置形式提供指导。通过实验,研究了有无水幕对重气扩散的影响,并且对比分析了水幕喷射方向、水幕与泄漏源的距离、水幕层数对水幕稀释阻挡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幕向上喷射较向下喷射的稀释阻挡效果较好;水幕距离泄漏源1.5m较1m的稀释阻挡效果更好;双层水幕和单层水幕的稀释阻挡作用由于测试点位置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幕 稀释阻挡效率 有毒有害气体 二氧化碳 扩散 实验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轨电车地下车辆基地自然排烟方案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杜德旭 汪志雷 +2 位作者 华敏 潘旭海 蒋军成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80-484,共5页
依据性能化设计理念,对南京河西有轨电车地下车辆基地的排烟方案进行设计。分析自然排烟方案,针对排烟竖井开口尺寸、竖井高度、隔层高度、侧面补风窗高度、挡烟垂壁长度等5个因素,在FDS中建立相应模型,并通过正交试验测定最佳排烟效率... 依据性能化设计理念,对南京河西有轨电车地下车辆基地的排烟方案进行设计。分析自然排烟方案,针对排烟竖井开口尺寸、竖井高度、隔层高度、侧面补风窗高度、挡烟垂壁长度等5个因素,在FDS中建立相应模型,并通过正交试验测定最佳排烟效率的组合。分析排烟量和烟气从竖井中排出后的高度发现,目标8 MW的火源功率不能满足自然排烟的安全性需求,地下车辆基地最终采用机械排烟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防排烟 地下建筑 自然排烟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锥形水幕稀释丙烷泄漏扩散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华侨 徐大用 +3 位作者 华敏 唐晓亮 潘旭海 蒋正林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86-191,共6页
采用CFD软件Fluent对有无水幕作用情况下丙烷泄漏扩散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探讨了上喷锥形水幕对丙烷扩散的影响,得到了不同情况下丙烷体积分数场、速度场分布,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锥形水幕稀释丙烷泄漏扩散的机理。结果表明:无水幕情况... 采用CFD软件Fluent对有无水幕作用情况下丙烷泄漏扩散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探讨了上喷锥形水幕对丙烷扩散的影响,得到了不同情况下丙烷体积分数场、速度场分布,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锥形水幕稀释丙烷泄漏扩散的机理。结果表明:无水幕情况下气体扩散稳定无湍流;水幕开启初期会形成较强的上升气流,随后在水幕周围较大范围造成逆时针流场,当水幕成型后,逆时针流场开始偏转,最终形成复杂的湍流流场;一部分丙烷被上升气流带到水幕上方与空气混合,另一部分丙烷穿过水幕或在湍流扰动下绕到水幕后方与后方空气混合稀释后向出口处扩散;开启水幕后,地面处丙烷体积分数下降非常明显,高处丙烷体积分数略有增加。分析得出锥形水幕稀释丙烷气云扩散机理:上喷锥形水幕在水幕附近形成较强湍流,加快空气流通速率,吸卷更多的空气到水幕处,与水幕处泄漏气体混合,同时湍流加强了周围流场流通速率,防止气体积聚,从而达到稀释气体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锥形水幕 数值模拟 稀释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茧覆惰化材料对危险化学品的抑爆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强 蒋军成 +2 位作者 吴凡 石朗君 赵冬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61-463,共3页
介绍茧覆惰化材料的抑爆原理以及抑爆性能测试平台的搭建。设计试验模拟危险化学品泄漏,通过喷洒一定配比的试验药剂,对比不同浓度的茧覆材料溶液对甲烷稀释吸收的情况,验证茧覆材料的抑爆性能。结果显示新型茧覆惰化材料包裹危险物质... 介绍茧覆惰化材料的抑爆原理以及抑爆性能测试平台的搭建。设计试验模拟危险化学品泄漏,通过喷洒一定配比的试验药剂,对比不同浓度的茧覆材料溶液对甲烷稀释吸收的情况,验证茧覆材料的抑爆性能。结果显示新型茧覆惰化材料包裹危险物质分子形成化学茧,降低空气中危险物质浓度,其抑爆能力优于普通水基灭火剂且远远优于纯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险化学品 泄漏 茧覆惰化 抑爆性能 化学茧 水基灭火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盖物业地下车辆段混合排烟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杜巍巍 朱立 +3 位作者 潘旭海 汪志雷 华敏 蒋军成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516-1520,共5页
提出一种适用于上盖物业地下车辆段的混合排烟系统,搭建1∶50的缩尺模型实验设备,对混合排烟系统的排烟效果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并设置自然排烟系统作为对比实验。共设置4种HRR和5种风速,测量底层顶棚不同位置的温度,拍摄夹层烟气层激... 提出一种适用于上盖物业地下车辆段的混合排烟系统,搭建1∶50的缩尺模型实验设备,对混合排烟系统的排烟效果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并设置自然排烟系统作为对比实验。共设置4种HRR和5种风速,测量底层顶棚不同位置的温度,拍摄夹层烟气层激光图。结果表明:HRR为281~866 W时,底层温度在混合排烟系统的控制下明显低于自然排烟系统,这说明混合排烟系统的控温能力较好;当风速低于1.0 m/s时,不仅底层温度会上升,而且烟气不能被有效排出夹层外;当风速高于1.9 m/s时,夹层中烟气层的稳定性会遭到破坏,同时烟气会蔓延到整个夹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车辆段 火灾 缩尺实验 排烟模式 温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幕对受限空间氨气扩散稀释阻挡效果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郭秀霞 王睿智 +2 位作者 华敏 潘旭海 蒋正林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96-200,共5页
对受限空间水幕稀释阻挡氨气泄漏扩散进行试验研究,考察了水幕压力、水幕喷头类型和水幕设置方向对水幕稀释阻挡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幕可以有效稀释受限空间扩散的氨气,阻挡效率达到0.90左右。水幕压力越大,水幕对氨气的阻挡和稀释... 对受限空间水幕稀释阻挡氨气泄漏扩散进行试验研究,考察了水幕压力、水幕喷头类型和水幕设置方向对水幕稀释阻挡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幕可以有效稀释受限空间扩散的氨气,阻挡效率达到0.90左右。水幕压力越大,水幕对氨气的阻挡和稀释作用越大,水幕的稀释效率越高,水幕后氨气的体积分数越小,水幕的阻挡效果越好。受限空间内水幕设置为向下喷洒时对泄漏氨气的阻挡效果比水幕设置为向上时的阻挡效果好。扇形水幕比锥形水幕的阻挡效果稍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水幕 氨气 受限空间 稀释阻挡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