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激光防护材料SmBO_3的制备及其光学吸收特性 被引量:11
1
作者 何伟 王恒飞 +1 位作者 许仲梓 张其土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12,共3页
利用固相法制备了SmBO3粉体,讨论了煅烧温度对粉体合成及光学吸收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原料经800℃煅烧后,即可获得单相的三斜SmBQ3粉体呈不规则颗粒状,颗粒大小主要分布在500~600nm;1200℃煅烧后,三斜SmBO3完全转变为六方SmBO... 利用固相法制备了SmBO3粉体,讨论了煅烧温度对粉体合成及光学吸收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原料经800℃煅烧后,即可获得单相的三斜SmBQ3粉体呈不规则颗粒状,颗粒大小主要分布在500~600nm;1200℃煅烧后,三斜SmBO3完全转变为六方SmBO3,颗粒尺寸长大至1~2μm。反射率图谱表明,在1.05~1.15μm波长范围,两种晶型SmBO3粉体对光均存在较强的吸收,并且在1.07μm波长附近反射率这最低值。红外图谱显示,三斜SmBO3在500~1400cm^-1波数范围内,存在较为集中的吸收峰;六方SmBO3在944cm^-1(10.6μm波长)处的吸收峰宽化,并且吸收明显增强。因此SmBO3是一种能兼容1.06和10.6μm波长的激光防护吸收剂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合成法 SMBO3 激光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燃烧合成法制备Y_2O_3∶RE(RE=Er或Er/Yb)上转换发光材料 被引量:4
2
作者 韩朋德 张乐 +2 位作者 黄啸谷 王丽熙 张其土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906-2910,共5页
采用溶胶凝胶燃烧合成法制备了稀土掺杂Y2O3粉体,考察了煅烧温度、Er3+浓度和Yb3+浓度对粉体发光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800℃的温度下可以得到结晶良好的单相Y2O3粉体;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样品结晶度越高,其上转换发光强度变强;在... 采用溶胶凝胶燃烧合成法制备了稀土掺杂Y2O3粉体,考察了煅烧温度、Er3+浓度和Yb3+浓度对粉体发光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800℃的温度下可以得到结晶良好的单相Y2O3粉体;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样品结晶度越高,其上转换发光强度变强;在900℃的煅烧温度下,样品的粒径大约为lμm左右,颗粒尺寸分布较均匀;当Er3+掺杂浓度达到1mol%时,绿光发射强度达到最大值,而对于红光发射,其发射强度的最大值出现在4mol%的掺杂浓度;当Yb3+与Er3+掺杂比例达到4:1时,绿光发射强度达到最大值,而红光发射强度随着Yb3+浓度的增加一直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燃烧合成法 上转换发光 氧化钇 稀土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Cr2O3复合粒子的制备及其多波段兼容隐身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陈娇 黄啸谷 +2 位作者 韩朋德 王丽熙 张其土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298-1302,共5页
采用共沉淀法将Cr_2O_3包覆于片状金属铝粉表面制得A1/Cr_2O_3复合粒子.借助于TG-DSC、XRD、SEM等测试手段系统研究了反应时间和煅烧温度分别对复合粒子的物相组成、包覆前后形貌的影响.此外,探讨了不同铝粉添加量下Al/Cr_2O_3粉末的红... 采用共沉淀法将Cr_2O_3包覆于片状金属铝粉表面制得A1/Cr_2O_3复合粒子.借助于TG-DSC、XRD、SEM等测试手段系统研究了反应时间和煅烧温度分别对复合粒子的物相组成、包覆前后形貌的影响.此外,探讨了不同铝粉添加量下Al/Cr_2O_3粉末的红外辐射率和1.06μm波长处的反射率性能.结果表明:当反应时间为2h、煅烧温度为400℃、铝粉添加量为50wt%时制得的Al/Cr_2O_3复合粒子包覆较为完整,其外观呈墨绿色,红外辐射率值为0.66,1.06μm波长处的反射率为0.41%,具有良好的红外-激光-可见光兼容隐身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Cr2O3复合粒子 共沉淀法 复合隐身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温度对Bi_2O_3/ATO复合功能填料红外-可见光兼容隐身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黄啸谷 陈娇 +2 位作者 李少炳 王丽熙 张其土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2087-2090,共4页
采用固相法制备了Bi2O3/ATO复合功能填料,借助于XRD、SEM、分光光度计和辐射率仪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分别对复合功能填料的物相组成、微观形貌、可见光及红外隐身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复合功能填料的红外辐射率先下... 采用固相法制备了Bi2O3/ATO复合功能填料,借助于XRD、SEM、分光光度计和辐射率仪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分别对复合功能填料的物相组成、微观形貌、可见光及红外隐身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复合功能填料的红外辐射率先下降后升高,当热处理温度为800℃时,复合功能填料的红外辐射率最低,达到了0.67。填料的最高反射峰出现在黄橙光范围内,但是,样品在可见光区的反射峰面积和平均反射率均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逐渐增大。因此,复合功能填料的颜色亮度可以根据煅烧温度进行调节,适于制备多色红外迷彩涂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2O3/ATO复合功能填料 颜色亮度可调 红外-可见光兼容隐身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杂Bi_2Ti_2O_7对Y_2O_3-2TiO_2系微波介质陶瓷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陶婷婷 丁佳钰 张其土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55-459,共5页
目前国内外对εr范围在40~80左右的中介电常数微波介质陶瓷体系的研究还很缺乏。为适应现代微波通讯技术发展需求,本实验研究开发了新型中介电常数Y2O3-2TiO2系微波介质陶瓷,并在此基础上添加Bi2Ti2O7陶瓷粉料进行复相掺杂。利用网络... 目前国内外对εr范围在40~80左右的中介电常数微波介质陶瓷体系的研究还很缺乏。为适应现代微波通讯技术发展需求,本实验研究开发了新型中介电常数Y2O3-2TiO2系微波介质陶瓷,并在此基础上添加Bi2Ti2O7陶瓷粉料进行复相掺杂。利用网络分析仪,阻抗分析仪,XRD,SEM等方法,本文重点研究了不同Bi2Ti2O7掺杂量对Y2O3-2TiO2系微波介质陶瓷材料烧结性能和介电性能的影响。通过分析发现适量掺杂能够有效降低材料的烧结温度,并使材料致密化。同时由于Bi3+置换主晶相中的Y3+形成了固溶体,材料主晶相为烧绿石结构并未改变。当添加质量分数为8wt%时获得介电性能较好的陶瓷材料,烧结温度从未掺杂的1460℃降低到1320℃。在1M下:εr≈62.14,tanδ≈1.22×10-3,微波频率(4.55GHz)下εr≈62.85,Q.f=4122.8GHz,τf=-7pp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介质陶瓷 中介电常数 钛酸铋 氧化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视黄基席夫碱盐的合成与导电性能 被引量:2
6
作者 范丛斌 熊国宣 +1 位作者 黄海清 邓雪萍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09-613,共5页
为了探明视黄基席夫碱盐的导电性能,以期在国防装备隐身和电磁防护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以维生素A醋酸酯为原料经水解、氧化制得视黄醛,通过不同的掺杂金属元素化合物合成了两种新型导电视黄基席夫碱盐,系统地研究了温度、pH对反应的影... 为了探明视黄基席夫碱盐的导电性能,以期在国防装备隐身和电磁防护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以维生素A醋酸酯为原料经水解、氧化制得视黄醛,通过不同的掺杂金属元素化合物合成了两种新型导电视黄基席夫碱盐,系统地研究了温度、pH对反应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温度为80℃强碱性条件下水解6 h,再以PCC(Pyridinium Chlorochromate)试剂在常温下氧化30 d制得视黄醛;合成视黄基席夫碱盐的条件为80℃反应4 h.利用红外光谱表征了视黄基席夫碱盐的结构,测试了合成产物的密度、熔点与导电性能,制得的掺杂铝盐电导率为5.41×10-4S.cm-1、银盐的电导率达0.953 S.cm-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黄基席夫碱盐 合成 掺杂 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二茂铁基的有机导电材料研究进展
7
作者 熊国宣 刘卫军 +1 位作者 陆春华 曾东海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02期546-550,共5页
二茂铁具有芳香性、热稳定性、氧化还原性、、导电性、磁性、结构可变性和良好的溶解性等特性,使得它更易与其它有机官能团进行化学组合,从而制备出具有电磁性能的金属有机功能材料,广泛应用于微生物传感器、有机光电开关器件、液晶... 二茂铁具有芳香性、热稳定性、氧化还原性、、导电性、磁性、结构可变性和良好的溶解性等特性,使得它更易与其它有机官能团进行化学组合,从而制备出具有电磁性能的金属有机功能材料,广泛应用于微生物传感器、有机光电开关器件、液晶材料、有机磁性材料和吸波材料等方面。详细介绍了聚二茂铁基烯烃、聚二茂铁基硅烷、聚二茂铁基偶氮、聚二茂铁基噻吩、二茂铁基TCNQ、聚二茂铁基吡咯、聚二茂铁基苯胺等导电材料的研究状况,列出这些聚合物的基本结构,分析了其导电机理,提出了含二茂铁基的有机导电材料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茂铁 有机导电材料 研究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瓷化硅橡胶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21
8
作者 邵海彬 张其土 +1 位作者 吴丽 王庭慰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8-51,共4页
以硅橡胶为基材、低软化点玻璃粉为成瓷填料,采用双辊开炼的方法制备一种可瓷化硅橡胶复合材料。研究玻璃粉用量对复合材料拉伸性能及瓷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玻璃粉用量对复合体系的拉伸强度影响较小,在6~7 MPa间波动,对体系的断裂... 以硅橡胶为基材、低软化点玻璃粉为成瓷填料,采用双辊开炼的方法制备一种可瓷化硅橡胶复合材料。研究玻璃粉用量对复合材料拉伸性能及瓷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玻璃粉用量对复合体系的拉伸强度影响较小,在6~7 MPa间波动,对体系的断裂伸长率有显著影响,从约180%下降到110%;玻璃粉用量较大时,瓷化温度从750℃迅速下降到600℃;玻璃粉用量增加可提高低温瓷化物的抗热冲击性。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瓷化物内部存在大量气孔,导致试样的致密性均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橡胶 瓷化 热冲击 致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铝氧化锌粉末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黄芸 何伟 +1 位作者 许仲梓 张其土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94-497,共4页
采用溶胶凝胶燃烧合成法制备了ZAO(掺铝氧化锌)粉末,借助于DSC-TG、XRD、SEM、反射率测试、红外辐射率测试对制得的ZA0粉末的形貌、微观结构、激光吸收性能和红外辐射性能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ZAO粉末属于六方晶系纤锌矿... 采用溶胶凝胶燃烧合成法制备了ZAO(掺铝氧化锌)粉末,借助于DSC-TG、XRD、SEM、反射率测试、红外辐射率测试对制得的ZA0粉末的形貌、微观结构、激光吸收性能和红外辐射性能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ZAO粉末属于六方晶系纤锌矿结构。XRD分析表明煅烧温度提高到700℃后,ZAO的晶相形成的更好。SEM图中可以看出,随着Al离子的掺杂量增加,ZAo粉末的粒径越来越小,形状越来越不规则。反射率图谱表明,在900~1200nm波长范围,存在较强的激光吸收。红外辐射率测试表明ZAO粉末具有中等红外辐射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AO 溶胶-凝胶燃烧法 激光防护 红外辐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波段兼容隐身功能填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陈娇 黄啸谷 +1 位作者 王丽熙 张其土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842-1844,1848,共4页
采用共沉淀法制得了Cr2O3包覆片状铝粉的Al/Cr2O3复合粒子。借助XRD、IR、SEM以及激光粒度仪对Al/Cr2O3粉末的相组成、形貌和粒径分布进行了表征。此外,测试了Al/Cr2O3粉末的红外辐射率和1.06μm波长处的反射率性能。结果表明,实验制得... 采用共沉淀法制得了Cr2O3包覆片状铝粉的Al/Cr2O3复合粒子。借助XRD、IR、SEM以及激光粒度仪对Al/Cr2O3粉末的相组成、形貌和粒径分布进行了表征。此外,测试了Al/Cr2O3粉末的红外辐射率和1.06μm波长处的反射率性能。结果表明,实验制得的Al/Cr2O3复合粒子厚度基本均匀,平均粒径较原始铝粉有所增加;红外辐射率为0.66,属于中低红外辐射率;1.06μm波长处的反射率为0.41%,激光吸收性能强。同时,复合粒子本身的绿色还可以起到可见光隐身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Cr2O3复合粒子 共沉淀法 红外辐射率 反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FeO_3的制备及其多波段兼容隐身性能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张静 黄啸谷 +1 位作者 陈娇 张其土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B02期141-143,151,共4页
采用固相法制得了SmFeO3粉体。借助XRD、SEM对SmFeO3粉体的物相组成和形貌进行了表征。此外,测试了SmFeO3的微波电磁特性及其吸波性能、红外辐射率以及1.06um波长处的反射率性能。结果表明,当煅烧温度为1250℃时,可以制得单一相的Sm... 采用固相法制得了SmFeO3粉体。借助XRD、SEM对SmFeO3粉体的物相组成和形貌进行了表征。此外,测试了SmFeO3的微波电磁特性及其吸波性能、红外辐射率以及1.06um波长处的反射率性能。结果表明,当煅烧温度为1250℃时,可以制得单一相的SmFeO3粉体;该粉体宏观呈现橙红色,微观颗粒尺寸大小为2~4μm的不规则块状。当单层SmFeO3材料的厚度为2.0mm时,反射损耗在15.8GHz左右出现约为-10dB的峰值,同时在14.3~16.8GHz频率范围内反射损耗均达到一5dB。SmFeO3粉体在1.06μm波长处的反射率为0.31%,激光吸收性能强;红外辐射率为0.58,属于中低红外辐射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FeO3 固相法:反射损耗 反射率 红外辐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y^(3+):Y_3Al_5O_(12)粉体的制备及发光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乐 赵泽伦 +3 位作者 徐恩涛 冯琳琳 吴鑫鑫 张其土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249-1250,1254,共3页
采用溶胶-凝胶/燃烧合成法制备了不同Dy3+掺量的Y3Al5O12发光体。分析了基质晶体结构、Dy3+掺量、Re3+的电荷半径比(Z/r)对Dy3+发光强度及发光颜色的影响。结果表明,Dy3+∶Y3Al5O12样品的激发主峰位于353nm(6H15/2→6P7/2)附近;由于Dy3... 采用溶胶-凝胶/燃烧合成法制备了不同Dy3+掺量的Y3Al5O12发光体。分析了基质晶体结构、Dy3+掺量、Re3+的电荷半径比(Z/r)对Dy3+发光强度及发光颜色的影响。结果表明,Dy3+∶Y3Al5O12样品的激发主峰位于353nm(6H15/2→6P7/2)附近;由于Dy3+所占据的Y3+位置具有D2对称性,具有一个反演对称中心,使得Dy3+的发射光谱以481nm蓝光发射为发射主峰,但黄蓝光发射强度之比(Y/B)随Dy3+离子浓度的变化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钇铝石榴石 光谱特性 浓度猝灭 溶胶-凝胶/燃烧合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_2O_3/ATO混烧填料的制备及其红外发射率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娇 黄啸谷 +2 位作者 韩朋德 王丽熙 张其土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62-365,共4页
采用固相法制得了Bi2O3/ATO混烧填料。借助XRD、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SEM、EDS、FT-IR以及红外辐射率仪对Bi2O3/ATO混烧填料的相组成、可见光区的反射率、形貌、元素组成、红外透过率和红外辐射率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实验制得的Bi2O3... 采用固相法制得了Bi2O3/ATO混烧填料。借助XRD、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SEM、EDS、FT-IR以及红外辐射率仪对Bi2O3/ATO混烧填料的相组成、可见光区的反射率、形貌、元素组成、红外透过率和红外辐射率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实验制得的Bi2O3/ATO混烧填料具有较好的红外透明性;随着Bi2O3含量的增加,红外辐射率先减小后增大,当Bi2O3含量为70%(质量分数)时红外辐射率值最低为0.67;粉体颜色可以根据Bi2O3含量的变化进行调节,适于制备多色红外迷彩填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2O3/ATO 固相法 颜色可调 红外辐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DS对石墨-H_2O分散液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许乃岑 宋杰 +1 位作者 王恒飞 张其土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08-211,225,共5页
石墨的分散是制备水性石墨导电涂料的关键技术,本文选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作为分散剂,制备了稳定性能较好的石墨-H2O分散液。通过测定石墨-H2O分散液的吸光度和Zeta电位,探讨了不同SDS添加量、pH值对石墨-H2O分散液稳定性的影响,并分... 石墨的分散是制备水性石墨导电涂料的关键技术,本文选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作为分散剂,制备了稳定性能较好的石墨-H2O分散液。通过测定石墨-H2O分散液的吸光度和Zeta电位,探讨了不同SDS添加量、pH值对石墨-H2O分散液稳定性的影响,并分析了作用机理。结果表明:SDS的添加量存在一个最佳值,以石墨质量为基准,SDS用量为3.5%时,分散液稳定性最好;分散液受pH值影响较大,pH值的增大促进了石墨表面酸性基团的离解并使SDS分子充分伸展,增大了石墨粒子间的静电斥力,分散液的稳定性增强;该体系中,主要通过静电斥力使石墨粒子稳定,Zeta电位绝对值与吸光度有良好的对应关系,Zeta电位绝对值越高,吸光度越大,分散液稳定性越好;石墨-H2O分散液的粒径分布及粘度曲线表明,加入SDS使石墨粒子在水中达到良好的分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 石墨 十二烷基硫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盐还原法制备La_2O_2S∶Yb,Er及其上转换发光性能 被引量:3
15
作者 韩朋德 叶远松 +3 位作者 景文斌 张乐 陈雁 张其土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5-170,共6页
采用硫酸盐还原法制备了Yb、Er双掺的La2O2S粉体,考察了柠檬酸用量、前驱体煅烧温度、碳还原温度、Er3+离子浓度和Yb3+离子浓度对粉体的影响。分别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比表面积分析(BET)、紫外可见光分光光... 采用硫酸盐还原法制备了Yb、Er双掺的La2O2S粉体,考察了柠檬酸用量、前驱体煅烧温度、碳还原温度、Er3+离子浓度和Yb3+离子浓度对粉体的影响。分别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比表面积分析(BET)、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UVPC)和荧光光谱分析(PL)对粉体的相组成、形貌、颗粒尺寸、反射率和上转换发光性能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800℃时可以得到纯相的La2(SO4)3;碳还原温度为900℃以上可以得到纯相的结晶较好的La2O2S;样品的粒径大约为100~200nm,颗粒存在一定的团聚;柠檬酸与硝酸盐的最佳摩尔比为1.5∶1;Er3+离子掺杂浓度为2mol%、Yb3+离子掺杂浓度为12mol%时粉体的上转换发光强度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盐还原法 双掺杂 硫氧化镧 上转换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_3Al_5O_(12)基质中Dy^(3+)的浓度猝灭机制 被引量:4
16
作者 杨浩 张乐 +1 位作者 韩朋德 张其土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20,共5页
采用溶胶-凝胶/燃烧合成法制备不同掺杂浓度的Dy:Y3Al5O12(YAG)发光粉体。分析基质晶体结构、Dy3+掺量对Dy3+光致发光性能的影响,并探讨Dy3+在Y3Al5O12基质中的自身浓度猝灭机制。根据激发光谱,Dy:YAG的主激发峰位置在353 nm,对应Dy3+的... 采用溶胶-凝胶/燃烧合成法制备不同掺杂浓度的Dy:Y3Al5O12(YAG)发光粉体。分析基质晶体结构、Dy3+掺量对Dy3+光致发光性能的影响,并探讨Dy3+在Y3Al5O12基质中的自身浓度猝灭机制。根据激发光谱,Dy:YAG的主激发峰位置在353 nm,对应Dy3+的6H15/2→6P7/2跃迁。在Dy:YAG晶体结构中,Dy3+取代Y3+的位置具有D2对称性,故Dy:YAG的蓝光发射强度要高于黄光发射强度,且Dy3+最佳摩尔分数为0.02;Dy3+的4F9/2→6H15/2、6H13/2跃迁发射的浓度猝灭机制均为相邻中心的电偶极-电偶极相互作用引起的交叉弛豫(4F9/2+6H15/2→6H9/2+6F3/2)所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度猝灭 光致发光 溶胶-凝胶/燃烧合成法 钇铝石榴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羧酸配体对铽三元配合物发光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雁 张乐 +2 位作者 韩朋德 王丽熙 张其土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5-59,共5页
采用传统的共沉淀法,以Tb^(3+)为中心离子,选择5种不同的羧酸:甲基丙烯酸(MAA)、丙烯酸(AA)、笨甲酸(BA)、丁二酸(SA)和己二酸(HDA)分别作为第一配体,以1,10-邻菲罗啉(phen)为第二配体合成一系列稀土羧酸配合物。对配合物进行红外光谱(... 采用传统的共沉淀法,以Tb^(3+)为中心离子,选择5种不同的羧酸:甲基丙烯酸(MAA)、丙烯酸(AA)、笨甲酸(BA)、丁二酸(SA)和己二酸(HDA)分别作为第一配体,以1,10-邻菲罗啉(phen)为第二配体合成一系列稀土羧酸配合物。对配合物进行红外光谱(IR)、热分析(TG-DSC)、紫外光谱(UV)和荧光光谱(PL)的测定。结果表明:各稀土配合物均能够发出Tb^(3+)的特征荧光,提高配体的共轭性和刚性均有利于荧光强度的增加;二元酸的传能效率强于一元酸;第一配体与第二配体间的位阻效应越小、能级匹配程度越高,配合物的荧光强度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合物 羧酸 荧光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燃烧法制备YAG:Sm粉体及其性能 被引量:3
18
作者 杨浩 宋杰 +1 位作者 许乃岑 张其土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86-589,626,共5页
采用溶胶-凝胶燃烧法制备出掺钐钇铝石榴石(YAG:Sm)荧光粉,并研究了凝胶化加热温度、柠檬酸/硝酸盐比值(MRCM)、pH值等因素对前驱体和YAG粉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加热温度为80℃,MRCM=1-2,pH值在1-3时,凝胶化时间较短,胶体成... 采用溶胶-凝胶燃烧法制备出掺钐钇铝石榴石(YAG:Sm)荧光粉,并研究了凝胶化加热温度、柠檬酸/硝酸盐比值(MRCM)、pH值等因素对前驱体和YAG粉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加热温度为80℃,MRCM=1-2,pH值在1-3时,凝胶化时间较短,胶体成型情况良好;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前驱体从金属羧酸盐变成无定形碳酸盐,至900℃转变为纯YAG相。Sm3+:YAG在550-750nm波段内的发射峰对应于Sm3+的4G5/2→6HJ(J=5/2,7/2,9/2和11/2)能级跃迁,其中对应4G5/2→6H7/2跃迁的发射峰强度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燃烧法 影响因素 钇铝石榴石 工艺过程 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3+)掺杂(Y,Tb)AG:Ce^(3+)荧光粉的制备及光谱性能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乐 王洪洲 +2 位作者 许乃岑 王丽熙 张其土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249-1254,共6页
采用柠檬酸溶胶凝胶燃烧合成法制备了一系列组成的(Y,Tb)3Al5O12:Ce3+,Sm3+荧光粉。通过X射线衍射、荧光光谱研究了不同Sm3+离子共掺杂浓度下(Y,Tb)AG:Ce3+荧光粉的晶体结构及光致发光性能。Rietveld全图拟合(Rietveld method of wholep... 采用柠檬酸溶胶凝胶燃烧合成法制备了一系列组成的(Y,Tb)3Al5O12:Ce3+,Sm3+荧光粉。通过X射线衍射、荧光光谱研究了不同Sm3+离子共掺杂浓度下(Y,Tb)AG:Ce3+荧光粉的晶体结构及光致发光性能。Rietveld全图拟合(Rietveld method of wholepattern fitting)结果表明:掺杂后样品仍为纯立方石榴石相,随着Sm3+离子共掺杂浓度的增加,样品的晶胞参数增大。在467 nm激发下,激发能由Ce3+离子向Sm3+离子单向传递,从而在617nm处出现红光发射。Tb3+离子取代不利于Ce3+离子与Sm3+离子的能量传递,同时Ce3+离子受更强的晶体场作用及与O2-离子间增强的共价性使发射主峰红移,Sm3+掺杂的TAG:Ce体系中,激发能由敏化剂Ce3+离子向激活剂Sm3+离子的传递路径包括5d→4f2F5/2,7/2(Ce3+)和7F6→5D4(Tb3+)到4G5/2→6H7/2(Sm3+)两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AG 溶胶凝胶燃烧合成法 光致发光 共掺杂 红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稀土掺杂对SmBO_3相组成及反射率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韩朋德 黄啸谷 +2 位作者 张乐 王丽熙 张其土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2-15,共4页
以Y3+、La3+、Ce3+和Nd3+4种轻稀土离子为掺杂剂,利用溶胶凝胶燃烧合成法制备掺杂型SmBO3粉体.采用X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和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UVPC)对粉体的相组成、形貌和反射率进行表征.结果表明:Y3+、La3+、Ce3+和Nd3+... 以Y3+、La3+、Ce3+和Nd3+4种轻稀土离子为掺杂剂,利用溶胶凝胶燃烧合成法制备掺杂型SmBO3粉体.采用X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和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UVPC)对粉体的相组成、形貌和反射率进行表征.结果表明:Y3+、La3+、Ce3+和Nd3+的引入没有改变三斜SmBO3的晶体结构,只有SmBO3:Y存在少量的六方相;4种粉体形貌呈现不规则片状,颗粒尺寸差别不大;SmBO3:Ce在1 064 nm处的反射率最低,并且反射率图谱的最低点较未掺杂的SmBO3粉体有蓝移现象;掺Y3+可以降低煅烧温度,掺Ce3+可以调整反射率最低点,从而可以对SmBO3粉体进行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稀土掺杂 SMBO3 反射率 溶胶凝胶燃烧合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