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风险识别与防范——基于剩余控制权合理配置的不完全合同理论 被引量:15
1
作者 王春婷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40-246,共7页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已成为我国公共服务供给的关键方式,所占比重超过三分之一,且仍保持增长态势。然而,与此同时,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失败案例也不断涌现,这肇源于对政府购买合同认识不清。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走出当前"商业合同"...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已成为我国公共服务供给的关键方式,所占比重超过三分之一,且仍保持增长态势。然而,与此同时,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失败案例也不断涌现,这肇源于对政府购买合同认识不清。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走出当前"商业合同"思路,借鉴不完全合同理论厘清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中产品与交易的复杂性问题,廓清风险偏好、风险类型、风险分配与激励结构之间的联系,建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复杂合同"发展逻辑。通过合理配置剩余控制权对复杂合同进行"去复杂化",使购买服务的初始合同与再谈判合同出现的不确定情况逐渐可控化、不可见风险逐渐可视化,有助于防范政府购买失败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购买 公共服务 风险识别 不完全合同 剩余控制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直财政不平衡约束下地方政府的行为逻辑:一个“生存型”政府的解释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春婷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7-143,共7页
分税制改革后中国财政体制呈现出垂直不平衡的特征。中央政府通过转移支付和放开部分举债融资权限来填补地方财政收支缺口,但地方政府利用转移支付扩大财政支出规模,在举债融资许可期过度举债,政策收紧后又极力扩张隐性债务规模。从中... 分税制改革后中国财政体制呈现出垂直不平衡的特征。中央政府通过转移支付和放开部分举债融资权限来填补地方财政收支缺口,但地方政府利用转移支付扩大财政支出规模,在举债融资许可期过度举债,政策收紧后又极力扩张隐性债务规模。从中央转移支付制度和近十年来举债融资政策变迁来看,除了政治晋升和财政激励以外,"生存"也是支配政府行为的主导逻辑之一。未来要突破地方"生存型"政府导向,必须厘清政府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间关系,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推行"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并重的晋升考核激励机制,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探索建立全过程问责机制和官员终身问责制度,尝试引入"地方政府破产"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财政不平衡 “生存型”政府 地方政府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