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5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校园绿地环境因素与鸟类多样性的关系——以南京工业大学为例
1
作者 王天昱 钱静 温佳宁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7-196,共10页
大学校园是城市鸟类重要栖息地,探究其环境因素与鸟类多样性之间的关系,对于提升其生态服务功能有重要意义。以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校园绿地为研究对象,采用样点法和样线法对24块样地进行野外调查和数据收集,对生境因子、干扰因素与鸟... 大学校园是城市鸟类重要栖息地,探究其环境因素与鸟类多样性之间的关系,对于提升其生态服务功能有重要意义。以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校园绿地为研究对象,采用样点法和样线法对24块样地进行野外调查和数据收集,对生境因子、干扰因素与鸟类多样性的关系进行了差异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小尺度生境中植物多样性、植物垂直结构与鸟类多样性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09、0.455,P<0.05)且占主导作用,生境面积、植物多样性与鸟类多度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409、0.476,P<0.05),建筑结构与人类活动也对鸟类分布有一定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不同习性鸟种、鸟类集团的空间分布与动态变化,以及鸟类对生境特征与人类活动干扰因素的耐受与适应,可为提高校园绿地生境鸟类多样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鸟类 校园绿地 生境特征 干扰因素 鸟类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工业大学校园荒野景观感知与偏好研究
2
作者 高琴 钱静 《现代园艺》 2023年第4期154-157,共4页
于2022年1月和4月面向校内学生群体先后发放2次问卷,开展校园荒野景观认知与偏好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对荒野景观认知存在一些偏差,总体认可其生态价值,并在新冠病毒疫情期间对其游憩与疗愈功能获得更多体验,产生正向评价。经相关性回归... 于2022年1月和4月面向校内学生群体先后发放2次问卷,开展校园荒野景观认知与偏好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对荒野景观认知存在一些偏差,总体认可其生态价值,并在新冠病毒疫情期间对其游憩与疗愈功能获得更多体验,产生正向评价。经相关性回归分析发现,安全性与舒适性是影响其走向荒野的主要因素,这可以归因于环境知识与户外经验。因此,应提高自然教育,呼唤城市野性,合理保护与利用城市各类荒野景观,打造城市空间与自然界的缓冲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荒野景观 校园荒野景观 感知与偏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中国唐代民居建筑亲生物特征文本解读
3
作者 蒋博雅 徐晟 +2 位作者 裴敏君 丁园杰 葛峰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9-127,共9页
诗词歌赋中往往承载着当朝人对于建筑的记忆和感情寄托,直接或间接映射经济状况、社会制度与房屋形制。本文应用数字技术和统计学研究方法,梳理归纳中国唐代民居建筑相关诗词,厘清诗词中映射出的居住者及住宅空间要素之间的联系,提取共... 诗词歌赋中往往承载着当朝人对于建筑的记忆和感情寄托,直接或间接映射经济状况、社会制度与房屋形制。本文应用数字技术和统计学研究方法,梳理归纳中国唐代民居建筑相关诗词,厘清诗词中映射出的居住者及住宅空间要素之间的联系,提取共性特征,深入剖析并总结得出唐代民居建筑的亲生物设计手法,以期延续传统建筑历史文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朝诗词 文本解读 民居建筑 亲生物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平急转换的适宜程度研究--以南京市建邺区南苑街道为例
4
作者 邱迎晨 叶如海 《绿色科技》 2025年第1期195-200,共6页
面对自然灾害和公共卫生事件,基层社区作为防灾抗灾的基本单元,在应急避险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基层社区的公共服务设施需要考虑平急转换的问题,既要满足日常使用需求,又要考虑应急避险需求。本文以南京市建邺区南苑街道中的12... 面对自然灾害和公共卫生事件,基层社区作为防灾抗灾的基本单元,在应急避险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基层社区的公共服务设施需要考虑平急转换的问题,既要满足日常使用需求,又要考虑应急避险需求。本文以南京市建邺区南苑街道中的12个基层社区为例,构建包含4个准则层12项评价指标的基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平急转换适宜性评价体系,以层次分析法测度准则层权重,以熵值法测度评价指标因子层权重,以灰色关联分析法得出指标数值,并将适宜程度分为5级。结果表明:该街道12个基层社区中有3个基层社区达到较为适宜等级、9个基层社区达到一般等级,未出现适宜、较不适宜和不适宜等级。经过验证,该评价体系涵盖面广,内容完整,重点突出,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可为老旧社区公共设施改造、提升应急避险效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服务设施 基层社区 应急避险场所 平急转换 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南京主城区植被覆盖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刘鸣 李志朋 李艳 《中国城市林业》 2025年第1期11-17,共7页
[目的]探讨近20年快速城市化进程中,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南京主城区植被覆盖的影响及各自贡献率的大小,为城市植被科学规划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南京主城区为研究范围,构建气候因子和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之间的线性回归模型... [目的]探讨近20年快速城市化进程中,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南京主城区植被覆盖的影响及各自贡献率的大小,为城市植被科学规划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南京主城区为研究范围,构建气候因子和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之间的线性回归模型以量化近20年(2000-2020年)气候变化对NDVI的影响,采用残差分析计算人类活动的影响,通过趋势分析计算各自贡献率,以及利用相关性分析确定主要影响因子。[结果]南京主城区植被覆盖变化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但人类活动的平均贡献率(65.4%)高于气候变化(34.6%),其中,人类活动以正向效应为主,建成区绿地覆盖率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是最主要的正向驱动因子,而城区人口和市区GDP是主要的负向驱动因子;气候变化以负向效应为主,温度比降水与植被的相关性更高,极端气候事件具有明显负向作用。[结论]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共同影响南京主城区植被覆盖,人类活动的作用与贡献高于气候变化。因此,气候变化对城市植被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城市更新和植被恢复等人类活动对城市绿地管理措施的制定应重视建成区绿地覆盖率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等绿化指标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扩张 城市更新 城市绿地 NDV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城市中心区建筑贴线率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6
作者 黄智晶 童本勤 《绿色科技》 2024年第13期189-193,199,共6页
街道界面的贴线率是评估公共生活与城市景观的关键量化因素。基于此,以南京市不同区域城市中心区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分析、实地调研、多源数据等方法,分析不同道路等级、不同功能类型的街道在建筑贴线率方面的特征。研究表明:①按道路... 街道界面的贴线率是评估公共生活与城市景观的关键量化因素。基于此,以南京市不同区域城市中心区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分析、实地调研、多源数据等方法,分析不同道路等级、不同功能类型的街道在建筑贴线率方面的特征。研究表明:①按道路等级分析,次干路、支路两侧的建筑贴线率高于主干路,快速路的整体连续性不足;②按功能类型划分,生活服务性街道的建筑贴线率高于商业街道;商业综合体的建筑贴线率高于步行街,最低为商务商业区;③贴线率管控适用于公共活动丰富、慢行者较多且高度商业化的街道,取值范围主要集中在55%~80%;④应当对建筑贴线率实施差异化管控,特别针对公共活动中心和商业商务核心区域,以及生活服务性的次干路、支路;⑤街区层面与地段层面的建筑贴线率需要协同,共同实施界面管理,以确保街道界面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贴线率 城市中心区 贴线率管控 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发展等级细部设计信息表达的建筑信息模型智能设计优化研究
7
作者 罗佳宁 曾涵旻 +3 位作者 洪颖 颜凌杰 李文军 胡中平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1-335,共15页
针对在装配式建筑信息模型(BIM)不同设计阶段,建筑师较难完整且准确地表达细部设计意图、转换BIM设计信息以精确完成构件的深化设计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发展精细度等级(LOD)设计信息表达的建筑信息模型智能设计优化方法。以加拿大不... 针对在装配式建筑信息模型(BIM)不同设计阶段,建筑师较难完整且准确地表达细部设计意图、转换BIM设计信息以精确完成构件的深化设计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发展精细度等级(LOD)设计信息表达的建筑信息模型智能设计优化方法。以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Brock Commons学生公寓的外围护复合墙板为例,分析了墙板的建筑细部设计信息,推导和提出了从LOD 200到LOD 400的墙板构件BIM模型的细部设计信息表达方法,并通过BIM参数化工具Dynamo和智能优化工具Python,探索和实现了对墙板构件BIM模型建筑细部设计信息的完整性智能检测和精确性智能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基于LOD的建筑细部设计信息表达方法能够实现建筑构造设计结果在BIM模型信息层面的完整和准确的信息化转译,BIM和参数化AI协同的智能设计方法能够减少占比25.6%的模型信息不足与错误问题,从而有效控制了BIM模型的尺寸参数误差,减少了设计修改次数,提高了BIM模型的修改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信息模型 智能设计优化 发展精细度等级/细节层次 细部设计信息表达 Dynamo可视化编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街景图像的街道空间品质评价及提升——以南京浦口老城区文德西路为例
8
作者 罗畅 黄智晶 +1 位作者 刘铭 杨槿 《农业与技术》 2025年第5期114-118,共5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老城区面临着物质性老化、功能性衰退、交通拥堵和公共空间活力减退等问题[1],而在这一过程中,街道空间作为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场所,其活力的减弱和功能不足已无法满足居民的日常需求,亟需通过城市设计和更新...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老城区面临着物质性老化、功能性衰退、交通拥堵和公共空间活力减退等问题[1],而在这一过程中,街道空间作为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场所,其活力的减弱和功能不足已无法满足居民的日常需求,亟需通过城市设计和更新措施来恢复和提升。本研究旨在评估老城区街道空间品质的水平,通过主客观相结合的评价方法,揭示了老城区街道空间在绿视率、界面围合度和意象化等方面的不足。通过实施垂直绿化、营造临街游憩空间以及引入富含地方文化特色的场所等策略,可以有效提升街道空间品质。这些发现不仅为城市街道空间的精细化设计和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城市街道空间品质的提升和优化指明了方向,有助于促进城市空间环境的持续改善和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街道空间品质 指标体系 街景图像 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街区改造中历史建筑的保护与更新——以南京升州路两栋民国建筑为例 被引量:11
9
作者 王盈 汪永平 江剑生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2期148-152,共5页
升州路作为南京城南的一条交通干道,基本保持着近代以来商铺林立、绿荫掩映的格局,尤其在靠近南捕厅历史街区的东侧路段上,还保留有不少解放前的沿街店铺。虽然这些建筑大多经历了各个时期的多翻改建、拆损,呈现出杂乱无章、较不协调的... 升州路作为南京城南的一条交通干道,基本保持着近代以来商铺林立、绿荫掩映的格局,尤其在靠近南捕厅历史街区的东侧路段上,还保留有不少解放前的沿街店铺。虽然这些建筑大多经历了各个时期的多翻改建、拆损,呈现出杂乱无章、较不协调的面貌,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们作为一个时代遗存和佐证,是南京老城区不可替代的组成部分。本文即以南京城区升州路上两栋沿街的民国建筑为例,在整个街区改造的大背景下,通过分析其建筑特色、保留与再利用价值、改造更新方式等等,对散存于城市中的小型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利用问题进行了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设计 历史文化街区 街区改造 民国建筑 南京升州路 保护与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古时期欧洲建筑阶段性亲自然特征辨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蒋博雅 陈昇 +1 位作者 徐晟 陶伊奇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19,共6页
近年来,双碳“1+N”政策体系逐步构建完成,从亲自然视角出发探析代表性建筑的亲自然特征,有益于为当代低碳建筑提供新的设计思路。中古时期是欧洲建筑的类型、艺术、技术取得巨大突破的重要时期,是建筑与自然关系发生转变的重要节点。... 近年来,双碳“1+N”政策体系逐步构建完成,从亲自然视角出发探析代表性建筑的亲自然特征,有益于为当代低碳建筑提供新的设计思路。中古时期是欧洲建筑的类型、艺术、技术取得巨大突破的重要时期,是建筑与自然关系发生转变的重要节点。以威廉姆·布朗宁(William Browning)提出的14项亲自然设计模式为基础,翻阅相关文献资料,梳理中古时期欧洲建筑发展的历史进程,结合亲自然设计模式中“空间中的自然模式”“天然类似物模式”“空间的本质模式”三类,对中古时期欧洲代表建筑亲自然特征进行归纳,探析不同影响因子作用下的亲自然影响效应,提炼其中经验智慧,最后形成“双碳”背景下的亲自然设计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古时期 欧洲建筑 亲自然策略 特征辨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共同成长理念的民间救助建筑策划与设计
11
作者 丁炜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9-123,共5页
文章通过对国内民间救助建筑的历史回顾与现状分析,结合国外救助建筑发展经验和“发展性分层级救助”的救助理念,提出以救助对象共同成长为中心的建筑策划模式与开放性设计策略,并探索民间救助建筑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实施路径。
关键词 民间组织参与 救助建筑 建筑策划 设计策略 实施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何以赏冬?——南京瞻园西假山明代暖亭形制研究
12
作者 郭华瑜 吴佳艳 胡占芳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1-137,共7页
南京瞻园西假山为明代遗构,据传假山山洞内有一供暖火房,与西假山顶原有铜亭配套。但查诸历代史籍图册,均无暖亭图像资料与之印证。现存西假山顶部扇亭为20世纪50—60年代刘敦桢先生主持瞻园修缮时重建,位置与原山顶亭址相当。笔者借主... 南京瞻园西假山为明代遗构,据传假山山洞内有一供暖火房,与西假山顶原有铜亭配套。但查诸历代史籍图册,均无暖亭图像资料与之印证。现存西假山顶部扇亭为20世纪50—60年代刘敦桢先生主持瞻园修缮时重建,位置与原山顶亭址相当。笔者借主持瞻园西假山修缮之机,对几近塌毁的建筑遗址开展充分探查与测绘研究,发现并判断现瞻园西假山内坍塌淤塞的砖构设施应是明万历时期所建之供暖火房,以烟道供暖、地面辐射、铜柱散热方式为山顶暖亭提供热源。这一供暖方式体现了明代江南王公园林受北方取暖文化影响,在重要观景建筑营造上采取极其奢华建造方式的园林建筑案例,并且也因靡费过度在清初即被弃用。暖亭体系虽未能成为江南地区之后园林建筑的一种范式,但其性质的特殊性及其小冰河时期在明初江南的出现仍给人们带来诸多启发与思考。以现状勘察为基础,结合历史图像、文献资料,对瞻园西假山暖亭一组建筑形制进行复原研究,以期充分揭示这组独特的园林建筑遗产特色,并对其修缮保护提供依据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南京瞻园 西假山 供暖火房 暖亭 形制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建筑教育的起源——西方学院派建筑教育发展现状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13
作者 胡忆南 汪永平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A01期299-300,共2页
学院派教育体系是世界范围内最大的建筑教育体系,对我国的建筑教育体系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章探讨学院派建筑教育的起源,分析当代建筑教育及其渊源,指出通过对西方学院派建筑教育的研究可以使我国的建筑教育的发展得到一些有益启示。
关键词 建筑艺术 学院派 建筑教育 当代中国建筑教育 学科建设 教育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现代城市历史景观建筑区的保护与改造模式探讨——以南京主城区老火车站为例
14
作者 戴安荻 何疏悦 王祝根 《江苏林业科技》 2017年第5期38-40,共3页
当前中国近现代城市发展迅速,但仍留下了许多民国时期历史景观建筑区。由于年代久远,结构、使用功能等方面均存在诸多问题,已经与整个社会格格不入。但作为城市文化的载体,它们仍有珍贵的历史价值。该文通过提出南京西站有效的改造方案... 当前中国近现代城市发展迅速,但仍留下了许多民国时期历史景观建筑区。由于年代久远,结构、使用功能等方面均存在诸多问题,已经与整个社会格格不入。但作为城市文化的载体,它们仍有珍贵的历史价值。该文通过提出南京西站有效的改造方案,让读者对近现代城市历史景观建筑区的保护与改造有更深层的认识,使近现代城市历史景观建筑区以全新的身份活跃在现代化城市的进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地改造 再利用 历史可读性景观 建筑区 保护 南京西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冠疫情对城镇人口流网络结构韧性的影响——基于南京都市圈同城化片区的实证研究
15
作者 李哲睿 甄峰 陈稳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990-2000,共11页
新冠疫情(COVID-19)对城镇(乡)间人口的有序流动产生潜在冲击。文章以南京都市圈同城化片区的乡镇街道为对象,基于2019和2021年各半个月的手机信令大数据,运用复杂网络技术揭示疫情前后的人口流动网络格局;构建韧性评价指标,采用顺序性... 新冠疫情(COVID-19)对城镇(乡)间人口的有序流动产生潜在冲击。文章以南京都市圈同城化片区的乡镇街道为对象,基于2019和2021年各半个月的手机信令大数据,运用复杂网络技术揭示疫情前后的人口流动网络格局;构建韧性评价指标,采用顺序性攻击高值节点、一次性攻击跨界节点2种方式,模拟测试网络结构韧性的变化。结果表明:1)伴随常住人口的增多,疫情后的人群跨城镇出行依然活跃,但疫情瓦解了大量远程、长程联系;2)疫情冲击增加了休闲流和就业流网络的波动程度和中转次数;3)高中心性的跨界地区是维持全局网络结构韧性的关键性节点地区。研究表明时空大数据在城镇(乡)网络结构韧性评价及风险全流程治理方面具有较好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疫情 城镇人口流 网络结构韧性 休闲流 就业流 南京都市圈同城化片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对规范市场监管的作用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南 吴顺汝 魏维轩 《绿色科技》 2024年第19期116-121,129,共7页
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已逐渐进入多元互动与信息融合的阶段,仍存在着实行方式不规范、部门间信息缺乏联动、监督职能不完善等问题。为探究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对规范市场监管的作用,以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对用工企业和产业工人的影响为分析... 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已逐渐进入多元互动与信息融合的阶段,仍存在着实行方式不规范、部门间信息缺乏联动、监督职能不完善等问题。为探究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对规范市场监管的作用,以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对用工企业和产业工人的影响为分析对象,研究得到3条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的作用路径:在企业监督层面的复合作用路径、在市场优化层面的动态作用路径、在政府调控层面的前瞻作用路径。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了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的6个发展方向:①落实“一人一码一卡”实名制精准管理;②进一步促进监管与职能部门共享共建;③制定建筑产业工人标准化管理规范;④提升建筑产业工人管理平台的辅助决策能力;⑤推动“长三角”地区建筑产业工人资源共享机制;⑥提升建筑产业工人管理平台的社会宣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工人 实名制管理 企业监督 产业优化 行业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达性数据分析的公共服务设施适老化更新研究——以南京市江浦老城为例
17
作者 陈天依 朱隆斌 《绿色科技》 2024年第21期190-194,202,共6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老年人口比例持续攀升。老城片区公共服务设施呈现出功能单一化的现象。公共服务设施适老化更新旨在应对老城区因设施老化和布局不合理所带来的挑战,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出行便利性。如何重新审视与改造...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老年人口比例持续攀升。老城片区公共服务设施呈现出功能单一化的现象。公共服务设施适老化更新旨在应对老城区因设施老化和布局不合理所带来的挑战,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出行便利性。如何重新审视与改造,实现公共服务设施适老化更新成为重要议题。以公共服务设施适老化更新为研究方向,选择南京市江浦老城片区作为研究对象,基于效率性和公平性两个维度,利用ArcGIS网络分析公共设施覆盖度和可达性,对江浦老城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及适老化现状加以分析,并基于分析结果,从老年人步行需求、出行链与适老化设施可达性、均置度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更新策略。通过优化无障碍设施、改善公共交通系统、合理布局医疗和休闲设施,并加强环境设计和社区支持,为老年人提供更加安全、舒适的城市生活环境,促进老龄社会的健康与和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服务设施 适老化更新 适老化设施 ARC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FD技术的高密度街区风环境优化策略研究——以南京荷花塘历史文化街区为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时娜娜 罗仁朝 《绿色科技》 2024年第19期154-161,共8页
在高质量发展的理念下,城市更新行动致力于提升城市品质与人居环境质量。研究聚焦于中观尺度的城市高密度区域,以南京荷花塘历史文化街区为例,综合考虑室外风环境的时间与空间,选取夏季时间维度以及行人层高度空间维度,通过室外风环境... 在高质量发展的理念下,城市更新行动致力于提升城市品质与人居环境质量。研究聚焦于中观尺度的城市高密度区域,以南京荷花塘历史文化街区为例,综合考虑室外风环境的时间与空间,选取夏季时间维度以及行人层高度空间维度,通过室外风环境的模拟,探讨了高密度地区室外风环境的影响机制,针对狭窄巷道、庭院空间和建筑群间隙三类层级空间,提供如优化街道布局、调整围合度、合理规划开敞空间等切实可行的静风区改善策略,以期为高密度街区建筑环境更新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街区 CFD模拟 城市更新 风环境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科技园区环境绅士化测度研究——以南京生物医药谷为例
19
作者 廖联辉 陈钟鸣 +1 位作者 陈家祥 杨婉清 《绿色科技》 2024年第23期168-173,共6页
环境绅士化是基于环境改善,吸引高端人才和高收入群体涌入,同时导致原住民迁移的现象。以南京生物医药谷为例,分析了园区在提升土地效益和创新能力的策略导向下的环境绅士化现象,提出了“园区环境绅士化”概念。采用时间序列预测法填补... 环境绅士化是基于环境改善,吸引高端人才和高收入群体涌入,同时导致原住民迁移的现象。以南京生物医药谷为例,分析了园区在提升土地效益和创新能力的策略导向下的环境绅士化现象,提出了“园区环境绅士化”概念。采用时间序列预测法填补数据的缺失,并进行Z-score标准化处理,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园区环境绅士化测度指标及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园区环境绅士化对南京生物医药谷在经济发展、创新能力、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基于园区环境绅士化的评价,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为园区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绅士化 高科技园区 南京生物医药谷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旅融合背景下南京市八卦洲数字化技术应用策略研究
20
作者 刘依彤 童本勤 《绿色科技》 2024年第17期200-205,214,共7页
在数字时代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不仅明确了新发展阶段激发新动能的决定力量,也为乡村振兴指明了新途径。数字技术的出现正在为农村农旅资源的融合发展提供新思路,同时在空间上对农旅领域进行重构和优化。南京市八卦... 在数字时代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不仅明确了新发展阶段激发新动能的决定力量,也为乡村振兴指明了新途径。数字技术的出现正在为农村农旅资源的融合发展提供新思路,同时在空间上对农旅领域进行重构和优化。南京市八卦洲虽在农旅方面有一定发展基础及亮点,但仍存在以下问题:①大部分生态、农业和田园景观资源未得到科学合理的利用;②经济总量低,一产附加值低,二产不景气;③产业联动不足,缺乏特色。从感知及表征层面切入,围绕“数字化技术”针对八卦洲提出相应“实体”及“数字”空间的技术应用策略:“实体”空间:①搭建农业研发平台;②建设数字基础设施;③建立实地数字化展销。“数字”空间:①围绕“野八仙”打造八卦洲特色IP;②实地直播,使旅客得到农旅双体验;③推出“云认养”服务,使旅客从”客体”转为“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技术 农旅融合 八卦洲 数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