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目标生态地球化学调查土壤样品中砷硒锑有效态分析方法的商榷 被引量:9
1
作者 汤志云 肖灵 +2 位作者 张培新 高孝礼 李方实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73-178,共6页
以0.10mol/LNaH2PO4和0.50mol/LNaHCO3为浸提剂,试验了其对土壤样品中As、Se、Sb的浸提效果;以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HG AFS)测定了浸提液中As、Se、Sb的含量。方法在武汉、宁镇测区应用试验表明:采用0.50mol/L的NaHCO3为As、Se、Sb的... 以0.10mol/LNaH2PO4和0.50mol/LNaHCO3为浸提剂,试验了其对土壤样品中As、Se、Sb的浸提效果;以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HG AFS)测定了浸提液中As、Se、Sb的含量。方法在武汉、宁镇测区应用试验表明:采用0.50mol/L的NaHCO3为As、Se、Sb的有效态浸提剂,以HG AFS法测定其含量的方案可行,检出限分别为:0.006mg/kg、0.001mg/kg、0.002mg/kg。精密度试验,6个标准样品的RSD(n=12)As、Se、Sb均≤10.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地球化学 有效态 浸提剂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料试验设计在纤维素酶复配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林增祥 张红漫 +4 位作者 严立石 陈敬文 胡龄 于文涛 黄和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5期169-171,共3页
通过对三个不同来源的纤维素酶进行复配以提高纤维素酶的水解效率,以玉米秸秆酶水解液中还原糖浓度为评价指标,采用混料试验设计优选纤维素酶的复配条件并建立数学拟合方程。结果表明:最佳的酶复配条件为泽生纤维素酶与杰能科纤维素酶... 通过对三个不同来源的纤维素酶进行复配以提高纤维素酶的水解效率,以玉米秸秆酶水解液中还原糖浓度为评价指标,采用混料试验设计优选纤维素酶的复配条件并建立数学拟合方程。结果表明:最佳的酶复配条件为泽生纤维素酶与杰能科纤维素酶体积比1:1时纤维素水解效率最高,比使用单一纤维素酶效率提高了39.5%。利用混料试验设计可以对纤维素酶复配条件进行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料设计 纤维素酶 复配 纤维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水解酶的复配应用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林增祥 张红漫 +3 位作者 黄和 赵晶 陈敬文 胡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7期13339-13341,共3页
以玉米秸秆酶解率为评价指标,采用混合试验设计优选商品纤维素水解酶的复配条件。结果表明最佳酶复配条件为滤纸酶活(FPU)∶CMC酶活(IU)∶β-葡萄糖苷酶(IU)∶木聚糖酶(IU)=8∶1∶133∶33。
关键词 纤维素水解酶 复配 玉米秸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马来二腈基二硫烯镍(Ⅲ)近红外吸收配合物的结构、磁和电化学性质 被引量:1
4
作者 周宏 于姗姗 +1 位作者 段海宝 任小明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375-1384,共10页
合成并表征了两种新的离子对化合物(BMIB)[(Ni(mnt)2]2(1)和(BMIO)[(Ni(mnt)2)]2(2)(其中mnt2-=马来二氰基二硫烯,BMIB=1,4-bis(1-methylimidazolium)butane,BMIO=1,8-bis(1-methylimidazolium)octane)。在化合物1中,[Ni(mnt)2]-阴离子... 合成并表征了两种新的离子对化合物(BMIB)[(Ni(mnt)2]2(1)和(BMIO)[(Ni(mnt)2)]2(2)(其中mnt2-=马来二氰基二硫烯,BMIB=1,4-bis(1-methylimidazolium)butane,BMIO=1,8-bis(1-methylimidazolium)octane)。在化合物1中,[Ni(mnt)2]-阴离子排列形成阴离子三聚体以及与阳离子交替排列形成阴、阳离子混合柱。化合物2的堆积结构与化合物1不同,阴、阳离子堆积成非等间距的阴、阳离子柱。化合物1和2分别在861和857 nm近红外波段处出现较强的近红外吸收。电化学性质研究结果表明,2个化合物均出现了两对不可逆的电化学氧化/还原过程,且平衡阳离子的烷基链长显著影响化合物的氧化、还原电极电势。变温磁化率测量表明,在2~400 K温度范围内,化合物1表现出弱的顺磁性质,变温摩尔磁化率遵循简单的Curie-Weiss定律。化合物2表现出低维反铁磁交换自旋体系磁化率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对 晶体结构 磁性 近红外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谱技术在蛋白质组学中的应用发展 被引量:5
5
作者 吴晓歌 鲁新宇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7年第10期1076-1078,共3页
蛋白质组学能阐明基因组所表达的执行生命活动的蛋白生物学功能。其研究成果为药物和临床医学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作者就近年来国际上重点研究的几类质谱技术在蛋白质组定性、定量研究中的最新进展以及它们在蛋白质组研究中的优点和发... 蛋白质组学能阐明基因组所表达的执行生命活动的蛋白生物学功能。其研究成果为药物和临床医学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作者就近年来国际上重点研究的几类质谱技术在蛋白质组定性、定量研究中的最新进展以及它们在蛋白质组研究中的优点和发展前景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组学 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磨处理玉米秸秆纤维素原料的工艺参数优化 被引量:14
6
作者 林增祥 黄和 +4 位作者 张红漫 严立石 陈敬文 金强 于文涛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02-204,共3页
研究了玉米秸秆水解过程中球磨预处理工艺的优化,采用Plackett-Burman(PB)试验设计和均匀试验设计法,用数据处理软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筛选出了球磨预处理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得到了具有较好拟合度的回归方程;通过分析原料粒径(mm)... 研究了玉米秸秆水解过程中球磨预处理工艺的优化,采用Plackett-Burman(PB)试验设计和均匀试验设计法,用数据处理软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筛选出了球磨预处理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得到了具有较好拟合度的回归方程;通过分析原料粒径(mm),转速(r/min),原料填装量(g),研磨介质,交替时间(min)等球磨条件对酶解效率的影响,得出行星式球磨机粉碎玉米秸秆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原料粒径0.5mm,转速340r/min,原料填装量3.4g,装球量15个(Ф=10.0mm),交替运行时间5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 行星式球磨机 工艺 优化 均匀设计 Plackett-Burman(PB)设计 秸秆预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蒽醌类染料废水处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7
作者 洪颖 陈国松 +2 位作者 张红漫 张之翼 蒋皎梅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2004年第10期5-8,共4页
介绍了国内外蒽醌类染料废水处理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例举了微电解-催化氧化生化处理法、流动态微波催化反应法、稀土催化-H2O2氧化耦合法、青霉菌X5法、膜分离法、电子束脱色法和光催化法。为找到高效环保的处理蒽醌类染料废水的方法... 介绍了国内外蒽醌类染料废水处理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例举了微电解-催化氧化生化处理法、流动态微波催化反应法、稀土催化-H2O2氧化耦合法、青霉菌X5法、膜分离法、电子束脱色法和光催化法。为找到高效环保的处理蒽醌类染料废水的方法提供了颇有价值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染料 蒽醌 废水处理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敏性萃取水凝胶对生物大分子的分离 被引量:7
8
作者 仲慧 嵇鸣 +2 位作者 赵宜江 王锦堂 朱红军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29-133,139,共6页
合成了均聚的聚N 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水凝胶以及N 异丙基丙烯酰胺与丙烯酰胺共聚的〔P(NIPAM-AM)〕水凝胶,并研究了它们的溶胀性能及其对生物大分子的萃取分离性能。结果表明,两种温敏凝胶具有很好的溶胀性能,其低临界共溶温度(LCST... 合成了均聚的聚N 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水凝胶以及N 异丙基丙烯酰胺与丙烯酰胺共聚的〔P(NIPAM-AM)〕水凝胶,并研究了它们的溶胀性能及其对生物大分子的萃取分离性能。结果表明,两种温敏凝胶具有很好的溶胀性能,其低临界共溶温度(LCST)分别为30 4和31 0℃,它们对蛋白质和酶的分离效率在LCST附近发生突跃,如PNIPAM水凝胶对白蛋白的分离效率在LCST前后从96 2%降至59 8%。当交联剂N,N 次甲基双丙烯酰胺(Bis)的质量分数w(Bis)>4%时,分离效率大于90%(LCST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敏性萃取水凝胶 生物大分子 分离 溶胀性能 分离效率 蛋白质 低临界共溶温度 LC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溶液中亚甲蓝分子聚集状态的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张红漫 陈国松 +1 位作者 陶鑫 陆小华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73-576,共4页
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亚甲蓝(MB)染料在水溶液中的聚集状态及其与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讨论了无机盐对亚甲蓝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溶液中聚集状态的影响。推导了水溶液中亚甲蓝单体和二聚体的动态平衡关系式。利用计算机程序不仅求出了与... 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亚甲蓝(MB)染料在水溶液中的聚集状态及其与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讨论了无机盐对亚甲蓝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溶液中聚集状态的影响。推导了水溶液中亚甲蓝单体和二聚体的动态平衡关系式。利用计算机程序不仅求出了与作图法结果非常接近的MB单体的摩尔吸光系数和聚合平衡常数,而且求出了MB二聚体的摩尔吸光系数及相应浓度下MB单体所占的比例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甲蓝 二聚体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摩尔吸光系数 聚合平衡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蒸汽爆破木质纤维原料的乙醇脱毒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瞿亮 徐勇 +2 位作者 张红漫 黄和 应汉杰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2-26,共5页
以乙醇为溶剂,采用抽提的方法去除蒸汽爆破玉米秸秆中的甲酸、乙酸、糠醛及羟甲基糠醛等抑制物,比较了动态和静态两种不同的抽提方法对抑制物和糖的抽提效果,考察了温度、固液比和时间等因素对不同条件下乙醇静态抽提效果的影响。以总... 以乙醇为溶剂,采用抽提的方法去除蒸汽爆破玉米秸秆中的甲酸、乙酸、糠醛及羟甲基糠醛等抑制物,比较了动态和静态两种不同的抽提方法对抑制物和糖的抽提效果,考察了温度、固液比和时间等因素对不同条件下乙醇静态抽提效果的影响。以总抑制物抽提率/总糖抽提率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对温度、固液比、时间3个因素在不同水平下的乙醇静态抽提效果进行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确定了乙醇静态抽提的最佳试验条件为:温度80℃,固液比1∶10(g∶mL),抽提时间60 min。在最佳试验条件下,两种最重要的抑制物甲酸和乙酸的抽提率分别达到84%和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汽爆破 玉米秸秆 抑制物 乙醇抽提 脱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苯并15-冠-5的超声作用合成 被引量:3
11
作者 朱沈 刘学文 +2 位作者 王普 顾忠泽 韩国志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0-122,共3页
以邻苯二酚、一缩二乙二醇双氯乙醚为原料,氢氧化钠为模板剂,DMF为溶剂及适量抗氧化剂2,6-二叔丁基对甲苯酚存在下,在超声辐射作用下60~70℃反应合成了B-15-C-5。反应时间缩短为2 h,产率最高可达30.7%。
关键词 邻苯二酚 一缩二乙二醇双氯乙醚 超声合成 单苯并15-冠-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水中的16种苯脲除草剂(英文) 被引量:26
12
作者 李方实 Dieter MARTENS Antonius KETTRUP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34-537,共4页
建立了固相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 (SPE HPLC)同时测定水中 16种苯脲除草剂的方法。HPLC采用Lichrospher 10 0RP 18e柱 ,紫外检测波长为 2 40nm ,流动相为乙腈水溶液 ,流速为 1mL/min ,采用梯度洗脱方式。HPLC分析时间少于 2 0min。水中的... 建立了固相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 (SPE HPLC)同时测定水中 16种苯脲除草剂的方法。HPLC采用Lichrospher 10 0RP 18e柱 ,紫外检测波长为 2 40nm ,流动相为乙腈水溶液 ,流速为 1mL/min ,采用梯度洗脱方式。HPLC分析时间少于 2 0min。水中的除草剂用C18柱固相萃取富集 10 0 0倍。在优化的条件下 ,各成分的添加回收率为 87 8%~ 10 3 7%。此方法的检测限低于欧盟允许的水中除草剂含量上限的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固相萃取 苯脲除草剂 测定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1,1′-二苯乙炔-3,3′,5,5′-四羧酸微孔铜配位聚合物的合成和气体吸附性质(英文) 被引量:2
13
作者 胡云霞 章文伟 +1 位作者 王立锋 白俊峰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471-1479,共9页
本文报道了配合物[Cu2(EBTC)(H2O)2]·8H2O·DMF.DMSO(1,EBTC=1,1′-二苯乙炔-3,3′,5,5′-四羧酸根;DMF=N,N-二甲基甲酰胺;DMSO=二甲基亚砜)的合成、晶体结构和吸附性质。1拥有内径为0.85 nm和0.85 nm×2.15 nm的两种孔洞... 本文报道了配合物[Cu2(EBTC)(H2O)2]·8H2O·DMF.DMSO(1,EBTC=1,1′-二苯乙炔-3,3′,5,5′-四羧酸根;DMF=N,N-二甲基甲酰胺;DMSO=二甲基亚砜)的合成、晶体结构和吸附性质。1拥有内径为0.85 nm和0.85 nm×2.15 nm的两种孔洞,分别被6个和12个四羧酸根桥联的[Cu2(CO2)4]螺旋桨式结构围绕,并被EBTC连接成三维超分子结构,该结构拥有可容纳溶剂分子的一维孔道。1为(3,4)-连接的fof(sqc1575)拓扑结构,具有非常大的孔体积,其值高达单位晶胞体积的72.8%。去除溶剂分子后的1a表现出永久孔性,其Langmuir表面积为2844 m2·g-1,BET表面积为1 852 m2·g-1。它对H2、CO2、CH4和C2H2具有可观的气体吸附量和相对较高的吸附焓。特别是,在迄今所有已报道的孔性金属-有机材料中,1a在273 K、1.0×105Pa下,表现出最高的乙炔吸附量(252 cm3·g-1)和很高的吸附焓(吸附量为1 mmol·g-1时的吸附焓为34.5 kJ·mo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孔金属-有机框架 溶剂热合成 晶体结构 吸附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冷却水系统中的水垢及其控制 被引量:26
14
作者 周本省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6-31,37,共7页
讨论了循环冷却水系统中水垢的种类,控制水垢的化学方法(离子交换软化法、石灰软化法、加酸法、加CO2法和阻垢剂法)和控制水垢的物理方法(反渗透和纳滤法、静电水处理法、电子水处理法、涂料法和塑料换热器法)。讨论了一些主要的阻垢缓... 讨论了循环冷却水系统中水垢的种类,控制水垢的化学方法(离子交换软化法、石灰软化法、加酸法、加CO2法和阻垢剂法)和控制水垢的物理方法(反渗透和纳滤法、静电水处理法、电子水处理法、涂料法和塑料换热器法)。讨论了一些主要的阻垢缓蚀剂和阻垢分散剂,并重点讨论了两种绿色阻垢剂(聚天冬氨酸和聚环氧琥珀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却水处理 水垢的控制 物理方法 化学方法 绿色阻垢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铝中微量钴镍的极谱测定 被引量:1
15
作者 汪效祖 张荣 +1 位作者 刘建兰 雷雨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70-171,194,共3页
钴、镍在丁二酮肟-氯化铵-氨-亚硝酸钠体系中能产生极其灵敏的极谱催化波.镍峰电位为-0.98V,钴峰电位为-1.18V(vs.SCE).钴、镍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2×10-4~6.0×10-2μg@ml-1,2.0×10-3~2.0×10-1μg@ml-1,检出限分别... 钴、镍在丁二酮肟-氯化铵-氨-亚硝酸钠体系中能产生极其灵敏的极谱催化波.镍峰电位为-0.98V,钴峰电位为-1.18V(vs.SCE).钴、镍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2×10-4~6.0×10-2μg@ml-1,2.0×10-3~2.0×10-1μg@ml-1,检出限分别为3×10-11%,3.3×10-10%.用于测定纯铝样品中微量的钴、镍,重现性好,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极谱 丁二酮肟 DM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对间电荷转移配合物:阴离子…π作用及近红外吸收(英文)
16
作者 刘建兰 姚丙乾 +2 位作者 任小明 沈临江 孟庆金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7-91,共5页
合成并表征了一种离子对配合物1,[Cl2Bz-1-Apy]2[Ni(mnt)2],其中,Cl2Bz-1-Apy为(E)-1-(3,4-二氯苯亚甲基氨基)吡啶一价阳离子,mnt是马来二睛基二硫烯二价阴离子。在配合物1的晶体中,阴离子和阳离子中吡啶环之间存在阴离子…π相互作用。... 合成并表征了一种离子对配合物1,[Cl2Bz-1-Apy]2[Ni(mnt)2],其中,Cl2Bz-1-Apy为(E)-1-(3,4-二氯苯亚甲基氨基)吡啶一价阳离子,mnt是马来二睛基二硫烯二价阴离子。在配合物1的晶体中,阴离子和阳离子中吡啶环之间存在阴离子…π相互作用。DFT电荷密度分布分析表明,阴离子…π相互作用主要源自离子对间的Coulomb吸引力。在固体和乙腈溶液电子吸收光谱近红外区,配合物1都有一个宽的弱吸收带,该吸收带可归属为二价阴离子[Ni(mnt)2]2-内的d-d电子跃迁和阴阳离子对间的电荷转移跃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对 阴离子…π相互作用 电荷转移 晶体结构 DFT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维[Pd(mnt)_2]-自旋体系磁交换作用的密度泛函理论(DFT)分析(英文)
17
作者 张辉 陈选荣 +1 位作者 任小明 孟庆金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464-2472,共9页
4个一维磁链化合物[R-BzPy][Pd(mnt)2](R-BzPy+=对位取代苄基吡啶阳离子;R=Cl(化合物1),Br(化合物2),I(化合物3)和NO2(化合物4))具有相似的晶体堆积结构,即,[Pd(mnt)2]-和R-BzPy+分别形成完全分列的柱状堆积。这一结构特征与其类似化合... 4个一维磁链化合物[R-BzPy][Pd(mnt)2](R-BzPy+=对位取代苄基吡啶阳离子;R=Cl(化合物1),Br(化合物2),I(化合物3)和NO2(化合物4))具有相似的晶体堆积结构,即,[Pd(mnt)2]-和R-BzPy+分别形成完全分列的柱状堆积。这一结构特征与其类似化合物[R-BzPy][Ni(mnt)2]相似。但是,[Pd(mnt)2]-和[Ni(mnt)2]-2个系列化合物结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1)室温下,[R-BzPy][Ni(mnt)2]晶体中[Ni(mnt)2]-和R-BzPy+堆积柱是均匀的;而[R-BzPy][Pd(mnt)2]晶体中[Pd(mnt)2]-和R-BzPy+堆积柱是不均匀的。(2)在两个系列化合物阴离子堆积柱内,相邻[Pd(mnt)2]-分子平面之间距离比相邻[Ni(mnt)2]-分子平面之间距离短。在[Pd(mnt)2]-堆积柱内,[Pd(mnt)2]-离子之间反铁磁交换作用非常强,导致了化合物几乎呈抗磁性。在密度泛函理论框架下,利用对称性破损方法,我们计算了[Pd(mnt)2]-离子之间磁交换常数。在svwn/lanl2dz和bpw91/lanl2dz水平上的计算结果与磁化率拟合结果一致。理论分析揭示,在[Pd(mnt)2]-堆积柱内,[Pd(mnt)2]-离子之间强反铁磁交换与其π-型前线轨道有效重叠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s(maleonitriledithiolato)palladate monoanion 磁性 DFT 对称性破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1,1′-苯乙炔-3,3′,5,5′-四羧酸的配位聚合物:水热合成、结构和荧光性质(英文)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立锋 胡云霞 +1 位作者 章文伟 任小明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42-546,共5页
合成并表征了配合物1,[Zn2(EBTC)(BPDO)(DMSO)(H2O)2]n,其中EBTC为1,1′-苯乙炔-3,3′,5,5′-四羧酸根,BPDO为4,4′-二吡啶基1,1′-二氧化物,DMSO为二甲亚砜。1沿着b轴的方向具有类似于三腿梯子状的链状结构,链与链之间通过氢键作用和π... 合成并表征了配合物1,[Zn2(EBTC)(BPDO)(DMSO)(H2O)2]n,其中EBTC为1,1′-苯乙炔-3,3′,5,5′-四羧酸根,BPDO为4,4′-二吡啶基1,1′-二氧化物,DMSO为二甲亚砜。1沿着b轴的方向具有类似于三腿梯子状的链状结构,链与链之间通过氢键作用和π-π堆积作用形成了三维超分子结构。在室温条件下1表现出了荧光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位聚合物 氢键作用 溶剂热合成 荧光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phen)_3][Ni(mnt)_2](M^(2+)=Ni^(2+),Fe^(2+);phen=1,10-菲咯啉,mnt^(2-)=马来二腈二硫烯)离子对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电子光谱和磁性质(英文)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选荣 盛小利 +1 位作者 袁国军 任小明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919-1925,共7页
本文制备了2种新的离子对配合物[M(phen)3][Ni(mnt)2](phen=1,10-菲咯啉,mnt2-=马来二腈二硫烯;M2+=Ni2+,1;Fe2+,2),并进行了结构表征。2种离子对配合物晶体的空间群都为P21/n,具有类似的晶胞参数和堆积结构。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显示... 本文制备了2种新的离子对配合物[M(phen)3][Ni(mnt)2](phen=1,10-菲咯啉,mnt2-=马来二腈二硫烯;M2+=Ni2+,1;Fe2+,2),并进行了结构表征。2种离子对配合物晶体的空间群都为P21/n,具有类似的晶胞参数和堆积结构。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显示在近红外区域没有出现明显的吸收峰。在2到400 K的温度范围内,化合物1表现居里-外斯型的顺磁性行为,并在磁性[Ni(phen)3]2+离子之间存在弱的反铁磁作用,而且在八面体配位环境下Ni2+离子自旋基态S=1。化合物2在40 K向上显示抗磁性,意味[Fe(phen)3]2+离子处于低自旋态。低于40 K时,弱居里尾巴可能是由于小部分顺磁性[Ni(mnt)2]-杂质导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马来二腈二硫烯)镍配合物 晶体结构 电子光谱 磁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NQ)_2^(2-)基氢键分子磁体表现出非常强的反铁磁偶合作用(英文) 被引量:1
20
作者 袁国军 赵顺平 +2 位作者 任小明 孟庆金 房晨婕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67-173,共7页
合成并表征了一种新的离子对化合物[4-NH2-Py][TCNQ](其中4-NH2-Py+是4-氨基吡啶阳离子,TCNQ-为7,7,8,8-四氰基对苯二醌二甲烷自由基阴离子)。在该离子对化合物晶体中,2个TCNQ-离子形成了面对面堆积的二聚体;阴离子中的氰基分别和阳离... 合成并表征了一种新的离子对化合物[4-NH2-Py][TCNQ](其中4-NH2-Py+是4-氨基吡啶阳离子,TCNQ-为7,7,8,8-四氰基对苯二醌二甲烷自由基阴离子)。在该离子对化合物晶体中,2个TCNQ-离子形成了面对面堆积的二聚体;阴离子中的氰基分别和阳离子上的氨基、吡啶质子化氮原子之间存在非常强的分子间氢键。通过氢键作用,相邻的TCNQ-二聚体被阳离子连成三维氢键网络。变温磁化率测量表明,在2~400 K温度范围内,该离子对化合物表现为抗磁性。在密度泛函理论框架下,用对称性破损方法计算了化合物晶体中π二聚体内以及通过氢键连接的相邻的TCNQ-离子之间的磁交换常数,发现π二聚体内存在非常强的反铁磁交换作用,与之相比,通过氢键连接的TCNQ-离子之间的磁交换作用可以忽略。π二聚体内强反铁磁交换作用(J/kB≈1805 K)导致了该化合物基本表现为抗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对 晶体结构 磁性 DFT计算 对称性破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