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叙事问题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佴康 付昌义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5-137,共3页
从社会规范与自我发展两个维度,强调叙事对于人的建构意义。论述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中叙事具有联接性、阐释性、多元层次性、传承性等特性;关注价值观教育中的叙事主体问题,探讨自我叙事、第三方叙事(榜样叙事)的教育方法和意义;探讨价值... 从社会规范与自我发展两个维度,强调叙事对于人的建构意义。论述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中叙事具有联接性、阐释性、多元层次性、传承性等特性;关注价值观教育中的叙事主体问题,探讨自我叙事、第三方叙事(榜样叙事)的教育方法和意义;探讨价值观教育中的叙事策略,从叙述者和受众的语言融合、视域融合、情感融合角度讨论如何能用唤醒的方式,内化价值观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价值观 思政教育 教育叙事 叙事主体 叙事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语法核心教学模式调查 被引量:21
2
作者 王维佳 《外语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2-55,共4页
上世纪80年代初交际法的传入,推动了我国外语教学方法的改革。经过了二十几年的努力,我国高校英语教学在多大程度上还保留着原有的语法核心教学模式?笔者针对这一问题在五所高校进行了问卷调查,得出的结论是,以语法为核心的模式已不是... 上世纪80年代初交际法的传入,推动了我国外语教学方法的改革。经过了二十几年的努力,我国高校英语教学在多大程度上还保留着原有的语法核心教学模式?笔者针对这一问题在五所高校进行了问卷调查,得出的结论是,以语法为核心的模式已不是高校的主导教学模式,但语法作为语言的基本结构仍然在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特别是由于EFL的教学环境和我国的国情,以语法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范围内会继续长期存在。当前的关键是改变语法教授的方法,以“任务互动”和“语境语篇”等融交流与传授知识为一体的方法去替代简单的规则练习,从而使学习者两方面的能力都得到均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语教学 语法核心 任务互动模式 语境语篇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华裔文学 被引量:4
3
作者 胡爱华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50-153,共4页
20世纪70年代后,华裔文学通过追寻和建构自己族群的文化属性,终于在美国文学中占有一席之地。借用后殖民主义理论中斯皮瓦克对跨文化经验与历史记忆,以及赛义德对文化霸权等理论的阐述,梳理华裔文学作品中反复再现的华工修铁路这段被湮... 20世纪70年代后,华裔文学通过追寻和建构自己族群的文化属性,终于在美国文学中占有一席之地。借用后殖民主义理论中斯皮瓦克对跨文化经验与历史记忆,以及赛义德对文化霸权等理论的阐述,梳理华裔文学作品中反复再现的华工修铁路这段被湮没的历史记忆,可以发掘其中蕴涵的深远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裔文学作品 跨文化经验 历史记忆 文化霸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儿子与情人》中的俄荻蒲斯情结及其社会根源
4
作者 吴方 胡元江 齐悦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0期95-96,共2页
《儿子与情人》是关于一个男子如何被畸形的母爱所束缚,又试图挣扎从中解脱但最终以失败而告终的故事。此书是对俄荻蒲斯恋母情结的生动展示。本文剖析了此恋母情结的形成不仅具有心理方面的原因,更有其深刻的社会及经济方面的原因。正... 《儿子与情人》是关于一个男子如何被畸形的母爱所束缚,又试图挣扎从中解脱但最终以失败而告终的故事。此书是对俄荻蒲斯恋母情结的生动展示。本文剖析了此恋母情结的形成不仅具有心理方面的原因,更有其深刻的社会及经济方面的原因。正是所谓的资本主义文明破坏了家庭幸福,扭曲了人的自然健康的发展。小说作家劳伦斯就这样以一个不寻常的恋母故事展示了西方世界中带有普遍意义的社会,政治及家庭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荻蒲斯恋母情结 心理因素 社会因素 潜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