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隐喻理念在翻译教学中的导入 被引量:10
1
作者 侯胤 郑玉琪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7-101,共5页
传统翻译教学注重语言的字、词、句等微观结构,而现今翻译教学关注语言功能、语篇、文化等宏观结构的问题,在翻译教学中导入隐喻理念能较好地克服这两种教学理念的弱点,在注重功能、语篇、文化等较为宏观的语言问题的同时,关注语言微观... 传统翻译教学注重语言的字、词、句等微观结构,而现今翻译教学关注语言功能、语篇、文化等宏观结构的问题,在翻译教学中导入隐喻理念能较好地克服这两种教学理念的弱点,在注重功能、语篇、文化等较为宏观的语言问题的同时,关注语言微观结构,帮助学生有效地传递信息,完成翻译这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喻理念 翻译教学 语言微观结构 语言宏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英语水平测试多极化与统一能力标准 被引量:11
2
作者 王全 徐亚龙 《外语研究》 2004年第1期66-69,75,共5页
现行大学英语的全国统一水平测试体制已实行多年,随着时代发展,其效度低下、脱离教学实际、刺激应试教育等弊端日益突出,确有必要对其在英语教学和英语社会实践中的实用价值重新进行理性的分析。应该在确立英语能力统一标准的基础上,构... 现行大学英语的全国统一水平测试体制已实行多年,随着时代发展,其效度低下、脱离教学实际、刺激应试教育等弊端日益突出,确有必要对其在英语教学和英语社会实践中的实用价值重新进行理性的分析。应该在确立英语能力统一标准的基础上,构建符合素质教育思想的,能够兼容英语教学与实践共性要求的多极化英语水平测试体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英语 水平测试多极化 统一能力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人为本管理原则的探讨 被引量:7
3
作者 龚心源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6年第1期111-112,124,共3页
结合语言实验室的工作实践,从提高语言实验室学习者和管理者的素质出发,探讨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
关键词 人的素质 语言实验室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国内外关于主题句的讨论看我国英语写作教学研究中的问题 被引量:9
4
作者 朱莉 《外语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5-48,共4页
本文通过对比国内外对英文写作主题句的讨论以及中国学生和教师对于英文主题句的不同认识,发现我国学生写作英文主题句的障碍来源于成品写作教学和机械地应用篇章语言学分析成品文本。我国主题句教学缺乏对于挖掘内容、归纳主题的整体... 本文通过对比国内外对英文写作主题句的讨论以及中国学生和教师对于英文主题句的不同认识,发现我国学生写作英文主题句的障碍来源于成品写作教学和机械地应用篇章语言学分析成品文本。我国主题句教学缺乏对于挖掘内容、归纳主题的整体的、能动的训练,这说明写作教学本身存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题句 英语写作 英语教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火山恋人》中的女巫埃弗罗西娜 被引量:2
5
作者 陈晓峰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0-102,共3页
苏珊·桑塔格的《火山恋人》以18世纪后半叶的那不勒斯为背景,描写了英国驻那不勒斯大使、大使夫人和英国海军上将的感情纠葛。小说中一位超自然的神灵人物——女巫埃弗罗西娜·普莫为大使解说过去,预测未来,在危急时刻,成为大... 苏珊·桑塔格的《火山恋人》以18世纪后半叶的那不勒斯为背景,描写了英国驻那不勒斯大使、大使夫人和英国海军上将的感情纠葛。小说中一位超自然的神灵人物——女巫埃弗罗西娜·普莫为大使解说过去,预测未来,在危急时刻,成为大使的精神支柱,帮助他渡过难关。本文分析了作品中的这一女巫形象在再现历史文化背景、刻画人物形象、唤起读者期待视野、体现作者创作思想等方面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珊·桑塔格 历史题材 女巫 形象 创作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愚者的欢乐之家,智者的悲伤之家——《欢乐之家》中的圣经原型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黎敏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67-69,共3页
《欢乐之家》书名出自《旧约·传道书》。“智者之心属于悲伤之家,而愚者之心属于欢乐之家。”这恰是19世纪寻欢作乐、道德沦丧的纽约上流社会的真实写照。本文通过分析小说中圣经原型和圣经精神的影响,揭示了西方物质文明下人们所... 《欢乐之家》书名出自《旧约·传道书》。“智者之心属于悲伤之家,而愚者之心属于欢乐之家。”这恰是19世纪寻欢作乐、道德沦丧的纽约上流社会的真实写照。本文通过分析小说中圣经原型和圣经精神的影响,揭示了西方物质文明下人们所经历的精神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迪丝·华顿 《欢乐之家》 圣经原型 道德风尚 现代实利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体和谐发展:成为一颗耀眼之星
7
作者 William G.Huitt 马越 盛群力 《远程教育杂志》 2005年第4期21-22,共2页
本文所讨论的"耀眼之星模式",主要是想回答每一个人完整充分的发展究竟同哪些要素有关.Benson,Galbraith和Espeland(1994),Chickering和Reisser(1993),Ford(1987),以及Heath(1980,1991)都曾经探讨此类问题.
关键词 整体和谐发展 社会交往能力 认知能力 系统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