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京长江隧道火灾数值模拟 被引量:9
1
作者 唐高胤 张礼敬 +2 位作者 付道兴 陶刚 李冬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74-79,共6页
以南京长江隧道为研究背景,运用火灾动力学模拟软件PYROSIM建立实体物理模型,并将空间划分为0.1×0.1×0.1m3的网格,对南京长江隧道火灾过程中的纵向通风进行模拟计算。定量分析了不同通风速率条件下火灾及烟气蔓延的规律,并得... 以南京长江隧道为研究背景,运用火灾动力学模拟软件PYROSIM建立实体物理模型,并将空间划分为0.1×0.1×0.1m3的网格,对南京长江隧道火灾过程中的纵向通风进行模拟计算。定量分析了不同通风速率条件下火灾及烟气蔓延的规律,并得到隧道拱顶附近温度和烟气分布状况。模拟结果显示较小风速下烟气会产生回流,但随着风速增大烟气扩散速率随之加快,通过对3种不同风速的分析比较,选择3.0m/s纵向通风作为临界风速。进一步结合南京长江隧道现有的消防设施及应急救援系统,分析该临界风速下烟气温度对隧道结构和毒害气体对人员疏散救援的影响。结果显示此临界风速下隧道结构安全,且在疏散及时、救援有效的基础上,基本能保证人员疏散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长江隧道 数值模拟 临界风速 隧道结构 人员疏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尺寸隧道火灾实验研究与烟气逆流距离的理论预测 被引量:26
2
作者 王彦富 蒋军成 +2 位作者 龚延风 钟星灿 茅靳丰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8期37-41,共5页
在建成的隧道中实施全尺寸火灾试验,得到隧道火灾自然通风模式下的烟气温度纵向变化数据和纵向蔓延情况。用OriginPro7.5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拟合,得到3次实验的烟气逆流的顶棚射流温度随着离开火源距离纵向衰减规律,建立了计算烟... 在建成的隧道中实施全尺寸火灾试验,得到隧道火灾自然通风模式下的烟气温度纵向变化数据和纵向蔓延情况。用OriginPro7.5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拟合,得到3次实验的烟气逆流的顶棚射流温度随着离开火源距离纵向衰减规律,建立了计算烟气逆流距离的预测公式。根据隧道实体火灾实验的测量结果与理论模型的预测结果的对比,验证了理论模型的有效性,为市政公路隧道建设采用自然通风模式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火灾试验 自然通风 烟气温度 烟气逆流 理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火灾拱顶附近烟气最高温度的研究 被引量:24
3
作者 王彦富 蒋军成 +2 位作者 龚延风 钟星灿 茅靳丰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10期39-44,共6页
为了研究顶部开口的城市隧道在采用自然通风模式下的火灾特性,在已建成的隧道中设计并实施了全尺寸火灾试验,得到了隧道火灾自然通风模式下的拱顶附近烟气最高温度纵向变化数据。通过实验数据与理论预测结果对比的方法验证了H.Kurioka... 为了研究顶部开口的城市隧道在采用自然通风模式下的火灾特性,在已建成的隧道中设计并实施了全尺寸火灾试验,得到了隧道火灾自然通风模式下的拱顶附近烟气最高温度纵向变化数据。通过实验数据与理论预测结果对比的方法验证了H.Kurioka等人建立的隧道火羽流模型及其计算公式的可靠性,为市政公路隧道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为隧道火灾的研究及其消防工作提供理论指导和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火灾 实体试验 烟气 最高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层建筑火灾防烟空气幕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8
4
作者 何嘉鹏 王东方 +2 位作者 唐晓亮 陈泽民 龚红卫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6期37-40,共4页
通过分析高层建筑火灾时引起烟气流动的因素 ,建立了高层建筑火灾时防烟空气幕流量、吹风口宽度和吹风口的射流速度的计算模型。通过实验研究 。
关键词 火灾 防烟空气幕 高层建筑 实验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火灾人员疏散的研究 被引量:35
5
作者 王彦富 蒋军成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7期26-31,共6页
利用网络优化计算方法建立地铁火灾人员安全疏散的模型,结合南京地铁的具体情况进行了疏散模拟分析,并将模拟结果与南京地下铁道有限责任公司组织的站台实地火灾演练进行了比较、分析,从而验证了疏散模型的有效性。该模型的建立为地铁... 利用网络优化计算方法建立地铁火灾人员安全疏散的模型,结合南京地铁的具体情况进行了疏散模拟分析,并将模拟结果与南京地下铁道有限责任公司组织的站台实地火灾演练进行了比较、分析,从而验证了疏散模型的有效性。该模型的建立为地铁性能化防火设计提供了参考,也为地铁防火救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该模型与地铁火灾数值模拟相结合可以评估地铁火灾疏散设计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火灾 疏散模型 安全疏散评估 网络优化 火灾演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表水源热泵水温模型及水体供冷能力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赵坚 刘金祥 丁高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378-1382,共5页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建立地表水源热泵水温模型并采用经典的龙格-库塔数值法对其进行求解,同时以《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为依据,利用黄金分割法求解一定负荷的建筑采用地表水源热泵空调系统需要的最小水体。该文可对地表水源热泵设计提...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建立地表水源热泵水温模型并采用经典的龙格-库塔数值法对其进行求解,同时以《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为依据,利用黄金分割法求解一定负荷的建筑采用地表水源热泵空调系统需要的最小水体。该文可对地表水源热泵设计提供依据,使地表水源热泵在我国更好的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水源热泵 水温 模型 水体面积 建筑负荷 周温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地高校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群体交往特点及教育管理工作的思考 被引量:12
7
作者 孙倩 严建骏 陈晨子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67-69,共3页
随着内地高校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招生规模的扩大和在校人数的增加,这些学生在课堂之外联系紧密,逐渐自发形成一个特殊的群体。与内地学生相比,这个群体有着强烈的民族意识。而强烈的民族意识的表达,往往通过他们之间特有的交往方式、群体... 随着内地高校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招生规模的扩大和在校人数的增加,这些学生在课堂之外联系紧密,逐渐自发形成一个特殊的群体。与内地学生相比,这个群体有着强烈的民族意识。而强烈的民族意识的表达,往往通过他们之间特有的交往方式、群体规范去整合、去实现。因此,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群体交往也呈现出独特的特点。进行"松散结合"的组织管理,营造严谨和谐的管理氛围是对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群体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地高校 新疆少数民族学生 群体交往 组织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系统中港口、城市与临港产业的协调发展评价 被引量:14
8
作者 陈晨子 成长春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3-65,共3页
文章研究了港口、城市与临港产业在复合系统中的协调发展问题,即某一时期内港口、城市、临港产业三个子系统之间的融合程度。文章建立了三个子系统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并收集了连云港市1998~2011年的数据,定量评价该... 文章研究了港口、城市与临港产业在复合系统中的协调发展问题,即某一时期内港口、城市、临港产业三个子系统之间的融合程度。文章建立了三个子系统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并收集了连云港市1998~2011年的数据,定量评价该地区港口、城市与临港产业的协调发展水平,以达到通过评价,揭示港口城市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实现沿海地区经济发展之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调发展 复合系统 港口 城市 临港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碳纳米管及其复合材料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7
9
作者 林少华 武海霞 +1 位作者 高莉苹 俞乙平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466-3479,共14页
碳纳米管(carbon nanotube,CNT)具有高比表面积、高吸附能力、优良的导电性和化学稳定性等,但其在水中存在分散性差和催化能力低等问题。为了提高其在废水处理中性能,需要对CNT进行改性,制备复合材料。本文总结了CNT表面改性和复合材料... 碳纳米管(carbon nanotube,CNT)具有高比表面积、高吸附能力、优良的导电性和化学稳定性等,但其在水中存在分散性差和催化能力低等问题。为了提高其在废水处理中性能,需要对CNT进行改性,制备复合材料。本文总结了CNT表面改性和复合材料制备方法,论述了改性CNT及其复合材料在电化学氧化、电化学还原、电化学过滤、光催化和膜分离等处理技术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并就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指出了CNT在未来废水处理方面应用的研究重点包括:(1)设计经济、方便、温和的改性路线,继续寻求获得新型高效改性CNT及其复合材料,并兼顾稳定性;(2)开发基于改性CNT及其复合材料特性的废水处理新装置和反应工艺;(3)关注因改性CNT及其复合材料流失引起的生物、生态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碳纳米管 复合材料 电化学氧化 电化学还原 电化学过滤 光催化 膜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功能人工环境实验平台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3
10
作者 高寿云 朱顺兵 +1 位作者 杨丹萍 何嘉鹏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8-80,87,共4页
多功能人工环境实验平台主要由模拟室外环境和室内环境、空调系统、制冷系统、加热系统、自控系统等部分组成。其中控制系统采用集中控制方式对空调系统进行自动控制,完成对空调系统和环境参数监测,并对系统中的设备的控制连锁及空调机... 多功能人工环境实验平台主要由模拟室外环境和室内环境、空调系统、制冷系统、加热系统、自控系统等部分组成。其中控制系统采用集中控制方式对空调系统进行自动控制,完成对空调系统和环境参数监测,并对系统中的设备的控制连锁及空调机组、制冷机组等控制系统进行整合。该实验平台的温度、湿度、风速等参数能在规定的要求下快速达到稳定调节和变工况调节,并有较高的控制精度和稳定性,对实验教学及科学研究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环境 实验平台结构 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AE气溶胶灭火剂的弥漫性与灭火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华 张永丰 潘仁明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2006年第6期747-749,共3页
通过不同空间位置的pH值的测定,讨论了灭室内不同位置火的火灾模型的熄灭情况,以及灭火剂的位置对灭火浓度的影响,研究了HEAE气溶胶灭火介质的空间运动情况与灭火效果之间的关系,为灭火效率的提高奠定了理论基础和实验数据。
关键词 气溶胶灭火剂 扰动 PH值 灭火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一空间火灾三维场模拟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兆文 何嘉鹏 彭红圃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2005年第1期22-25,共4页
对单一空间火灾烟气流动作三维场模拟 ,采用了P- 1辐射模型 ,将火源设定为放热量随时间变化的热源 。
关键词 场模拟 火灾烟气 内外温差 空间 室内 热源 火源 三维场 动作 气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汶河梯级拦蓄水库富营养化评估 被引量:4
13
作者 何涛 夏霆 +2 位作者 陈怀民 赵计奎 武钦凯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33-140,共8页
基于大汶河沿线4个监测点2007—2014年水质资料,分析溶解氧、化学需氧量、氨氮等9项指标的年际变化特征,采用灰色模式识别模型评价大汶河水质状况。通过9个梯级水库2015年丰、平、枯水期水质现场调查,分析氮、磷营养盐时空变化特征,运... 基于大汶河沿线4个监测点2007—2014年水质资料,分析溶解氧、化学需氧量、氨氮等9项指标的年际变化特征,采用灰色模式识别模型评价大汶河水质状况。通过9个梯级水库2015年丰、平、枯水期水质现场调查,分析氮、磷营养盐时空变化特征,运用加权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评价梯级水库营养状态。结果表明:2007—2014年间,受流域内各项减排措施影响,大汶河有机污染得到有效缓解;受拦蓄工程影响,河段内TP明显变优,TN总体变差;灰色综合指数表明,水质状况整体有所好转,且季节波动趋于平稳。因污染程度不同,梯级水库富营养化状态有明显差异,部分库区丰水期和枯水期已分别爆发蓝藻和硅藻水华,不同水期因下泄流量不同等造成流动条件的差异,对库区水质有较大影响,水污染程度、工程拦蓄与运行造成的流动条件差异共同对库区内藻类生长与爆发产生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汶河 水质变化 梯级拦蓄工程 富营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性化的探讨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晨子 吴菲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43-44,共2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从人性化的角度出发,充分地尊重大学生的人格、充分地理解学生、充分地满足大学生的合理需求、注重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大学生人格的完善,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而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忽视了对大学生个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从人性化的角度出发,充分地尊重大学生的人格、充分地理解学生、充分地满足大学生的合理需求、注重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大学生人格的完善,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而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忽视了对大学生个性的培养、忽视了大学生的自然性和主体性,高校要通过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融入人性化的教育观念、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激发学生树立思想政治学习的信心、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等途径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 人性化 以人为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和紫外诱变选育高效石油烃降解菌株 被引量:7
15
作者 夏钱华 尤朝阳 +3 位作者 张攀 张路广 许学峰 汤云春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6-41,共6页
采用紫外和微波发生器对实验室分离得到的1株石油降解菌Enterobacter sp.MX1进行紫外微波和微波紫外复合诱变。根据致死率曲线,在紫外照射功率15 W、时间3 min条件下得到突变菌株MXU2,并对其进行微波复合诱变30 s后筛选得到1株稳定高效... 采用紫外和微波发生器对实验室分离得到的1株石油降解菌Enterobacter sp.MX1进行紫外微波和微波紫外复合诱变。根据致死率曲线,在紫外照射功率15 W、时间3 min条件下得到突变菌株MXU2,并对其进行微波复合诱变30 s后筛选得到1株稳定高效石油烃降解菌株MXU2W2;微波照射50 s筛选得到MXW3,并对其紫外复合诱变4 min后筛选到1株稳定的高效石油烃降解菌MXW3U2。紫外微波MXU2W2和微波紫外MXW3U2这2珠菌降解石油烃7 d后,MXW3U2的对柴油体积分数1%的培养基降解率达到57.62%。正交实验确定微波紫外复合诱变的突变菌株MXW3U2优化生长条件为:温度30℃、pH为5、盐度4%、接种体积分数4%,在此条件下,菌株MXW3U2对柴油体积分数1%的培养基降解率达66.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降解菌 紫外 微波 复合诱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载磁絮凝技术预处理垃圾渗滤液的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曹羡 梅凯 李先宁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56-962,共7页
利用加载磁絮凝技术对垃圾渗滤液进行预处理试验,考察混凝剂PAC和助凝剂PAM投加量、pH值、磁粉Fe_3O_4投加量、磁场强度、药剂投加顺序等因素对试验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为8.0,PAC投加量为600 mg/L,PAM投加量为0.25 mg/L,磁粉投加量为75... 利用加载磁絮凝技术对垃圾渗滤液进行预处理试验,考察混凝剂PAC和助凝剂PAM投加量、pH值、磁粉Fe_3O_4投加量、磁场强度、药剂投加顺序等因素对试验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为8.0,PAC投加量为600 mg/L,PAM投加量为0.25 mg/L,磁粉投加量为750 mg/L,磁场强度为150m T条件下,先投加PAC再加入磁粉,30 s后投加PAM时,混凝效果最佳,COD的去除率为55.86%,氨氮的去除率为36.13%,浊度的去除率为88.91%.磁絮凝与常规工艺的对比试验表明,投加磁粉对于COD的去除有良好的效果,基本可以取代PAM的作用,但去除氨氮的效果低于PA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载磁絮凝 垃圾渗滤液 絮凝剂 磁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解酸化+水力增氧床+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佘谱颖 邓风 +3 位作者 徐华 管苏 黄思琦 艾乐仙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8-120,122,共4页
研究了水解酸化-水力增氧床-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对实际生活污水中COD、NH_4^+-N、TN、TP和浊度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组合工艺对污水中COD、NH_4^+-N、TN、TP和浊度的去除效果显著,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4.3%、92.0%、60.3%、83.6%、93.4%,出... 研究了水解酸化-水力增氧床-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对实际生活污水中COD、NH_4^+-N、TN、TP和浊度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组合工艺对污水中COD、NH_4^+-N、TN、TP和浊度的去除效果显著,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4.3%、92.0%、60.3%、83.6%、93.4%,出水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可用于中水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解酸化 水力增氧床 人工湿地 组合工艺 去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还原处理含氮化合物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2
18
作者 范舒婷 高莉苹 +2 位作者 宣悦 武海霞 林少华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502-1507,共6页
根据电极材料的不同,分别就硝酸盐、氮氧化物、硝基苯的电还原技术发展进行了论述,并介绍了电化学还原技术中的几种反应器。指出电极材料是影响电化学还原效果的关键因素,开发改性多金属电极和复合薄膜电极已成为电化学还原含氮化合物... 根据电极材料的不同,分别就硝酸盐、氮氧化物、硝基苯的电还原技术发展进行了论述,并介绍了电化学还原技术中的几种反应器。指出电极材料是影响电化学还原效果的关键因素,开发改性多金属电极和复合薄膜电极已成为电化学还原含氮化合物研究一种趋势。未来的研究重点主要在成本低、对还原产物具有选择性的电极开发,基于三维电极材料的电化学过滤反应器设计,及电极材料的耐久使用和保养再生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还原 含氮化合物 电极材料 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里下河腹部区河道水源地水质生态净化效果评估 被引量:2
19
作者 杭庆丰 夏霆 +1 位作者 武钦凯 何涛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69-76,91,共9页
为保障盐龙湖工程长效稳定运行及区域供水安全,依据2009—2016年江苏省里下河腹部河网区河道型饮用水源地龙冈、盐城新、大纵湖、大冈和古殿堡等5个水功能区站点的监测资料,分析了DO、NH3-N、CODMn和TP等4个主要水质因子浓度变化趋势;... 为保障盐龙湖工程长效稳定运行及区域供水安全,依据2009—2016年江苏省里下河腹部河网区河道型饮用水源地龙冈、盐城新、大纵湖、大冈和古殿堡等5个水功能区站点的监测资料,分析了DO、NH3-N、CODMn和TP等4个主要水质因子浓度变化趋势;结合盐龙湖工程不同净化功能区的对应水质因子以及Chl-a指标变化,评估了水源地生态工程的水质净化效果以及存在问题。结果表明:不同水期河道型水源地水质差异较大,丰、平水期水质超标率明显高于枯水期,尤以丰水期DO及CODMn浓度超标率偏高;监测期间盐龙湖工程对蟒蛇河水源地水质总体有较好的净化效果,但在不同水期工程不同功能区对不同水质因子的净化效果存在较大差异;整体上工程对提升DO效果最好,但对CODMn的削减率偏低,同时,春、夏季出水Chl-a浓度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 河网地区 水源地 生态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基质对沉水植物苦草生长的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国庆 晏再生 +1 位作者 吴慧芳 董祎波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20年第12期1-8,共8页
湖库等水体的基质类型和特性是影响水体生态系统恢复重建的重要因素,也是沉水植物苦草生长发育与稳定建群的基本条件。综述了湖库水体基质、湖库底泥与不同底质改良剂混合对苦草生长的影响;重点探讨了不同底质改良剂(生物炭、碎石、矿... 湖库等水体的基质类型和特性是影响水体生态系统恢复重建的重要因素,也是沉水植物苦草生长发育与稳定建群的基本条件。综述了湖库水体基质、湖库底泥与不同底质改良剂混合对苦草生长的影响;重点探讨了不同底质改良剂(生物炭、碎石、矿石及复合物质锁磷剂等)对苦草生长的影响。为选择最佳底质改良剂在原位生态修复领域中的应用提供了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水植物 苦草 基质 生长 底质改良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