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30篇文章
< 1 2 8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碳纤维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
作者 邵劲松 刘伟庆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1-44,共4页
文章详细叙述了碳纤维在土木工程中的各种应用形式、特点和实例,并指出其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 碳纤维 土木工程 结构材料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实践探索 被引量:2
2
作者 卢红琴 李雪红 +1 位作者 叶燕华 赵桐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2期251-252,共2页
毕业设计(论文)是土木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中最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对学生工程设计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的组织、选题、毕业设计教学质量过程监控、考核体系、答辩等方面进行了教学探索,并对此进行归纳... 毕业设计(论文)是土木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中最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对学生工程设计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的组织、选题、毕业设计教学质量过程监控、考核体系、答辩等方面进行了教学探索,并对此进行归纳总结,为相关的教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木工程 毕业设计 过程管理 考核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现代城市产业转型升级需求的高等教育院校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改革路径研究——以南京工业大学为例
3
作者 王瑜 杨光 周峰 《现代城市研究》 2025年第8期110-115,共6页
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朝着智能化、绿色化、人文化方向纵深发展,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传统人才培养模式逐渐暴露出专业社会认同度下降、人才培养供给侧与城市产业升级需求侧结构性失衡等突出问题。文章以南京工业大学为例,在分析原... 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朝着智能化、绿色化、人文化方向纵深发展,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传统人才培养模式逐渐暴露出专业社会认同度下降、人才培养供给侧与城市产业升级需求侧结构性失衡等突出问题。文章以南京工业大学为例,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以“数智驱动重构知识体系、产教融合重塑培养生态、赛创融通贯通能力链条”为核心理念,构建“三维贯通”的改革路径,从知识体系重构、产教融合促进实践、赛创融通推动创新3个方面探索人才培养体系改革路径:首先通过数智赋能的知识体系重构夯实专业基础,继而依托产教深度融合构建协同育人生态,最终借力竞赛创新双轮驱动完善能力培养链条。在此基础上提炼形成具有“需求导向性、数智赋能性、生态协同性”三重特征的创新型人才培养范式,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 现代城市发展 培养模式 知识体系 实践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落石撞击钢筋混凝土箱梁数值仿真与损伤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祝露 林立华 +1 位作者 方海 韩娟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98,共8页
为研究落石撞击对钢筋混凝土箱梁的影响,通过ANSYS/LS-DYNA有限元软件对落石撞击某匝道桥箱梁的过程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竖直方向的落石撞击力,分析桥面破损情况和箱梁开裂形态,并与现场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落石与箱梁发生了5次撞... 为研究落石撞击对钢筋混凝土箱梁的影响,通过ANSYS/LS-DYNA有限元软件对落石撞击某匝道桥箱梁的过程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竖直方向的落石撞击力,分析桥面破损情况和箱梁开裂形态,并与现场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落石与箱梁发生了5次撞击,产生了多个撞击力峰值,桥面出现5处凹坑;落石撞击力类似三角形脉冲荷载,瞬时峰值大,持续时间短;首次撞击时落石撞击力最大,瞬时峰值达到10705 kN,基于瑞士公式和日本道路公团公式计算的最大落石撞击力比模拟值小,将其直接用于落石-箱梁碰撞计算是偏不安全的;有限元计算得到的桥面凹坑分布和箱梁开裂破损情况与事故测量结果吻合较好,再现了落石撞击钢筋混凝土箱梁的过程;落石撞击箱梁所造成病害主要是碰撞接触区域的局部损伤,首次撞击时病害最严重,桥面破损范围大,箱梁翼缘板上表面混凝土开裂并向下延伸至翼缘与腹板交界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箱梁 落石 撞击力 桥面损伤 数值模拟 桥面凹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桥面板嵌补段U肋对接焊缝残余应力与变形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枝军 刘千军 +2 位作者 谢长进 张菁 徐秀丽 《桥梁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8-65,共8页
为研究钢桥面板嵌补段U肋对接焊缝的残余应力分布和变形规律,以苏州某新建内河航道桥为背景,开展现场原位试验及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首先利用盲孔法对现场原位焊接试件表面残余应力进行测试,然后基于Goldak双椭球热源模型编写焊接模拟... 为研究钢桥面板嵌补段U肋对接焊缝的残余应力分布和变形规律,以苏州某新建内河航道桥为背景,开展现场原位试验及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首先利用盲孔法对现场原位焊接试件表面残余应力进行测试,然后基于Goldak双椭球热源模型编写焊接模拟子程序,采用顺序耦合法和热弹塑性法对温度场和力学场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残余应力集中在距离焊缝中心20 mm的热影响区域内;纵向和横向残余应力呈现出由中间往两端递减的分布规律,在焊缝路径中间应力大小分布均匀;纵向残余应力在整个焊缝路径上都为拉应力,在中间部位最大达400 MPa;横向残余应力在焊缝路径中间为拉应力(最大约为160 MPa),而在路径两端则表现为较大的压应力(最大达350 MPa);弧形段的应力分布规律与直线段基本一致。U肋对接焊试件变形呈现向内侧凹陷的面外特征,最大变形出现在焊缝起始位置,达2.06 mm,变形量随着与焊缝距离的增加而减小且在远离焊缝区域呈线性变化,同时试件产生下凹的纵向弯曲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桥面板 U肋对接焊缝 残余应力 变形 原位试验 盲孔法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制混凝土构件钢筋浆锚对接连接受拉性能
6
作者 朱张峰 郭正兴 +1 位作者 黄丁丁 陈耀钢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0-127,共8页
为改善预制混凝土构件钢筋连接工艺及性能,提出一种预制混凝土构件钢筋浆锚对接连接技术。针对该新型钢筋连接的传力可靠性问题,开展了考虑钢筋直径、混凝土强度和浆锚长度变化的接头单向拉伸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钢筋浆锚对接连接接头... 为改善预制混凝土构件钢筋连接工艺及性能,提出一种预制混凝土构件钢筋浆锚对接连接技术。针对该新型钢筋连接的传力可靠性问题,开展了考虑钢筋直径、混凝土强度和浆锚长度变化的接头单向拉伸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钢筋浆锚对接连接接头受拉性能由钢筋浆锚长度与帮条钢筋承载力共同控制,与混凝土强度无明显关系,表现为帮条钢筋配置相同的条件下,12 mm、14 mm直径连接钢筋试件分别在0.5l a(受拉钢筋基本锚固长度)、0.6l a钢筋浆锚长度条件下实现钢筋拉断,16 mm直径连接钢筋试件在0.6l a钢筋浆锚长度条件下发生帮条钢筋拉断。结合数据分析,建议12~16 mm直径连接钢筋浆锚长度按0.6l a控制,帮条钢筋与连接钢筋牌号相同的前提下,12~14 mm直径连接钢筋的帮条钢筋按4 C 8设计,16 mm直径连接钢筋的帮条钢筋应按6 C 8设计。同时,试验中钢筋镦头构造可保证钢筋充分锚固,其具体尺寸可用于指导钢筋加工;螺旋筋对接头受拉性能影响不明显,可参照本次试验参数进行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制混凝土 钢筋连接 浆锚对接 帮条钢筋 受拉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漫滩高承压水地层悬挂式帷幕深基坑变形规律研究
7
作者 詹胜文 丁苏南 +2 位作者 任文明 王丽 赵凯 《工程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45-655,共11页
长江漫滩地层悬挂式帷幕深基坑的减压降水和开挖施工存在复杂的地层应力-孔隙非稳定流耦合效应。以漫滩区典型二元特征地质条件下某悬挂式帷幕基坑工程为背景,基于Biot固结理论,考虑由降水引起单元土骨架体积应变和孔隙水压力变化的源汇... 长江漫滩地层悬挂式帷幕深基坑的减压降水和开挖施工存在复杂的地层应力-孔隙非稳定流耦合效应。以漫滩区典型二元特征地质条件下某悬挂式帷幕基坑工程为背景,基于Biot固结理论,考虑由降水引起单元土骨架体积应变和孔隙水压力变化的源汇项,建立了一个可描述基坑开挖和降水耦合作用的流-固耦合数值分析模型,研究了基坑降水开挖耦合变形的一般特征,重点分析了井点布置方式和地下连续墙插入比对基坑变形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1)在减压降水阶段为了在坑底达到同样降深,对于坑内降水,地下连续墙延长了坑外补给路径,因此地下连续墙插入比越大,地表沉降越小;而对于坑外降水,地下连续墙延长了渗流路径,地下连续墙插入比越大,地表沉降越大;坑内外联合降水介于两者之间;(2)当基坑开挖完成时,地表总沉降由降水引起的沉降和基坑开挖引起的沉降组成,且后者占主要部分;地下连续墙插入比对于基坑开挖阶段地表沉降的影响显著大于对于减压降水阶段地表沉降的影响。(3)减压降水可有效减小承压含水层顶板的浮托力,同时导致土层发生二次固结,引起有效应力增加,提高了土层的强度和刚度,有效的减小了基坑开挖阶段地层的变形。(4)降水方式及地下连续墙插入比对地下连续墙的侧移几乎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漫滩 悬挂式止水帷幕 基坑减压降水 地下连续墙插入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钉合木-混凝土组合楼板浅槽型连接件抗剪性能试验
8
作者 杨会峰 刘凯祥 +3 位作者 戴永卿 史本凯 徐超 胡中平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2-90,共9页
钉合木(NLT)是一种不使用胶黏剂的结构材,具有环保、加工快捷等优点,可用于木结构建筑的楼板、屋面板等。将混凝土板设置在钉合木楼板上方,并通过剪力连接件将二者组合,可以提高原钉合木楼板的结构性能。本文提出适用于钉合木-混凝土组... 钉合木(NLT)是一种不使用胶黏剂的结构材,具有环保、加工快捷等优点,可用于木结构建筑的楼板、屋面板等。将混凝土板设置在钉合木楼板上方,并通过剪力连接件将二者组合,可以提高原钉合木楼板的结构性能。本文提出适用于钉合木-混凝土组合楼板的浅槽型连接件,并基于推出试验开展浅槽型连接的抗剪性能研究。试验参数主要包括开槽宽度、螺钉倾斜角度和螺钉尺寸,其中,开槽宽度设置为100和200 mm;螺钉倾斜角度设置为垂直和交叉45°;螺钉尺寸主要考虑螺钉直径和锚固深度的影响。基于试验结果分析上述因素对浅槽型连接承载力、抗剪刚度和延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交叉斜螺钉代替垂直螺钉、增大螺钉的直径和锚固深度均可提高浅槽型连接的抗剪性能;开槽宽度对浅槽型连接的抗剪承载力和滑移刚度影响较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混凝土组合楼板 钉合木 浅槽型连接 斜螺钉连接 抗剪性能 开槽宽度 螺钉倾斜角度 螺钉尺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索桥索梁销接节点抗火性能研究
9
作者 李雪红 华晓烨 +2 位作者 杨国明 李亮 吴豪放 《桥梁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0-107,共8页
为了解悬索桥索梁销接节点在火灾下的响应特性和破坏形态,对该类节点开展了持载火灾试验和有限元研究。以南京新生圩长江大桥为背景,设计、制作索梁销接节点模型,采用拉压试验机张拉吊索至成桥索力后,采用电阻炉模拟火灾升温,分析持载... 为了解悬索桥索梁销接节点在火灾下的响应特性和破坏形态,对该类节点开展了持载火灾试验和有限元研究。以南京新生圩长江大桥为背景,设计、制作索梁销接节点模型,采用拉压试验机张拉吊索至成桥索力后,采用电阻炉模拟火灾升温,分析持载过程中节点应力、应变、温度、破坏形态等,并采用有限元法研究其应力及温度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持载火灾试验中,节点模型在103 min时发生塑性变形,临界温度为864℃;134 min时叉耳发生颈缩拉断破坏,表面温度为1015℃。有限元模拟中,节点破坏时,叉耳的最大应力位于销孔两侧,吊耳受应力重分布影响,最大应力由销孔两侧逐渐转移到腹板底部,销轴两端应力较小、中间应力较大。对比有限元与试验结果,碳氢(HC)升温曲线和ISO834标准升温曲线作用下节点响应及抗火性能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HC升温曲线作用下的节点破坏时间约30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索桥 索梁销接节点 抗火性能 破坏形态 耐火极限 持载火灾试验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领导风格对建筑企业员工安全创新的影响机制研究
10
作者 孙剑 尤梦月 黄倩倩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2-139,共8页
为帮助建筑企业在转型升级背景下维持安全的生产环境,采用结构方程模型,以432名建筑企业员工为研究对象,探讨建筑企业中变革型领导、交易型领导风格对建筑企业员工安全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变革型领导、交易型领导显著正... 为帮助建筑企业在转型升级背景下维持安全的生产环境,采用结构方程模型,以432名建筑企业员工为研究对象,探讨建筑企业中变革型领导、交易型领导风格对建筑企业员工安全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变革型领导、交易型领导显著正向影响员工的安全创新行为,且变革型领导的影响效果相对较强;组织层面的安全氛围以及个体层面的创新自我效能感在领导风格与安全创新之间起显著中介作用;创新自我效能感在领导风格对员工安全创新行为影响过程中的中介效应更强。研究结果可为建筑企业提高安全水平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创新 领导风格 变革型领导 交易型领导 创新自我效能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事故体验对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意向的影响机理研究
11
作者 孙剑 黄倩倩 +1 位作者 章伯阳 尤梦月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24-1433,共10页
为探究事故体验对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意向的影响机理,以安全态度为中介变量,管理时效、安全氛围为调节变量构建理论模型,并以424名建筑工人作为研究样本,利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直接事故体验、间接事故体验均通过... 为探究事故体验对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意向的影响机理,以安全态度为中介变量,管理时效、安全氛围为调节变量构建理论模型,并以424名建筑工人作为研究样本,利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直接事故体验、间接事故体验均通过工人的安全态度显著负向影响其不安全行为意向;(2)直接事故体验倾向于通过工人的安全情感态度和安全行为态度来对不安全行为意向产生影响,间接事故体验则倾向于通过工人的安全认知态度对不安全行为意向产生影响;(3)管理时效与安全氛围显著负向调节事故体验对不安全行为意向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社会工程 事故体验 不安全行为意向 安全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节段预制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桥节段 存放及吊装方案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2
12
作者 邓文琴 宋启港 +2 位作者 刘朵 彭宗卿 张建东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3-119,共7页
为了优化节段预制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桥节段划分、存放及吊装方案,以南京长江五桥引桥——立新路跨线桥为研究背景,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桥节段进行合理划分长度,分析标准节段梁存放及吊装期的应力变化及变形特征,并提... 为了优化节段预制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桥节段划分、存放及吊装方案,以南京长江五桥引桥——立新路跨线桥为研究背景,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桥节段进行合理划分长度,分析标准节段梁存放及吊装期的应力变化及变形特征,并提出合理的控制措施.结果表明:节段长度为240~400 cm时,对梁体抗弯承载力影响较小,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桥节段长度的合理划分取决于吊装及运输条件;节段梁存放层数不宜超过2层,如采用双层存放,需在波形钢腹板节段梁混凝土顶板与底板之间设置临时刚性支撑;节段梁吊装宜采用四吊点方案,即在靠近腹板处设置4个吊点,且起吊时在顶板与底板之间设置临时刚性支撑,以避免顶板变形过大,增加现场拼装控制的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形钢腹板 节段预制 节段长度 存放阶段 吊装阶段 临时刚性支撑 有限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胶颗粒改良黏性土的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丽萍 鲁思杰 +1 位作者 庄海洋 吴琪 《震灾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7-209,共13页
随着乡村振兴的提出,诸多建(构)筑物建于地质条件较差的软弱地基上,为满足工程抗震需要,对这类地基土进行改良很有必要。为了探究橡胶颗粒的掺入对黏性土抗剪强度的影响规律,本文对橡胶颗粒复合土进行室内固结不排水三轴压缩试验,分析... 随着乡村振兴的提出,诸多建(构)筑物建于地质条件较差的软弱地基上,为满足工程抗震需要,对这类地基土进行改良很有必要。为了探究橡胶颗粒的掺入对黏性土抗剪强度的影响规律,本文对橡胶颗粒复合土进行室内固结不排水三轴压缩试验,分析了橡胶含量、橡胶粒径、固结围压等因素对橡胶颗粒复合土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黏土中加入橡胶颗粒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黏性土的抗剪强度,使其黏聚力稍有增加,但复合土的内摩擦角基本不变;同时加入橡胶颗粒会使复合土的初始弹性模量E_(0)显著降低,E_(0)受橡胶含量R_(c)和固结围压σ_(3)的影响较大,受橡胶颗粒平均粒径Rd_(50)影响较小。本文得出了不同R_(c)和Rd_(50)下橡胶颗粒复合土E_(0)在Janbu拟合公式中参数K_(1)、n_(1)的经验公式及建议值,以及抗剪强度(σ_(1)−σ_(3))在不同R_(c)和Rd_(50)下的经验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颗粒复合土 黏性土 抗剪强度 初始弹性模量 三轴压缩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调节下广义复合基础设计方法与工程实践 被引量:29
14
作者 宰金珉 周峰 +1 位作者 梅国雄 王旭东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3-99,共7页
差异沉降是导致基础内力和上部结构次应力增大、基础板厚与配筋增加的根源,因此,保证筏板的零差异沉降是建筑物结构体系保持最优状态的根本措施,而实现这一措施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合理布置与调整地基与桩基的支承刚度。另外,端承桩基础如... 差异沉降是导致基础内力和上部结构次应力增大、基础板厚与配筋增加的根源,因此,保证筏板的零差异沉降是建筑物结构体系保持最优状态的根本措施,而实现这一措施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合理布置与调整地基与桩基的支承刚度。另外,端承桩基础如何充分利用良好的地基土承载力仍然是桩土共同作用理论应用的一大难题。为此,专门研制了置于桩顶的变形调节器,并报导了它的构造和工作特性,通过它对桩土支承体系支承刚度进行人为干预下的自适应调节,提出了广义复合基础的设计方法。一项工程实践表明:本方法不仅成功解决了上述问题,而且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调节器 差异沉降控制 广义复合基础 支承刚度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新近沉积土动剪切模量比与阻尼比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57
15
作者 陈国兴 刘雪珠 +1 位作者 朱定华 胡庆兴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023-1027,共5页
通过对南京淤泥质粉质粘土、粉质粘土、粉质粘土与粉砂互层土、粉土、粉砂和细砂等6类新近沉积土120个原状土样、历时4 a的试验研究,给出了南京6类新近沉积土的动剪切模量比G/Gmax和阻尼比D随剪应变幅值γ变化的平均曲线的拟合曲线及其... 通过对南京淤泥质粉质粘土、粉质粘土、粉质粘土与粉砂互层土、粉土、粉砂和细砂等6类新近沉积土120个原状土样、历时4 a的试验研究,给出了南京6类新近沉积土的动剪切模量比G/Gmax和阻尼比D随剪应变幅值γ变化的平均曲线的拟合曲线及其参数的推荐值。为便于一般工程借鉴,给出了该6类新近沉积土的G/Gmax–γ和D–γ试验曲线的典型值。该成果有利于加深对南京新近沉积土动力特性的认识,并对该地区一般工程建设场地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具有借鉴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新近沉积土 动剪切模量比 阻尼比 自振柱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长江漫滩地层中地铁结构的沉降分析 被引量:16
16
作者 黄广龙 卫敏 +1 位作者 韩爱民 梅国雄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12-116,共5页
南京地铁西延线位于长江漫滩饱和软粘土地层中,地铁施工完成后隧道结构出现了较大的沉降和差异沉降。本文首先提出了可能导致地铁结构产生沉降变形的因素有四个:施工因素、地质因素、堆载因素以及降水因素,然后详细分析了每个因素对隧... 南京地铁西延线位于长江漫滩饱和软粘土地层中,地铁施工完成后隧道结构出现了较大的沉降和差异沉降。本文首先提出了可能导致地铁结构产生沉降变形的因素有四个:施工因素、地质因素、堆载因素以及降水因素,然后详细分析了每个因素对隧道结构下沉的影响程度,找出了隧道结构产生沉降和不均匀沉降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铁道 明挖法 地基加固 沉降变形 差异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轴压缩下南京下蜀土的宏、微观性状试验 被引量:15
17
作者 韩爱民 肖军华 +1 位作者 乔春元 丁长阳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897-1903,共7页
为探讨南京下蜀土在三轴压缩下的宏观力学性质及微观演化机理,分别通过三轴试验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了下蜀土的宏观变形、强度特性及微结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下蜀土的结构强度与围压的比值基本上为常数,土体的结构强度与内部... 为探讨南京下蜀土在三轴压缩下的宏观力学性质及微观演化机理,分别通过三轴试验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了下蜀土的宏观变形、强度特性及微结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下蜀土的结构强度与围压的比值基本上为常数,土体的结构强度与内部颗粒的排列、胶结性能,以及外部应力状态有关。三轴压缩下,随着应变增大,下蜀土中较大颗粒集聚体受剪破坏,而较小颗粒通过聚集增大,使得土体颗粒面积比例增大,但颗粒集团化程度降低,平面分布分散,颗粒排列逐渐朝无序发展,并在无序程度最高部位形成了剪切破坏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轴压缩 下蜀土 变形 强度 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在土木基础设施领域中的应用 被引量:39
18
作者 韩娟 刘伟庆 方海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43-554,共12页
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作为一种高性能结构材料在基础设施领域逐步得到关注和应用,国内外相关学者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与实践应用。本文对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组成、主要特点以及成型工艺进行简单介绍,对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分别... 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作为一种高性能结构材料在基础设施领域逐步得到关注和应用,国内外相关学者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与实践应用。本文对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组成、主要特点以及成型工艺进行简单介绍,对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分别在建筑、桥梁、道面、防撞以及地下等土木基础设施领域中的研究及应用进行介绍与探讨。基于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已经显示的优势,对其发展趋势进行阐述:海工复合材料、复合材料漂浮式光伏支撑结构、智能复合材料以及复合材料和传统钢、混凝土材料的组合结构等均具有广阔的前景。通过对土木基础设施领域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应用进行系统综述,从而促进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研究与工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 土木基础设施 工程应用 智能复合材料 成型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河桥梁用新型复合材料防船撞护舷的结构设计与工程应用 被引量:17
19
作者 祝露 刘伟庆 +1 位作者 方海 周叮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3-68,共6页
围绕常溧线航道升级改造需要,研发了一种固定式复合材料防撞护舷,通过ANSYS/LS-DYNA有限元软件计算了防撞消能效果,采用真空导入工艺实现了工业化制造,通过钢管混凝土定位桩和膨胀螺栓实现了防撞护舷与桥墩之间的连接。结果表明,设置端... 围绕常溧线航道升级改造需要,研发了一种固定式复合材料防撞护舷,通过ANSYS/LS-DYNA有限元软件计算了防撞消能效果,采用真空导入工艺实现了工业化制造,通过钢管混凝土定位桩和膨胀螺栓实现了防撞护舷与桥墩之间的连接。结果表明,设置端头防撞护舷后,桥墩受到的最大横桥向船撞力下降38.0%;设置侧面防撞护舷后,桥墩沿横桥向、顺桥向方向受到的最大船撞力分别削减了41.8%、29.3%。复合材料防撞护舷性能优异,能大幅削减船撞力,有效保护桥梁结构安全,适应航道升级改造的需要,为内河航道桥梁的防撞保护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防撞护舷 有限元 船撞力 真空导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合建筑工业化的混凝土结构体系在我国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被引量:21
20
作者 何继峰 王滋军 +1 位作者 戴文婷 刘伟庆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9-132,共4页
建筑工业化是建筑节能的重要途径。在此背景之下新型混凝土结构体系的开发刻不容缓。主要对预制装配剪力墙结构体系和预制装配式框架结构其中的典型结构体系的来源,特点,研究应用现状以及相应的缺点和改进措施做了大概介绍,为今后建筑... 建筑工业化是建筑节能的重要途径。在此背景之下新型混凝土结构体系的开发刻不容缓。主要对预制装配剪力墙结构体系和预制装配式框架结构其中的典型结构体系的来源,特点,研究应用现状以及相应的缺点和改进措施做了大概介绍,为今后建筑工业化的发展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工业化 预制装配剪力墙结构体系 预制装配式框架结构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