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3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化学教材中的科学历史与哲学现象--一个案例的思考
1
作者 李振江 赵建茹 +3 位作者 闵犁园 甄卫军 石玉瑚 欧阳平凯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z2期93-94,共2页
以大学化学教材中的化学史与化学哲学素材为对象,考察了原子结构模型和共价键理论的处理方法,比较了案例教材内容与历史资料的相符程度,提示化学历史与哲学对化学教育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化学教育 科学历史与哲学 化学史 化学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化石经济时代工业生物技术发展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32
2
作者 姜岷 韦萍 +3 位作者 卢定强 徐虹 周华 欧阳平凯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119-1123,共5页
综述了当今人类社会严重的资源、能源与环境危机标志着后化石经济时代的来临;认为发展生物经济,利用可再生资源通过生物炼制生产生物能源、大宗化学品与生物材料,将可持续发展的工业融入地球大体系的物质循环之中,实现在太阳能驱动下的... 综述了当今人类社会严重的资源、能源与环境危机标志着后化石经济时代的来临;认为发展生物经济,利用可再生资源通过生物炼制生产生物能源、大宗化学品与生物材料,将可持续发展的工业融入地球大体系的物质循环之中,实现在太阳能驱动下的工业与农业,将构成人类的新文明。评述了工业生物技术是生物经济的支柱,其应用将形成生物能源产品工程与生物炼制技术生产大宗化学品与生物材料的产品工程。建立以企业为核心,高等院校、研究院所共同发展的创新研发模式将大大促进工业生物技术的创新,中国将可以走出一条通往绿色生态现代化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炼制 工业生物技术 生物能源 大宗化学品 生物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生物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19
3
作者 朱跃钊 卢定强 +3 位作者 万红贵 韦萍 周华 欧阳平凯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950-1956,共7页
工业生物技术是以微生物或酶为催化剂进行物质转化 ,大规模生产人类所需的化学品、医药、能源、材料等 ,是解决人类目前面临的资源、能源及环境危机的有效手段 .世界经合组织指出 :“工业生物技术是工业可持续发展最有希望的技术” .本... 工业生物技术是以微生物或酶为催化剂进行物质转化 ,大规模生产人类所需的化学品、医药、能源、材料等 ,是解决人类目前面临的资源、能源及环境危机的有效手段 .世界经合组织指出 :“工业生物技术是工业可持续发展最有希望的技术” .本文指出工业生物技术的新崛起 ,并已成为发达国家的重要科技与产业发展战略 .概述了工业生物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特别在生物能源、生物材料以及生物质资源化方面 .介绍了工业生物技术的关键问题是 :(1)微生物资源库和微生物功能基因组学技术 ;(2 )生物催化剂快速定向改造新技术 ;(3)重要工业微生物的代谢工程 .展望了我国工业生物技术发展前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生物技术 可持续发展 生物能源 生物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温常压多相催化氧化处理有机工业废水进展 被引量:8
4
作者 李伟峰 祝社民 +3 位作者 陈徉 宋天顺 陈英文 沈树宝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98-101,106,共5页
简介了有机工业废水常温常压多相催化氧化技术的工艺原理及特点,并对近年来国内外该技术在典型有机工业废水如印染废水、医药废水、有机化工废水等处理中的研究和应用情况进行了评述。最终展望了该技术的研究重点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多相催化氧化 有机工业废水 预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食品工业上的应用 被引量:28
5
作者 郑天 屠春燕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2期99-105,共7页
综述了近年来高效液相色谱和液相色谱 质谱联用技术在食品工业上的应用。这些应用包括食品中糖类、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测定、食品添加剂定性定量测定以及食品中残留的农药、兽药等污染物的测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食品分析 糖类 维生素 食品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制备色谱及其在氨基酸工业中的应用 被引量:8
6
作者 万红贵 方煜宇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6-99,共4页
模拟移动床技术是是一种先进的分离技术 ,作为一种连续制备色谱 ,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文中就模拟移动床技术从工作原理、理论模型、参数确定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论述 ,并对其在氨基酸工业中的广泛应用及最新发展进行了详细介绍。
关键词 氨基酸工业 最新发展 分离技术 理论模型 连续 制备色谱 模拟移动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端微生物与工业生物催化剂开发 被引量:6
7
作者 何冰芳 欧阳平凯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124-1127,共4页
工业催化领域对生物催化剂提出了苛刻的要求,特别是高浓度底物或产物、高离子强度、酸碱条件及其非水相催化,如何获得高效的生物催化剂是催化技术发展的关键。极端微生物是高效工业生物催化剂的重要来源,本文主要介绍从嗜热菌、嗜盐菌... 工业催化领域对生物催化剂提出了苛刻的要求,特别是高浓度底物或产物、高离子强度、酸碱条件及其非水相催化,如何获得高效的生物催化剂是催化技术发展的关键。极端微生物是高效工业生物催化剂的重要来源,本文主要介绍从嗜热菌、嗜盐菌或耐盐菌、耐辐射微生物、耐有机溶剂等极端微生物出发发现并开发高效工业生物催化剂,可望为生物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个更广阔的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微生物 生物催化剂 高效生物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聚谷氨酸的生物合成及应用 被引量:50
8
作者 游庆红 张新民 +2 位作者 陈国广 徐虹 欧阳平凯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56-59,共4页
聚谷氨酸是一种可降解的生物高分子 ,可由微生物生物聚合而得到。综述了聚谷氨酸的生物合成方法、高吸水性聚谷氨酸制备技术以及在农业、医药。
关键词 生物聚合 高吸水树脂 Γ-聚谷氨酸 生物合成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可降解型聚谷氨酸高吸水树脂的制备 被引量:28
9
作者 张新民 游庆红 +2 位作者 徐虹 刘晓宁 欧阳平凯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03-205,共3页
以乙二醇缩水甘油醚作为交联剂 ,用化学交联法合成聚谷氨酸高吸水树脂 ,研究了聚合物浓度、交联剂、p H值、反应时间等条件对凝胶吸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适宜的反应条件为聚谷氨酸 12 % ,交联剂用量为聚谷氨酸量的 18.75 % ,p H5左... 以乙二醇缩水甘油醚作为交联剂 ,用化学交联法合成聚谷氨酸高吸水树脂 ,研究了聚合物浓度、交联剂、p H值、反应时间等条件对凝胶吸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适宜的反应条件为聚谷氨酸 12 % ,交联剂用量为聚谷氨酸量的 18.75 % ,p H5左右 ,4 0℃水浴恒温振荡反应 4 8h,所得树脂的最高吸水率可达 160 0 g/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可降解型 聚谷氨酸 高吸水树脂 制备 乙二醇缩水甘油醚 化学交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催化与生物转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3
10
作者 卢定强 韦萍 +2 位作者 周华 贾红华 欧阳平凯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85-589,共5页
生物催化与生物转化是生物学、化学、过程工程科学的交叉领域 ,其核心目标是大规模采用微生物或酶为催化剂生产化学品、医药、能源、材料等。本文指出生物催化与生物转化研究重新崛起 ,并已成为发达国家的重要科技与产业发展战略 ,概述... 生物催化与生物转化是生物学、化学、过程工程科学的交叉领域 ,其核心目标是大规模采用微生物或酶为催化剂生产化学品、医药、能源、材料等。本文指出生物催化与生物转化研究重新崛起 ,并已成为发达国家的重要科技与产业发展战略 ,概述了生物催化与生物转化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介绍了我国重大基础研究项目生物催化与生物转化的研究动态 ,该项目的关键问题及主要研究方向是 :(1)生物催化多样性理论及其实现方法 ;(2 )催化剂改造的方法学 ;(3)生物系统催化的理论和方法 ;(4 )生物催化剂适应性原理和方法问题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催化 生物转化 微生物 催化剂 催化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中提取的α-淀粉酶抑制剂调节血脂及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0
11
作者 张琪 杜宇 +2 位作者 陈国广 李学明 应汉杰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72-576,共5页
目的:研究小麦中提取的α-淀粉酶抑制剂(简称-αAI)调节血脂及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方法:预防性给药时,给高脂饲料造模的同时连续给药9周,于第63天测定大鼠血清TC、TG、HDL-C、LDL-C、MDA、SOD及肝脏TC、TG含量,同时观察其对大鼠血液... 目的:研究小麦中提取的α-淀粉酶抑制剂(简称-αAI)调节血脂及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方法:预防性给药时,给高脂饲料造模的同时连续给药9周,于第63天测定大鼠血清TC、TG、HDL-C、LDL-C、MDA、SOD及肝脏TC、TG含量,同时观察其对大鼠血液流变学及动脉、肝脏病变的影响。治疗性给药时,给高脂饲料造模成功后连续给药3周,测定大鼠血清TC、TG、HDL-C、LDL-C及肝脏TC、TG含量。结果:预防性给药时,中、高剂量-αAI能显著降低血清TC、TG、LDL-C及肝脏TC、TG含量,显著升高HDL-C,还可以使MDA含量显著降低,SOD活性显著升高,同时可以改善血液流变学,缓解动脉及肝脏病变情况。治疗性给药时,高剂量-αAI能显著降低血清TC、TG、LDL-C及肝脏TC、TG含量,显著升高HDL-C。结论:-αAI能调节血脂平衡,预防高脂血症及动脉粥样硬化的生成,对已形成的高脂血症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淀粉酶抑制剂 高脂血症 动脉粥样硬化 血脂调节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Ⅱ)-Fe(Ⅱ)-H_2O_2协同催化氧化降解甲基橙 被引量:22
12
作者 徐夫元 宋天顺 +1 位作者 陈英文 沈树宝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80-485,共6页
考察pH值、温度、H2O2、Cu(Ⅱ)和Fe(Ⅱ)添加量对Cu(Ⅱ)-Fe(Ⅱ)-H2O2催化氧化降解甲基橙(MO)的影响。提出了羟基自由基降解甲基橙的机理,并通过数据处理得到了甲基橙的降解动力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Cu(Ⅱ)和Fe(II)对甲基橙的降解存在协... 考察pH值、温度、H2O2、Cu(Ⅱ)和Fe(Ⅱ)添加量对Cu(Ⅱ)-Fe(Ⅱ)-H2O2催化氧化降解甲基橙(MO)的影响。提出了羟基自由基降解甲基橙的机理,并通过数据处理得到了甲基橙的降解动力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Cu(Ⅱ)和Fe(II)对甲基橙的降解存在协同催化效应,处理200 mL质量浓度为1.5 g/L的甲基橙模拟废水的最佳催化氧化条件为:pH 3.0,温度60℃,过氧化氢(体积分数30%)10 g/L,硫酸铜4.0 g/L,硫酸亚铁0.1 g/L,反应速率常数0.943 min-1;Cu(Ⅱ)-Fe(Ⅱ)-H2O2催化体系对甲基橙的降解速率高,5 min即可实现对甲基橙的完全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氧化 甲基橙 亚铁 过氧化氢 反应速率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羟基丁酮的合成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21
13
作者 纪晓俊 黄和 +2 位作者 杜军 任潇 李霜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8-22,共5页
介绍了3-羟基丁酮合成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其中着重介绍了发酵法生产3-羟基丁酮的发酵菌株、代谢机理及高产策略;并在分析3-羟基丁酮作为食用香料市场前景的基础上,对发酵法生产3-羟基丁酮进行了成本核算,认为进一步扩大其生产规模,不仅... 介绍了3-羟基丁酮合成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其中着重介绍了发酵法生产3-羟基丁酮的发酵菌株、代谢机理及高产策略;并在分析3-羟基丁酮作为食用香料市场前景的基础上,对发酵法生产3-羟基丁酮进行了成本核算,认为进一步扩大其生产规模,不仅可以满足人们对天然安全香料的需求,而且具有丰厚的利润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羟基丁酮 合成 应用 发酵 市场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磨处理玉米秸秆纤维素原料的工艺参数优化 被引量:14
14
作者 林增祥 黄和 +4 位作者 张红漫 严立石 陈敬文 金强 于文涛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02-204,共3页
研究了玉米秸秆水解过程中球磨预处理工艺的优化,采用Plackett-Burman(PB)试验设计和均匀试验设计法,用数据处理软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筛选出了球磨预处理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得到了具有较好拟合度的回归方程;通过分析原料粒径(mm)... 研究了玉米秸秆水解过程中球磨预处理工艺的优化,采用Plackett-Burman(PB)试验设计和均匀试验设计法,用数据处理软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筛选出了球磨预处理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得到了具有较好拟合度的回归方程;通过分析原料粒径(mm),转速(r/min),原料填装量(g),研磨介质,交替时间(min)等球磨条件对酶解效率的影响,得出行星式球磨机粉碎玉米秸秆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原料粒径0.5mm,转速340r/min,原料填装量3.4g,装球量15个(Ф=10.0mm),交替运行时间5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 行星式球磨机 工艺 优化 均匀设计 Plackett-Burman(PB)设计 秸秆预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酚生产工艺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5
作者 邹彬 胡燚 +2 位作者 黄鑫江 周小平 黄和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75-580,共6页
综述了苯酚传统生产工艺的改进及新工艺开发方面的研究进展。异丙苯法是目前世界上最主要的苯酚生产方法,近年来不断地得到改进和完善;甲苯-苯甲酸法由于原料甲苯来源广泛,生产工艺流程较为简单,可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结构,是继异丙苯... 综述了苯酚传统生产工艺的改进及新工艺开发方面的研究进展。异丙苯法是目前世界上最主要的苯酚生产方法,近年来不断地得到改进和完善;甲苯-苯甲酸法由于原料甲苯来源广泛,生产工艺流程较为简单,可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结构,是继异丙苯法之后较为成熟的生产工艺;以N2O,H2O2,O2为氧化剂的苯一步氧化法作为绿色的苯酚合成工艺,其开发应受到重视;以分子筛为催化剂的仲丁基苯法可有效利用C4资源,适合我国国情,应加大开发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酚 丙酮 甲乙酮 正丁烯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肺靶向微球的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翟光喜 赵焰 +3 位作者 谢宁昌 陈国广 韦萍 欧阳平凯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98-101,共4页
目的 考察低分子肝素肺靶向微球缓释性、稳定性和靶向性。方法 用乳化法制备微球 ,正交试验设计考察影响制备工艺的因素 ,体外释药试验研究其缓释性 ,以外观形态、粒度分布、包封率、释药性等的变化考察其稳定性 ,以及微球在家兔的体... 目的 考察低分子肝素肺靶向微球缓释性、稳定性和靶向性。方法 用乳化法制备微球 ,正交试验设计考察影响制备工艺的因素 ,体外释药试验研究其缓释性 ,以外观形态、粒度分布、包封率、释药性等的变化考察其稳定性 ,以及微球在家兔的体内分布。结果 所制备微球粒径在 5 2 5 μm者占 85 .5 % ,包封率为 87% ,并有良好的缓释性、靶向性和稳定性。结论 该法制备的微球稳定 ,可用于肺靶向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杆素 微球 明胶 制备 稳定性 靶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籽皮稀酸水解液脱毒发酵制备丁二酸的可行性 被引量:14
17
作者 吴昊 姚嘉旻 +4 位作者 刘宗敏 陈可泉 左鹏 姜岷 韦萍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67-272,共6页
丁二酸是一种重要的碳四平台化合物,利用非粮生物质替代淀粉制备丁二酸可保证粮食安全并降低原料成本。玉米籽皮是一种廉价的非粮生物质,该文采用稀酸水解玉米籽皮制备混合糖液,并对玉米籽皮稀酸水解液的脱毒条件进行了优化,优化结果为... 丁二酸是一种重要的碳四平台化合物,利用非粮生物质替代淀粉制备丁二酸可保证粮食安全并降低原料成本。玉米籽皮是一种廉价的非粮生物质,该文采用稀酸水解玉米籽皮制备混合糖液,并对玉米籽皮稀酸水解液的脱毒条件进行了优化,优化结果为:活性炭用量1%(m/V)、pH4.0、作用温度30℃、作用时间30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水解液的脱色率为92.27%,糠醛脱除率75%,5-羟甲基糠醛脱除率53%,多酚类化合物脱除率98%,总糖损失低于5%。经过脱毒处理后,产琥珀酸放线杆菌NJ113均能利用水解液中的葡萄糖、木糖、阿拉伯糖,培养基总糖浓度为50 g/L时,丁二酸分批发酵的质量收率可达0.68 g/g,浓度可达34.2 g/L,生产强度达0.83 g/(L·h),总糖浓度为68.2 g/L时,丁二酸质量收率仍可达0.62 g/g,浓度42.3 g/L,生产强度0.98 g/(L·h)。发酵试验表明脱毒的玉米籽皮稀酸水解液作为碳源厌氧发酵制备丁二酸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解 脱毒 发酵 玉米籽皮 丁二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胺化聚苯乙烯载体柔性固定化木瓜蛋白酶 被引量:16
18
作者 沈斌 魏荣卿 +2 位作者 刘晓宁 朱建星 欧阳平凯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070-1075,共6页
提出酶的“柔性固定化”模型,并以Mannich反应得到担载量为0.4~6.0mmolNH2·g-1的胺化聚苯乙烯树脂为载体,以双醛淀粉为柔性链,对木瓜蛋白酶进行柔性固定化,酶活回收率可达40%~50%,相当于手臂固定化酶活力回收率的1.8~2.4倍,且... 提出酶的“柔性固定化”模型,并以Mannich反应得到担载量为0.4~6.0mmolNH2·g-1的胺化聚苯乙烯树脂为载体,以双醛淀粉为柔性链,对木瓜蛋白酶进行柔性固定化,酶活回收率可达40%~50%,相当于手臂固定化酶活力回收率的1.8~2.4倍,且柔性固定化酶稳定性较好.该结果说明,酶的“柔性固定化”模型可以改善传统共价结合固定化酶及手臂固定化酶活力回收率不高的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固定化 双醛淀粉 木瓜蛋白酶 MANNICH反应 胺化聚苯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叶薯蓣中水解原位提取薯蓣皂甙元 被引量:17
19
作者 袁丽红 邵辉 +3 位作者 顾永明 于潇 朱惠 欧阳平凯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38-542,共5页
利用响应面优化法对盾叶薯蓣块茎中薯蓣皂甙元水解原位提取进行研究。实验采用CC0428中心组合设计考察了影响薯蓣皂甙元提取效果的四个重要因素:硫酸浓度、异丙醇浓度、水解时间和水解液用量。结果表明盾叶薯蓣块茎中薯蓣皂甙元水解原... 利用响应面优化法对盾叶薯蓣块茎中薯蓣皂甙元水解原位提取进行研究。实验采用CC0428中心组合设计考察了影响薯蓣皂甙元提取效果的四个重要因素:硫酸浓度、异丙醇浓度、水解时间和水解液用量。结果表明盾叶薯蓣块茎中薯蓣皂甙元水解原位提取最佳条件为1.50g盾叶薯蓣块茎干粉加入25mL1.25mol·L-1硫酸-70%异丙醇溶液加热回流水解提取7.5h,薯蓣皂甙元理论产率为0.7220%;实际产率为0.7034%。与传统盐酸水解法相比薯蓣皂甙元产率提高68%。提取的产物通过熔点测定、红外光谱和质谱分析,表明与薯蓣皂甙元标准品基本一致。水解原位提取法具有简便、高效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薯蓣皂甙元 盾叶薯蓣 水解原位提取 中心组合设计-响应面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合成胸腺五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20
作者 王玲 魏浩 +2 位作者 韦萍 朱颐申 欧阳平凯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3-156,共4页
叙述了胸腺五肽TP5的药理、药代及毒副作用、市场状况和前景 ,分析了胸腺五肽各氨基酸的α -氨基保护基和侧链保护基的特点 ,并从固相载体、第一个氨基酸的连接、肽链延长等 3个方面介绍了Merrifield法、Boc法、Fmoc法 。
关键词 固相合成 胸腺五肽 研究进展 综述 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