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2023年积石山6.2级地震诱发大规模黄土液化流滑的特征与启示
被引量:
17
1
作者
王兰民
许世阳
+8 位作者
王平
王睿
车爱兰
周燕国
吴志坚
王谦
蒲小武
柴少峰
马星宇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5-243,共9页
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省积石山县发生了6.2级地震,震中位于北纬35.7°,东经102.79°,震源深度10 km。本次地震在距震中约20 km的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县永川乡金田村和草滩村二级阶地黄土台塬地貌下引发了长2.5 km的大规模...
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省积石山县发生了6.2级地震,震中位于北纬35.7°,东经102.79°,震源深度10 km。本次地震在距震中约20 km的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县永川乡金田村和草滩村二级阶地黄土台塬地貌下引发了长2.5 km的大规模液化流滑灾害,引起了国内外的高度关注。笔者在震后立即对该液化流滑灾害和地震动特征进行了现场联合调查,基于现场考察、无人机现场勘测、钻孔勘探、电法探测、参考历史同类灾害的前期研究成果等手段,初步查明了液化流滑的特征与机理。结果表明,该液化流滑是由于地震触发11 m深度以下地下水饱和的黄土层大面积液化,上覆土体随液化土体沿液化层带顺着2°~3.5°的缓斜坡方向流滑进入冲沟,然后,沿坡度为1.5°~5°的冲沟向下游继续流滑。在流滑过程中,液化土体中喷涌出的大量水与上覆土体中高含水率表层土中的水不断与流滑土体搅合揉搓使得流滑混合体在到达冲沟中下部的拦洪坝之前,已经演化为泥流。在遇到拦洪坝受阻漫溢到左右两岸的同时,泥流转而也进入了左侧另一条相邻冲沟一定距离,最终拦洪坝溃坝,泥流继续下泄到了金田村和草滩村,造成两村51户房屋被埋或冲毁,20余人死亡,泥流最终停止于两村下游约317 m处。并在结论中得到了评估与减轻此类灾害风险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化
流滑
黄土地层
地震动
放大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地质勘察信息系统中三维模型控件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
4
2
作者
李志
张磊
梅国雄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93-97,共5页
研究地质三维模型的建立方法,并利用组件开发技术对地质勘察信息系统进行组件架构设计,实现在VC++环境中基于OpenGL和ActiveX技术进行三维地质模型控件的设计与开发。文中控件已成功应用于地质勘察信息软件开发平台中,能够进行地质体的...
研究地质三维模型的建立方法,并利用组件开发技术对地质勘察信息系统进行组件架构设计,实现在VC++环境中基于OpenGL和ActiveX技术进行三维地质模型控件的设计与开发。文中控件已成功应用于地质勘察信息软件开发平台中,能够进行地质体的动态模拟、显示、查询、剖切和各种交互操作,并对其属性、方法和事件进行封装,实现了软件重用、代码共享,从而提高编程效率,降低了开发成本,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质模型
三维控件
OPENG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地震波作用下承压含水层地下水渗流运动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梁文宇
兰双双
+2 位作者
谷洪彪
乔鹏
毛政潭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3-83,共11页
经典的地下水渗流理论是基于水均衡原理建立的,无法解释天然地震活动等外部荷载引起的井水位变化现象,也不利于深入认识地下水渗流运动在各种环境地质灾害中的作用。针对这一问题,基于流固耦合的动力学理论构建了地震波应力驱动承压含...
经典的地下水渗流理论是基于水均衡原理建立的,无法解释天然地震活动等外部荷载引起的井水位变化现象,也不利于深入认识地下水渗流运动在各种环境地质灾害中的作用。针对这一问题,基于流固耦合的动力学理论构建了地震波应力驱动承压含水层孔隙压力变化的数学模型,借助软件Comsol实现了对模型的有限元数值求解及影响因素分析,利用Cooper理论反演出井水位的变化特征,并将结果与强震引起川滇地区井水位的变化特征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当地震波荷载作用于承压含水层时,孔隙压力会表现出与地震波同周期的振荡变化特征,且地震波振幅、频率以及水力坡度对孔隙压力的变化特征影响显著。地震波荷载施加初期,孔隙压力迅速增大,随后含水层中的部分水被缓慢排出,荷载压力逐渐转移到颗粒骨架上,孔隙压力的变化速率随之变缓并趋于新的平衡。井水位变化特征与孔隙压力密切相关,其振荡周期与变化形态与孔隙压力一致,但幅度不同,总体上表现出振荡上升且趋于稳定的变化特征,与川滇地区观测到的井水位变化形态基本相同。该成果对于应力作用下地下水渗流运动理论的建立和完善具有宝贵的探索意义,可以丰富和拓展传统地下水动力学和经典流固耦合理论的研究思路和应用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流
孔隙压力
井水位
流固耦合
动力学理论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023年积石山6.2级地震诱发大规模黄土液化流滑的特征与启示
被引量:
17
1
作者
王兰民
许世阳
王平
王睿
车爱兰
周燕国
吴志坚
王谦
蒲小武
柴少峰
马星宇
机构
中国地震局(甘肃省)黄土地震
工程
重点实验室
清华
大学
水利
工程
系
上海
交通
大学
船建
学院
浙江
大学
岩土
工程
研究所
南京工业大学交通工程学院
中国地震局
工程
力学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震
工程
与
工程
振动重点实验室
出处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5-243,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U1939209,52278374,51988101,42330704)。
文摘
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省积石山县发生了6.2级地震,震中位于北纬35.7°,东经102.79°,震源深度10 km。本次地震在距震中约20 km的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县永川乡金田村和草滩村二级阶地黄土台塬地貌下引发了长2.5 km的大规模液化流滑灾害,引起了国内外的高度关注。笔者在震后立即对该液化流滑灾害和地震动特征进行了现场联合调查,基于现场考察、无人机现场勘测、钻孔勘探、电法探测、参考历史同类灾害的前期研究成果等手段,初步查明了液化流滑的特征与机理。结果表明,该液化流滑是由于地震触发11 m深度以下地下水饱和的黄土层大面积液化,上覆土体随液化土体沿液化层带顺着2°~3.5°的缓斜坡方向流滑进入冲沟,然后,沿坡度为1.5°~5°的冲沟向下游继续流滑。在流滑过程中,液化土体中喷涌出的大量水与上覆土体中高含水率表层土中的水不断与流滑土体搅合揉搓使得流滑混合体在到达冲沟中下部的拦洪坝之前,已经演化为泥流。在遇到拦洪坝受阻漫溢到左右两岸的同时,泥流转而也进入了左侧另一条相邻冲沟一定距离,最终拦洪坝溃坝,泥流继续下泄到了金田村和草滩村,造成两村51户房屋被埋或冲毁,20余人死亡,泥流最终停止于两村下游约317 m处。并在结论中得到了评估与减轻此类灾害风险的启示。
关键词
液化
流滑
黄土地层
地震动
放大效应
Keywords
liquefaction
flow slide
loess deposit
ground motion
amplification
分类号
TU43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地质勘察信息系统中三维模型控件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
4
2
作者
李志
张磊
梅国雄
机构
南京工业大学交通工程学院
出处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93-97,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576055)
文摘
研究地质三维模型的建立方法,并利用组件开发技术对地质勘察信息系统进行组件架构设计,实现在VC++环境中基于OpenGL和ActiveX技术进行三维地质模型控件的设计与开发。文中控件已成功应用于地质勘察信息软件开发平台中,能够进行地质体的动态模拟、显示、查询、剖切和各种交互操作,并对其属性、方法和事件进行封装,实现了软件重用、代码共享,从而提高编程效率,降低了开发成本,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
三维地质模型
三维控件
OPENGL
Keywords
3D strata model
3D ActiveX control
OpenGL
分类号
TU473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地震波作用下承压含水层地下水渗流运动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梁文宇
兰双双
谷洪彪
乔鹏
毛政潭
机构
北京
工业
大学
城市建设学部
南京工业大学交通工程学院
出处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3-83,共11页
基金
北京市自然基金面上项目(82220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41807180)。
文摘
经典的地下水渗流理论是基于水均衡原理建立的,无法解释天然地震活动等外部荷载引起的井水位变化现象,也不利于深入认识地下水渗流运动在各种环境地质灾害中的作用。针对这一问题,基于流固耦合的动力学理论构建了地震波应力驱动承压含水层孔隙压力变化的数学模型,借助软件Comsol实现了对模型的有限元数值求解及影响因素分析,利用Cooper理论反演出井水位的变化特征,并将结果与强震引起川滇地区井水位的变化特征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当地震波荷载作用于承压含水层时,孔隙压力会表现出与地震波同周期的振荡变化特征,且地震波振幅、频率以及水力坡度对孔隙压力的变化特征影响显著。地震波荷载施加初期,孔隙压力迅速增大,随后含水层中的部分水被缓慢排出,荷载压力逐渐转移到颗粒骨架上,孔隙压力的变化速率随之变缓并趋于新的平衡。井水位变化特征与孔隙压力密切相关,其振荡周期与变化形态与孔隙压力一致,但幅度不同,总体上表现出振荡上升且趋于稳定的变化特征,与川滇地区观测到的井水位变化形态基本相同。该成果对于应力作用下地下水渗流运动理论的建立和完善具有宝贵的探索意义,可以丰富和拓展传统地下水动力学和经典流固耦合理论的研究思路和应用领域。
关键词
渗流
孔隙压力
井水位
流固耦合
动力学理论
数值模拟
Keywords
seepage
pore pressure
well water level
fluid-structure coupling
theory of dynamics
numerical simulation
分类号
P641.2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2023年积石山6.2级地震诱发大规模黄土液化流滑的特征与启示
王兰民
许世阳
王平
王睿
车爱兰
周燕国
吴志坚
王谦
蒲小武
柴少峰
马星宇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地质勘察信息系统中三维模型控件的设计与实现
李志
张磊
梅国雄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地震波作用下承压含水层地下水渗流运动规律的研究
梁文宇
兰双双
谷洪彪
乔鹏
毛政潭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