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京地面轨道交通运行引起的大地环境振动预测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郑军 王明洋 +2 位作者 肖军华 施烨辉 杨旭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2期302-306,共5页
城市轨道交通造成环境的振动"污染"不容忽视。通过现场测试和理论分析,得到南京地面轨道交通运行引起的大地竖向振动加速度幅值、频率随距离轨道中心线不同位置的衰减规律,即随着与轨道水平距离的增加,大地竖向振动加速度幅... 城市轨道交通造成环境的振动"污染"不容忽视。通过现场测试和理论分析,得到南京地面轨道交通运行引起的大地竖向振动加速度幅值、频率随距离轨道中心线不同位置的衰减规律,即随着与轨道水平距离的增加,大地竖向振动加速度幅值总的趋势表现为逐渐减弱,但在距离轨道中心线20~30 m之间振动幅值有所反弹;振动加速度的频率集中在0~100 Hz,最大值出现在30~80 Hz左右,随着与轨道水平距离的增加,各频率的振动信号分量总的趋势是减弱,且频率愈高衰减愈快。基于"北京交通大学"预测公式,建立包含受振点距离、地基土性质、列车速度3个参数的南京地面轨道交通运行引起大地振动的预测模型,与实测数据相比,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轨道交通 环境振动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通生命线系统震后应急调度模型及方法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永义 李伯权 储浩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3-37,共5页
震后交通应急调度是地震救灾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震后交通生命线系统的功能进行分析,将震后道路里程、车辆速度、行程延误、交通负荷度以及路网连通可靠度等因素遴选为震后交通生命线系统的交通阻抗效用指标,提出将这些效用指标转... 震后交通应急调度是地震救灾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震后交通生命线系统的功能进行分析,将震后道路里程、车辆速度、行程延误、交通负荷度以及路网连通可靠度等因素遴选为震后交通生命线系统的交通阻抗效用指标,提出将这些效用指标转化为一种广义交通阻抗即运输时间的理论方法,考虑到震后应急物资调度是基于时间链的动态过程,假设调度至受灾点的物资是被连续消耗的,进而建立震后多需求点多服务点应急调度的双层决策优化数学模型,给出双层规划问题的动态优化算法,得到最优的应急调度连续可行方案。通过一个仿真算例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生命线系统 应急调度 连续消耗 双层规划 动态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河西地区超长灌注桩承载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赵升峰 黄广龙 +2 位作者 马世强 崔荣芳 熊彬涛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52-359,共8页
为研究南京河西地区大直径超长钻孔灌注桩的承载特性,采用现场荷载试验方法,对该地区3根直径为800 mm,长度超过60.0 m的钻孔灌注桩承载特性及荷载传递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试桩的Q-S曲线均呈缓变型,试桩端阻比最大为21.7%,表现为摩擦... 为研究南京河西地区大直径超长钻孔灌注桩的承载特性,采用现场荷载试验方法,对该地区3根直径为800 mm,长度超过60.0 m的钻孔灌注桩承载特性及荷载传递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试桩的Q-S曲线均呈缓变型,试桩端阻比最大为21.7%,表现为摩擦型桩的特征,桩侧摩阻力与桩端阻力呈现出异步发展的特性.素填土和软弱粘性土发挥极限侧摩阻力所需的桩土相对位移值分别为6.0~9.5 mm和5.5~10.5 mm.软弱土层除了2-1层呈现微弱软化外,其余各层均表现出较小的硬化现象.3-1层粉细砂和4-1层强风化粉细砂岩侧摩阻力随桩土相对位移的增加而增大,最大荷载作用下侧摩阻力仍未完全发挥.试桩桩端压力最大值为5 252.8 k Pa,小于4-2层中等风化粉细砂岩层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5 500 k 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长灌注桩 软土地区 侧摩阻力 现场试验 桩土相对位移 缓变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引起的地面振动实测与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孙麒云 张鹤年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98-101,共4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振动对环境的影响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通过对南京轨道交通1号线以及南延线上的3种不同线路形式引起的地面振动的实测,分析研究了其振动特性及其传播规律,结论表明:城市轨道交通引起的地...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振动对环境的影响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通过对南京轨道交通1号线以及南延线上的3种不同线路形式引起的地面振动的实测,分析研究了其振动特性及其传播规律,结论表明:城市轨道交通引起的地面振动的强度主要由测点到轨道中心的水平距离决定,且在离轨道中心一定距离范围内,存在一个振动放大区;并从这3种不同的线路形式的对比中得知,地面线和地下线衰减规律相似,而高架线振动强度衰减的最快。文章还对地面振动实测资料进行评价分析,为评估地铁运营诱发的环境振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振动实测 传播规律 评价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3年积石山6.2级地震诱发大规模黄土液化流滑的特征与启示 被引量:17
5
作者 王兰民 许世阳 +8 位作者 王平 王睿 车爱兰 周燕国 吴志坚 王谦 蒲小武 柴少峰 马星宇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5-243,共9页
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省积石山县发生了6.2级地震,震中位于北纬35.7°,东经102.79°,震源深度10 km。本次地震在距震中约20 km的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县永川乡金田村和草滩村二级阶地黄土台塬地貌下引发了长2.5 km的大规模... 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省积石山县发生了6.2级地震,震中位于北纬35.7°,东经102.79°,震源深度10 km。本次地震在距震中约20 km的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县永川乡金田村和草滩村二级阶地黄土台塬地貌下引发了长2.5 km的大规模液化流滑灾害,引起了国内外的高度关注。笔者在震后立即对该液化流滑灾害和地震动特征进行了现场联合调查,基于现场考察、无人机现场勘测、钻孔勘探、电法探测、参考历史同类灾害的前期研究成果等手段,初步查明了液化流滑的特征与机理。结果表明,该液化流滑是由于地震触发11 m深度以下地下水饱和的黄土层大面积液化,上覆土体随液化土体沿液化层带顺着2°~3.5°的缓斜坡方向流滑进入冲沟,然后,沿坡度为1.5°~5°的冲沟向下游继续流滑。在流滑过程中,液化土体中喷涌出的大量水与上覆土体中高含水率表层土中的水不断与流滑土体搅合揉搓使得流滑混合体在到达冲沟中下部的拦洪坝之前,已经演化为泥流。在遇到拦洪坝受阻漫溢到左右两岸的同时,泥流转而也进入了左侧另一条相邻冲沟一定距离,最终拦洪坝溃坝,泥流继续下泄到了金田村和草滩村,造成两村51户房屋被埋或冲毁,20余人死亡,泥流最终停止于两村下游约317 m处。并在结论中得到了评估与减轻此类灾害风险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化 流滑 黄土地层 地震动 放大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制混凝土支护管桩在深基坑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36
6
作者 赵升峰 黄广龙 +2 位作者 马世强 周文苑 章新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91-96,共6页
先张法预应力预制混凝土支护管桩作为一种新型的基坑支护桩,具有桩身质量好、强度高和成桩可靠等特点值得推广与应用。基于基坑位移计算方法,分析了采用预应力预制混凝土支护管桩进行基坑支护,影响其位移变化的参数,并结合南京邮电大学... 先张法预应力预制混凝土支护管桩作为一种新型的基坑支护桩,具有桩身质量好、强度高和成桩可靠等特点值得推广与应用。基于基坑位移计算方法,分析了采用预应力预制混凝土支护管桩进行基坑支护,影响其位移变化的参数,并结合南京邮电大学科研综合楼基坑工程实例,介绍了支护桩的布置方式,对比了基坑位移的理论计算值与实测值,结果表明:计算位移变化平缓,最大值约在17.0~23.2 mm之间;现场实测的最大水平位移值在16.10~21.50 mm之间,二者数值接近,变化规律基本一致,证实了预应力预制混凝土支护管桩用于基坑支护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值得在同类工程中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制支护管桩 PCMW工法 增量法 基坑位移 弹性支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坡变形监测技术现状及新进展 被引量:92
7
作者 董文文 朱鸿鹄 +1 位作者 孙义杰 施斌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88-1095,共8页
滑坡地质灾害一直是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之一,近年来我国多地发生了由地震、降雨、水库运行和工程建设等触发的高边坡过大变形事故,有时甚至导致大型滑坡、泥石流,严重危害到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边坡变形的监测技术和方法在最近一个... 滑坡地质灾害一直是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之一,近年来我国多地发生了由地震、降雨、水库运行和工程建设等触发的高边坡过大变形事故,有时甚至导致大型滑坡、泥石流,严重危害到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边坡变形的监测技术和方法在最近一个时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在保证边坡稳定性、验证支挡措施效果、提高滑坡预警预报水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在简要介绍传统边坡变形监测技术及其不足的基础上,阐述了近十余年间国内外边坡变形监测技术的最新发展和应用现状,重点分析和对比了分布式光纤传感等新型监测技术的特点。最后,对边坡变形监测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了一些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稳定性 滑坡预警 监测技术 变形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车荷载作用下有砟轨道轨面沉降与路基不均匀沉降间的相关关系 被引量:19
8
作者 付龙龙 宫全美 +2 位作者 周顺华 邹春华 肖军华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23-28,39,共7页
有砟轨道路基发生不均匀沉降时,在列车荷载作用下,轨面会产生相应的沉降,进而影响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和舒适度。在已有室内试验研究的基础上,采用二维颗粒流方法建立钢轨、轨枕和道砟的离散元模型,分析了路基不均匀沉降及列车荷载变化对... 有砟轨道路基发生不均匀沉降时,在列车荷载作用下,轨面会产生相应的沉降,进而影响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和舒适度。在已有室内试验研究的基础上,采用二维颗粒流方法建立钢轨、轨枕和道砟的离散元模型,分析了路基不均匀沉降及列车荷载变化对轨面沉降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路基不均匀沉降的波长一定时,随着波幅的增大,轨面沉降的波幅先逐渐增大而后稳定,并最终引起轨枕空吊;而轨面沉降的波长基本不受路基沉降波幅变化的影响,并且可按路基沉降波长以25°向上扩散至轨面进行简化计算;轨枕未出现空吊时,轨面沉降波长受列车轴重、动荷载大小及频率变化的影响很小,轨面沉降波幅受动荷载频率变化的影响很小,但受动荷载大小和轴重变化的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砟轨道 路基不均匀沉降 轨面沉降 颗粒流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环境下高分子材料改性粉土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1
9
作者 董金梅 徐洪钟 +2 位作者 朱定华 边疆 朱华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316-1322,共7页
针对粉土的不良工程特性,采用高分子材料对粉土进行改性。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干密度与含水率的变化曲线确定其最优含水率;对最优含水率的改性粉土进行渗透试验、毛细水上升试验、抗冲刷试验以及干湿循环作用下强度特性试验。研究表明... 针对粉土的不良工程特性,采用高分子材料对粉土进行改性。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干密度与含水率的变化曲线确定其最优含水率;对最优含水率的改性粉土进行渗透试验、毛细水上升试验、抗冲刷试验以及干湿循环作用下强度特性试验。研究表明:①改性粉土渗透系数得到了明显的降低;②改性粉土毛细水作用得到了明显改善,毛细水作用的上升高度大幅度降低;③随降水时间的延长,试样质量损失呈递增的变化规律,但递增量很小,表明改性粉土有较好的抗冲刷能力;④随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强度衰减较弱,破坏应变与最大应力变化很小;⑤土经高分子材料改性后,有较好的水稳定性,适于粉土地区高速公路建设中,作为路基填土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材料 粉土 水环境 最优含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对称连续排水边界的太沙基一维固结方程及其解答 被引量:52
10
作者 梅国雄 夏君 梅岭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8-31,共4页
在Terzaghi一维固结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从透水到不透水的双面不对称连续排水边界条件,建立了广义Terzaghi固结理论,并给出其解答。对其解答进行分析发现:修正后的固结方程的边界条件能严格满足其初始条件;通过变化边界条件中的参数... 在Terzaghi一维固结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从透水到不透水的双面不对称连续排水边界条件,建立了广义Terzaghi固结理论,并给出其解答。对其解答进行分析发现:修正后的固结方程的边界条件能严格满足其初始条件;通过变化边界条件中的参数,可以得到包括Terzaghi一维固结理论解答在内的连续解,从而弥补了Terzaghi固结理论只能考虑透水和不透水这两种极端情况的不足;通过调整边界条件中的参数,还可以用来模拟实际土层上下两面透水性不同的情况;对其结果进行级数项数的研究,固结系数取不同值时,级数取一项或多项,均能满足精度要求。所以该理论把Terzaghi一维固结理论推广到了更为一般的情况,而且其结果可以很方便地推广到工程应用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沙基一维固结方程 不对称 连续排水边界 固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湿循环条件下压实黄土变形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38
11
作者 王飞 李国玉 +3 位作者 穆彦虎 张鹏 吴亚虎 范善智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306-2312,2320,共8页
由于降雨及蒸发的周期性变化等原因,压实地基土经常处于干湿交替状态,这种干湿循环作用会影响路基及地基的长期稳定性。通过气压式固结仪测试压实黄土试样经过不同次数干湿循环作用后的侧限压缩应变与垂直压力(ε_(si)-p_i)曲线,研究干... 由于降雨及蒸发的周期性变化等原因,压实地基土经常处于干湿交替状态,这种干湿循环作用会影响路基及地基的长期稳定性。通过气压式固结仪测试压实黄土试样经过不同次数干湿循环作用后的侧限压缩应变与垂直压力(ε_(si)-p_i)曲线,研究干湿循环作用对压实黄土变形特性的影响,同时利用已有模型对实测曲线进行拟合,并基于割线模量法分析了割线模量与初始压实度及干湿循环次数的关系。结果表明:初始压实度对黄土的压缩变形有显著影响,不同初始压实度的试样其各级压力下的侧限压缩应变均随着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大逐渐增加,之后趋于稳定;初始压实度越高,干湿循环作用影响效应越显著;干湿循环作用并不改变土体ε_(si)-p_i曲线的形式;割线模量与干湿循环次数及初始压实度的关系均呈指数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实黄土 干湿循环 侧限压缩应变 垂直压力 割线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扣件胶垫刚度的频变性对地铁隧道环境振动的影响 被引量:28
12
作者 韦凯 杨帆 +1 位作者 王平 肖军华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0-86,共7页
结合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及有限元谱分析技术,提出考虑扣件胶垫刚度频变特性的地铁隧道环境振动频域求解法。在理论与实测结果对比验证的基础上,探讨扣件胶垫刚度频变对地铁隧道环境振动频域分布特征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建立的地铁隧... 结合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及有限元谱分析技术,提出考虑扣件胶垫刚度频变特性的地铁隧道环境振动频域求解法。在理论与实测结果对比验证的基础上,探讨扣件胶垫刚度频变对地铁隧道环境振动频域分布特征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建立的地铁隧道环境振动频域求解法及其参数选取方法基本合理,并且在频域范围内有较好的预测精度;在地铁隧道环境振动中心频率25Hz以下,胶垫刚度频变的影响低于0.3dB,可不予考虑,但是频变的胶垫刚度会显著影响中心频率25Hz以上的近场地面高频振动响应,不仅影响其频域幅值大小,还将改变其频域分布;随着地铁轨道不平顺的持续恶化,如不考虑胶垫刚度的频变特性,仅提高胶垫刚度易导致地铁环境振动低频与高频预测结果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隧道 环境振动 扣件胶垫 刚度频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滇地区水平向强地震动衰减关系研究 被引量:24
13
作者 王玉石 李小军 周正华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38-249,286,共12页
利用近几年在川滇地区破坏性地震及汶川地震强余震中获得的951条加速度记录,通过选取合适的衰减关系形式和距离参数,经统计获得了川滇地区水平向峰值加速度与35个周期点对应的加速度反应谱(阻尼比0.05)衰减关系.统计结果显示,震级越大,... 利用近几年在川滇地区破坏性地震及汶川地震强余震中获得的951条加速度记录,通过选取合适的衰减关系形式和距离参数,经统计获得了川滇地区水平向峰值加速度与35个周期点对应的加速度反应谱(阻尼比0.05)衰减关系.统计结果显示,震级越大,地震动随距离的衰减越慢;加速度反应谱的短周期部分随距离的衰减明显快于长周期部分;中强地震在近场也会产生较大的峰值加速度和较高的短周期加速度反应谱.由于统计资料的非完整性,本文统计结果尚不宜直接应用于相关工程场地的设计地震动参数确定中.但本文结果与目前由转换方法得到的我国西部地震动参数衰减规律的较大差异提示:进一步深入研究我国地震动参数衰减规律应是紧迫而重要的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滇地区 强地震动 衰减关系 峰值加速度 加速度反应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远程监控系统 被引量:29
14
作者 范燕 俞洋 +1 位作者 李永义 丁益星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0-84,共5页
提出了一种将Internet、移动通信、WSN、传感器网络以及自动控制等多种技术融为一体的远程监控方案;给出了ZigBee/IP变换接口设计方案,包括PC机实现方案和以太网卡实现方案,实现了通过Internet进行远程监控的功能;给出了ZigBee/GSM变换... 提出了一种将Internet、移动通信、WSN、传感器网络以及自动控制等多种技术融为一体的远程监控方案;给出了ZigBee/IP变换接口设计方案,包括PC机实现方案和以太网卡实现方案,实现了通过Internet进行远程监控的功能;给出了ZigBee/GSM变换接口设计方案,包括PC机实现方案和单片机实现方案,实现了通过移动电话进行远程监控的功能;开发了基于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远程监控系统控制台软件和Web服务器软件,构建了智能家居监控系统基础平台。通过系统联调证明,终端结点与协调器、协调器与USB、控制台和Internet、协调器与以太网模块、协调器与GSM模块之间的数据传输稳定,能够通过Internet或移动终端对监控点进行监视,在监控点发生异常的情况下能够通过GSM网络给关系人发送短消息和打电话、报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CC2430 IAR C8051F320 KEIL C MSP430 CP2200 C8051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BG技术的饱和膨胀土失水致裂过程试验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张丹 徐洪钟 +1 位作者 施斌 刘亮亮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3-108,共6页
为了解饱和膨胀土在失水条件下,干缩裂隙发育过程中土体内的应变状态、分布以及变化规律,设计了一个长40cm、宽5cm、深3cm的一维模型槽,将3条FBG传感光栅串埋入饱和膨胀土试样中,对膨胀土不同位置的应变进行了测量,得到了土体失水干缩... 为了解饱和膨胀土在失水条件下,干缩裂隙发育过程中土体内的应变状态、分布以及变化规律,设计了一个长40cm、宽5cm、深3cm的一维模型槽,将3条FBG传感光栅串埋入饱和膨胀土试样中,对膨胀土不同位置的应变进行了测量,得到了土体失水干缩致裂过程中,各个FBG传感器的应变状态及其变化规律,并分析了首条干缩裂隙及其附近土体的应变分布特征及其时空演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土体含水率的降低,土体首先呈现出整体收缩,之后应变状态发生分异,呈现出拉张区和收缩区交替出现的分布规律;位于最大收缩区的边缘,当FBG传感器的应变由压缩状态转变为拉伸状态,并且拉应变及其变化速率相对较大的区域将产生首条裂隙。可见,本文所采用的高空间分辨率FBG传感技术为分析膨胀土裂隙发育全过程、揭示膨胀土失水致裂机理,以及膨胀土裂隙性特征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土 失水致裂 FBG 裂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排水边界下一维固结不排水对称面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0
16
作者 蔡烽 何利军 +2 位作者 周小鹏 徐美娟 梅国雄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141-2147,共7页
连续排水边界可以修正边界透水与不透水这两种极端理想化的边界问题。在Terzaghi一维固结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连续排水边界给出了连续排水边界下不排水对称面一维固结的解析解答。基于ABAQUS有限元软件开发了一维连续排水边界条件的子程序... 连续排水边界可以修正边界透水与不透水这两种极端理想化的边界问题。在Terzaghi一维固结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连续排水边界给出了连续排水边界下不排水对称面一维固结的解析解答。基于ABAQUS有限元软件开发了一维连续排水边界条件的子程序,对不排水对称面位置变化的影响因素包括边界透水性能、排水时间和渗透系数进行研究,得到了不排水对称面的变化规律。最后将该数值分析方法引入饱和软黏土中不同深度设置排水砂层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不排水对称面位置处设置排水砂层时土体的固结速度是最快的。连续排水边界的引入有利于确定不排水对称面的位置,所得的结论和文中的有限元分析过程对促进固结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实际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排水边界 一维固结 不排水对称面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ot理论与修正的Biot理论比较及讨论 被引量:17
17
作者 刘志军 夏唐代 +1 位作者 黄睿 陈炜昀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48-152,194,共6页
对Biot理论和修正的Biot理论中的波动方程进行了详细推导,注明了每个参数的量纲和准确含义,并基于修正的Biot理论导出了三种不同形式的波动方程;对两种理论进行比较,得到了Biot弹性系数表达式,并分析了两者的应力及其对应关系;最后,着... 对Biot理论和修正的Biot理论中的波动方程进行了详细推导,注明了每个参数的量纲和准确含义,并基于修正的Biot理论导出了三种不同形式的波动方程;对两种理论进行比较,得到了Biot弹性系数表达式,并分析了两者的应力及其对应关系;最后,着重对易被混淆的孔隙流体压力符号的正方向和含义,以及基本方程中部分参数的定义式进行了讨论,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应用Biot理论和修正的Biot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T理论 修正的Biot理论 弹性系数 应力 孔隙流体压力 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夹层地基上多层隔震结构模型振动台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于旭 庄海洋 +1 位作者 朱超 陈苏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104-110,共7页
基于软夹层地基和刚性地基上多层隔震结构体系地震反应的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软夹层地基上隔震结构体系的动力特性、地基地震反应特性、上部结构加速度反应特征,分析基础与隔震层的转动效应及其对隔震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软夹层... 基于软夹层地基和刚性地基上多层隔震结构体系地震反应的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软夹层地基上隔震结构体系的动力特性、地基地震反应特性、上部结构加速度反应特征,分析基础与隔震层的转动效应及其对隔震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软夹层地基对地震动输入起明显的削弱作用;软夹层地基上SSI效应对隔震结构动力特性影响较大,SSI效应降低了隔震结构体系的一阶自振频率,显著增大了体系的阻尼比;软夹层地基上SSI效应使隔震结构基础及隔震层产生转动反应,隔震层对基础转动角加速度反应有一定的放大作用,与输入地震动的特性有关;软夹层地基上SSI效应可增大也可能减小隔震结构上部结构的地震反应,隔震效果与隔震层转动效应的强弱密切相关,隔震层转动效应显著时,隔震结构楼层加速度峰值放大系数增大,隔震效果降低,而隔震层转动效应减弱时,楼层加速度峰值放大系数与刚性地基时相似,隔震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震结构 振动台模型试验 土-结构相互作用 动力特性 地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工工艺微型桩的承载性能试验 被引量:11
19
作者 屈伟 周峰 +1 位作者 王一超 苏荣臻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91-96,共6页
采用不同施工工艺的微型桩的成桩效果、承载性能存在一定的差别。通过现场原型试验,对采用一次注浆、二次注浆、直接灌注细石混凝土3种成桩工艺的微型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二次注浆的桩头混凝土密实,成桩效果最佳;压力注浆对单桩抗拔... 采用不同施工工艺的微型桩的成桩效果、承载性能存在一定的差别。通过现场原型试验,对采用一次注浆、二次注浆、直接灌注细石混凝土3种成桩工艺的微型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二次注浆的桩头混凝土密实,成桩效果最佳;压力注浆对单桩抗拔承载力、桩侧摩阻力、水平承载力提升效果显著;二次注浆能显著提高群桩抗拔承载力;群桩的水平受荷性能对施工工艺的变化不敏感。在微型桩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应注重对桩身的二次注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地基 微型桩 施工工艺 承载性能 二次注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弱地基上隔震结构地震反应及隔震效果的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于旭 庄海洋 +1 位作者 陈国兴 刘帅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17-826,共10页
基于软弱地基上隔震结构的动力反应特征,提出了软弱地基-隔震结构相互作用体系的动力特性简化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软弱地基条件下考虑SSI效应的水平向减震系数、隔震结构剪力及隔震层位移的简化预测方法,通过简化方法的计算结果... 基于软弱地基上隔震结构的动力反应特征,提出了软弱地基-隔震结构相互作用体系的动力特性简化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软弱地基条件下考虑SSI效应的水平向减震系数、隔震结构剪力及隔震层位移的简化预测方法,通过简化方法的计算结果与振动台模型试验结果、时程分析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验证了提出的简化分析方法的可行性和易用性,对比分析结果同时表明简化方法得到的预测结果具有较理想的精度,能够合理反映软弱地基-隔震结构体系的动力相互作用效应,为评估软弱地基上SSI效应对隔震结构设计方案的影响提供了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震结构 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 软弱地基 地震反应 预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