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宪政中国及其当下法学任务--基于历史考察的视角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刘爱龙
-
机构
南京审计学院法学院副教授
-
出处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43-148,共6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6BFX004)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08SJB8200006)
-
文摘
中国法律和法学建立于中国的社会现实和民族法制发展的实践基础之上,同时呼应全球化、现代化的时代主题。事实上,传统中国法律文化的儒家传统中不仅具有民主的种子和胚芽,而且宪政民主是中国文化中道德精神内在发展的本质要求;而形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当下中国法的历史曾一度在理念与制度建构上谱写了宪政民主的新篇章。我们必须充分认识中国法的上述传统及其当下历史在中国法学主体性重建中的重要意义,同时在全球化大背景中深入探究"中国"的真正意涵,从而准确把握当下中国法学研究的历史任务和中国法的时代主题。
-
关键词
宪政主义
宪政中国的历史传统
中国法学研究
主体性重建
-
分类号
D90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
-
题名地方人大常委会监督政府专项工作考察
被引量:3
- 2
-
-
作者
戴继翔
曾凡证
-
机构
南京审计学院法学院
-
出处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62-169,共8页
-
文摘
在全国范围内,县一级地方人大常委会每年审议的政府专项工作总计逾万项,但自2007年以来,被地方人大常委会否决的政府专项报告仅寥寥数件,各地方人大常委会对政府专项工作的监督相对偏软的态势凸显无疑。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监督法》设置的监督措施缺乏刚性,以及责任条款不够清晰。笔者认为,应当在人大对政府专项工作的监督中引入"票决制"以增加监督的刚性;在地方法规层面,应设置详细的归责机制,进一步增加监督的效果。
-
关键词
地方人大常委会政府监督专项工作
-
分类号
D624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