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企业数字化转型、内部控制与财务柔性 被引量:4
1
作者 许汉友 杨欣宇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9-33,共5页
“数字浪潮”既是企业的未来发展趋势,亦是转型升级的重要机遇。数字化转型是否对企业财务柔性产生影响?文章基于2011—2021年A股上市企业数据,考察了数字化转型、内部控制质量与企业财务柔性关系。结果表明,数字技术能够显著提升企业... “数字浪潮”既是企业的未来发展趋势,亦是转型升级的重要机遇。数字化转型是否对企业财务柔性产生影响?文章基于2011—2021年A股上市企业数据,考察了数字化转型、内部控制质量与企业财务柔性关系。结果表明,数字技术能够显著提升企业财务柔性;进一步地,内部控制质量在数字化转型与企业财务柔性之间发挥中介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在高科技水平、高市场环境及东部地区的企业中,数字化转型对财务柔性的提升作用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财务柔性 内部控制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绿色技术创新与企业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许汉友 徐逸飞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4-59,共6页
本文从微观企业角度,以2010—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数字化转型、绿色技术创新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与企业价值显著正相关,且数字化转型能通过促进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进而为企业创造价值;进一步地,... 本文从微观企业角度,以2010—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数字化转型、绿色技术创新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与企业价值显著正相关,且数字化转型能通过促进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进而为企业创造价值;进一步地,实质性绿色创新能够在数字化转型与企业价值间充当桥梁作用,而策略性绿色创新则不能产生价值效应。异质性分析表明,东部地区、高环境规制强度地区的绿色技术创新的中介作用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实质性绿色创新 策略性绿色创新 企业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型审计助力规范财富积累机制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13
3
作者 许汉友 李潇琦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1,共11页
规范财富积累机制是党的二十大为细化和延伸共同富裕政策提出的新要求,对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但在我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规范财富积累机制却面临着财富实现形式、积累渠道以及分配过程不完善的多重困境,传... 规范财富积累机制是党的二十大为细化和延伸共同富裕政策提出的新要求,对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但在我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规范财富积累机制却面临着财富实现形式、积累渠道以及分配过程不完善的多重困境,传统审计作为国家经济监督的重要力量也无法对此发挥有效作用。相比之下,研究型审计却能以“研究+审计”的特点从坚持守正创新和维护公平正义两个维度契合规范财富积累机制的理论逻辑,从完善财富的实现形式、积累渠道以及分配过程三个维度满足规范财富积累机制的现实需要。与此同时,研究型审计将充分发挥其全局性、系统性以及重点突出等优势从财富积累的目的、速度、手段等方面对该机制进行规范,为完善分配制度,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型审计 财富积累机制 财富分配 共同富裕 高质量发展 国家审计 审计监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机构ESG投资的“漂绿”与“反漂绿”——基于DWSGroup的案例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许汉友 杨雨蝶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2-98,共7页
深化绿色金融发展、助力经济绿色发展,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在ESG理念盛行的今天,金融机构的ESG投资行为因其深远影响而颇受投资者青睐,但层出不穷的“漂绿”现象也牢牢制约着绿色金融的发展,制约着ESG投资的发展。西方... 深化绿色金融发展、助力经济绿色发展,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在ESG理念盛行的今天,金融机构的ESG投资行为因其深远影响而颇受投资者青睐,但层出不穷的“漂绿”现象也牢牢制约着绿色金融的发展,制约着ESG投资的发展。西方国家作为绿色金融发展先驱,从信息披露、制度监管、实践探索等方面对“漂绿”现象进行了研究和治理。本文在学习其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基于舞弊三角理论对DWSGroup案例进行分析,从压力、机会和自我合理化因素角度对金融机构ESG投资“漂绿”行为的动因进行分析,并据此提出我国“反漂绿”体系框架,以期为绿色金融的平稳发展和“双碳”目标的实现作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漂绿 绿色金融 DWS Group ESG投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政策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基于高质量发展视角 被引量:1
5
作者 许汉友 朱颖莉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30-36,共7页
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从高碳增长转向绿色发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是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双碳”政策的实施能否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成为当前学术界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2011~2022年沪深A股上... 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从高碳增长转向绿色发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是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双碳”政策的实施能否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成为当前学术界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2011~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比较“双碳”政策实施前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态势。研究发现,“双碳”政策的实施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存在“结构性”驱动效果。机制分析表明,“双碳”政策可以通过提高企业创新水平、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来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异质性分析发现,国有企业、大型企业以及制造业企业更易在“双碳”政策影响下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且相比东部、中部地区,“双碳”政策对西部地区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更为明显。本文的研究结论为后续环境规制政策与企业发展的良性循环提供了参考,对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绿色转型升级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政策 全要素生产率 高质量发展 企业创新 融资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